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商朝有几个皇帝)

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商朝有几个皇帝)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21    点击:  357 次

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网上有关“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商朝有几个皇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帝国后建立。商朝有几任君主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商朝皇帝列表

商朝较出名的皇帝简介

 商朝皇帝:汤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韦、顾、昆吾等,十一征而无敌于 天下 ,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南亳,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 经验 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

 汤见伊尹

 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个曾做过奴隶的人。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网开三面

 商汤有一次外出,看见在一处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东南西北四面挂的都有。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我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说:?只有夏桀才能如此网尽矣!要是如此的张网,就会完全都捉尽啊!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就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商汤也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就向网里钻吧。?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我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诸侯听说这件事以后,都称颂说:汤真是一个有德之君。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就照汤的做法,收去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

 商朝皇帝:太甲

 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共在位23年。

 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商朝皇帝:盘庚

 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二十位君主。

 盘庚迁殷

 盘庚即位之初,商朝国都位于黄河以北的奄(今山东曲阜)。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 决定 渡河南下,迁到商汤的故地定居。当时商朝已经五次迁都,朝廷居无定所。因此民众相互慨叹,都发怨言,不想搬迁。 盘庚于是晓谕诸侯和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祖先共同平定天下,一切法则都能遵循。舍弃这些好的法则,而不努力实行,凭什么成就德政呢,于是渡河南下,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推行商汤的政令,从此百姓安宁,商朝国势再度振兴 ,故后世称商朝为?殷?或?殷商?。

 商朝皇帝:纣

 帝辛,本名受德,帝号辛王,后世称商纣王,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都于沫,改沫邑为朝歌(今淇县)。约前1075年?约前1046年在位。

 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酒池肉林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他整日胡作非为,不尽心朝政,是中国有名的暴君。为了惩罚那些反对他的人,他采取了很多的酷刑。他还轻信宠妃妲己的谗言,过着荒*无耻的生活。

 不仅如此,纣王还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室。为了供自己玩乐,纣王还建造了宏伟的鹿台。鹿台高千尺,宽三里。按照姜子牙的预计,这个工程要完工需要三十五年,足见其工程之浩大。纣王命北伯崇侯虎监造鹿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历时两年四个月。三十五年的工程,仅用两年四个月便完工,纣王的搜刮民财之重,可见一斑。

 纣王的生活越来越糜烂了,他还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装满池子,把各种 动物 的肉割成一大块一大块挂在树林里,这就是所谓的?酒池肉林?,以便一边游玩,一边随意吃喝。同时又叫祼体男女互相追逐嬉戏,生活靡烂荒*至极。

 炮烙之刑

 商纣王发明了炮烙之刑,也就是命犯人走在涂满润滑油的铜柱上,一滑倒就会倒在火坑里,顿时皮焦肉烂。但是商纣的宠妃妲己看见此惨状笑个不停,所以商纣就一直让犯人这样做,以博得妲己一笑。

商朝的简介

 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国 历史 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 传说 ,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

 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先消灭了个葛、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后又在有娀之墟与鸣条两次大败夏桀军队。成汤回师毫邑后,便正式即位为王,各路诸侯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于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后,不遵先法,胡作非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及至悔过,伊尹又亲迎太甲回来继续执政,商的统治又呈现出 清明 气象。

 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 政治 局面,故商人称太戊为?中宗?。

 商朝中期的几百年间,历代统治者由于朝廷内部的分争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迁都:仲丁自毫迁于嚣;河檀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奄;盘庚自奄迁殷。自盘庚迁都到殷起,商朝的国势又开始上升。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祖已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的各方国,大大的扩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为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 文化 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继即位后,在政治上没有才能,又荒*无道,致使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后的六个国王(廪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则比祖甲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帝辛(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宠爱美女妲己,将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逐一废除贬斥,将政务完全交给费仲等弄臣。为此,不仅朝中大臣、贵族反对纣王,而且诸侯和各方国也于商王朝离心离德。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统治。

 商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 物品 。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这说明商朝的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在占卜龟甲上发现的甲骨文,被普通认为是商时代的文字,这是我们今天可以识别的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商朝有几个皇帝

1、外丙在位3年。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

2、仲壬在位4年。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商朝历任皇帝

3、太甲在位33年。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

4、沃丁在位29年。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

5、太庚在位25年。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6、小甲在位36年。小甲,太庚子。

7、雍己在位12年。雍己,小甲弟。商朝开始衰弱。

8、太戊在位75年。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

9、仲丁在位11年。仲丁,太戊子,即位后迁都于嚣。

10、外壬在位15年。商朝历任皇帝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11、河_甲在位9年。河_甲,太戊子,外壬弟,迁都于相。

12、祖乙在位19年。祖乙,河_甲子,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

13、祖辛在位16年。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14、沃甲在位20年。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15、祖丁在位32年。祖丁,祖辛子。

16、南庚在位29年。南庚,沃甲子,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

17、阳甲在位7年。阳甲,祖丁子。“帝阳甲时,殷衰”。

18、盘庚在位28年。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19、小辛在位21年。小辛,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

20、小乙在位21年。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21、武丁在位59年。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还击败四方入侵,商朝威镇四方。

22、祖庚在位7年。祖庚,武丁子。

23、祖甲在位33年。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24、廪辛在位6年。廪辛,祖甲子。

25、庚丁在位6年。庚丁,祖甲子,廪辛弟。

26、武乙在位4年。武乙,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

27、太丁在位3年。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

28、帝乙在位37年。帝乙,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

商朝皇帝是谁

开国君主汤(?—前1588年)商朝的创建者(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儒家推崇的上古圣王之一,,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部落首领,13年为中国国王。姓子,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原商族部落首领,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当时夏桀王在位,夏朝国势渐衰,矛盾异常尖锐,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经过11次战争,无敌于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氏的反叛,起兵打败夏桀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灭亡君主纣,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姓子,名受,号帝辛,史称“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纣是帝乙之子,有雄才,致力于用兵东南;牧野之战中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在距离朝歌(今河南淇县)七十里外的牧野击败商军,商纣王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灭亡。《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又说他“好酒*乐,嬖于妇人”,宠信妲己,建立酒池肉林;为人凶残成性,创立炮烙、虿盆等多种酷刑;杀害忠臣义士,如其叔父比干;囚禁异己,如西伯侯姬昌被幽禁于里(今河南汤阴)七年之久。纣在中国长期被认为是暴君,与夏桀并论。这一段历史,後人加上幻想元素,写成了《封神演义》(又称《封神榜》)。成语有“助纣为虐”、“助桀为虐”。不过,有观点认为,很多对帝辛的反面评价存在历史上的递增性。先秦文献对他的指责并不很多,甚至许多文献称赞纣王聪颖勇武、才华横溢,是难得的英主,但随着时代的推进,各种各样对他不利的指责越来越多。子贡也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很有道理的。

商朝姓什么

商朝第一个王是子天乙即汤

商朝的历代帝王都是姓子.

商代共17代31帝.商朝灭亡后,周朝初封帝辛之子武庚。周公平叛后又封纣王的哥哥为宋公,都商丘。微子启死后,传位于其弟微仲衍;宋国自第三任国君宋公稽(微仲衍之子)开始才称宋公。

商王帝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直系先祖。宋公稽传位于其子宋丁公;宋丁公传位于宋闵公。宋闵公死后,宋炀公自立为君,宋闵公之子鲋祀不满,发动叛乱想立他的兄长弗父何。结果成功后弗父何不同意担任国君,鲋祀继位,是为宋厉公。弗父何的后代即是孔子家族。

问题一:商朝的国君姓什么?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问题二:商朝的君主姓什么? 商汤,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殷商的开国之主成汤拥有天下之后的号。成汤,是帝喾之子契的十四世孙,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后来,夏桀无道,他就兴兵伐之,把夏桀放逐到南巢,代有天下,并且定国号为南,因此,后世才会称他为商汤。可见,商汤就是三千多年以来汤姓人的始祖。

问题三:商朝皇帝到底姓什么? 她很认真的想了想说:电视里都叫他‘代王‘应该姓‘代‘吧! 我一口水喷到了墙上^^^^^^^^^ 商朝皇帝到底姓什么? 有人说姓‘殷‘,因为大家都知道‘殷商‘啊而且纣王的两个儿子一个叫殷郊一个叫殷洪这是众所周知的. 实际上也不对! 商朝的第一个皇帝姓‘子‘名‘汤‘,被称作‘商汤‘,所以其实‘子‘才是商朝的国姓.本书也会忠于这个历史事实,请大家不要奇怪啊! 在商朝姓氏被很少提及,因为姓氏只是家族的标志,就好象清朝旗人的‘正黄旗‘‘正白旗‘一样.姓和名是分离的.所以我们知道的‘伯邑考‘‘比干‘应该是‘姬伯邑考‘和‘子比干‘才对.当然当时的人不会这样叫他们的. 商朝的都城就在叫做‘殷‘的地方,这也是‘殷商‘的由来.古代人还有个习惯,就是把人所在的地方也当作这个人的姓氏.好比‘姜子牙‘,因为他的祖上的封地叫作‘吕‘,所以历史上也把他叫做‘吕尚‘,‘殷郊殷洪‘也是这样来的.而实际上,所有朝歌的人民都可以姓‘殷‘. 如果你对自己的姓氏不满意.没关系.你可以用你的第二个姓氏! 如果你生在四川,你完全可以姓‘蜀‘,如果你生在上海,那么其实你可以姓‘沪‘^^^^^^ 同理,我们所有中国人可以姓‘唐‘或者‘华‘.如果你生在美国,那你姓‘美‘,我们叫你‘老美‘.如果你生在马来西亚,那你就姓‘马‘咯.都是很响亮的姓氏.但是你如果不小心生在了日本~~~~~~~~咳咳!那你只能怪你自己运气实在太差了!!!

问题四:夏朝,商朝的君主姓什么? 夏朝是姒姓 商朝是子姓

1、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2、商朝姓氏来源: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问题五:商朝的帝王是姓什么 姓:子...

在>中有记载

......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有人认为是姓高辛氏,这个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是帝喾的号来的,

例如,黄帝,姬姓,有熊氏...基本上都知道黄帝并不是姓有熊吧....

而帝喾传说是他们的祖先,这也应该是错的,因为商朝祖先应该是契,

而契是由玄鸟(燕子)所生

>中有记载

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所以商的祖先应从契开始计算的...

问题六:我国历史上商朝皇帝姓什么? 商朝的王族姓“子”。 商朝没有皇帝。商朝时,最高统治者称“帝”或“王”。后来子姓分化繁衍,逐渐分出了孔、华、萧、戴、乐、宋、鱼等姓氏。其中以孔姓最为出名,世系最为清楚,目前孔姓已传至86代。孔家嫡系仍世袭“至圣先师奉祀官”(前身为“衍圣公”)。

麻烦采纳,谢谢!

问题七:商朝的汤和纣姓什么 姓子商汤,商朝开国之王。阏伯的13世孙,子姓。又名履、天乙,卜辞作唐、大乙、高祖乙,灭夏后又称成汤、武王、成唐或武汤。为夏末商国首领,都于毫(今商丘)。商纣亦名受,或称商王帝辛,受辛;(纣,受古音同,实为一字。)帝辛其庙号也,乃商朝第三十位王帝乙之子。



商朝的帝王顺序

商朝的帝王顺序有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等。

1、汤

子履,前1600年至前1588年,在位12年;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

2、外丙

子胜,前1588年至前1586年,在位2年;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是为外丙元年。

3、仲壬

子庸,前1586至前1582年,在位4年;是商汤之子,外丙之弟,中国商朝的第三代君王,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基本上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相对比较稳定,国家日益强盛。

4、太甲

子至,前1582至前1550年,在位32年;为商汤嫡长孙,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乱德,伊尹将其放之于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其迎回亳都,还政,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5、沃丁

子绚,前1550至前1530年,在位20年;沃丁即位时,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谥号昭王。

6、太庚

子辩,前1530至前1505年,在位25年;去世后由子小甲继位,谥号宣王。

商朝有几个皇帝

30个

商朝历代国王  契 (前2257年---前)  昭明 (前---前)  相土 (前---前)  昌若 (前---前)  曹 (前---前)  冥 (前---前)  王亥(前---前1972年)  王恒 (前1971年---前)  上甲微 (前---前)  报乙 (前---前)  报丙 (前---前)  报丁 (前---前)  示壬 (前---前)  示癸(前---前)  高祖(汤) 子履 (前1600---前1588年)  (外丙) 子胜 (前1587年---前1585年) (仲壬) 子庸 (前1584年---前1581年) 太宗(太甲) 子至 (前1580年---前1558年) (沃丁) 子绚 (前1557年---前1529年) (太庚) 子辩 (前1528年---前1503年) (小甲) 子高 (前1502年---前1501年) (雍己) 子密 (前1500年---前1489年) 中宗(太戊) 子伷 (前1488年---前1414年) (仲丁) 子庄 (前1413年---前1403年) (外壬) 子发 (前1402年---前1392年) (河亶甲) 子整 (前1391年---前1383年) (祖乙) 子滕 (前1382年---前1364年) (祖辛) 子旦 (前1363年---前1346年) (沃甲) 子逾 (前1347年---前1323年) (祖丁) 子新 (前1322年---前1314年) (南庚) 子更 (前1313年---前1308年) (阳甲) 子和 (前1307年---前1301年) (盘庚) 子旬 (前1300年---前1273年) (小辛) 子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小乙) 子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高宗(武丁) 子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祖庚) 子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祖甲) 子载 (前1189年---前1157年) 

(廪辛) 子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庚丁) 子嚣 (前1152年---前1145年) (武乙) 子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文丁) 子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帝乙) 子羡 (前1096年---前1076年) 纣王(帝辛) 子受 (前1075年---前1046年)

商朝君主列表

商汤(商朝第一个帝王,黄帝后裔,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故名商族,汤为商族首领,在位30年,公元前1617-前1588年)

太丁(本应商朝第二位帝王,汤之子,未继位即死)

外丙(商朝第二位帝王,汤次子,太丁之弟)

仲壬(商朝第三位帝王,汤之子,外丙之弟)

太甲(商朝第四位帝王,汤之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仲壬之侄儿)

沃丁(商朝第五位帝王,太甲之子,太丁之孙)

大庚(商朝第六位帝王,沃丁之弟,太甲之子。在位25年,公元前1529-前1505年)

小甲(商朝第七位帝王,太庚之子)

雍己(商朝第八位帝王,小甲之弟,在位12年,公元前1487-前1476,商朝开始衰落)

太戊(商朝第九位帝王,雍己之弟,汤五世孙)

仲丁(商朝第十位帝王,太戊之子)

外壬(商朝第十一位帝王,仲丁之弟)

河亶甲(商朝第十二位帝王,外壬之弟)

祖乙(商朝第十三位帝王,河亶甲之子)

祖辛(商朝第十四位帝王,祖乙之子,在位16年,公元前1369-前1356年)

沃甲(商朝第十五位帝王,祖辛之弟)

祖丁(商朝第十六位帝王,祖辛之子)

南庚(商朝第十七位帝王,祖丁之堂弟,沃甲之子)

阳甲(商朝第十九位帝王,祖丁之子)

盘庚(商朝第二十位帝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很有作为)

小乙(商朝第二十一为帝王,盘庚之弟)

武丁(商朝第二十二位帝王,小乙之子)

祖庚(商朝第二十三位帝王,武丁次子)

祖甲(商朝第二十四位帝王,武丁三子)

廪辛(商朝第二十五位帝王,祖甲之子)

康丁(商朝第二十六位帝王,廪辛之弟)

武乙(商朝第二十七位帝王,康丁之子)

太丁(商朝第二十八位帝王,武乙之子)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帝王,太丁之子)

帝辛(商纣王,商朝第三十位帝王,帝乙之子,在位52年,公元前1105-前1046年)

商朝多少位皇帝?都有谁?在位多少年?

次序 日名1(祭名) 日名2(祭名) 庙号 谥 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大乙 天乙 高祖 汤 履 前1617年—前1588年 大丁 太丁 托 未即位 2 卜丙 外丙 哀 胜 前1587年—前1585年 3 — 仲壬 懿 庸 前1584年—前1581年 4 大甲 太甲 太宗 文 至 前1580年—前1558年 5 — 沃丁 昭 绚 前1557年—前1529年 6 大庚 太庚 宣 辩 前1528年—前1503年 7 小甲 小甲 敬 高 前1502年—前1501年 8 雍己 雍己 元 密 前1500年—前1489年 9 大戊 太戊 中宗 景 伷 前1488年—前1414年 10 中丁 仲丁 孝成 庄 前1413年—前1403年 11 卜壬 外壬 思 发 前1402年—前1392年 12 戋甲 河亶甲 前平 整 前1391年—前1383年 13 且乙 祖乙 穆 滕 前1382年—前1364年 14 且辛 祖辛 桓 旦 前1363年—前1346年 15 羌甲 沃甲 僖 逾 前1347年—前1323年 16 且丁 祖丁 庄 新 前1322年—前1314年 17 南庚 南庚 顷 更 前1313年—前1308年 18 象甲 阳甲 悼 和 前1307年—前1301年 19 般庚 盘庚 世祖 文成 旬 前1300年—前1273年 20 小辛 小辛 章 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21 小乙 小乙 惠 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22 武丁 武丁 高宗 襄 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且乙(孝已) 祖乙(孝已) 未即位 祖戊 祖戊 未即位 23 (未闻其祭名也) - 篡位而后世祭祀去其排位,删其名号。甲骨文中有记载 24 且庚 祖庚 后平 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25 且甲 祖甲 世宗 定 载 前1189年—前1157年 26 廪辛 廪辛 共 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27 康丁 庚丁 安 嚣 前1152年—前1145年 28 武乙 武乙 烈 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29 文丁 太丁 匡 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甲骨文中亦作“文武丁” 30 帝乙 帝乙 德 羡 前1096年—前1076年 31 帝辛 帝辛 纣 受 前1075年—前1046年

采纳哦

商朝历代皇帝列表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本文是商朝历代皇帝列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商朝历代皇帝列表

 汤 前1600年前1588年在位13年

 汤,商朝的建立者,帝喾( 传说 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

 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 历史 上称之为鸣条之战。然后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亳,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死后被谥为成汤。

 太丁 (生卒年不详)亦称大丁,姓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子,但其原名已佚。《史记》称他尚未成为王就已去世。由于太丁的去世,后来太丁之弟卜丙被立为王。

 商哀王(外丙)子胜 前1587年前1586年在位2年

 外丙,姓子,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一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在位3年。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葬处不明。

 商懿王(中壬)子庸 前1585年前1582年在位4年

 亦称仲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仲壬是商汤之子,外丙之弟,《史记》称他在位四年后去世。

 商太宗(太甲)子至 前1581年前1550在位33年

 太甲,姓子名曰至,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自己摄政当国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桐宫悔过)。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病死,葬于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庙号太宗,谥号文王。

 商昭王(沃丁)子绚 前1549年前1530年在位19年

 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沃丁在父王太甲去世后继位,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谥号昭王。辅政功臣伊尹去世。沃丁死后,弟太庚继位。

 商宣王(太庚)子辩 前1529年前1505年在位25年

 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他死后由子小甲(一说为太庚之弟)继位。谥号宣王。

 商敬王(小甲)子高 前1504年前1488年在位17年

 小甲,姓子名高,小甲在位时,商代以毫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

 商元王(雍己)子密 前1487年前1476年在位12年

 雍己,姓子名伷,前任国王小甲之弟,定都于亳。商王小甲死后即位,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雍己在位时商朝逐渐衰落,诸侯不来朝。雍己死后,弟太戊继任。《太平御览》引《史记》说雍己在位12年。

 商中宗(太戊)子伷 前1475年前1419年在位57年

 太戊,姓子名密。商第9位国王。汤五世孙,太甲孙。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为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太戊继位时还是个少年,不勤于国政,整天只图享乐。在他继位第七年时,王宫的庭院里长了一棵桑树,长棵桑树没什么奇怪,奇怪的是这棵桑树下又长出了一棵楮树,七天的时间里就疯长了,长得很大。这本来是 植物 生长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换现在也不作为怪,人类生的怪物都多更何况植物,可是在商代的时候人还没有植物学知识,就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这个少年国王很怕。他的大臣伊陟(估计是伊尹的后代书上没有考证)就说:臣听说妖怪胜不过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缺德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这太戊一听有道理,果然一改前非,勤于朝政,修德治国。而这种不是正常生长的共生树木,长到一定时候会 自然 枯死。太戊以为是自己修德治国以德压妖的结果,就更相信了。

 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南30里处)。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死后追谥为中宗。《史记》:云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前1418年前1408年在位11年

 姓子,太戊子。有配偶两人,癸和名己。在位期间,将都城从亳迁到隞,中丁在位时迁都于敖(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这是商朝的第1次迁都。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其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中丁出兵击退兰夷。中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病死,葬于狄泉。

 商思王(外壬)子发 前1407年前1398年在位10年

 外壬,姓子名发,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仲丁死后,外壬 成功 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病死,葬于狄泉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前1397年前1389年在位9年

 河亶甲,姓子名整,甲骨文作戋甲,太戊的儿子,外壬的弟弟,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迁都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想完成哥哥仲丁的遗愿,便发动了征兰夷,再征班方的战争。河亶甲在讨伐兰夷时,兰夷逃往班方,于是,河亶甲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班方臣服。这样姺就被孤立起来,也归顺了商王朝,纳贡称臣。河亶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是有贡献的,他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了基础。河亶甲在位九年,死后由祖乙继位。

 商穆王(祖乙)子滕 前1388年前1370年在位19年

 祖乙,又称且乙,姓子名滕(一作胜),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商王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即位后迁都于邢,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在位19年(一说75年)。祖乙在位时,曾四次迁都,公元前1525年,祖乙将国都由相(河南省内黄县)迁都于耿(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由于河患,再次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最后一次迁到庇(今山东鱼台)。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太乙、太甲合称为三示(意为三位功勋卓着的祖先)。病死,葬于狄泉。由其子祖辛即位。

 商桓王(祖辛)子旦 前1369年前1356年在位16年,

 祖辛,姓子名旦。商王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谥号商桓王。

 商僖王(沃甲)子逾 前1355年前1336年在位20年

 沃甲,姓子名逾。《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商王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5年(一说5年),病死,葬于狄泉。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谥号商僖王。

 商庄王(祖丁)子新 前1335年前1327年在位9年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商王祖辛之子,前任国王沃甲之侄,定都于庇。在位共九年(一说32年),死后由侄子(一说堂弟,即商王沃甲之子)南庚即位。谥号商庄王。

 商顷王(南庚)子更 前1326年前1321年在位6年

 南庚,姓子名更,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继位。谥号商顷王。

 商悼王(阳甲)子和 前1320年前1314年在位7年

 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祖丁子,是中国商朝第十九位国王,前任国王祖丁之子,后任国王盘庚之兄,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阳甲在位时曾西征丹山戎。阳甲时期商朝再度衰落。自中丁时期起,王位继承开始混乱,引致诸侯不来朝。

 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谥号商悼王。

 商世祖(盘庚)子旬 前1313年前1286年在位28年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在盘庚以前,商王朝政局混乱,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盘庚继位以后, 决定 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遭到贵族的反对。但是盘庚决意迁都,并作书告谕,违者重惩,于前1298年迁都于殷,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在那里整顿商朝的 政治 ,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他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

 商章王(小辛)子颂 前1285年前1272年在位14年

 小辛,小辛,商朝国王,姓子名颂,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病死,葬于殷。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死后小乙继位。

 商惠王(小乙)子敛 前1271年前1251年在位21年

 小乙,姓子名敛,是中国商朝第22任国王。前任国王小辛之弟,首都设在殷。死后由儿子武丁继位。

 商高宗(武丁)子昭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

 武丁,姓子,名昭,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庙号为高宗。他是小乙之子,盘庚之侄。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 天下 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后世称作高宗。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武丁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前1191年前1180年在位约11年

 祖庚,祖庚又称且庚(一作曜),姓子名跃,武丁次子,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 文化 和国力都十分强盛。病死,葬于殷。祖庚死后,三弟祖甲继位。

 在武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统治的100余年间,是商代中兴的极盛之期。这一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和国威远播四方,而且以青铜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辉煌。祖庚在这期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祖甲之后的商代,国力逐步衰微,并最后走向了灭亡。

 商世宗(祖甲)子载 前1180年前1160年在位21年

 祖甲,又称作且甲或帝甲,姓子名载。商王武丁第三子,商王祖庚之弟,祖庚死后即位。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但晚期加重繁苛的刑法,造成商朝衰弱。祖甲死后由其子廪辛即位。

 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这使祖庚非常感动,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即位7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

 商甲宗(廪辛)子先 前1159年前1156年在位4年

 廪辛,姓子名先,商王祖甲子,祖甲死后继位。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病死,葬于殷。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

 商康祖(康丁)子嚣 前1155年前1147年在位8年

 康丁,姓子名康丁,一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是中国商朝第27位国王。祖甲之子,前任国王廪辛之弟,廪辛死后,于前1155年继位,8年后死亡,葬于殷。他死后,由其子武乙继位。

 商武祖(武乙)子瞿 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武乙作为商代后期的一个重要君王,从个人出发,努力地进行了挽救其王国统治的举措,但是成效不大。他在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过程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但是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被后人评为昏庸的一代君王。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一说死于战事,葬于殷。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

 商匡王(太丁)子托 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

 太丁,商王武乙之子,于公元前1112年即位,太丁继位以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看看中央没动静,就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季历向太丁报捷(献上俘虏和战利品)。太丁嘉封季历为牧师,牧师有地方伯长的意思,专征伐权。太丁希望季牧师帮他安定边陲。季牧师于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败而降周。过了几年,季历再次打败翳徒戎,把三个翳徒戎大头目送给太丁献捷。太丁看看季历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好事,干脆突然下命囚禁季历,并杀了他。而季历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他在位时也曾经出兵征伐归国,但并没将其征服。死后由其子帝乙继位。

 商德王(帝乙)子羡 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

 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

 商纣王(商纣)子寿 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52年

 殷帝辛名受德,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臂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改沫邑为朝歌(今淇县)。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大批俘虏倒戈,周兵攻之朝歌。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焚于火而死,商亡。帝辛死后,葬于淇水之滨,今墓尚存。

1 商朝皇帝列表

2 商朝有多少个皇帝

3 商朝皇帝商王的个人资料

4 商朝第一任皇上商汤

关于“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235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