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最早起源于(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
腊八节最早起源于
网上有关“腊八节最早起源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腊八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的“腊祭”。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祭祀仪式。早在先秦以前,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祀百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称之为“腊祭”。
由于“腊祭”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秦汉以后这个月被称为“腊月”,但当时“腊祭”是“择日举行”,日子并不固定。到南北朝时,“腊祭”被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才有了“腊八节”。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过年的前奏曲。
一进入腊月,街上的年味就越来越浓,家家户户也开始忙碌起来!注重传统的中国人觉得只有在腊八节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才是对一年辛劳付出的完美收尾!
腊八习俗有哪些
1、熬腊八粥
2、泡腊八蒜
3、晒腊八豆腐
4、吃腊八面
5、砸腊八冰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腊八节的习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产有所不同,烹饪方式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取其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所以腊八粥又称八宝粥,寓意民族兴旺、国泰民安。
2、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
因它的“蒜”字和“算”字发音相同,在这天,所有的商家都要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进而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因此,腊八蒜寓意着欠债还钱。
3、吃冰
腊八节吃冰有两个原因:原因一:增加运气
有一句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这个叫法是怎么来的呢?腊八在北方已经开始下雪结冰,在以前人们会在腊八这天早晨,谁第一个到河边去砸冰,并把冰背回家,谁就更有好运气,从此有了腊八冰的说法。
腊八节吃冰原因二:润燥降火
部分地区的习俗有腊八节吃冰,吃冰能润燥降火的功能。腊八正处于冬季寒冷,人们会开始吃一些火锅、辣椒等油腻上火的事物,而吃冰能达到润燥降火的功效。
4、制腊八豆腐
明清时期,徽商外出经商时,为了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在每年的腊月,各家都烧制“腊八豆腐”,带出作为菜肴,可以吃上一年。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民间风味特产,也是腊八节的食俗。在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久而久之,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如今,腊八豆腐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吃腊八面
腊八面是陕北关中地区在腊八节这天的传统美食,因为陕西地区好吃面食,所以腊八节他们通常不喝腊八粥,用腊八面来代替腊八粥。腊八面和腊八粥的寓意都一样,主要是为了纪念佛祖修道成佛和记住佛祖所受的苦难,另外还用驱鬼辟邪的寓意。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腊八节的习俗,不知道您还有哪些不一样的习俗呢?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来源于上古道教腊祭,神农氏“始作腊祭,以告上苍”,遂形成在年终时祭祀农谷,庆祝当年已得收成,祈求来年民丰岁稔。
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习俗
1.腊八节腊八粥
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2.腊八节吃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农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3.腊八节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腊八节吃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5.腊八节吃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6.腊八节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腊八节起源于什么教 腊八节起源于哪个教
1、腊八节起源于佛教。
2、腊八节,中国传统节日,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腊八节的由来简介20字30字50字 腊八节的来历简介
腊八节的由来简介20字30字50字 腊八节的来历简介
腊八节的由来简介20字
腊八节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古代的“腊祭”;二是佛教文化的影响。
腊八节的由来简介30字
腊八节最早始于周代。古人逢腊月就要捕获禽兽祭祖宗。到南北朝时期与佛教节日相结合,形成了现在的腊八节。
腊八节的由来简介50字
腊八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宗教、农祀节日。腊八节起源于远古汉族先民的一种冬日祭典。南北朝佛教传人中国后,与佛教节日相重合,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简介
腊八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宗教、农祀节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古称“腊日”;南北朝佛教传人中国后,与佛教节日相重合,又称“佛成道节”。
关于腊日的来历,起源于远古汉族先民的一种冬日祭典。因冬季天寒,农事空闲,人们便进山打猎,以备新旧交替的年底,用猎物作“牺牲”祭祀祖宗与天地神明,祈福禳灾。古文,猎与腊为同字。因此,这种祭典就称为“腊祭”,农历十二月也就顺呼为“腊月”。
在历史上,每年的腊月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大量蒸酒,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月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隆重仪式和情景。
十二月初八日,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但在当时腊日不是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和祥瑞。
吃腊八粥
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根据史料记载,腊八节吃腊八粥盛行于宋代:
腊八粥的传说有三种。
一是共工的儿子死后变成了撒播瘟疫的鬼,这个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民间有“腊八赤豆打鬼”之说。所以,腊八粥多以多种豆熬煮,就与此有关。
二是佛教传人我国以后,宗教习俗又渗透影响了这一节日活动。相传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教的佛成道节,意为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相传释迦牟尼青年时出家求道,曾与苦行外道苦修六年,遍游印度各地、寻求人生真谛。一日,他来到摩揭陀国,即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由于奔波劳累,酷热难耐,忽然昏倒在河畔。此时,一位牧羊女路过发现了他,便寻来许多野果与多种杂米混合煮成热粥给他食用。释迦牟尼吃饱以后,元气得以恢复,随后,又跳进尼连河中沐浴,更觉心清气爽。于是,他一连几日在菩提树下打坐静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成就了天上正觉,得道成佛。故此,每年腊八日,各地寺院都诵经作法,以纪念佛祖成道。
三是明太祖朱元璋传下来的。据说,朱元璋小时给富人放牛时,常挨饿,不得不到处偷点东西充饥。一次,不巧被主人捉住后关在一间小房子里,也不给他饭吃。他饿极了,发现屋子的角落里有一个老鼠洞,于是便去扒老鼠洞,想找些吃的充饥。鼠洞扒开后发现里面藏了许多老鼠搬积的大米、豆子、红枣、芋艿等五谷杂粮,于是他便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煮成粥吃,他感觉这顿粥比什么都香。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不消说,连山珍海味也都吃厌了,觉得什么电不合口味。一天,忽然想起小时候煮老鼠粮吃粥的味道来,就令太监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煮了一锅糖粥。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叫“腊八粥”。大臣们见皇上吃这种粥,就学着做来吃,民间也跟官员们学,于是,吃腊八粥,就成了一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腊八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腊月节,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而“腊”这一词到汉代才正式出现。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关于腊八节的经典诗句五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关于腊八节的经典诗句
1《腊日晚步》宋朝·张耒
喜觉阳和近,山园策丈行。草应知地暖,柳欲向人轻。残雪通春信,鸣禽报晓晴。田闾未成计,搔首向春耕。
2《腊八日夜直》清朝·曾国藩
翻从官宿得闲时,仙掖深深昼掩帷。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日暮武英门外望,并阑冰合柳枯垂。
3《腊八日与墨池野酌迟丘月渚》明朝·杨慎
散步谪仙桥,严寒酒易消。云容将变朔,风信巳鸣条。只为朋从好,浑忘旅寓遥。清吟迟月渚,剪烛永今宵。
4《浣溪沙·腊日银罂翠管新》宋朝·张纲
腊日银罂翠管新。潘舆迎腊庆生辰。卷帘花簇锦堂春。百和宝薰笼瑞雾,一声珠唱驻行云。流霞深劝莫辞频。
5《杭都旅舍腊日感事》宋朝·孙应时
三年腊日常为客,愁绝梅花独自看。万里尘沙走西蜀,九衢风雪卧长安。生来可是儒冠误,老去偏知世路难。安得长间伴溪叟,醉歌时掣钓鱼竿。
6《腊八危家饷粥有感》宋朝·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7《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唐朝·卢纶
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阴方质子才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舍鞍解甲疾如风,人忽虎蹲兽人立。欻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既苏复吼拗仍怒,果协英谋生致之。拖自深丛目如电,万夫失容千马战。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始知缚虎如缚鼠,败虏降羌生眼前。祝尔嘉词尔无苦,献尔将随犀象舞。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
8《腊八日早漫成》宋朝·张即之
簿书方应接一身,减却新计上笔尖。愧我世无分雨补,为农忧有岁时占。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间饮水甜。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9《腊日二首·腊日开门雪满山》宋朝·张耒
腊日开门雪满山,愁阴短景岁将阑。江海飘落香元在,汀雁飞鸣意已还。佳节再逢身且健,一樽相属鬓毛斑。明光起草真荣事,寂寂衡门我自闲。
10《和宋太玄腊日》宋朝·田锡
逢腊欣酬吟咏才,已知春色向人来。口脂润逐银罂赐,面药香随钿合开。梁苑辞臣堪赋雪,寿阳公主好妆梅。更怜罢猎归侵夜,重对歌筵红烛台。
11《腊日龙沙会绝句》唐朝·权德舆
帘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12《腊八日省牲》明朝·费宏
腊神方遇八,长至屡逾九。郊禋重省视,臣职在九走。轩车薄暮出,落日正当酉。归鸦自南来,阵阵集官柳。城闉钥未合,阍吏谨迎候。月弦此初上,仰认是何宿。彷佛胃昴间,如弓
13《谢道守董朝散腊日分惠采鱼》宋朝·郭印
腊日公塘命矢鱼,亲迂五马过康衢。分波短艇金梭疾,缀网圆鬐玉叶粗。滋味尽教沾掾属,割烹不独侑宾厨。从今下客休弹铗,不似冯谖恨食无。
14《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东州逢腊雪》宋朝·张耒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久是无人过,谁知照酒杯。
15《腊日雪》宋朝·梅尧臣
风毛随校腊,浩浩古原沙。寒竹弓声健,阴藏兔径赊。马头迷玉勒,鹰背落梅花。少壮心空在,悠然感岁华。
16《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宋朝·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17《赠孙莘老七绝·去年腊日访孤山》宋朝·苏轼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18《腊日猎》唐朝·姚合
健夫结束执旌旗,晓度长江自合围。野外狐狸搜得尽,天边鸿雁射来稀。苍鹰落日饥唯急,白马平川走似飞。蜡节畋游非为己,莫惊刺史夜深归。
19《腊八日未雪不寒》元朝·方回
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20《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平生腊八日》宋朝·张耒
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篇二关于腊八节的经典诗句
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宋朝·苏轼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2《腊日宣诏幸上苑》唐朝·武则天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3《腊日》唐朝·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4《腊日》晋朝·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5《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宋朝·汪莘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6《腊八日怀圣仆》明朝·葛一龙
怀君八日语,五见十年中。险阻贫兼病,西南北又东。两乡侈各健,一粥喜遥同。木末临清晓,应披看雪红。
7《腊八》明朝·释函可
畏寒谁复睹明星,破寺柴门手自扃。负屈以来经廿载,任教风雪夜冥冥。
8《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唐朝·刘禹锡
海天杀气薄,蛮军步伍嚣。林红叶尽变,原黑草初烧。围合繁钲息,禽兴大旆摇。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猜鹰虑奋迅,惊鹿时跼跳。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箭头馀鹄血,鞍傍见雉翘。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9《腊日二首·异乡怀旧人千里》宋朝·张耒
异乡怀旧人千里,胜日难忘酒一杯。不恨北风催短景,最怜残雪冷疏梅。江边寒色雁催尽,天上春光斗挹回。我独呼儿剩丸药,微功聊取助衰骸。
10《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朝·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篇三关于腊八节的经典诗句
1《腊日骊山渡逢故人》宋朝·徐玑
天寒多木叶,愁思满溪滨。惆怅往来渡,经行多少人。时情独重腊,岁事每占春。与尔他乡旅,谁当怀抱新。
2《腊日步西园》宋朝·张耒
三亩寒园春欲回,浅池低树忽飘梅。楚乡万里霜云尽,归雁行行斜日来。
3《腊日晚过杨村写望》宋朝·汪莘
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4《次韵刘仙卿腊日喜雪·其二》宋朝·刘才邵
腊祀祁年瑞雪飘,共知帝力最难消。无边世界银为阙,不动根荄草变瑶。人悦自然天意得,时和岂待乐声调。月娥似更怜鲜洁,清影亭亭彻永宵。
5《紫宸殿拜表贺雪二首·怪来腊日起春风》宋朝·杨万里
怪来腊日起春风,一夜琼花发禁中。大地山河银色界,九重楼观水精宫。
6《腊日出猎因游梅山兰若》宋朝·梅尧臣
我与二三骑,争驰孤戍旁。逐麋逢野寺,息马据胡床。鹰想支公好,人思濡上狂。归来何薄暮,烟火照溪光。
7《腊日四首·日暖村村路》宋朝·张耒
日暖村村路,人家迭送迎。婚姻须岁暮,酒醴幸年登。箫鼓儿童集,衣裳妇女矜。敢辞鸡黍费,农事及春兴。
8《次韵刘仙卿腊日喜雪·其一》宋朝·刘才邵
彻地寒威暖尚遥,岂同春日落还消。醉翁不道盐并絮,阿母难专池是瑶。素月交光千里共,丰年为瑞四时调。腊中三白已堪赏,何况皑皑照此宵。
9《宫词三十三首·今年腊日近春繁》宋朝·曹勋
今年腊日近春繁,帝意深忧气未暄。益恐吾民有饥冻,太仓连发赈元元。
10《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元朝·虞集
官桥柳外雪飞绵,客舍樽前急管弦。僧粥晓分惊腊日,猎围晨出忆残年。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惟有寒梅能老大,独将清艳向江天。
篇四关于腊八节的经典诗句
1《腊日饮赵氏亭》元朝·张翥
城上高亭一再过,每看风物费吟哦。近诗颇效寒山子,往事徒成春梦婆。剩买十千燕市酒,闲听二八越娘歌。梅花枉报春消息,祗遣今年别恨多。
2《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宋朝·王洋
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金仟咤言成道时,不认饕馋借称目。谁谓毗耶清净身,何有尘埃更须浴。今晨雪屋梳白头,南邻与馈如素求。
3《腊日同舍郎即湖上送诸葛吏部赴胡北常平次汪》宋朝·魏了翁
绣衣衔命去,祖帐为王留。大舶满青镜,寒云明玉舟。岁余官事省,蜡毕吏功休。千古行藏意,梅边细讲求。
4《腊八前四日》宋朝·俞桂
天气晴和又作阴,老来畏冷自难禁。余霙待伴留痕在,殊动骚人访戴心。
5《腊八日过叙州·其二》清朝·张问陶
碧水丹山好画图,一江金翠影模糊。层峰细碎通乌撒,古塔高寒表庆符。蛮女蹋歌愁欲绝,巴船维缆暮相呼。题诗真作天涯客,何必淹留笑贾胡。
6《腊日四首·腊云寒不动》宋朝·张耒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7《次韵苏子瞻学士腊日游西湖》宋朝·苏颂
腊日不饮独游湖,如此清尚他人无。唱酬佳句如连珠,况复同好相应呼。君尝听事嗟罪孥,虽在乐国犹寡娱。是社稷臣鲁颛臾,直道自任心不纡。最爱灵山之僧庐,彼二惠者清名孤。案上梵夹床龙须,炉销都梁馔伊蒲。洁行自欲敦薄夫,长吟拥褐忘昕晡。坐客不设毡氍毹,对镜如看方舆图。君怀经济才有馀,名声妖孽惩颜蘧。且来山林寻遁逋,更玩四营兼参摹。
8《宫词·腊日天寒苑猎迟》宋朝·宋白
腊日天寒苑猎迟,猎回诸卫龊枪旗。女真王子新朝觐,旋遣黄门赐口脂。
9《偈颂七十六首·腊八是今朝》宋朝·释师观
腊八是今朝,如来成道日。夜半见明星,从此生荆棘。荆棘生人间,天上错流传。
10《腊日四首·园冷无人扫》宋朝·张耒
园冷无人扫,门荒少客过。槐高庭日少,竹近野风多。霰雪催残腊,山川对浩歌。飘蓬求季主,身世问如何。
篇五关于腊八节的经典诗句
1《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清朝·张问陶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
2《和腊日》宋朝·梅尧臣
猎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正怜风日暖,不似雪霜朝。敢问祠黄石,休从击皁雕。楚郊梅萼未,垅麦已多苗。
3《腊日四首·今日何妍暖》宋朝·张耒
今日何妍暖,青春亦不迟。竹寻穿地笋,梅有犯寒枝。云物晴无事,禽鱼暖自私。芳菲行满眼,准拟报愁知。
4《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宋朝·苏轼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边。
5《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其二》元朝·虞集
漫空飞絮散轻绵,所异寒威欲折弦。县令温存僵卧叟,词人解颂太平年。剪云为叶烦相寄,种玉成田不受怜。丹鼎温温千岁熟,乐天事业在知天。
6《腊八日过叙州·其一》清朝·张问陶
风掠晴云澹不收,夕阳吹影上扁舟。帖山楼殿平如画,插水林峦碎欲流。爆竹声繁逢腊日,荔枝香冷过戎州。船窗自击泥头酒,味谏轩南为少留。
7《腊日谢仰上人惠兰》宋朝·曹勋
未觉光风转朔云,深窗乍见意增新。欲先楚客传清些,未放江梅占早春。自许幽午传窈窕,更烦白足下嶙峋。为君拌擞烦襟看,要是都无一点尘。
8《奉和兴宗腊日招宾浴普光》宋朝·韩维
嘉腊世所用,况今以令休。吾侪三四人,及辰为兹游。兹游岂其远,东城大道周。松桧寒色静,台殿香气浮。振衣聊自洁,举觞复相酬。淡泊顾多思,嘲谐讫无尤。京都豪贵儿,良马轻衣裘。飞鹰搏狐兔,驰突明星流。归来击鲜饮,赵舞间齐讴。岂不一时乐,此乐异我求。愿君勤置酒,简薄非所羞。
9《腊日同朱学谕登翠麓亭》宋朝·徐玑
缓行循翠麓,凝睇俯清湾。舟楫荐花外,江山夕照间。天寒虽日短,岁晚亦身闲。高树梅初发,与君相共攀。
10《腊日偶题》元朝·虞集
旧时燕子尾毵毵,重觅新巢冷未堪。为报道人归去也,杏花春雨在江南。
关于“腊八节最早起源于”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239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