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人到情深处的下一句是什么(情到深处下一句是什么)

人到情深处的下一句是什么(情到深处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20    点击:  424 次

人到情深处的下一句是什么

网上有关“人到情深处的下一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情到深处下一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该语句的下一句可以是情到深处自然浓、情到深处人孤独及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

1、情到深处自然浓。大意是:“心里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道不尽的百转柔肠日积月累的情感愈加浓厚,不必说却也明了”。

2、情到深处人孤独。大意是:“爱有时得不到回应是单方面的依恋,这时难免用情太深,但又不能停止自己的心,在对他/她的感情中一个人渐渐孤独渐渐习惯”。

3、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大意是:“对一个人的情意深厚到一定程度时,就不会舍得割舍,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是值得的,即使没有回报也不会有怨言”。

情到深处下一句是什么

情到深处自然浓,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人事沧桑却何内求。这是纳兰性德词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形容男女之间十分有默契,一往情深的情感状态,我不用言语,但你已经明了了我还未说出口的话,这种感情十分珍贵,当用情至深,就会舍不得。情到深处无怨尤,人世沧桑却何求。说明当事人并不抱怨,人世沧桑也没什么可以得到的,但只求爱情。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什么是情到深处?

1、情到深处自然浓。大意是:心里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道不尽的百转柔肠;日积月累的情感愈加浓厚,不必说却也明了。

 2、情到深处人孤独。大意是:爱有时得不到回应是单方面的依恋,这时难免用情太深,但又不能停止自己的心,在对他/她的感情中一个人渐渐孤独渐渐习惯。

 3、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大意是:对一个人的情意深厚到一定程度时,就不会舍得割舍,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是值得的,即使没有回报也不会有怨言。

人生自古伤别离,尤其是男女的情爱,真爱,可以有无数的死去活来,忘乎所以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可以为对方生,可以为对去死,可以为对方奉献终身。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思念之情,这是等待的追寻。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情到深处的死活。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是日夜盼望的深情。杨柳岸,晓风残月,回味无穷,真情永在。



情到深处下一句是什么?

情到深处自然浓,意到浓时怎忍舍。

情到深处无怨尤,人事沧桑却何求。

意思是说朋友或情人之间感情到了最浓的时候,也就要变薄了。这是纳兰性德词中的一句话。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着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于“人到情深处的下一句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206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