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中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志愿军--评价)

中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志愿军--评价)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20    点击:  419 次

中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

网上有关“中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志愿军**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是:《上甘岭》。

**《上甘岭》是沙蒙,林杉制导的一部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是根据**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而来,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影片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在连长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拼死奋战,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

上甘岭战役历时四十三天,面对“范弗利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三点七平方公里的阵地上,炮弹倾泻一百九十多万发,航空炸弹五千多枚,阵地山头被削平两米,坑道被打到五米多,表面阵地全部丢失。

影片中张忠发和战友们一起抓松鼠的一段,原本计划是抓鸟的,但是沙蒙觉得这个设计有点不对劲,战场上枪声一响,鸟就飞走了,该怎么抓呢。后来就决定了抓松鼠,这段设计对戏的节奏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表现出了志愿军战士们的乐观的革命精神,将人物的刻画体现的非常到位。

《上甘岭》拍摄经历

为了更好的拍摄这部**,也为了能够更加真实的展现当时战场的激烈和残酷,剧组前往朝鲜上甘岭进行实地考察。当大家到达五圣山上时,还是被当时情景震撼到了。虽然上甘岭已经没有了硝烟,但是山上都是光秃秃的,连一棵树木都见不到。山顶的石头都被炸翻起,岭上到处都是厚厚的子弹壳,炮弹皮。

剧组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为了再现当年的场景,最后决定在安东附近造出了一个“上甘岭”。为了体现战争的残酷,在拍摄时,非常注意场景的转换,比如坑道的石头块在炮火的轰击下变成了一堆碎石等等,非常注重细节。让观众更能体会到当时的情节。

志愿军**评价

给大家推荐几部关于抗美援朝的**:

第一部是最近刚上映的《长津湖》,**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的战争,在极为寒冷的条件下志愿军表现出了最顽强的斗志。去过**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部不错的**,场面恢宏壮观,振奋人心,唯一不足的是剧情可以再紧凑一些,可以再稍微删减一点内容。

第二步推荐给大家的是1956年的**《上甘岭》,这部**是在60多年以前拍摄的,画面效果虽然不如现在的战争大片,但是这部影片体现了更强的团队性,没有刻意地去描写英雄化的场面,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老**。

第三部是2000上映的《金刚川》,这部**整体也很精彩,张译在里面的演技是最值得观看。另一方面,这部影片也展现了美军的刚毅,这一点很不错,值得大家观看。

《志愿军:雄兵出击》**评价还是不错的。

**《志愿军》在国庆档期间口碑不错,观众评价较高。导演陈凯歌注重每一个镜头的细节,追求完美,使得**的画面品质有保证。影片以国庆节为主题,展现了我国志愿军的英勇事迹。虽然票房可能未达预期,但观众对于**的表现形式和细节表示满意。一些观众认为**可以更好地展示历史细节,以便让不了解历史的观众产生兴趣。

影片涉及出场人物逾百位,如此鸿篇巨制,演员阵容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总体来说,《志愿军》是一部口碑不错的**,观众评价超出预期。

《志愿军:雄兵出击》相关介绍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由陈凯歌执导,唐国强、王砚辉、刘劲、辛柏青、张颂文、黄晓明、章子怡、朱亚文、张子枫、魏大勋、肖央、王骁、陈飞宇、魏晨、尹昉、张宥浩、海清等主演的抗美援朝**,于2023年9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以志愿军群像为主线,全景式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在各个战线上保卫祖国的英雄儿女,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三年的恢宏史诗。影片剧本打磨三年,筹备一年半,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三年始末,全面还原抗美援朝各大关键战役。戏内戏外,皆堪称中国**工业化里程碑之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志愿军:雄兵出击



《上甘岭》**的主要内容

上甘岭》主要内容:1952年秋,美军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企图夺取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上甘岭战役爆发。八连连长张忠发(高保成饰)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

可就在一个上午,敌人竟进攻23次,我军伤亡惨重。敌人继续增兵,师指挥所命令张忠发暂时撤进坑道。第二天,敌人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连队配合其他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大股敌人。师指挥所要求张忠发拖住敌人,使后方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

坑道内的战士每天都有伤亡,他们不仅要跟头顶上的敌人作战,还要为生存而斗争。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战士们相互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战斗。

在朝鲜人民的支援和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他们顽强战斗了24天,让我军做好了大反攻的准备,最后一举歼灭了敌人。上甘岭战役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形势。

扩展资料

《上甘岭》角色介绍:

1,张忠发

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终于等到大反攻开始,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的胜利。

2,师长

整场战役的指挥者,命令张忠发支援七连军队并坚守主峰阵地,原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后来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

3,王兰

部队里的女卫生员,每天给伤员打水、打针、换药、喂饭、洗绷带、查脉搏,有时还要帮助伤员大小便,然而,不管工作有多累,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

4,

孟德贵

指导员,在缺粮断药又短水的坑道里,身受重伤的指导员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里,用他那微弱的声音让王兰对他唱首《我的祖国》,而指导员在战士们深情的歌声中合上了眼睛,带着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离开了朝夕相伴的战友们。

国产的抗美援朝战争**有几部,叫什么名字

 比较经典的有《上甘岭》(1956,长春**制片厂)、《英雄儿女》(1964,长影),这些影片我主要是从电视上看到的,后来知道,《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而《上甘岭》是中国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英雄儿女》原着的名字叫《团圆》,作者就是巴金。

  还看过《奇袭》(1960,八一**制片厂),以二次战役时38军侦察队炸毁“武陵桥”(其实是在武陵里境内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桥)为蓝本。八一厂1958年拍过一个军教片《武陵桥》(又称《奇袭武陵桥》),不过,真实中又是什么情况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这次38军的侦察队,指挥员是38军的侦察科长张魁印,队伍共计323人,差不多是一个营了,不过,**《奇袭》将当年这个营“缩编”为了一个排,桥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桥”。而部队原本仅阵亡一人,在**中则是倒下了好几个。此后我们还看过一部关于炸桥的**,名字就叫《桥》。而新中国第一部**也叫《桥》,是长春**制片厂的前身东北**制片厂拍摄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个年代还有:

  《斩断魔爪》(1954,上海**制片厂。抗美援朝的间谍战)

  《长空比翼》(1958,八一。讲志愿军空军)

  《前方来信》(1958,天马**制片厂)

  《三八线上》(1960,八一)

  《烽火列车》(1960,长影。抗美援朝中军事后勤题材的不少)

  《铁道卫士》(1960,长影。军事后勤+间谍战)

  《慧眼丹心》(1960,珠江**制片厂。后勤系统的题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愿军装甲兵刚刚组建,参战不多)

  《打击侵略者》(1965,八一。**中将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浓缩在了一起,有邱少云的故事,有奇袭白虎团的故事)

  《激战无名川》(1974,八一。同样也是军事后勤题材,反“绞杀战”内容)

  《碧海红波》(1975,西安**制片厂。雷达兵+间谍战+反“绞杀战”)

  《长空雄鹰》(1976,长影。反“绞杀战”题材)

  不过“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样板戏之一——《奇袭白虎团》(1972,长影)。白虎团的团旗我看过,在北京的军博。不过这部样板戏没有看全过,看过几次片段。杨育才在**/京剧里改名叫严伟才。杨育才是十二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中活着回到祖国的三位之一,还有两位是彭德怀和胡修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的**继续着,先后有《心弦》(1981,上影)、《心灵深处》(1982,长影)、《战地之星》(1983,八一)、《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991,潇湘)、《神龙车队》(1993,八一)、《铁血大动脉》(1998,八一)、《北纬三十八度线》(2000,八一)、《三八线上的女兵》(2000,CCTV**频道)等故事片上影。至于记录片还有不少,我看过的有《共和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共和国之战》有一个系列,记录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记录片(比如《狙击英雄》等),这些主要是电视记录片。记录**比较有名的是《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没有看过。

  此外还有一些电视剧,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后,毕竟中国的电视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烟散去》,记得那是讲一位被魏巍“写死”的志愿军战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愿军38军113师335团1营3连的士兵,魏巍“写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来读书时候学过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李玉安没有死,回国之后长期隐姓埋名,后来为了帮他儿子参军“走后门”,找到当地的征兵部门说,自己就是那个魏巍笔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队看在一个志愿军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个坚决要当兵的儿子。后来魏巍和他笔下“壮烈牺牲”的李玉安还见过面。还有一部我看过的叫《中国战俘》,反映的是志愿军战俘的故事。

志愿军第一部**什么时候上映

《志愿军·雄兵出击》将于国庆节期间上映。

陈凯歌在北京国际**节上透露,今年国庆期间将上映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中部和下部会在今年明年陆续与观众见面。陈红称,该片预计于8月底结束拍摄。主创团队以特别虔诚的敬畏之心,致敬志愿军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和平日子。相信观众今年国庆节期间走入**院一定会被震撼和感动。

据悉,《志愿军:雄兵出击》是由陈凯歌执导,辛柏青、朱一龙、张子枫、陈飞宇领衔主演,张宥浩、欧豪、魏晨、尹昉、魏大勋等主演的抗美援朝**。该片以志愿军群像为主线,全景式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在各个战线上保卫祖国的英雄儿女,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三年的恢弘史诗。

《志愿军·雄兵出击》幕后制作

1、创作背景

影片剧本打磨三年,筹备一年半,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三年始末,全面还原抗美援朝各大关键战役。戏内戏外,皆堪称中国**工业化里程碑之作。影片涉及出场人物逾百位,如此鸿篇巨制,演员阵容一直备受各界关注。

2、拍摄过程

2022年,该片正式开机。为真实表现战场,剧组配备三万多套服装,包含二百多个种类和款式,其中军队制服类就达六十多种,做旧服装达十几万斤;还原了近百名伟人造型,制作数万件不同伤效的倒模;飞机、坦克等大型旧式武器均1:1还原仿制,光造三架飞机就耗时一个月。

所有主创精心打磨每一个制作细节,都是来源于作为文艺工作者对“真实还原历史”的责任感和“不负民族英烈”的使命感。

抗美援朝有哪些**

抗美援朝的**有《上甘岭》、《烽火列车》、《英雄坦克手》、《集结号》、《我的战争》等。

1、《上甘岭》

《上甘岭》是由长春**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2、《烽火列车》

《烽火列车》是1960年上映的故事片,由朱文顺执导,李亚林、史可夫等主演。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初期,美军为阻挠我志愿军向南挺进,炸毁了清川江大桥。刘风、金万吉、苗景春等冒着生命危险,把军火提前运到前线,保证了我军的作战需要。

3、《英雄坦克手》

《英雄坦克手》是一部剧情片,由李昴导演,王仁、高保成、赵汝平、里坡、张可方主演。主要讲的是1952年,朝鲜战场某次战斗中,美帝国主义侵略军在大批坦克的掩护下,向中国志愿军350高地猛攻。中国志愿军坦克部队,在排长张勇率领下被派去350高地配合步兵作战的故事。

4、《集结号》

《集结号》是2006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集团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剧情片,由冯小刚执导,刘恒编剧,张涵予、邓超、袁文康、汤嬿、廖凡、王宝强等主演,胡军、任泉特别演出。该片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是一部以第二次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为题材的**,改编自杨金远的小说《官司》。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为九连牺牲的战友们争取荣誉的故事

5、《我的战争》

《我的战争》是由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战争片,由彭顺执导,刘恒编剧,刘烨、王珞丹、黄志忠、杨祐宁、叶青等领衔主演。该片于2016年9月1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讲述了一群平凡又伟大的年轻人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决然远赴他乡,在残酷的战场上所发生的那些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传奇故事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参考资料:

上甘岭 百度百科

烽火列车 百度百科

英雄坦克手 百度百科

集结号 百度百科

关于“中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201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