描写蒙古草原的诗句
-
描写蒙古草原的诗句
草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山游骥图
人人说道,
牧童尚小。
那是我,
独享最好。
多梦季节,
知音非少。
看:
鸟儿唱,
鱼儿游,
马儿跑。
春光依旧,
红颜已老。
只可惜,
旧情未了。
朝思夜盼,
问君知否?
有:
片片云,
淡淡风,
青青草。
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
内蒙古的景区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包头。
内蒙古自治区北面邻蒙古和俄罗斯,东缘嵌着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岭东南山麓西辽河平原,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内蒙古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
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
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
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
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内蒙古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
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诗词也很多`如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谁有描写内蒙古大草原的诗词
1、《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2、《丰乐亭游春·其三》宋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译文: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
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
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
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
3、《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4、《敕勒歌》南北朝 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5、《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译文: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
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马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
护羌校慰坚守阵地登上障堡,破虏将军勇猛出击夜渡辽河。
那镶玉的剑,角饰的弓,战马戴着珠络头,朝廷要赐给得胜的将军:勇如汉朝的霍嫖姚。
...
描写内蒙古草原的诗歌有哪些
描写草原的诗句篇一: 《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
老舍去草原描写陈巴尔虎旗的诗
草 原 老 舍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
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紫塞,紫塞,谁说的? 这是个翡翠的世界。
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啊!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
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公社了。
忽然,象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
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
她就是陈 旗的人,鄂温克族。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
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 碧草话斜阳! 人的生活变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随着变。
就拿蒙古包说吧,从前每被呼为毡庐,今天却变了样,是用木条与草杆作成的,为是夏天住着凉爽,到冬天再改装。
看那马群 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马,也有高大的新种三河马。
这种大马真体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
牛也改了种,有的重达千斤,乳房象小缸。
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
羊群里既有原来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种的短尾细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
是的,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
载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人民日报》
有没有关于蒙古的诗句?
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
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
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
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
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
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译文:平原上的野草一片葱茏茂盛,年年一枯一生,野火也烧不尽它,等来年春风一吹,又纷纷萌生出来。
野草远远地一直延伸到古道,青翠的山峦将荒城连接在一起。
又要送朋友远行了,满目的青草也充满了离别之情。
下面的是网友原创诗句:卜算子·青海湖草原半绿草秋黄,遥望铺天际。
风送牛羊时几声,蝶度幽丛里。
千秋岁·塞外草原塞烟边外。
驱马跑无际。
天极处,山峦叠,闲云行几朵。
毡幄联鳞次。
青翠遍、道弯指帐蹄痕碎。
广阔胸怀事。
悠久英雄地。
峰火熄。
胡笳起。
茹毛逐水草。
衣皮寒流徙。
过去也、眨眸复看容颜改。
关于草原的诗词
描写草原的诗句篇一:《出塞作》【唐】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寄刘驾》【唐】曹邺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塞上行》【唐】鲍溶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边方春兴》【唐】高骈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老舍(舒庆春)的《草原》 课文是什么
草 原 老 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
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公社了。
忽然,象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
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
她就是陈 旗的人,鄂温克族。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
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 碧草话斜阳! 人的生活变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随着变。
就拿蒙古包说吧,从前每被呼为毡庐,今天却变了样,是用木条与草杆作成的,为是夏天住着凉爽,到冬天再改装。
看那马群 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马,也有高大的新种三河马。
这种大马真体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
牛也改了种,有的重达千斤,乳房象小缸。
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
羊群里既有原来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种的短尾细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
是的,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
载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人民日报》 赏 析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现举例分析如下: 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
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
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
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
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
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二、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
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诱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
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的丰富的内心感受。
三、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
请介绍蒙古族
蒙古族简介 分布在内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农村牧区,部分散居在城镇。
蒙古族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
“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唐代文献称作“蒙兀”。
元代文献始译成“蒙古”。
历史上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
如今仍有相当数量的蒙古族从事畜牧业生产。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
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
从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在蒙古族统治者的强制推行下蒙古族群众逐渐接受并改信了喇嘛教。
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
蒙古族的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
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红、蓝色布缠头,盛妆时还戴金银头饰点缀的冠。
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
解放后多数蒙古族告别了蒙古包,改住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子。
蒙古族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要隆重举行祭敖包和那达慕活动,即祭祀山神、路神和娱乐活动。
现在这种活动已演变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文体活动的各民族群众性集会。
蒙古族 一、概况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
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歌谣,眼前便会呈现出蓝天白云、碧野红花、羊群斑斑、肉乳飘香的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欧亚、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伟岸雄姿! 蒙古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十分广阔的少数民族之一。
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有人口480多万人。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黑龙江、新疆、青海、河南、四川、贵州、北京、云南等地。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按地区划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东北部方言)。
蒙古文属拼音文字类型,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
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
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据13世纪蒙古族的传说,大约距今2700多年,蒙古部落被别的游牧部落击败,仅剩两男两女,遁入额尔古涅——昆,生息繁衍。
后来人多地狭,意欲出山,于是做风箱化铁溶山,开辟通道,全体迁徙出来。
以后,每于除夕之夜,成吉思汗族人要把少许的铁烧红,放到砧子上锤打,以示不忘祖先故事。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智慧而又思想开放、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总结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同时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逐步了解、掌握、积累了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和历史、文学、艺术成果,涌现了众多的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充实和丰富祖国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
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
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
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
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
质料有布、麻、绸、绢等。
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
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
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
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
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
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
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
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
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
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
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381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咏竹经典诗词
- 赞美祖国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古诗词文化的诗句
- 评价颜回的诗句
- 有关赞美荷花的诗词 赞美莲花的诗句
- 高中语文古诗锦瑟中的理解性默写的诗句
- 优开头的七字诗句
- 有关春节的诗词歌赋-有关春节的诗词歌赋有哪些
- 元宵节赏灯诗句
- 赞美松树的的诗句
推荐赏析
- 关于雪的诗句古诗-关于雪的诗句古诗小学
- 公字开头的七字诗句
- 古字诗句-古字诗句飞令
- 好字开头的古诗词-好字开头的古诗词形容女子
- 关于小雪的诗词-关于小雪的诗词句子
- 关于月季花的经典诗句
- 欢聚的诗词-表达宾朋欢聚的诗词
- 含有水字的诗词名句
- 告别友人的诗句-告别友人的诗句 古诗
- 古代关于爱情经典的诗词
推荐汉语
- 「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表达友谊长久的诗词
- 惊艳古诗词-惊艳古诗词加解析
- 表现失落的古诗词
- 包含秋的诗句-包含秋的诗句有什么
- 有关蝉的诗句古诗词
- 描写思念之情的诗词有哪些
- 写连续两句赞美明月的诗句
- 小学必背古诗词经典名句大全
- 形容情侣心有灵犀,心意相通的诗句有哪些?
- 带有胟字的诗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
-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 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 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