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普陀山虚空藏菩萨在哪个寺庙(虚空藏菩萨)

普陀山虚空藏菩萨在哪个寺庙(虚空藏菩萨)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18    点击:  352 次

普陀山虚空藏菩萨在哪个寺庙

网上有关“普陀山虚空藏菩萨在哪个寺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虚空藏菩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普陀山虚空藏菩萨在普陀山普济寺。

虚空藏菩萨,佛教菩萨名,为梵文K空间的音译,大乘佛教三大佛母之一,大日如来之眷属,为金刚界八大菩萨之一,也是佛教八大菩萨大智慧母之一。

普济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上,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普济寺,始建于宋朝,初名“不肯去观音院”,后称“普济禅院”,俗称“前寺”。

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念的是: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虚空藏菩萨经》,又叫《忏悔尽一切罪陀罗尼经》,亦名《不可思议方便智救济一切众生经》,亦名《能满一切众生所愿如如意宝珠经》。

空虚藏菩萨介绍

虚空藏,梵音名

kā?agarbha

(音译阿迦舍檗婆),密号:库藏金刚。汉译又作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等。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虚空藏菩萨真言:唵-缚日罗-恒襄-唵恒洛-娑婆诃。 

虚空藏菩萨咒:此咒为般若结晶,能增智光,能助大定,增强记忆,促进心通。如能勤诵此咒,易得一心不乱、忆持不忘之功效。

虚空藏菩萨详细资料大全

虚空藏,梵名A^ka^s/a -garbha (音译阿迦舍檗婆),汉译又称虚空光等菩萨。相传此菩萨所具之福智二藏无量无边,犹如虚空,因此乃有此名。又作虚空孕菩萨。此菩萨流出无量之法宝,普施所欲者,利乐众生。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一)虚空藏院主尊,其形象,身呈肉色,头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剑,剑缘有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莲,莲上有如意宝珠,坐于宝莲华上。其所持之宝珠、剑,即表福智二门。密号如意金刚。种子为凕(i)。三昧耶形为慧刀。(二)释迦院之胁侍,其形象,右手竖掌,屈食、中指,执白拂;左手覆拳安于脐,持莲花,莲上有绿珠;披天衣,立于一平敷之莲华座,面稍向左。密号无尽金刚。种子为傓(a^)。三昧耶形为莲上绿珠。(三)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位于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之第三位,又称金刚幢菩萨、宝幢菩萨。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左手握拳,按于腰上;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密号富贵金刚、圆满金刚。种子为傓(a^)。三昧耶形为三瓣宝珠。印相为金刚缚,即二食指作宝瓶状,二拇指并竖。

依《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所载,世尊对此菩萨甚为赞叹,该经云∶“虚空藏菩萨(中略)禅定如海,净戒如山,智如虚空,精进如风,忍如金刚,慧如恒沙。(中略)其身即是诸佛法器,(中略)诸天眼目,人之正导,畜生所依、饿鬼所归,地狱救护众生法器。(中略)应受一切众生最胜供养。”可见此一菩萨功德之殊胜。

依佛典所载,虚空藏菩萨对一切众生甚为慈愍,常加护持。如果有人赤诚、如法地礼拜过去世三十五佛之后,再别称大悲虚空藏菩萨名号,则此菩萨当会现身加以庇佑。依《观虚空藏菩萨经》的描述,他的形像是‘顶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现。菩萨身长二十由旬,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关于此菩萨之住处,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四所载,此菩萨住在东方大庄严世界之一宝庄严佛所。曾与十二亿菩萨俱来娑婆国土,对释尊发出诸问,并述说种种法义。依《虚空藏菩萨经》所载,此菩萨住在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胜华敷藏佛所。曾与十八亿菩萨来诣娑婆世界,说破恶业障陀罗尼,令众生得福德,诸愿满足。

在我国佛教界,‘虚空藏菩萨咒’也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一般人总以为该咒的特色是增长记忆力。实则虚空藏菩萨的慈悲、方便与愿力,与观世音菩萨都甚为相似。经典曾说他‘为诸众生成就大慈,常化众生而无休息。’可见增长众生的记忆力,只不过是其无量菩萨行愿的一小部分而已。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除灾害。此菩萨在日本所受的信奉,其热烈程度较中国犹有过之。

虚空藏(梵语 ākā?agarbha,音译啊迦舍嘎赫婆)菩萨摩诃萨,密号库藏金刚。汉译又作尊上虚空孕菩萨摩诃萨、虚空库菩萨摩诃萨、虚空光菩萨摩诃萨,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

中国有十二生肖,原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对应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本命佛,而虚空藏菩萨则被认为是生肖牛和虎的本命佛。

虚空藏菩萨是诚实、富有的象征。当您佩戴时能够使您避开破财、败财的灾难,使您财路畅通无阻,且能生财聚财,得八方贵人相助,远离小人,人财俱旺,因此牛年、虎年生人,若能虔诚供奉虚空藏菩萨之本命佛法像,可财源广进,不虞匮乏。

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满足世间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善愿,使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虚空藏圣名。

虚空藏菩萨具有赐予利乐的力量。“藏”表示无限福德智慧,“虚空”表广大,《大方等大集经》指出:虚空藏如同富翁,相应困苦众生,只要到她面前,即会施予救济。因此,虚空藏菩萨是以济度众生为乐的菩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虚空藏菩萨 外文名 :?kā?agarbha bodhisattva 密号 :库藏金刚 类别 :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 佛像介绍,地位崇高,神通非凡,威力无比,空性妙论,真言加持,虚空藏院,五虚空藏,其他经典, 佛像介绍 根据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所译《虚空藏菩萨经》,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为“一切香集”佛国的大菩 萨,已从释尊 那里听闻受持无上甚深妙法,据经文记载:这一佛国在我们太阳系西方离我们地球有八十恒河沙世界之遥的地方,那个佛国的佛名叫胜花敷藏如来。 《虚空藏菩萨经》,又经名 《忏悔尽一切罪陀罗尼经》,亦经名 《不可思议方便智救济一切众生经》,亦经名《能满一切众生所愿如如意宝珠经》。 依《观虚空藏菩萨经》的叙述,此位大菩萨的形像是:‘顶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现。菩萨身长二十由旬,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 常见形象,身呈宝色,顶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宝慧剑,宝慧剑缘有种种色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宝莲,宝莲上有如意宝珠;坐于宝莲花上。尊上所持之宝珠、宝慧剑,大众认为即表福、智。密号如意金刚。种子为凕(mǐng)。三昧耶形为慧刀。 地位崇高 世尊对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极为赞叹,用很多譬喻来描述这位大菩萨的功德:“是菩萨具诸三昧犹如大海;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智如虚空;慧如恒沙;诸菩萨中如大胜幢;向般涅槃之大导师;善根之地;是贫穷者吉祥之瓶;入闇者日;失道者月;是怖畏者所归依处;烦恼焦热甘露之水;善根者杖;般涅槃桥;生天者梯;度生死船;由旷路乘;诽谤、恶口、热恼者盖;降诸外道犹如狮子:能净诸见犹如雨水;破烦恼怨犹如霹雳;毁戒者药;生善根牙犹若春泽;庄严菩萨犹如花鬘;显善恶行犹如明镜;无惭愧者上妙衣服;三苦病者之大良医;是热渴者明月之珠;疲极者床;具诸三昧犹如日珠;趣菩提路大牛之车;游禅定者清凉华池;助菩提鬘波罗蜜果;是十地中如意摩尼;是求首楞严者波利质多罗树;伐恶见刀;断烦恼习犹如金刚;降伏诸魔、生诸功德智慧宝藏;依于一切诸佛功德;是诸缘觉所依窟宅;是声闻眼、生天者眼;行邪道者正直之路;是畜生归、饿鬼之怙;是地狱救;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三世诸佛第一辅臣;能护法城;已具庄严十八不共诸佛秘藏;满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应供养;唯除如来余无及者。” 神通非凡 虚空藏菩萨在本国遥见东方有大光明,于是问胜花敷藏如来这是什么缘故,胜花敷藏如来告诉他及其他菩萨们:东方八十恒河沙世界之外有个世界叫娑婆,其中有位佛叫释迦牟尼,“为令法流不断绝故,为令三宝常住世故,为降诸魔建法幢故,为闭生死开般涅槃故,为诸菩萨及以声闻诸来大众,欲说四辩才、三明梵行住、破恶业障陀罗尼经故,欲令十方诸佛刹土一切菩萨,从欢喜地乃至补处,住不共法不随他信,善于方便具无碍辩,如此大士悉云集故,是以彼佛放斯光明。” 这“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闻佛语已欢喜踊跃,与八十亿菩萨同时发声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渴仰欲见彼佛,今当承佛威神诣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礼觐供养听受正法,亦为彼国诸恶众生,说破恶业障陀罗尼。'"自然得到佛的允许和鼓励。 ”尔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以神力变娑婆世界,除众秽恶,及诸丘山、瓦砾、荆棘、坑坎、堆阜、旷野、险隘、风尘、云雾,皆悉澄霁。七宝为地平坦如掌,无量众宝以为林树,枝叶花果皆以宝成,名花软草亦复如是。香气芬烈普熏世界,娑婆界中一切众生无诸苦患,盲聋喑痖、癃残百疾一时除愈,其怨恶者咸生慈心,地狱饿鬼诸楚痛声皆悉休息,饮食衣服庄严之具自然丰足,其诸众生妙色端正、支节具足、威德第一,除诸结使,心得寂静,于诸善根深生欣乐,以清净信安住三宝,一切大众两手皆有如意摩尼,于其珠内出大光明遍照世界,并奏天乐,雨种种宝、杂色宝衣,又雨种种妙庄严具:宝鬘、宝盖种种宝器,种种天衣,金锁璎珞、真珠璎珞,青红赤白杂色莲花,雨沉水香、牛头栴檀遍满世界,其路两边有七宝台如帝释殿,又其台中婇女盈满,颜貌端严犹如魔后,作天伎乐出五音声,又于佛上有天七宝,大梵王盖悬处虚空供养如来,其盖周圆百千逾阇那,复以宝网罗覆其上,真珠毦带垂饰四面,盖中演出种种乐音,清妙和雅超绝人天,一切大地草木丛林花果枝叶皆出妙声,宣畅大乘六波罗蜜诸地行法,闻其声者于无上道皆不退转,亦有逮得无生忍者。“这种神奇变现,自然令娑婆世界众生大开眼界,心生欢喜,叹未曾有。 威力无比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众人说:”善男子,虚空藏菩萨是一切众生生天、般涅槃大明导主,能断一切烦恼心患,善治身毒及四大病。若有众生起恶邪见,轮回迷没生死旷野,无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众生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时,虚空藏菩萨观此众生心心善根,若见众生诸见烦恼之所惑乱,若见过去善根种子心所行业,于佛法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余功德随所堪能,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观彼众生随所应见,于其梦中现种种形,即以方便而为说法。 虚空藏菩萨 善男子,若有众生应于寤觉见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于目前见种种形,即以方便开正直道,破诸众生恶业、邪见、恶愿、恶归、恶处、恶取,如是计著悉令解脱,身口意业无诸邪曲,趣正直道、正业、正见、正愿、正归、正处、正取,常获亲近诸善知识,速疾舍离臭结烦恼,永免三途八难之苦,常行善业得自在力,乃至渐渐入深法忍。 若诸众生种种身病,及心狂乱、聋盲喑痖,手足拘躃诸根不具,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或从乞药或愿除愈,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随其愿,或现梵天像,或现释提桓因像,或现毗沙门像,或现四天王像,或现焰摩天像,或现兜率陀天像,或现自在天像,或现大自在天像,或现婆罗门像,或现刹利像,或现长者像,或现居士像,或现大臣官属像,或现童男、童女像,或现父母亲属像,或现执金刚像,或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像。现如是等种种诸像,在于梦者及寤者前,为说病相,并为分别诸药对治,病状如此应服此药,若如是病宜服彼药,诸众生等既闻说已,各随所应而合诸药。若自无者菩萨悉与。是诸众生或有一服、二服、三服众病皆愈。或有但见所现之身病即除者。如是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若有众生贫穷困苦,欲求大富,欲多诵习,欲乐多闻,欲求解脱,欲求离欲,欲求禅定,欲求名称,欲得第一,欲求善巧,欲得自在,欲得端正,欲求好色,欲得妙声,欲求好香,欲得上味,欲求好触,欲得饮食,欲求勇健,欲得种姓高贵,欲愿生男,欲愿求女,欲得眷属,欲求福德,欲得成就六波罗蜜,欲得巧言,欲求覆护一切众生,欲得免脱一切牢狱,欲断一切诸恶律仪,有施心者愿建立之,乃至智慧亦复如是,欲得长寿,欲愿多财得已能用,欲令悭者能行布施,其毁禁者令坚持戒,若嗔恚者令修忍辱,其懈怠者使住精进,散乱心者教修禅定,其愚痴者令修智慧,不定乘者劝学声闻,着我众生教缘觉乘,若有众生离大慈悲、自惜己身、舍诸众生,愿离此心、生大慈悲、不自护身、摄取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知彼心已即现方便,令此众生舍离先心、起大慈悲,不护己身、不舍众生,发菩提心、住四梵行。“ ”善男子,若有众生犯波罗夷,断善根栽趣向地狱,无所归依智者所弃,悉能济拔开示真路,能洒众生臭恶烦恼令离恶趣,是升人天解脱者梯,若有众生贪愚惑乱能令觉悟,嗔恚害心及以痴暗,谤无因果、放逸、不信、不畏未来,贪求无厌极怀嫉妒,具十恶业日夜增长,如此众生,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能除如上诸重罪业,安处人天解脱之处犹如大车。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是诸天世人所应尊重奉迎供养。“ 空性妙论 《虚空藏菩萨经》中记载了此菩萨与佛陀之间有关甚深法性的一段妙论: 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此世界具于五浊众生愚暗,云何世尊能于其中施作佛事?” ( 世尊,今天的众生生活在五浊恶世之中,整个世界也由此充满愚痴和黑暗,在这样的艰难困苦环境中,世尊您怎么作佛事弘法度人呢?) 尔时,世尊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见虚空无有贪欲,无嗔无痴,自性清净,风尘暗障以为不净,既澄朗已,即见日月星辰,及知刹那罗婆时数。善男子,如来久于第一义空已得自在,见一切法无有贪欲、嗔恚、愚痴,无缚无解,自性清净,但以众生客尘烦恼之所覆障,不能觉悟。如来慈悲,为此等故方便说法,而为除断客尘烦恼,开其智眼,使见如来净日照明,现在获睹甚深妙法、四念处法,乃至八圣道法,令诸众生建立安住,又令疾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大慈悲,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成一切种智。善男子,如来出世则能成熟诸菩萨众,及以缘觉、声闻之众。善男子,今是虚空为倚于眼?为倚眼识?为倚眼触而得住耶?” (善男子,你已看到虚空是没有贪欲、嗔恚和愚痴的,虚空的自性是清净无染的,当大风刮起灰尘天空变得昏暗起来时,虚空好像是不洁净了,但当风平尘息天空澄清明朗时,就会清楚地看到日月星辰,并能知道刹那罗婆这类精确时数。善男子,如来很久以来对于第一义谛的最高空性已经得到大自在,彻见一切法都没有贪欲、嗔恚、愚痴,既没有被束缚住,因此也无解脱可言,法的自性是清净无染的,但是由于众生被客尘烦恼蒙住了眼睛、障碍了智慧,由此不能觉悟这种空性。如来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出发,为解脱众生的苦难而以种种方便善巧向他们说法,使他们断除客尘烦恼,让他们开启被蒙蔽了的智慧之眼,因而看到如来犹如明亮的太阳光辉的照耀,当下就能够看到甚深的妙法,四念处法以及八圣道法,让众生进入、安住在正确的方法和道路上,然后让他们发起追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得到大慈大悲,乃至具足只有佛才具备的十八种特质,成就不可 *** 的一切种智。善男子,如来出现于世间则能够成熟一切菩萨、缘觉和声闻之众。善男子,现在的虚空是依靠人们的眼睛、眼识或眼触而得以存在的吗?) 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不也,世尊。” (不是,世尊。) 佛言:“善男子,为是内起眼触之缘生彼三受而倚空耶?” (善男子,来自体内的眼睛、眼识、眼睛看到东西这三种因缘和合是靠虚空产生的吗?) 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不也,世尊。” (不是,世尊。) 佛言:“善男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耳、鼻、舌、身、意跟眼的情况是一样的。) 佛言:“善男子,众生今者为倚于空?为是虚空倚于众生?” (善男子,众生现在是由于虚空而存在呢?还是虚空依靠众生而存在呢?) 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各各相倚互作境界,又复各各不为境界,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皆悉虚假,一切诸法皆依于如及以实际。世尊,犹如虚空无坏无成,无忆想分别,无动无摇,无爱无憎,无芽无种子,无果无业无报,离于文字。世尊,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菩萨若知此者,是名善知诸法之性,得无生忍。” (世尊,众生与虚空互相依靠,互为对方的存在而作境界,同时又不为对方的存在而作条件,因为一切诸法的本质都是空无所有的,一切诸法都是虚假不实的,一切诸法都好像是存在、好似是真实的。世尊,就像虚空那样,没有所谓的坏,也没有所谓的成,没有忆想分别,没有动摇,没有爱憎,没有嫩芽也没有种子,没有结果、造业和受报,是不能用文字来加以说明的。世尊,所有的法也是这样的。菩萨要是知道了这种特性,就叫作深刻了解了一切法的特性,因此也就得到“无生法忍”了。) 要注意这里探讨的是第一义谛、终极真理,在这个意义上,因缘和合、造业受报也是多余的了,因为人到世间来经受生老病死,仍在受因果规律的支配;如果认识到了义佛法、按照戒律修成了,进入了无余涅槃,那么现在经历的一切犹如梦幻泡影。但这并不否认在俗谛意义上的因果规律,今天人世上的善恶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尽管目前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还无法验证。总之,万万不可将二者混同一谈,否则就是错解佛法,因而导致事与愿违。 真言加持 在我国佛教界,‘虚空藏菩萨咒’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一般人以为该咒的特点是增强记忆力。实则虚空藏菩萨的慈悲、方便与愿力,与观世音菩萨甚为相似。经典曾说他‘为诸众生成就大慈,常化众生而无休息。’可见增长众生的记忆力,只不过是其无量菩萨行愿的一小部分而已。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灾免难。此菩萨在日本所受信奉的热烈程度远胜过中国。 在《虚空藏菩萨经》中,释迦牟尼佛确实讲到:”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乐欲读诵种种书论,欲伏众生,所谓彼论,或是佛说、或菩萨说、或声闻说、或世人说,是人应于后夜净自洗浴著新洁衣,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向于东方至心合掌,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而便诵此陀罗尼咒: 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三称) 阿袮逻阇鞞。钤浮娑阇鞞。 耶婆奈阇鞞。博厕,娑迷。 波咤逻阇鞞。他奈婆逻鞞。 萨多逻伽逻泥。休磨休磨。 摩诃伽楼尼迦。娑婆诃。 虚空藏咒注音: ēní luó shé pí。qián fú suō shé pí。 yē pó nài shé pí。bó cè,suō mí。 梵文虚空藏菩萨咒 bō zhà luó shé pí。tā nài pó luó pí。 sà duō luó jiāluó ní。xiū mó xiū mó。 mó hē jiālóu ní jiā。suō pó hē。 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令彼人得于忆持不忘之力。“

此菩萨所提供求闻持法可谓誉满全球,信众常祈祷他加持,以得增强记忆、见闻不忘之能力。 此咒语为世间法宝。每晨空心焚香,于一切功课前,至诚虔诚诵念七遍,或四十九遍,能开智慧,增加记忆力;日久功圆,能达他心通之境。 虚空藏院 虚空藏菩萨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为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位于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之第三位,又称金刚幢菩萨、宝幢菩萨。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左手握拳,按于腰上;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密号富贵金刚、圆满金刚。种子为傓(a^)。三昧耶形为三瓣宝珠。印相为金刚缚,即二食指作宝瓶状,二拇指并竖。 五虚空藏 藏传佛教所供奉之菩萨,又称五大金刚虚空藏。即法界虚空藏、 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等五位菩萨。这五尊是密宗修法时所供奉的,在一般显教寺院中,甚为少见。 依据密宗教义,这五大虚空藏是大日、阿閦、宝生、弥陀、释迦等五智如来入如意宝珠三昧的象征。换句话说,这五大菩萨实即五智如来所变。以这五大菩萨为本尊的密法,叫做五大虚空藏法。相传如为国家修习此法,可以预防天变、增益国运。如为个人所修,也有延年益寿、消灾增福的效果。 在形象方面,这五尊通常都作圆形排列。五尊同在一大圆圈之内,各尊颜色互有不同。正中央是白色的法界虚空藏,前方是**的金刚虚空藏,右方是青色的宝光虚空藏,后方是赤色的莲华虚空藏,左方是黑紫色的业用虚空藏。在有些画像里,五尊也各有坐骑,依中、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乘坐狮子、象、马、孔雀与金翅鸟。 日本京都神护寺所藏的五大虚空藏菩萨像,是日本国宝。为彩色木雕。雕造于日本仁明天皇承和年间(九世纪中叶)。其排列方式本来也作圆形,但是现在则呈现横排并列式。各尊的右手所持物各有不同,而左手则皆执持三钴钩,无一例外。 ◎附︰〈五大虚空藏菩萨〉(摘译自《密教大辞典》等)五大虚空藏菩萨,系指从大虚空藏菩萨的五智所开出的五尊。或谓金刚界五智如来(即大日、阿閦、宝生、弥陀、释迦)各入如意宝珠三摩地,施福智所成就。意即将一切如来之五智总摄于虚空藏尊。盖五大虚空藏出自《瑜伽经》,以特别深秘故而有异解,或约五智立五菩萨,或以五菩萨即五佛所变。而五尊之名亦因此产生异说,依中东南西北的顺序,《瑜伽经》说是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列解脱、福智、能满、施愿、无垢等五虚空藏。另有称为智慧、爱敬、官位、能满、福德者。五大虚空藏的形象,依《瑜伽瑜只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所载,一大圆明中更画五圆,(1)中圆画白色的法界虚空藏,左手执钩,右手持宝;(2)前圆(东)画**金刚虚空藏,左持钩,右执宝金刚;(3)右圆(南)画青色宝伉空藏,左执钩,右持三瓣宝,放大光明;(4)后圆(西)画赤色莲华虚空藏,左持钩,右持大红莲华;(5)左圆(北)画黑紫色业用虚空藏,左持钩,右持宝羯磨金刚。五尊分别乘狮子、象、马、孔雀、迦楼罗。 此五尊的三昧耶形,分别为率堵婆、五钴杵、如意宝、莲华、羯磨。其种子依次为vam、hūm、trā?、hrī?、a?等五字。 其他经典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时有十佛刹微尘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在会坐。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藏菩萨。维摩诘菩萨。善威光菩萨。灭诸盖菩萨。宝手菩萨。大慧菩萨。普贤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虚空藏菩萨为三世诸佛第一辅臣,功德浩荡遍满虚空,智慧无边恒沙难喻,忍辱心如金刚,精进猛如疾风,具足一切三昧。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一切人天所应供养。



清远的寺庙有虚空藏菩萨吗

清远的寺庙有虚空藏菩萨。有虚空藏菩萨的寺庙在大部分藏区的寺庙都有,其中包括清远的寺庙,但是以虚空藏菩萨为主神的寺庙,目前国内还没找到。虚空藏菩萨其实是藏密东传到日本,变成了日本密宗的一部分,后再传回中国。

拜地藏王菩萨求什么

人们到中国四大佛山分别朝拜什么菩萨拜各菩萨有何作用

九山为地菩萨道场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

峨眉山是普陀菩萨的道场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菩萨,象征智慧的菩萨。《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说,文殊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姿罗门家,由母亲的右腋而生,生而能言,十种祥瑞同时出现。他遍访仙人求出家法,九十五种外道辩论师都辩不过他,终于在释迦牟尼佛处学道成为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也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牟尼佛宣说佛法。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是在山西五台山,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协侍,顶结五鬓,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协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一个象征真理(普贤)。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说:普贤原为东方宝威德上五律国之菩萨,遥闻释迦佛在娑婆世界说法华经,特为听受,到达时佛已讲完此经,当夜即将入灭普贤表示守护此经,释迦佛赞叹认可。密教称普贤为“金刚萨埵”“菩贤萨”等。中国佛教相传,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据说普贤有延命益寿之德。因而出现为祈求延命的普贤延命菩萨像。

地藏菩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他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十轮经》卷一,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于仞利天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佛既灭,弥勒佛未出世之前,自愿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地藏原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中国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月(读rou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月(读rou肉)身,据说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地藏十轮经 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地藏菩萨具有无量数不可思议之殊胜功德,为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常示观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异类化身,以教化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所以又称“千体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本已证入十地之果位,但为教化众,仍处身闻,独觉等地,不愿成佛。至心称念地藏菩萨名号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像等,必能离诸忧苦,不坠恶道,并能获得土地丰壤,家室永安,先亡生天,现在益寿,所求遂意,无水火灾,虚耗辟除,杜绝恶梦,出入神护,多遭圣因十种利益。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中,他是西方过去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是从梵语的''Avalokitesvara''菩萨发展而来,汉语音译“啊那婆娄吉低输”、“阿缚卢极低溼伐罗”等,意译为“光世音”。在中国,唐以前称之为“观世音菩萨”,后为避唐皇李世民讳,遂改为“观音菩萨”。传说阿弥陀佛为其父,大势至菩萨为其弟。

《无量寿经》记载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的候补佛。

观音菩萨是东亚民间崇拜较为普遍的菩萨,在各种佛教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极大。

白衣观音,又称白衣大士、白处观音,其形象更具女子的特色。有时候,白衣观音足边站一男孩,或者手抱一婴孩,遂又成求子心切者崇拜之至的

地藏王菩萨是干什么的

地藏王菩萨为我国佛教中的八大菩萨之一。除了地藏王菩萨,与其一起并称为我国佛教中的八大菩萨的还有其他七位,分别是我们很熟悉的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

地藏王菩萨属于一尊悲愿金刚菩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曾经对自己许下了重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他今后就担负着超度六界众生的重任,让六界内所有的众生脱离苦海,不再犯罪过,不再进地狱(会进地狱的罪过一共分为十一种: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盗、*、妄语、谤正法、疑三宝)。地藏王菩萨为了达到这样的一个美好心愿,安忍不动,静静的考虑,他那不动深思熟虑的样子就想大地一样的不动安静。他的主要的做法,就是向六界众生讲解和广泛宣传以上十一种罪过的前因种子和后果,让六界众生好看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可造孽,以免再进不可回转的地狱。

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 地藏菩萨摩诃萨 者:

1

若诸有情种种希求,忧苦逼切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

2

若诸有情饥渴所逼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饮食充足

3

若诸有情乏少种种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无不备足

4

若诸有情爱乐别离,怨憎合会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爱乐合会,怨憎别离

5

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

6

若诸有情互相乖违,兴诸斗诤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舍毒害心,共相和穆,欢喜忍受,展转悔愧,慈心相向

7

若诸有情闭在牢狱,杻械枷锁检系其身,具受众苦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解脱牢狱杻械枷锁,自在欢喜

8

若诸有情应被囚执鞭挞拷楚,临当被害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免离囚执鞭挞加害

9

若诸有情身心疲倦,气力羸惙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身心畅适,气力强盛

10

若诸有情诸根不具、随有损坏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诸根具足,无有损坏

11

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着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心无狂乱,离诸扰恼

12

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炽盛,恼乱身心,常不安乐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离贪欲等,身心安乐

13

若诸有情为火所焚、为水所溺、为风所飘、或于山岩崖岸树舍颠坠堕落,其心慞惶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离诸危难,安隐无损

14

若诸有情,恶鬼所持,成诸疟病,或日日发、或隔日发、或三四日而一发者,或令狂乱,身心战掉,迷闷失念,无所了知,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解脱无畏,身心安适

15

若诸有情为诸药叉、罗刹、饿鬼、毕舍遮鬼、布怛那鬼、鸠畔荼鬼、羯咤布怛那鬼、 气鬼、及诸虎狼师子、恶兽蛊毒、厌祷诸恶呪术、怨贼军阵、及余种种诸怖畏事之所缠绕,身心慞惶,惧失身命,恶死贪生,厌苦求乐

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离诸怖畏,保全身命

16

拜地藏菩萨是求什么愿

各种正当的愿望都可以许,菩萨有求必应

应该怎样到九华山拜地藏王菩萨

愿望实现后回来还愿 ;如果没许愿光是拜,就不用。

“寺院”一般是不用还愿的,特殊的许愿还是要还愿的(所以分不清哪些属于特殊的,不行以随口胡乱许愿)。 但是你最好许个做多少善事的愿,然后发愿来促使你本身的许愿。

别求发财!佛不是保佑你发财的 。 可以求安然,求健康顺遂。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然后又抛到脑后。佛又不争你的一柱香,这个说法是要让我们不要随意承诺,所谓做人应该有言必践吧。佛所恼的应该是这些虚妄之言吧。

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不要跨过蒲团 ,有人礼拜时,不行在他的前头走过。

不要不经寺院同意采摘寺院管理领域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这也是不合错误的行为,叫“偷盗四方常住”也要获果报的。不要在寺院吃荤食。

寺院通常有经书赠送的,不要忘了请几本,请来的经书护身符不可随意放置,应该取干净的书柜放好。同房时房间切不可有佛经护身符等法物,沾上邪气将会起不到作用,切记!

如果是因为被邪魅债主缠身,拜完时做回向时念将拜佛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他们也会高兴的。

法器:寺中钟鼓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

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已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完,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礼节。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之言。

二、烧香拜佛

请香

礼佛前先净(洗)手。香不叫“买”而叫“请”。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 ( 据说右手不净,普通人杀生大多用右手 ) ,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 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进庙烧香,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从外头买,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所以你可直接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放心菩萨不会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

先烧香再叩头

专业拈 ( 上 ) 香的方法

1 、用自己的火将香点燃。

2 、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 -- 安设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 再举香齐眉 — 再安设胸前 -- 用左手分插。

插香的第一种方法: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此为在家居士用,与出家观想默念者不同。出家者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先右,念:“誓断一切恶。” -- 次左,念:“誓修一切善。” -- 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净而不染。”总括而简单。

上完香,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 ( 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 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何拜地藏王菩萨 拜地藏王菩萨要注意什么

有专门的房间做佛堂当然是最好。

没有条件的。就尽量安供在家中高净之处。

安供的方位和时间。没有什么特别要求。

平时可以供:清水。素食。香。花。灯。或仅仅合掌礼拜。都可以。

供养(地藏菩萨)。可得二十八种利益。

-----------------------------------

《地藏菩萨本愿经》(节选)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

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

一者天龙护念。

二者善果日增。

三者集圣上因。

四者菩提不退。

五者衣食丰足。

六者疾疫不临。

七者离水火灾。

八者无盗贼厄。

九者人见钦敬。

十者神鬼助持。

十一者女转男身。

十二者为王臣女。

十三者端正相好。

十四者多生天上。

十五者或为帝王。

十六者宿智命通。

十七者有求皆从。

十八者眷属欢乐。

十九者诸横销灭。

二十者业道永除。

二十一者去处尽通。

二十二者夜梦安乐。

二十三者先亡离苦。

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二十五者诸圣赞叹。

二十六者聪明利根。

二十七者饶慈愍心。

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

南无地藏菩萨。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求教:求身体健康拜哪个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保佑可怜的她早日康复!

祈祷地藏王菩萨,就会求什么得什么

求什么得什么

地藏王菩萨保佑什么?能一个月去拜一次吗? 10分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说地藏二十八益)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菩萨不退。五、衣食丰足。六、疾疫不临。七、离水火灾。八、无盗贼厄。九、人见钦敬。十、神鬼助持。十一、女转男身。十二、为王臣女。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为帝王。十六、宿智命通。十七、有求皆从。十八、眷属欢乐。十九、诸横销灭。二十、业道永除。二十一、去处尽通。二十二、夜梦安乐。二十三、先亡离苦。二十四、宿福受生。二十五、诸圣赞欢。二十、聪明利根。二十七、饶慈愍心。二十八、毕竟成佛。

求学拜什么佛

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称为佛,所以佛佛平等,佛佛道同,拜任何一尊佛都行。

南无阿弥陀佛

地藏菩萨求什么

第四签:要遇贵人方有财,空手出门也可以得意而回。贵人是谁那?地藏菩萨是也,那就要听地藏菩萨的教导啊,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积累福报。光有福报还不够啊。继续下一签

第三十一签:天喜就是天上的神仙的福报,那我们命里如何能有那。就要通达西方净土。西方净土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啊,如果我们能生到西方,那福报很大了,不求自己也会来啊。(略解)

关于“普陀山虚空藏菩萨在哪个寺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105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