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教有关的古诗句
-
与佛教有关的古诗句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
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五祖清演开悟诗)
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神赞蜂子投窗诗)
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虚舟普度墨梅诗)
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程颢题淮南寺诗)
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吾心诗)
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
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王梵志我有诗)
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守安南台静坐诗)
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悟新诗)
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惠洪诗)
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王楚志他人诗)
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了元诗)
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五祖演云诗)
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寒山诗)
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俞紫芝诗)
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寒山诗)
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诗)
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
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弘一咏菊)
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白云端禅师诗)
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朱放题竹林寺诗)
30.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寒山众星诗)
31.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王梵志禅诗)
32.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牛仙客沼寺诗)
3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梅花尼嗅梅诗)
34.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司空图牛头诗)
35.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守端蝇子透窗诗)
36.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拾得诗)
37.自笑老夫筯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拾得自笑诗)
38.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草堂清禅师诗)
3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德诚船居寓意诗)
40.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圆通仙禅师诗)
41.玉在池中莲出水,污染不能绝方比。大家如是苦承当,洞庭一夜秋风起。(佛印玄禅师诗)
42.七百僧中选一人,本来无物便相亲。夜传衣钵曹溪去,铁树开花二月春。(草堂清禅师诗)
43.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希运诗)
44.卢陵米价逐年新,道听虚传未必真。大意不须歧路问,高低宜见本来人。(黄龙慧面禅师诗)
45.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楚云南禅师诗)
46.师资缘会有来由,明镜非占语暗投。坏却少林穷活计,橹声摇月过沧洲。(萝庐禅师诗)
47.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石屋山居诗)
48.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石屋山居诗)
49.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
50.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孙觌枫桥三绝诗)
51.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
52.云痕变灭一兴亡,铃语沉沉碣草荒。立马城阴高处望,塔尖留得古斜阳。(何振贷铁塔诗)
53.鸟舍凌波肌似雪,新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髦时。(曼殊本事诗)
54.刀斧斫不开,灵机绝点埃。清风扫残雪,和气带春回。(退谷云诗)
55.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普明禅师牧牛颂诗)
56.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诗)
57.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圆瑛常州天宁禅寺定后口占)
58.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山下路,却听泉声恋翠微。(孟浩然过融上人兰若诗)
59.香芭冷透波心月,绿叶轻摇水面风。出守出时君看取,都芦只在一池中。(佛鉴勤禅师诗)
60.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虚堂智愚禅师古梅诗)
61.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栖白寄白山景禅师诗)
62.西禅寺古振唐风,百丈怡山一脉通。坐破薄团卷帘笑,风光不减荔枝红。(苏渊雷题西禅寺诗)
63.放出沩山水轱牛,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怀海沩山牯牛诗)
64.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世,便是人间无事人。(杜荀鹤赠质上人诗)
65.四大由来造化工,有声全贵里头空。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人人谂鱼鼓颂诗)
66.青灯一点映窗纱,好读楞严莫忆家。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唯有妙莲花。(王安石和诗赠女)
67.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契此播秧诗)
68.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卧自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可止精舍遇雨诗)
69.一念空时万境空,重重关隔豁然通。东西南北了无迹,只此虚玄合正宗。(日本一山国师牧牛颂诗)
70.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志芒千峰顶上诗)
71.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溪深树密无人处,惟有幽花渡水香。(王安石天童山溪上诗)
72.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做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慧寂诗)
73.大梅梅子熟,庞老已先知。正眼验真妄,相逢拍手归。(桦源岳禅师诗)
74.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冈开智慧花。(白居易僧院花诗)
75.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方四午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轼赠东林揔长老诗)
76.藏身无迹更无藏,脱体无依便厮当。古镜不磨还自照,淡烟和露湿秋光。(无名禅师诗)
77.草堂名刹岁年深,三藏谈经事莫寻。唯有千章云木在,风来犹作海潮音。(溥光题草堂诗)
78.是风是幡君莫疑,百草丛中信步归。王道太平列忌讳,戏蝶流茑绕树飞。(自得晕禅师诗)
79.海门瘦月远无斜,潮退虚声吼白沙。短袖闲叉无事乎,荆山野寺看梅花。(吕留良悟空寺观梅花)
80.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何山守珣开悟诗)
81.一榻萧然傍翠阴,画扃松户冷沉沉。懒融得到平常地,百鸟街花无处寻。(祖印明禅师诗)
82.黄梅席上数如麻,句里呈机事可嗟。真是本来无一物,青天白日被云遮。(西塔禅师诗)
83.麻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佛印元禅师诗)
84.卢陵米价播诸方,高唱轻酬力未当。觌面不干升斗事,悠悠南北谩猜量。(长灵卓禅师诗)
85.语路分明在,凭君仔细看。和雨西风急,近火转加寒。(道吾真禅师诗)
86.卓尔难将正眼窥,迥超今古类难齐。苔封古殿无人侍,月锁苍梧凤不栖。(丹霞淳禅师诗)
87.炉熏细细烧禅房,竹日晖晖映短墙。安得买邻珙岁晚,钵盂分饭共绳床。(李彭荅友赠诗)
88.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深。(曼殊迟友诗)
89.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渔郎行人深林处,轻叩扉门问起居。(曼殊本事诗)
90.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我本负人今已矣,任他人作乐中筝。(曼殊本事诗)
91.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曼殊本事诗)
92.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诗)
93.春看湖烟腻,晴摇野水光。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诗)
94.窗外芭蕉要半庵,心番一炷静中参。云霞幻灭寻常事,禅定莫如是钵悬。(亦苇禅定诗)
95.言从天竺诗,偶步下云房。新霁铃声活,晨炊松叶香。
片云驻灵石,一鸟荅松篁。檐下花仍在,禅心但坐忘。(俞明震于竺诗)
96.湖上春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栏。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来。(道济诗)
97.负郭幽居一林清,残花寂寂水泠泠。夜深宴坐无灯火,卷土疏帘月满庭。(李光新年杂诗)
98.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不知园里树,哪个是真梅。(讷堂思禅师诗)
99.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器,纵有欢肠已似冰。(曼殊诗)
100.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越山师开悟诗)
关于佛教的诗词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
(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 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 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 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 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 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 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 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 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 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 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 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 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 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五祖演云诗) 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寒山诗) 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俞紫芝诗) 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寒山诗) 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诗) 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
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 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
(弘一咏菊) 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白云端禅师诗) 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朱放题竹林寺诗) 30.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寒山众星诗) 31.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王梵志禅诗) 32.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牛仙客沼寺诗) 3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 34.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
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
(司空图牛头诗) 35.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守端蝇子透窗诗) 36.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
无去无来不生灭。
(拾得诗) 37.自笑老夫筯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
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
(拾得自笑诗) 38.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草堂清禅师诗) 3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船居寓意诗) 40.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
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
(圆通仙禅师诗) 41.玉在池中莲出水,污染不能绝方比。
大家如是苦承当,洞庭一夜秋风起。
(佛印玄禅师诗) 42.七百僧中选一人,本来无物便相亲。
夜传衣钵曹溪去,铁树开花二月春。
(草堂清禅师诗) 43.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诗) 44.卢陵米价逐年新,道听虚传未必真。
大意不须歧路问,高低宜见本来人。
(黄龙慧面禅师诗) 45.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
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
(楚云南禅师诗) 46.师资缘会有来由,明镜非占语暗投。
坏却少林穷活计,橹声摇月过沧洲。
(萝庐禅师诗) 47.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石屋山居诗) 48.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
(石屋山居诗) 49.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
(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 50.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孙觌枫桥三绝诗) 51.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
(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 52.云痕变灭一兴亡,铃语沉沉碣...
苏轼写的诗词赋文中对佛道儒的看法
文学界苏轼深厚的佛学造诣,伴随他在江湖、庙堂间的反复进退,成为其人生旅途上须臾不舍的良师益友。
而对当时存在的欲劝度世人而装神弄鬼、引人一味求道而耽误农耕,以及某些佛门弟子蛊惑人心、扰乱国事的现象,苏轼也表达了痛心疾首的态度,进而偶有诋斥佛教。
但总而言之,苏轼儒家为主、释道相参的思想主流并未因此改变,而是表现出随着命运浮沉而不断充实生命深广的高度。
《苏轼文集》卷十二专录“记”一类文章29篇。
这些饱含雅趣、文理俱胜的作品,不仅使苏轼自蜀中,进而辗转至开封、黄州、儋州等地的游踪得以毕现,而且镌刻下他随着宦海漂泊而到达的每一处思想彼岸的雪泥鸿爪。
随东坡在宝刹庙堂间释怀、于亭台水阁畔咏叹,苏轼思想的不系之舟如缕缕浓淡相宜的翰墨在他沉浮而又泰然的人生沧海里宛然流转:早年乐道、贬居好佛、晚年更趋向诸家并收的大致走向,体现着他思想体系蕴含的愈加成熟的包容心态。
可其中一篇《中和胜相院记》却一反常态,不但斥僧侣所习经典为“荒唐之说”,更把佛家讲经说法的庄严道场归于“设械以应敌,匿形以备败”的虚伪骗局。
试想一个在佛法讲论中乐在其间、津津乐道与僧道交游之趣的苏轼突然正襟敛容,变得与之水火不容。
思维波澜如此起落,不由得让人好奇。
曾枣庄先生在《苏轼评传》里谈到过《中和胜相院记》,指出它体现了苏轼“对佛教的真正态度”。
表面看来,这似乎成了曾先生赞成苏轼内心实际排斥佛教观点的确证;但细而论之,这句话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者佛教不等同于佛法,作为士大夫的苏轼对佛法尽可情有独钟,却不意味着一定要将原有的刻骨铭心的儒家思想抛弃殆尽,转而对佛教顶礼膜拜;另一方面,尽管苏轼对释道两家思想深以为然,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虽然已经表现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看空自身的觉悟,却仍未忘怀“黄州、惠州、儋州”的“平生功业”;越是有岁月伴着理想一起失落而万物皆空之感,越是引以为憾--因为作为一个儒者的自居,始终是盖过其它的。
因此,坚守儒学正统的苏轼对所谓“异端”的佛教会有或多或少的贬斥与怀疑;但就佛学思想来说,不但没有在文中对此妄加评论,还能在诸多的佛偈禅机里含英咀华,于进退得失的夹缝之中,游弋在儒释道思想交合的浩浩瀚海。
那么,对佛教成道途径的可行性、乃至于沙门僧侣素养深浅的非难,可以看做苏轼对当时客观存在的某些混迹佛门的不肖子弟狐假虎威行为的讥刺,却并不算违背他对佛教一以贯之的态度;可 是《中和胜相院记》中对佛家学说所表示出的非同寻常的迁怒,还是令人疑惑。
既然不能在一般思想倾向上找到突破,那结合该文创作的年代背景以寻找线索,则又辟出另一条探索蹊径。
孔凡礼《苏轼年谱》记载了《中和胜相院记》创作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是应惟简大师所请而记之。
当时正处于其父苏洵去世(1066年)到服丧期满(1068年)之间,苏轼虽暂时居丧在家,但之前仕途顺利,并没有像后来多遭贬斥的现实那样,有更多的切身感受和充裕时间来思考佛学的博大精深;至于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来切身体会解脱之道,更是后话。
要苏轼在从小耳濡目染的儒家通往济世立功的有为之路上,既看到佛光普照下空色如一的般若佳境,又要乘着道家凭虚御风的鲲鹏而作逍遥之游,可谓难上加难。
不独当时,即便来到了早已经历过几落几起的元祐五年(1090),深通佛法、业已悟及功名外物皆为虚幻的苏轼,在出任杭州知州时,还是在《乞子珪师号状》中建议朝廷赐予有功于钱塘六井疏浚工程的子珪和尚尊贵的师号,以彰其功。
当苏轼为官一任时,压倒其精神世界的仍是济世建功的儒者情怀,之前佛家的四大皆空在此之下便显得不合时宜了。
故而,尚处于仕宦事业上升阶段的苏轼对佛学的初步涉猎,还不足以让他像维护儒学正道那样对之誓死捍卫。
苏轼签判凤翔其间,“王彭(大年)为监军。
与彭游甚密,彭为言佛法”。
苏轼自己在《王大年哀词》中也回忆说:“每为出一篇,辄拊掌欢然终日。
予始未知佛法,君为言大略……予之喜佛书,盖自君发之”。
苏轼早在之前就已接触佛学典籍,并坦率地以“喜”字系之;加之向他“言佛法”之人是与之亲密无间的王彭,可见苏轼从一开始对佛学及其爱好者都充满了好感。
另外,从《中和胜相院记》开头所引述的成佛经过来看,他不但熟知佛经阐述的苦难解脱之道,还交结惟度、惟简等僧侣多时。
在这种情况下,居丧其间的苏轼对佛家经典绝非一知半解,相反早已对此饱有浸淫。
通观全文,绝大部分的篇幅,是对“弃家毁服坏毛发”的佛教招人入教的合理性,以及自己不学无术反靠装神弄鬼欺世盗名的部分教徒的讥讽,至于佛学所被斥“荒唐之说”的池鱼之殃,则更像是一笔带过的意外。
所以,《中和胜相院记》并不像作者笔下激烈的言辞那般对佛教、佛子和佛学没有区别地大加挞伐。
他的笔伐口诛,主要是对干扰正常农耕赋役生活的佛教活动、滥竽充数的僧侣宗教文化素养的担忧,以致言语锋芒过处,兼及佛学。
实际上并非刻意针对之。
记文末尾所述在胜相院中的见闻似与主旨无干,而试结合其中隐...
苏轼豪放词与佛教关系
苏轼与古代士人儒道互补的人格精神 苏轼是中国古代才能最为全面的文化巨匠。
然而,才能既为他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炒难。
终其一生,他在仁途上两起两落,虽曾官至礼部尚书,但先后不容于改革派和守旧派,几次因诗文获罪,“乌台诗案”甚至使使他差点丢了性命。
苏轼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大喜大悲,绝非一般士人所能想象。
在沉浮不定、变幻无常的苦乐人生面前,苏轼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
在其诗文中,责任感、使命感与归隐山林之念相交织,反映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从思想根源上说,受宋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学术思想大势的影响,苏轼的“蜀学”也将儒家入世哲学与佛老出世精神相融合,呈现出鲜明的儒道互补的特点。
构成苏轼人格精神主流的,是传统儒家思想。
在仁途顺利时,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始终十分强劲。
苏轼在其中年政论文章中就曾一再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希望“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能动于改革,为变法摇旗呐喊 。
对于王安石变法,苏轼虽因过于夸大变法的流弊而持守旧观点,但在守旧派废除新法时,他却不惜丢掉高官厚禄,与司马光当面顶撞,力言保存免役法之必要。
在苏轼的豪放风格的词作中,这种入世精神表露无遗。
1074年,入仕不久的苏轼在自杭州通判调密州知州的赴任途中,第一次以豪放词风写下了自己的宏大抱负: 当时共客长客,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其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词中抒发了自己欲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并表达出一种对自主选择进退的自豪感。
一个才华横溢、英气勃发的苏轼跃然纸上。
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一方面从儒家的高度责任感出发,对人民的疾苦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和歉疚:“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另一方面他又以古代豪杰自比,表达出强烈的报效国家民族于疆场的愿望: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风。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即使在政治上连遭打击之时,苏轼的进取精神仍未完全磨灭。
谪居海南期间,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君命重,臣节在。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千秋岁·次韵少游》),表达了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虽历经磨难仍不改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
苏轼一生有两次大的失意,先后谪居黄州、惠州、儋州共达十余年。
在这些时日里,他更多地把佛老思想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
谪居黄州时,苏轼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迁居》)这表明道家的逍遥游世的人生态度这时已对他发生了重要影响。
此时,一种退隐之念油然而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
有时,他也不免有一丝失意状态下的伤感,吟唱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却被无情恼”等名句。
在其失意之时,佛道出世界频频出于笔端。
倾心佛老,并不表明苏轼已隐于消沉而不能自拔。
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
静似懒,达似放。
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
”这表明,他信佛老,意在完善人格修养。
在惠州时,他写下了“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观棋》)的名句,表现了一种超然于纷争之处的淡泊心境。
道家的清静无为、超然尘世的思想,在苏轼那里已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旷达: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定风波》) 这是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
有了这种人生境界,即使长期身居天涯海角,他也达观地看待身边的一切: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减字木兰花》) 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自适的心态。
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面前,个人的进退成败已变得微不足道。
胸中的荣辱得失之念已成为眼云烟。
苏轼以儒道交替为主调的人生观,反映了封建专制时代知识分子在极为有限的自由时空中寻求生命价值实现途径的独特心态。
随着宋代以后封建君主个人独裁的加剧,文人士大夫们的人格被进一步压缩,其个人的理想往往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所粉碎。
他们不得不通过恬淡生活的追求以自娱,退隐山林,保持品节,超然于物外。
然而,对于不少有志之士来说,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表现出急切的建功立业之心,为维护封建统治失序而殚思竭虑。
这是一种“儒道互补”的人格模式。
“儒道互补”人格模式与传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主张是一致的。
苏轼与陶渊...
苏轼的资料及诗词鉴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
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
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世后学人的普遍重视。
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苏轼作品中流露的游戏人生、随缘自足的思想对后世文人也有不良的影响。
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三八。
有《东坡全集》、《东坡词》。
本书选其文六主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海直讲书》、《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教战守策》;诗六首,《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汲江煎茶》;词十一首《水龙吟》(看花还似非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醉复醒)、《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传世名篇 刑赏忠厚之至论 【题解】 本文系苏轼分析刑与赏如何才能达到忠厚之极的一篇策论。
作者围绕儒家经典中的一“疑”字,论证忠厚之至不全在于刑与赏,而在于用“君子长者之道”治理天下。
此文以详切的说理,使经典之旨与作者之论相得益彰。
【原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
,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兹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谨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
尧曰:“宥之”,三。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
可作为座右铭的苏东坡诗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这首广为流传的词在初次阅读时就会被大多数人深深喜欢,甚至会奉之为人生座右铭。
能否说,这种“心有灵犀”的喜欢是因为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预知人生旅途必定会遭遇挫折,必定在那个时刻要寻找一座精神的坐标指引我们走出迷途?而智者苏东坡的《定风波》就应运而生了。
工作时,很多次接触苏东坡的诗词。
可惜那时目标太强,就如同一个急于赶路的人,疲于身体,少了精神的鉴赏,总嫌理性地回味不足,整体把握不够。
而今,终于得以闲读林语堂著《苏东波传》。
如果把从前所读作为逗号断开的话,就把今天所读林语堂的评传作为句号小结回味一下。
等沉淀些日子,有了新的感受,再重新感悟苏东坡,再重新加上标点清晰些日子吧。
越是走近文学史上这位大家,越是亲近中多了一份敬慕。
他是人生竞技场上的全能冠军,样样爆炒: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为官、儒教道教佛教、医药,酿酒等,天地之灵气似乎都聚集于其人一身。
是因为天才达观、正直不阿、人品才情兼具才注定了一生的磨难,还是这样一贬再贬的人生磨难成全了极致伟大的苏东坡,大概冥冥之中上帝也钟情眷顾这样的天才人物吧。
苏东波的诗词正如他自己所提倡的“行云流水般”,没有哪个人能想他那样信手拈来,天马行空,自然天成,无论何种内容都能入他的诗,而他又以卓绝之气成就诗的高格。
如,在歌妓酒宴上,他提笔挥就在歌妓的披肩上或纨扇上的词句。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苏东坡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正是他身上的浩然正气才使得他的作品远离轻浮华丽之作,而自有高格境界,并且也使他的名气屹立如山。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仗听江声。
“你看,乐观的苏东坡心态是多么平和,进不了家门就借了这机会“听江声”吧。
苏东坡时时处处散发出快乐的光芒,以致那个迫害他的人在读到被贬苏东坡的诗作后,觉得苏东坡太快乐了,于是以莫须有的罪名上奏皇帝再贬苏东坡到环境更差的地方。
可惜,恶劣的环境越发能激发苏东坡的禀赋,从而给后人留下光辉的诗篇。
苏东坡常常能够做到“心情零落碾作尘,只有诗如故。
”他的诗文既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关照,也能让芸芸众生的我们闲来把玩诗句,自有一份畅达的惬意。
苏轼的诗词有何特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
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高超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纵观苏轼诗词的特点可以用“从容、豪放、创新、丰富多彩”四个词概括。
二、思想根源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世间人不是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沉江,贾谊泪逝,陈子昂之“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都是翰墨抒怀。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
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甫关心国计民生,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
像《登高》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等。
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了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
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
苏轼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放浪不羁的性格以及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成为其诗词特点的主要源头。
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释、道三家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1]。
一方面他从小就有坚定的儒家思想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苏轼少年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2]。
范谤是东汉党争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宁愿付出生命,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一样。
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范母说:“一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岂能两全?母亲愿你去完成理想。
”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做范谤。
苏母说:“你能做范谤,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苏轼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
苏轼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
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其志愿、理想、操行始终一致。
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
他的这种狂放性格,势必与“摇手举足,辄有法制”的专制社会发生尖锐矛盾。
据说苏轼很喜欢《庄子》也深受其影响。
《庄子·逍遥游》[3]有这样一个比喻:“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这个比喻是描述一种很高的修养。
说是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得道真人,肌肤像冰雪样洁白,姿态像处女样美丽,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淹死,大旱使金石融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被伤害。
——这实际上表达的是道家在精神上自我保全的一种操守。
此外,《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近十九年矣,所解牛数千矣,而刀刃如新发于硎。
”这讲的是修养的问题。
而在《庄子·逍遥游》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
南冥东,天池也。
”这种高远的、不受拘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的故事,《庄子》里还讲了很多。
苏轼发现《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这是非常奇妙的。
苏轼自幼就像佛家所讲的有慧根,像道学家所说的有感悟。
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是苏轼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齐齐久矣,皆不足道。
”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
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还照样说。
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
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三、艺术成就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但在艺术的道路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十一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难,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历尽苦难,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元丰末年,苏轼时来运转,甚至有过“未周岁而阅三宦”的殊遇。
“人在玉堂深处”时,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他告诫自己说:“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他升为翰林学士时曾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苏轼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着人生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
这都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
佛教经典的诗词有哪些
佛教诗词赏析来是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是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
鸟巢禅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
苏东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
无门慧开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明。
憨山德清
苏东坡是诗魔吗还诗什么
1."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2. "诗圣"杜甫杜甫推崇儒家思想,再加上其诗歌的影响,被后世称为诗圣。
"圣"在古代是对儒家人物的神化评价和称号。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
3.“诗佛”王维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4.“诗囚”孟郊在孟郊的一生中,“春风得意”的日子非常的短暂。
他一生几乎都贫困潦倒,连死后的丧事也是韩愈等友人集资操办的。
诗多不平之鸣,用字追求“瘦”、“硬”。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称之为“诗囚”。
5.“诗豪”刘禹锡他的诗精炼含蓄,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6.“诗虎”罗邺罗邺:唐朝诗人7.“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8.“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9.“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10.“诗奴” 贾岛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11. “诗骨”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12. “诗家天子”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13. “诗魔” 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所以人称“诗魔”。
14.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5. “杜紫薇” 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6. “温八叉” 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7. “郑鹧鸪”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8. “崔鸳鸯” 崔珏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9. “诗神” 苏轼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古代诗人的雅号拾趣: 另有雅称贺铸人称"贺梅子 唐朝诗人赵嘏称“赵倚楼” 唐朝诗人程贺咏人称之“程君山” 唐朝诗人徐裳人称“徐洞庭”的雅号。
宋朝诗人张先,人称“张三影”。
宋朝诗人谢逸喜冠以 “谢蝴蝶”的美名。
明初诗人高启,称之为“高梅花”。
清代诗人崔华雅号“崔黄叶”
关于的苏轼的几个小故事要精辟的!大概每个故事不超过200字!
苏黄米蔡,苏轼的书画在当时是很多人都想求得的珍品。
而苏轼平时不会随时送字的,但他有个癖好就是醉酒醒了之后都要写字画画。
所以相识之人经常用这种方法得到他的字画。
有位武官对苏轼的字画也很有兴趣,不过和苏轼素不相识,无法使用此方法,于是便找来一位和苏轼相识的文官,说如果能帮忙得到苏轼的一幅字画,便以一只羊腿相换。
这位文官答应后便开始写信给苏轼,苏轼是有信必回,这样来来回回,这位文官便通过苏轼的回信捞到不少的羊腿。
后来这事不知道为什么让苏轼的弟子,也就是苏黄米蔡的黄庭坚知道了,他便把这件事告诉了苏轼。
苏轼当时也没在意。
不过有一会他办公太忙,忘记了回信。
那位文官开始盼,信不来换不到羊腿啊。
于是便派了仆人去苏轼那里催。
苏轼见了那仆人便拿起笔要回信,突然想到了黄庭坚的话,于是把笔一搁,对那仆人说:“告诉你家大人,本官今天不杀羊!” http://www.ht88.com/downinfo/137130.html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
六举人呆若木鸡。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
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
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
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
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
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
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
”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
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
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
”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
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
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
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
”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
”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
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
”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
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
”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高风亮节 作为文人,难免就喜欢在政治上豪不避讳的抒发己见。
几乎就是才华同义词的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维新更是狂炮猛轰。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 变法推行的第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
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审。
史称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开始,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老师欧阳修及家人也未幸免。
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昭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
苏轼诗词优秀作文片段200字
苏轼是一个豁达的人,喜欢游山玩水.苏轼每到一个贬戍的地方,就放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走下河滩,寻找一种解脱.与其说游山玩水不如说是为了一种解脱.在山水间,不仅仅看见的是美丽和寂然,而是寻找心中的寄托和独自的思.不断的思考人生的问题,着使得他能够忘记或暂存痛苦,寻求解脱.其中从孤傲到成熟就是在山水中得到实现. 接受佛教思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自从出生到圆寂到成佛总是带有神秘的色彩.当然佛教的理念力量也一直影响着世人.佛教叫人向善,追求直着.不去介绍佛家思想了.苏轼在流放的路上寻访高僧,接受了佛家思想,逐渐佛理化了自己哀愁和痛楚.就是说佛家思想再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是最有效果,当然大文豪也是如此.苏轼也叫苏居士,所谓居士不是指文人而是指接受佛家思想的俗家弟子.苏轼作居士近半生,许多的诗词都是有丰富的哲理.正是这种接受的佛家思想他才寻找到了自己的解脱,作到所谓的乐观,豁达. 喜交朋友,不论出身,而且赤子之心.流放到哪里就会朋友遍地,从农民到文人到侠客官员.还有许多的朋友长途跋涉到海南寻找他.可见其赤子之心.交朋友在乎信任,他信任朋友不猜疑,深的朋友信任爱戴.因此再危难的时候总有许多人帮助他,他也能够快乐的度过艰苦的生活. 以上是苏轼的豁达之道.从某个角度分析,文人是矛盾的,苏轼也是.接受了佛家思想的人,对待名利淡泊但是心中会存有丝丝消极.这与佛家思想的趋向不无关系.所以表面淡然豁达,内心虔诚淡泊,消极.似乎矛盾但是实质上是相通相容的.接受佛家思想的人必然有佛性的趋势或遵循佛家的理念,所以必然产生淡泊名利,但是也就产生了消极的概念.总之苏轼的豁达是矛盾的综合体,豁达是外显出来的,消极淡泊在心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545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描写欢乐的诗句有哪些?
- 与端午相关的古诗词
- 以污字开头的诗句
- 关于芒种的诗句
- 以草字开头的诗句-以草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古诗词中描写红叶的诗句
- 关于“菡萏”的诗句 菡萏诗句
- 以上字开头的诗句-以上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珍惜时间的诗词-有关珍惜时间的诗词名言警句
- 元宵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赏析
- 关于杜鹃的经典诗句-关于杜鹃的经典诗句小学
- 含道的诗句-含道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倩字的诗句
- 奋斗古诗词-奋斗古诗词名句
- 关于描写腊梅的诗句
- 含鱼的诗词-含鱼的诗词韩愈
- 关于秋天丰收的诗句-关于秋天丰收的诗句古诗词
- 关于母爱伟大的诗句有哪些
- 冬开头的诗句-冬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春色的诗句-含有春色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汉语
- 「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带有颊字的诗
- 下列哪些诗句含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写元宵节的诗词有哪些
- 婉约派的诗词-婉约派的诗词人有哪些
- 有关爱我家乡 爱我学习的 诗句
- 李白最有名的诗词-李白最有名的诗词10首
- 带王字的诗词歌赋
- 李白关于鹏的诗词-李白关于鹏的诗词名句
- 带有篊字的诗
- 有关春天小草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春天小草的古诗(整首诗都要)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 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
-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 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近归期远
-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