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元武宗海山有儿子吗(戴望舒简介)
-
元朝皇帝元武宗海山有儿子吗
网上有关“元朝皇帝元武宗海山有儿子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戴望舒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元武宗海山有儿子吗
不算蒙古帝国,元朝自开创到灭亡,总共存在了十五位皇帝,作为元朝的第三任皇帝元武宗,在他薨逝之后,由爱育黎拔力八达继承了帝位,成为元朝的第四任皇帝,史称元仁宗。元武宗海山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间并非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关系。那为什么海山死后并不是由其儿子继承帝位,而是由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继承帝位,元武宗海山有儿子吗?如果有的话,元武宗海山儿子有几个,元武宗海山的儿子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元武宗海山
其实,元武宗海山并非是没有儿子的,相反地,海山一生中有两个儿子,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妃子所诞下的长子和世?和次子图帖睦尔,海山的这两个儿子也并非早夭或者被陷害而亡,相反地和世?、图帖睦尔平安度过了幼年,长达成人,而且他们两人相继也登上了元朝的皇帝之位,分别为元朝的第九任皇帝和第十任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元明宗和元文宗,只是两人的在位时间确是极为短暂的,和世?在位时间不到一年,而图帖睦尔相对来说时间稍长一点,共计两次在位,两次在位时间总计四年左右。
之所以元武宗海山薨逝后,他的帝位并没有被其子继承,最主要的原因是海山去世之时长子和世?年仅十一岁,作为幼子的他是无法独立操持朝政的,故由元武宗的弟弟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继承皇位。
元武宗的故事元武宗海山
首先,去看看关于海山成为元朝一代皇帝的故事。
海山是忽必烈的曾孙,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但其实海山登基位皇帝也是历经了一番波折才能达成的。元武宗海山之前的皇帝是元成宗,元成宗其实是有自己的儿子的,元成总之子德寿虽然有一个极好听的名字,但实际上却有着与名字完全不一样的命运,德寿在成为皇太子后半年便因疾病离世,之后海山的呼声极高,成为了帝位继承人的第一候选人,这点大大出乎元成宗皇后卜鲁罕的意料之外,当初为了避免海山兄弟夺位,卜鲁罕曾经利用权势将海山的兄弟爱育黎拔力八达调离至极为偏远的地带,但却没能料想到海山取得了极高的军功,赢得了广大百姓的爱戴。
为了皇位,皇族内部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海山兄弟对阵元成宗皇后卜鲁罕,结局以海山兄弟夺得了皇位告终,得到皇位之后的海山立马秋后算账,他将邪恶奸*之名挂在卜鲁罕的身上,并下令处死了卜鲁罕。
元武宗是什么样的皇帝元武宗海山
首先,从元武宗的人物性格和作风角度来看。
元武宗海山是一个儒学的拥护者,在他在位期间,他对儒学极力推崇,同时他十分信奉西僧,建造了兴盛宫供人们诵经祈福,在元武宗海山任皇帝期间,元朝新建了许多寺庙,将那个时候的僧人的地位抬至很高。另外元武宗海山的性格易怒,甚至可以说是喜怒无常,常常前一刻还十分平静,而后几秒就大发雷霆,从女色方面来说,元武宗是十分爱好女色的,可以说是荒*无道。
其次,从元武宗的执政业绩角度来看。
元武宗在位期间,中国内部的矛盾得到了很明显的缓解,内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这些并不能完全归功于元武宗海山,这应该可以说是时机处理的得当才会让元朝的发展显得十分顺利。但是另一方面,元武宗的做出了许多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比如说是大兴土木,致使民生怨愤,又因为要满足自己的骄奢享受,导致国库发生了严重财务危机,为了缓解赤字危机,元武宗大量发行银钞,导致货币大量贬值。
戴望舒简介
本命就叫海山。
热爱音乐的海山,是珠海本土人,2018年,他买了设备,只身来到情侣路边,开始唱歌。很快,不少珠海人都知道,海边有个歌手,唱Beyond的歌特别好听。
喜爱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视频被传到抖音等平台,甚至一度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朋友,坐高铁、飞机来珠海,就为了到情侣路边,找寻海山的歌声。
在情侣路渡假村附近,经常响起悠扬的萨克斯,来自“老孙头”的演奏。“老孙头”本职是一家科创企业的负责人,但现在他还是珠海萨克斯协会会长,同时也是香洲首批的持证“街头艺人”。
谈及在海边演奏的缘由,他解释,自己就是热爱音乐,“我不缺钱,我寻找快乐”,他觉得,萨克斯悠扬的气质与珠海的浪漫特质非常匹配,他的街头演奏,如今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也给不少珠海的萨克斯爱好者带来了快乐。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山”们、“老孙头”们走上了珠海街头。每个周五、周六,香洲街头艺人于情侣南路三个点位(仁恒滨海中心路段、金悦轩路段、度假村酒店路段)开展街头文化艺术表演。
海底火山可以怎样分类?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1932年,戴望舒任《现代》编辑。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
1938年3月,一起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5月,抵达香港。8月,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
1941年底,因宣传革命,被日本人逮捕入狱。
1949年3月,离港抵北平。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然而三位女性却并没有哪一位能与他相持一生,最后只留下令诗人的一生难以释怀的爱情悲剧。
戴望舒著名文学创作介绍:
1、《我的记忆》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是诗人咀嚼过去生活的记忆,以其心境所作,此记忆忠实、亲切,是慰藉生活的密友,也是一种心酸而幸福的心境。使读者能直接地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极富自由体诗散文美。
2、《灾难的岁月》是戴望舒最后一本诗集,收录24首诗。前9首诗写于游学法国后期到抗战前夕,为个人心境的抒写,其中交织着关于历史与个体,生与死,永恒和有限的人生沉思。后16首诗写于抗战期间,诗风转换,写出了个人的创痛和渴望,写出了民族的集体创痛和渴望。
3、《望舒草》诗集,戴望舒作。1933年出版。收诗四十一首。大多抒发忧郁、伤感的情绪和寂寞的心境。艺术上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影响,善于通过意象、情绪和节奏的自然流动来暗示个人哀愁。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开拓者之一。
4、《戴望舒诗集》,戴望舒作,分三部分,一望舒诗稿,二灾难的岁月,三集外。
百度百科-戴望舒
百度百科-我的记忆
百度百科-灾难的岁月
百度百科-望舒草
百度百科-戴望舒诗集
请问海山各个村的名字怎么叫?
海底火山,就是形成于浅海和大洋底部的各种火山。包括死火山和活火山。地球上的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处,而海底火山大多分布于大洋中脊与大洋边缘的岛弧处。板块内部有时也有一些火山活动,但数量非常少。海底火山可分3类,即边缘火山、洋脊火山和洋盆火山,它们在地理分布、岩性和成因上都有显著的差异。海底火山喷发时,在水较浅、水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常有壮观的爆炸,这种爆炸性的海底火山爆发时,产生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来自地球深部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一些挥发性物质,还有大量火山碎屑物质及炽热的熔岩喷出,在空中冷凝为火山灰、火山弹、火山碎屑。
海底火山分类:
1.边缘火山。沿大洋边缘的板块俯冲边界,展布着弧状的火山链。它是岛弧的主要组成单元,与深海沟、地震带及重力异常带相伴生。
2.洋脊火山。大洋中脊是玄武质新洋壳生长的地方,海底火山与火山岛顺中脊走向成串出现。据估计全球约80%的火山岩产自大洋中脊,中央裂谷内遍布在海水中迅速冷凝而成的枕状熔岩。中脊处的大洋玄武岩是标准的拉斑玄武岩。这种拉斑玄武岩是岩浆沿中脊裂隙上升喷发而生成的产物,它组成了广大的洋底岩石的主体。
3.洋盆火山。散布于深洋底的各种海山,包括平顶海山和孤立的大洋岛等,是属于大洋板块内部的火山。
海底火山与造岛:1963年11月15日,在北大西洋冰岛以南32公里处,海面下130米的海底火山突然爆发,喷出的火山灰和水汽柱高达数百米,在喷发高潮时,火山灰烟尘被冲到几千米的高空。
经过一天一夜,到11月16日,人们突然发现从海里长出一个小岛。人们目测了小岛的大小,高约40米,长约550米。海面的波浪不能容忍新出现的小岛,拍打冲走了许多堆积在小岛附近的火山灰和多孔的泡沫石,人们担心年轻的小岛会被海浪吞掉。但火山在不停地喷发,熔岩如注般地涌出,小岛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不断地扩大长高,经过1年的时间,到1964年11月底,新生的火山岛已经长到海拔170米高,1700米长了,这就是苏尔特塞岛。
两年之后,1966年8月19日,这座火山再度喷发,水汽柱、熔岩沿火山口冲出,高达数百米,喷发断断续续,直到1967年5月5日才告一段落。这期间,小岛也趁机发育成长,快时每昼夜竟增加面积0.4公顷,火山每小时喷出熔岩约18万吨。
海底火山的分布: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大洋底散布的许多圆锥山都是它们的杰作,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山体都是圆锥形状。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海底火山约2万多座,太平洋就拥有一半以上。这些火山中有的已经衰老死亡,有的正处在年轻活跃时期,有的则在休眠,不定什么时候苏醒又“东山再起”。现有的活火山,除少量零散在大洋盆外,绝大部分在岛弧、中央海岭的断裂带上,呈带状分布,统称海底火山带。太平洋周围的地震火山,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80%。海底火山,死的也好,活的也好,统称为海山。海山的个头有大有小,一二公里高的小海山最多,超过5公里高的海山就少得多了,露出海面的海山(海岛)更是屈指可数了。美国的夏威夷岛就是海底火山的功劳。它拥有面积l万多平方公里,上有居民10万余众,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盛产甘蔗与咖啡,山清水秀,有良港与机场,是旅游的胜地。夏威夷岛上至今还留有5个盾状火山,其中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它的大喷火口直径达5000米,常有红色熔岩流出。1950年曾经大规模地喷发过,是世界上著名的活火山。
海山素来有“十八乡”之称,后来汛洲割属黄冈,海山从此为十七乡。但这也是外人的说法,有些小村就被并在大村里啦。海山镇政府设在黄芒乡。按居委(村委)分为十七居村委:南岛黄芒岛有:隆东居委会、隆西居委会、隆南居委会、隆北居委会、石头居委会、达南村、欧石村、东港村、上港村,北岛坂上岛有:坂上村 、浮任村、美宅村、余厝村、渡头村、山下村、陈厝村、蓬莱村。按自然乡村分为十九个:黄芒岛有:黄芒乡(黄隆)、石头村、拖坑村(达南村)、南洋仔村、野水村、欧边村(欧石村)、东石村、东边村(东港村)、港拍村、上港村、企头村,坂上岛有:坂上村 、浮任村、美宅村、余厝村、渡头村、山下村、陈厝村、蓬莱村。
元武宗海山简介 元武宗是怎么死的?
元武宗海山,全名孛儿只斤·海山,生于公元1281年,去世于公元1311年,是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曲律可汗”,同时他也是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儿之后,元朝的第三位皇帝。是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忽必烈朝太子真金的孙子,子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之长子,母兴圣太后弘吉剌氏,与元成祖铁穆儿不是父子关系。
元成祖去世的时候,因为他所封皇太子先于他去世,而他自己在去世之前也没有明确指定自己的继承人,这就使得元朝出现了继承人争斗的场面。
元成宗铁穆儿去世的时候,海山并不在大都中,而远在青海驻防。铁穆儿的去世,使得换我给空虚,于是依照旧制,由中宫皇后卜鲁罕皇后摄政,并在她的主持下召开库里尔台大会,选立新君。当时卜鲁罕皇后有心想要拥立成宗铁穆耳的堂弟安西王阿难答继位为皇,但是海山作为铁穆儿的侄子,和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都有继承资格。
而在皇位没有确定之前,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与母亲答己就已经用奔丧的名义回到大都,并且率先带领卫士闯入内庭逮捕了左丞相阿忽台和安西王阿难答等人,以“乱祖宗家法”之罪将他们全部杀死,使得皇后的想法落空。
爱育黎拔力八达干成这件事以后,朝中的大臣和诸王都想要他继承皇位,但是爱育黎拔力八达考虑到自己的兄长手握重兵,于是只是任监国之位,将皇位留给了自己的哥哥。公元1307年,海山以奔丧之名,率3万精兵到达上都,在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拥护下继位为皇,是为元武宗。
元武宗海山继位之后,先是废成宗皇后卜鲁罕之后并赐死,后似是感念自己弟弟拥护之恩,一心想要让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继承自己的皇位,封其为“皇太子”。海山与爱育黎拔力八达,原本是兄弟关系,是同辈,为了让弟弟继承皇位,海山不惜将弟弟的辈分降了一级,封其为“皇太子”。
海山继位之处,是一位很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一心想要将国家治理好。于是他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免除大都、上都和隆兴那里的三年差税。并允许民间冶铁,以此恢复和发展生产。对受灾地区,作出停止征收山场湖泊税,听任贫民就地采取。勉励兴办学校,免除儒户的差役等措施。
除此之位,元武宗尊重儒学,遣使阙里,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且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武宗海山在继任之初,励精图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矛盾,使得国家的统治得到巩固。但是另一方面,在国家较为安稳之后,海山的弊病就显现出来。他喜好酒色,贪于享乐,大兴土木,建筑中都城,派军士千余人及大量民工修建五台山华佛寺。使得国家后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公元1311年,元武宗海山在玉德殿因病去世,庙号武宗,汉文谥号仁惠宣孝皇帝,蒙古文谥号曲律可汗,葬于起辇谷。
元武宗海山的死亡原因,依据史料来看,应该是过于沉耽*乐、酗酒过度。虽然在前期阶段,元武宗时常运动,比如玩玩蹴鞠,骑射等等,所以身体体魄还较为强健。但是太过于沉迷酒色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身体最终还是被掏空了,最后也因此逝世。
元武宗海山去世之后,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以皇太子身份即位,也算是全了他无论如何也要让自己弟弟继位之心。
元仁宗是谁?元仁宗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汗号:普颜笃可汗
庙号:元仁宗
谥号:圣文钦孝皇帝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
所处朝代:元朝
出生时间:公元1285年
去世时间:公元1320年
父亲:答剌麻八剌
母亲:答己王妃
妻子:阿纳失失里皇后
儿子:硕德八剌、兀都思不花
女儿:阔阔伦
兄弟:魏王阿木哥、元武宗海山
职业:皇帝
主要成就:减裁冗员,整顿朝政
重大事件:延复科
元仁宗全名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世祖忽必烈曾孙,元成宗贵铁穆儿的侄子,元武宗海山同母弟弟,在元武宗去世之时,以皇太弟的身份,于至大四年登基继位,改元延佑,成为元朝的第四位皇帝。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不仅仅是元朝的皇帝,同时也是蒙古可汗,是四大汗国名义上的宗主,汗号“普颜笃可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生于至元二十二年,与其他元朝皇帝不同的是,他幼时受儒家教育长大,早年从太常少卿李孟学习儒家典籍。一个由儒家大儒教育长大的元朝皇帝,尽管是蒙古人,但是仍然毫不迟疑的成为一位亲儒的元朝皇帝。
元仁宗登基之后,推行“以儒治国”的政策,重用了一大批儒家大臣,如中书平章李孟主何翰林学士承旨赵孟复等。他上台后推行政治改革,取消尚书省,停用至大银钞,减裁冗员,整顿朝政。
在元仁宗之前,元王朝已经过元世祖,元成宗两代五十余年的治理。因为这两位皇帝,都曾施行过仁政,所以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等到元仁宗继位之后,他又大家改革,革除前朝弊制,使得整个国家处于欣欣向荣的状态。经过他的励精图治,元朝可谓强盛到顶点。他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中国今天的固有版图,可以说他是元朝对 的发展起到最大作用的皇帝。
元仁宗当初之所以能继承皇位,是因为当年本该他继位的时候,因为考虑到自己兄长海山手握重兵,于是将皇位让给了海山。海山顾念他的情谊,与其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仁宗继位之后,到了中后期的时候,却不想将皇位传给自己哥哥的儿子,而是想要传给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
因为当时太后与朝臣的支持,他的这一想法很难实现。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元仁宗选择了妥协,以中止儒家政策为砝码,换取了太后与宗室大臣的支持,最终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
元仁宗中止汉化,后期又好大喜工,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国家的稳定,但终究没有造成大错。延佑七年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驾崩,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蒙古语称号普颜笃皇帝。
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爱育黎拔力八达是元朝第四代皇帝,蒙古语称普颜笃皇帝。
做皇太子
爱育黎拔力八达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祖父叫真金,父亲叫答剌麻八剌。他生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三月。爱育黎拔力八达7岁那年,他父亲突然去世,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2年后,他叔叔铁穆耳做了皇帝。9岁那年,他祖母阔阔真广求贤才,多方物色,最后选定汉族儒学名士李孟做他的老师。李孟是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市)人,聪明过人,向以“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着称。在他的耐心指点下,爱育黎拔力八达埋头读书,受到儒学很深的熏陶。10年以后,铁穆耳身患重病,不理朝政,皇后卜鲁罕独揽大权,她见爱育黎拔力八达学有所成,锋芒初露,担心有朝一日会争夺皇位,于是在大德九年(1305)十月,下令爱育黎拔力八达跟随生母答己,离开宫廷,迁居怀州(今河南沁阳)。爱育黎拔力八达在怀州一住就是3年多,对地方官员的不法行为和老百姓的疾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爱育黎拔力八达早年的经历,对他登位后的施政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德十一年(1307)正月,成宗铁穆耳病死,朝中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分为两派。一方以皇后卜鲁罕和中书左丞相阿忽台为首,支持安西王阿难答继承皇位;另一方以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为首,联合一部分蒙、汉官员,拥立爱育黎拔力八达和他的哥哥海山,并暗中派人告知兄弟二人,让他俩速往京城。爱育黎拔力八达和他母亲答己立即启程,很快到达京城。而海山因坐镇北部边境,远离京城,一时来不了。爱育黎拔力八达不敢坐等,决定在海山没有到来的情况下,先发制人。几天后,爱育黎拔力八达亲自率领卫军闯入皇宫,捕杀了阿难答、阿忽台等人,事成后,爱育黎拔力八达以监国的名义掌握了朝政,并遣使北上迎接海山。在这期间,诸王阔阔出、牙忽都等人劝请爱育黎拔力八达即皇位,答己本人也偏袒幼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她让阴阳家推测兄弟二人的生辰八字,在她的暗示下,阴阳家说,皇位应该由爱育黎拔力八达继承。海山在赴京途中得知这一消息,大为不满,立即遣使诘问,答己忌惮握有重兵的海山,急忙转告他,爱育黎拔力八达之所以监国,意在稳定政局,以防不测,等待哥哥到京即位,并没有别的意图。然后,答己带上爱育黎拔力八达,离京北上迎接海山。
大德十一年(1307)五月,海山即位,是谓元武宗。海山为了酬谢为他争得皇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弟弟,诏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从而确定了爱育黎拔力八达合法的皇位继承人的资格。爱育黎拔力八达受封后,在提倡儒学,招徕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他派人四处求寻儒家经典,让人节译《大学衍义》一书,赐与左右蒙古大臣。之后,征得哥哥赞同,建成了自成宗起开始兴建而一直没有建成的国子监学,培养和选拔人才。
至大四年(1311)正月,元武宗海山病死,按照惯例,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即继位。但爱育黎拔力八达决定暂缓登位,先以皇太子身份执政,整饬吏治,振兴先祖旧业。爱育黎拔力八达对哥哥武宗生前的做法早就不满,武宗死后的第二天,他宣布废除武宗设立的尚书省,恢复原来的中书省。并以祸国殃民等罪名,将丞相脱虎脱、三宝奴、平章乐实、右丞保八等人处死,在短短的几天内,武宗一朝的重要当政人物几乎被一网打尽,接着,爱育黎拔力八达任命原云南行省左丞相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太子詹事完泽、集贤大学士李孟为平章政事,又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熟谙政务的老臣程鹏飞、董士选、李谦、张驴、陈天祥、尚文、刘正、郝天挺、董士珍等人召至京城任职,初步组成中书省班子。与此同时,他下令恢复各地的行中书省,惩治地方赃官污吏,严禁诸王、贵戚的扰民行为。采取了这些措施以后,他才于至大四年(1311)三月十八日正式登上皇位。帝号仁宗。
推行“汉法”
仁宗即位后,在李孟等汉人儒臣的辅佐下,确立了尊孔崇儒,推行“汉法”的政治方针。
至大四年(1311)七月,仁宗让国子祭酒刘赓到曲阜,以太牢(牛牲)祭孔子。延祐元年(1314),他下诏袭封孔子53代孙为衍圣公,2年后,又加封孟轲父亲为邾国公,母亲为邾国夫人。仁宗多次对臣僚们说,尊孔崇儒,以儒家的伦理纲常作为统治思想是治国安邦的大计,并一再勉励蒙古大臣了解和掌握儒学要旨和汉人政治。延祐四年(1317),仁宗下令将《大学衍义》全部译为蒙语,由江浙行省刊印,然后把一部分赐给朝臣。他本人在闲暇之时,也不忘阅读汉文经史,对读《贞观政要》和《资治通鉴》拍手叫好,觉得汉族帝王的治国之道,很值得蒙古统治者借鉴,于是下诏将这两部书译为蒙语,让蒙古、色目官员诵习。
爱育黎拔力八达深知,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是国家昌盛的重要保证,为此,他特地委托老师李孟掌管国子监学,还亲自规定国子生名额为300人,另外增加20名陪堂生。他曾对身边的大臣们说:“任贤善能可以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治理国家的一大法宝。”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仁宗极力提倡臣下荐贤举能,广招人才,即使出身于平民百姓,只要德才兼备,也可以任命他们担任各级官职。世祖、成宗、武宗三朝,都有过实行科举制度的打算,然而始终没有付诸实施。皇庆二年(1313)夏季的一天,仁宗召来李孟商讨用人制度的利弊得失,李孟说:“虽说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不只是有一条途径,但是,汉、唐、宋、金盛行的是科举取仕制度,当今要想招徕天下良才,如果通过科举考试而得,远胜于通过多种途径选拔,而要实行科举,就必须首先注重德行经术,其次是文辞,这样才能获得有真才实学的人。”仁宗听后深受启发,决定恢复科举,改革吏员出职制度的弊端。
皇庆二年(1313)十一月,仁宗下诏正式实行科举,规定,“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书为先,词章次之”。科举考试每3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士、殿试三道,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别考试出榜。在考试科目方面,蒙古、色目人试二场,汉人、南人试三场,命题则以“四书五经”为主。仁宗在位期间,共举行过两次科举考试,第一次在延祐二年(1315),得进士56人,第二次在延祐五年(1318),得进士50人。从而在政治上多少满足了汉人地主要求广开仕途的愿望,也使汉文化在蒙古、色目人中进一步传播,而且因规定考试采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以程朱理学作为考试取士的标准,确立了理学的思想统治,这对后世的科举用人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仁宗在尊孔崇儒,推行“汉法”政治的同时,着手进行经济改革。
世祖、成宗二朝使用的是中统钞和至元钞,物价相对稳定。但武宗上台后,挥金如土,一再动用钞本,又印制纸币“至大银钞”,铸造铜钱“至大通宝”,使钞值下跌,物价上涨。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下令废除“至大银钞”和“至大通宝”,恢复印造和使用中统钞和至元钞,力图缓和 的财政危机。但因他即位前夕为了争得广泛支持,赏给诸王39650万两黄金、1849多万两白银和223多万钞,赏赐之重是少见的。又因大兴土木与军费开支,府库只剩下21万多锭余钞,因此,他的改革犹如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下令大量印钞,连续4年都超过200万锭,到延祐七年(1320),钞银比元初贬值了20多倍。这样,货币改革失败了。
货币改革失败以后,爱育黎拔力八达决定在赋税问题上采用汉人传统的理财方法经理田赋。当时,江南富豪、诸王、寺院等大量隐占官民田产,致使强者田多税少,弱者产去税存,赋役不均,严重影响了 的财政收入。为此,他采纳中书平章政事张驴(一作章闾)的建议,延祐元年(1314),分别派张驴、你咱马丁、陈士英到江浙、江西、河南三省查核田地亩数,理算租税钱粮,以增加 财源,这就是所谓的“延祐经理”。其主要做法是,限40日之内,各民户到官府重新登记自家田产,作为 征收租税的依据,如果有人舞弊,允许知情者检举,违法者治罪。三省实行经理之后,遭到贵族、大地主和地方官吏的强烈抵制,他们相互勾结,隐瞒田产,而对中小地主和广大农民,却以查田为名,虚报他们的田产,甚至拆毁民屋,发掘民墓,致使平民百姓家破人亡,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抗。延祐二年(1315)四月,蔡五九在江西宁都聚众起义,围困州城。仁宗见事态严重,匆忙调兵镇压,取消了“经理”之举。这就是说仁宗的经济改革没有成功。
与权臣斗争败阵
仁宗的政治改革收效不大,经济改革屡遭失败,他举步维艰。而最使他难受的是,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受母亲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牵制。
答己以皇太后身份自居,要儿子言听计从。她恣意弄权,对不顺从自己的朝臣百般欺虐,一再袒护奸臣铁木迭儿。铁木迭儿原为云南行省左丞相,武宗时,因玩忽职守,贪赃枉法,欲被治罪,因答己为他说情,仍让他留任原职。之后,他们二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武宗刚死,答己不待征求儿子同意,就从后宫传出令旨,召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仁宗不敢违背母亲的旨意。这样一来,他刚刚改组的中书省的最高职位就被铁木迭儿窃取,这为进一步改革吏治设置了障碍。铁木迭儿登上中书右丞相宝座后,有皇太后为自己撑腰,更加放纵,引起朝臣不满,仁宗感到对自己不利,不得不在2年后将他罢免,任命原太府丞秃忽鲁担任中书右丞相。秃忽鲁唯唯诺诺,办事不力,控制不了尚书省。而铁木迭儿正在加紧活动,准备东山再起,秃忽鲁明白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多次上奏皇帝,以自己上任后天灾流行为由,请求辞职。不久,仁宗撤了他,改任合散为中书右丞相。合散也不比自己的前任精明能干,而且他对答己和铁木迭儿心怀恐惧,担心有朝一日遭到他们报复,所以上任不久,就上奏仁宗说:“我不是望门世族出身,难以胜任丞相一职,而铁木迭儿处事干练,应当委以重任”。果然,几个月后,铁木迭儿再次登上中书右丞相宝座,从仁宗将铁木迭儿罢免到宣布他官复原职,仅仅一年多时间。
铁木迭儿复职以后,身价更高,职权范围逐渐扩大。仁宗让他监修国史,总领宣政院事务,一切重大的刑事案件,听凭他一手裁决。而铁木迭儿越来越不把朝中大臣乃至皇帝放在眼里。为此,仁宗起用了铁木迭儿的反对派肖拜住为中书平章政事,与御史中丞杨朵儿只一道,对铁木迭儿势力的膨胀稍加抑制。铁木迭儿并不因此而有所收敛,相反,他得寸进尺,采用蒙上罔下的手段,在各官署安插死党;吞并诸王、寺院田产和卫兵的牧场;受贿钞额达数十万贯,金银珠宝不可胜计,史书上称他,“私家之富,又在阿合马、桑哥之上”。他的几个儿子依仗父亲的权势,侵害官府,虐待百姓,干尽坏事,朝野上下对他们父子恨之入骨。延祐四年(1317)六月,肖拜住、杨朵儿只和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留守贺胜联合内外监察御史40多人对他进行弹劾,历数铁木迭儿十几条罪状。仁宗大为震怒,决定将他处死。铁木迭儿见势不妙,急忙躲进答己后宫,追捕官兵不敢擅闯太后宫门。仁宗见母亲插手此事,闷闷不乐,又不敢与母亲闹翻,落下个不孝的名声,最后,仅仅下令罢免了铁木迭儿的丞相职位,而揭发奸臣的杨朵儿只等人也被调任。
2年后,答己对儿子软硬兼施,迫使仁宗诏令铁木迭儿为皇太子的太师,朝野为之震惊。中书平章政事张珪等人联合内外御史40多人再次联名上书,力陈铁木迭儿奸邪不法,难胜太师之职,仁宗屈从于母亲的压力,不听大臣的谏言。张珪被答己心腹打成重伤,被迫离职。从此,支持仁宗的得力大臣逐渐失去对他的信赖。于是,奸臣再度得势。
在这场斗争之外,仁宗在皇太子人选问题上则一反常态,显得毫不手软。当初,元武宗海山在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时就约定,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后,皇位再传给海山的儿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反悔,决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母后答己觉得硕德八剌生性柔懦,易于控制,所以也极力赞成立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三年(1316)十二月,仁宗将年仅13岁的硕德八剌立为皇太子,兼领中书令。而对哥哥的长子和世软硬兼施,先是封他为周王,延祐三年(1316)三月,又命令他离开宫廷去镇守云南。这一事件,招致了不少蒙古诸王和武宗旧臣的不满。 当和世奔赴云南,途经陕西延安附近时,武宗时期的一些大臣都赶来会合,并向北逃到阿尔泰山一带,伺机反扑。
延祐七年(1320)正月,做了10年皇帝的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去世,时年36岁。爱育黎拔力八达不仅通晓儒术,而且熟知佛教“明心见性”之理。他为人和蔼,对近臣贵戚以礼相待,平时生活比较俭朴,不尚豪华,从不出巡游乐,大肆辅张,也不象有些蒙古帝王那样终日沉溺于酒色,这是难能可贵的。
关于“元朝皇帝元武宗海山有儿子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187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 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
-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