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生平
-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生于1232年十二月二十日(1233年2月4日),死于1297年正月二十日(2月12日)。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因与权臣不合,以母老为由请为濂溪书院山长。景定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1265),为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为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他对专权误国的贾似道不满。宋亡后,刘辰翁矢志不仕,回乡隐居,居家著作。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为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存词300余首。其现存作品大致情况是:文249篇,诗205篇,词358篇,计812篇,数量仅为《须溪先生全集》的十分之一左右。
刘辰翁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作方面。刘辰翁的词属豪放风格,受苏东坡、辛弃疾的影响很深。辰翁的词对苏辛词派既是发扬又有创新,兼熔苏辛,扬其之长,使词风有苏辛之色,又不流于轻浮,形成自己独有的清空疏越之气,对元明词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辰翁还是一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一生勤于批点,所掇点者为:《班马异同评》三十五卷、《校点韦苏州集》十卷、《批点孟浩然集》三卷、《批点选注杜工部》二十二卷、《评点唐王丞集》六卷等等。其词学批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其生年据《须溪先生集》卷九《百字令》自注“仆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元成宗大德元年卒。
-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wenzhang/5365.html
刘辰翁的诗词
- 《虞美人(扬州卖镜,上元事也,用前韵)》
- 《点绛唇(和邓中甫晚春)》
- 《水调歌头(谢和溪园来寿)》
- 《洞仙歌(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
- 《菩萨蛮(丁丑送春)》
- 《八声甘州(和萧汝道感秋)》
- 《减字木兰花(尚学林己丑寿旦,适归庐陵。其先世相州人居永和今家临川)》
- 《虞美人(咏牡丹)》
- 《水龙吟(寿周耐轩)》
- 《水龙吟(和中甫九日)》
- 更多刘辰翁的诗词>>>
热门名句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 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
-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