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菪有哪些特征?(莨菪这两个字怎么读)
-
莨菪有哪些特征?
网上有关“莨菪有哪些特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莨菪这两个字怎么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先恩)
莨菪(Hyoscyamus niger L.)别名天仙子、山烟、牙痛子、米罐子、狂草、黑莨菪等。为茄科二年生草本。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诸省区。此外,华东及四川、西藏等地亦产。以种子和叶入药。种子中主要含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脂肪油等,根中含有去水阿托品。药理实验对腺体、平滑肌、瞳孔、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均有作用,味苦,性温,有大毒。有解痉镇痛、安神的功能。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等症。
一、形态特征
株高20—100cm,全株密生粘性腺毛。根肉质,直径2—3cm。茎直立、中空。基生叶大,叶片长卵形,呈不规则羽状浅裂,两面被白色长柔毛及腺毛;茎生叶互生,无柄,叶片卵形至长圆形,边缘羽状浅裂或深裂。花在茎中部以上单生于叶腋,通常偏向一侧;花萼简状钟形,5浅裂,花后增大成壶状;花冠钟状,**而有紫堇色网纹;雄蕊5;雌蕊1,子房2室。蒴果藏于宿萼内,含多数棕**种子。种子为不规则阔肾形,具明显隆起网纹(图15—62)。
图15—62 莨菪形态图
1.植株 2.种子
二、生物学特性
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30℃,在室温鸡心瓶中贮藏15个月发芽率可达85%以上。
莨菪在第一年只长出一个贴近地表的莲座形叶簇,并以这种形态越冬,冬天的低温促成春化作用,第二年提供长日照而形成花芽。Melchers发现莨菪必须先给以低温,然后再给予长日照,这两者反过来就不能诱导花的形成。莨菪花期5月,果期6月。
莨菪喜温暖潮湿向阳环境。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幼苗不耐0℃以下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砂质壤土为宜,在石灰质而肥沃的土壤上栽培,可增加叶子的产量,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及微碱性最好。忌连作,也不宜与茄科植物连作,特别忌番茄为前作。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以通风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含石灰质壤土为宜,而不适宜种在瘠薄的砂土或粘重黄泥上。前茬收获后整地施足厩肥,犁耙平整作畦,南方作宽1.3—1.5m、高15cm的高畦;北方作1.3—2m宽平畦,畦面要细碎平整。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宜直播不宜育苗移栽。播种时间北方3—4月,长江流域可秋播或春播,春播虫害严重,产量较低,故以秋播为主。一般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干种子或经处理的湿种子。条播或穴播,条播行距30—40cm,覆土约1cm,穴播按行株距25—30cm开穴,播后稍镇压,亩用种量0.3kg左右。莨菪种子细小、播种时应与细土拌匀再播。覆土要浅,发芽后幼苗生长缓慢,且真叶贴地平展生长,为保证种子顺利发芽,避免幼苗为雨后淤泥淹没,开穴要大而浅。北方空气干旱,宜采用湿种子。湿播的处理方法是将种子与湿沙按1∶3混匀,置于0—5%的条件下1—2个月,播前移于室温条件待1—2%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
(三)田间管理
1.间苗
在幼苗长约3—4cm时,开始间苗,苗高15cm左右时定苗,条播者株距30cm,穴播者每穴留壮苗2—3株。
2.中耕施肥
秋播者中耕除草三次。第一次在当年11—12月,第二次于翌年2—3月,第三次在4月。春播者在4月上中旬、5月上旬、6月上旬各中耕一次,中耕宜浅,每次中耕后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先淡后浓,先少后多,4月上旬及5月上旬花果盛期用2%的过磷酸钙溶液根外追肥两次,促使种子充实,并提早成熟。花果期注意防旱,多雨季节注意排水。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有根腐病、跳?、蚜虫等为害。
四、采收与加工
1.叶片采收
莨菪叶片应分批采收,秋播者从第二年4月起,便可选晴天陆续采收下部老叶片,最后在采收种子前5—6天,一次采集全部叶片,立即晒或烤干,不可堆积。
2.种子采收
莨菪花为无限花序,果实成熟后蒴果顶盖自行脱落,故应及时采收,避免损失。秋播者于6月上旬,春播者于7月中旬,北方在夏末秋初,当下部果皮呈**,上部种子充实呈淡**时,于分枝处割下,运至通风处堆放,一周后取出晒干,打下种子去除杂质,再晒到全干即成。
莨菪这两个字怎么读
莨菪片在使用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对于这个莨菪片,大家可能不熟悉,这个药物用得少,但是这个药物在临床上的作用是非常多的,莨菪片是治疗眩晕症的常用药物,其实就是治疗晕车的药物,当然也包括其他疾病引起是眩晕症。
1、功效如何
莨菪片每片含苯巴比妥30毫克,氢溴酸东莨菪碱0.2毫克。莨菪片对防治乘车、船和飞机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等晕动病症状很有疗效,熟悉莨菪片的规格和用法用量对合理服用莨菪片很有帮助,也是使莨菪浸膏片达到最好药效的必要做法。
2、用法用量
莨菪片的规格12片。莨菪片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于乘车前20分钟服用。
温馨提示:在使用时莨菪片,尽量按照上述方法使用,这样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在服药期间,最好不要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食物对药物的吸收,而降低莨菪片的功效。
莨菪片每片含苯巴比妥30毫克,氢溴酸东莨菪碱0.2毫克。莨菪片用于防治乘车、船和飞机引起的眩晕、恶心和呕吐等晕动病症状。
3、用药注意
莨菪片的治疗效果很好,但是患者在服用的莨菪片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服用莨菪片的一些注意事项。
1、老人、儿童慎用。
2、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3、对莨菪片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莨菪片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请将莨菪片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儿童必须在成年人监护下使用。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莨菪片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能止痛
莨菪片是一种抗胆碱药,据现代的医学研究,该药主要用于治疗肌肉的痉挛,比如说平滑肌,肠胃的绞痛、胆的各通道的痉挛以及有机物质的中毒症状。莨菪片能够清理肠道,将肠胃褶皱间的残渣、污物排出体外,这些东西在肠胃间的时间通常都很久了,慢慢的它们会变硬、变黑,这些东西就是人们口中的宿便,清理了宿便之后,不仅为肠胃减轻了负担,而且人体的外在也会有变化,痘痘、色斑等皮肤问题会大大的改善,因此莨菪片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容药,它通过对人体肠胃的治理,间接的起到美容的作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消旋山莨菪碱是消旋山莨菪碱片药物的主要成分,其属于白色药片。在临床上是抗胆碱药物的类型,对于人体内所出现的胃肠绞痛、平滑肌痉挛、有机磷中毒和胆道痉挛等症,都是有着一定的治疗作用的。但需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身体上还有青光眼和肠梗阻等症,就不适宜服用此药。
其实,消旋山莨菪碱片治什么的问题,是人们在选择此药之前就会特别关注的事情。而在服用本药的时候,为了避免口干、排尿困难和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出现,对药量的控制也是大家要重视的事情。一般来讲,成年人在吃此药的时候,每次1~2片即可,而小儿在服用本药的时候,其药量则需要按照体重进行分配。因此,在服药前仔细看说明书和遵医嘱是很关键的。
莨菪片是治疗什么的
莨菪,读音:làng dàng。英文名:Henbane Seed。茄目(Solanales)、茄科(Solanaceae)、天仙子属(Hyoscyamus)二年生草本植物,高15至70厘米,有特殊臭味,全株被粘性腺毛。根粗壮,肉质,茎直立或斜上伸。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包茎,茎下部的叶具柄。花淡黄绿色,基部带紫色;花萼筒状钟形;花冠钟形;花药深紫色;子房略呈椭圆形。蒴果包藏于宿存萼内。种子多数,近圆盘形,淡黄棕色。
莨菪片是用于缓解胃肠痉挛所致的疼痛的药物。下面是有莨菪片的功效与作用,欢迎参阅。
莨菪片服用方法
1、莨菪片的服用方法
口服,成人:每次5~10mg,每日3次。小儿:每次0.1~0.2mg/kg,每日3次,不良反应常见口干、面红、视物模糊等;少见心跳加快、排尿困难等,上述症状多在1~3小时内消失,用量过大时可出现阿托品样中毒症状。
饭前服药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局部作用,保证药效;空腹服药可以避免胃的充盈度和食物对某些药物吸收的干扰;饭后服药可减轻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对粘膜的刺激性以及可减慢胃排空速率,使药物缓慢而均匀地到达肠道吸收部位,以利某些药物的吸收。所以,饭前、空腹还是饭后吃药是有区别的。所以建议消旋山莨菪碱片要在饭后服用。
2、莨菪片服用的注意事项
2.1、服药后24小时,症状未缓解,应立即就医。
2.2、反流性食管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严重心衰及心律失常患者慎用。
2.3、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2.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2.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2.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2.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莨菪片服用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面红、视物模糊等;少见的有:心跳加快、排尿困难等;上述症状多在1~3小时内消失。用量过大时可出现阿托品样中毒症状。
莨菪片是西药吗
中药,我国传统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及其成药称中药。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消旋山莨菪碱片的主要成份为消旋山莨菪碱,化学名:(?)-6?-羟基?1aH,5aH?托烷?3a?醇托品酸酯,分子式:C17H23NO4,分子量:305.38。规格型号为5mg*100s。
除了看成分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看消旋山莨菪碱片的批准文号来观察消旋山莨菪碱片是不是西药。消旋山莨菪碱片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3021706,国药准字后面的字母H则代表是西药(化学药品),Z则代表是中成药(中药),保健药品使用字母?B?,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进口分包装药品使用字母?J?。所以消旋山莨菪碱片是西药。
莨菪片的副作用
消旋山莨菪碱片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抑制其蠕动,作用较阿托品稍弱,其抑制消化道腺体分泌作用为阿托品1/10。抑制唾液腺分泌及扩瞳作用较弱,为阿托品的1/20~1/10。能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因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故中枢作用亦弱于阿托品。
消旋山莨菪碱片的副作用:副作用一般有口干、面红、轻度扩瞳、视近物模糊等,个别患者有心率加快及排尿困难等,多在1~3小时内消失,长期使用不致蓄积中毒。若口干明显时可口含酸梅或维生素C,症状即可缓解。静滴过程中,若排尿困难,可肌注新斯的明0.5~1mg或氢溴酸加兰他敏2.5~5mg以解除症状。
猜你喜欢:
1. 莨菪的简介
2. 一岁宝宝突然呕吐是什么原因
抗胆碱药有哪些?
阿托品类药物
阿托品系由颠茄、曼陀罗、莨菪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常用者为其硫酸盐。阿托品类中的其他药物还有颠茄、莨菪碱、东莨菪碱以及山莨菪碱。此类药物均自茄科植物颠茄与曼陀罗等中取得,其毒理作用及中毒时的临床表现均与阿托品相似。中毒多因用药过量或误服毒物所致。
药理和毒理
本类药物在胃肠道或其他粘膜面吸收迅速,也可经皮肤吸收,但较缓慢。阿托品吸收后在血中消失甚快。经皮下或静脉注射吸收的药物,约88%于24小时内由尿排出,少量由其他分泌液(如乳汁)中排出;东莨菪碱排泄较慢。本药能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阿托品中毒量与致死量相差甚大,正常人最低致死量80~130mg,儿童约为10mg。本类药物有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的效应器中M胆碱受体的作用。因此,能解除和对抗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以及各种拟胆碱药物的毒蕈碱样作用。此外,本类药物还有刺激脊髓反射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后可由兴奋转入抑制。临床上依次出现下列现象: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散大和调节麻痹,膀胱和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下降,心率加快,中毒剂量则出现中枢作用。东莨菪碱小剂量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此外还有抗晕动病和抗震颤麻痹作用,可兴奋呼吸中枢。其散瞳及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也比阿托品强。颠茄因含生物碱较少,毒性较小。莨菪碱中毒时中枢兴奋症状不明显。山莨菪碱不易穿透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很少,抑制唾液分泌和扩瞳作用仅为阿托品的1/20~1/10。
诊断要点
1病史有应用此类药物史。
2临床表现首先出现极度口渴、皮肤干燥而潮红、瞳孔散大、尿潴留及心率增速;重症中毒可有高热(体温达40℃以上),并有烦躁不安、多言、谵妄、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幻觉、运动失调和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阵发性、强直性抽搐为阿托品刺激脊髓所致;严重病人可因周围血管明显扩张及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致血压下降、休克,最后出现昏迷及呼吸麻痹而引起死亡。
3实验室检查
(1)如自洗胃中寻出曼陀罗叶及其果实等食物残渣即可诊断。
(2)取病人尿液一滴,滴入猫眼,若一滴尿中含有阿托品或东莨菪碱02μg,可引起瞳孔散大,为阳性反应,称猫眼散瞳试验。
(3)若有剩余毒物,可把毒物加硝酸数滴,置于沸水浴上蒸发干,冷却后再加1滴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若毒物为阿托品类药物,则呈紫色,并很快变为红色。
(4)若诊断不能确定,可用毒扁豆碱1mg皮下注射,如不发生毒扁豆碱应出现的临床症状,可诊断为本类药物中毒。
急救治疗及预防
1口服中毒6小时以内者立即催吐,应用活性炭混悬液或2%碳酸氢钠液洗胃;洗毕后留置含30~40g活性炭混悬液于胃中,续用50%硫酸钠40~60ml导泻。中毒超过6小时者,可行生理盐水高位洗肠后导泻,以促进毒物排泄。
2应用阿托品拮抗剂
(1)毛果云香碱严重中毒者,每次5~10mg,每隔15~30分钟皮下注射1次,中度中毒可每隔6小时1次,直至瞳孔缩小,症状减轻为止。
(2)水杨酸毒扁豆碱常用量1~2mg皮下注射,根据病情每15~30分钟1次或1~2小时1次。
(3)溴化新斯的明成人每次05~1mg,小儿003~004mg/kg,每3~4小时肌注1次。对治疗阿托品中毒的中枢神经症状无效。
(4)皮下交替注射毛果芸香碱5mg和水杨酸毒扁豆碱1mg,至症状减轻为止。
(5)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中毒而用阿托品过量时,禁用溴化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等胆碱酯酶抑制剂,而应用毛果芸香碱治疗。
3对症治疗
(1)躁狂不安或惊厥者,可选用镇静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异戊巴比妥钠等。禁用吗啡及长效巴比妥类,以免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2)中毒的中期及后期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或人工呼吸。
(3)高热者可行物理降温,包括冰袋降温、酒精擦浴等,必要时可用解热剂。
(4)静脉输液促进毒物排泄及维持体液平衡。
(5)瞳孔散大者可用05%~1%水杨酸毒扁豆碱滴眼。
(6)注意防治休克(参见有关章节)。
4预防宣传曼陀罗、莨菪的毒性,教育群众及儿童不能采食。严格按照规定剂量用药。禁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和幽门梗阻病人。高热、老年病人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人工合成的抗胆碱药
此类药物包括普鲁本辛(溴化丙胺太林)、胃复康(胃乐康、贝那替嗪、苯那辛)、胃疡平(溴化甲基阿托品)及溴本辛等,临床多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及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肠痉挛、胆石症、妊娠呕吐等。
毒理参见阿托品类药物中毒。
诊断要点
1病史有应用此类药物史。
2临床表现应用过量可引起口干、尿潴留、心悸、便秘、瞳孔散大以及中枢抑制、嗜睡等中毒症状。胃复康尚可发生四肢麻木、感觉迟钝、运动失调等。
中国古医药化学家们发现了什么?
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在获取食物维持生存的斗争中,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慢慢能辨别出哪些是有益的和有毒的食物,并利用许多天然物质,如植物的根茎、皮果,动物的内脏和器官以及各种矿物来治病强身。这些物质由民间传到医生们的手中,成为药物。接着医生们专业地从事寻找、配制,发现了各种能医治疾病的物质。
有一个典型的有史实可查的例子是:南美洲厄瓜多尔有一个印第安人患疟疾,口渴得要命,他爬到附近一个小池塘边喝了许多水,顿时觉得病情好了许多。这时他发现有许多树浸泡在这个池塘里,使水的味道很苦。他将此事告诉其他印第安人,此后印第安人开始用这种树皮的浸泡液治疗疟疾。后来有一位印第安的酋长向一位西班牙的传教士透露了这种树皮的功效。这位传教士用它治好了当时居住在厄瓜多尔邻国秘鲁的一些西班牙人,包括西班牙占领者派驻秘鲁的总督辛可(Cinchon)伯爵的夫人。其后,大约在1640年间传到西班牙,这种树皮就被称为辛可娜(Cinchona)。西班牙国王下令保护这种名贵树木,控制出口,但后来却被英国的研究人员偷走了种子,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试种成功,并建立了大种植园。直到1826年,法国药剂师佩尔蒂埃(PJPelletier,1788~1842)和卡万图(JBCaventou,1795~1877)从这种树皮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奎宁(quinine)。这个名称取自秘鲁的这种树的名称奎那(Quina)。它传到我国后,从辛可娜音译成金鸡纳霜,因为它是白色粉末,形似霜。于是奎宁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用来治疗疟疾的药物。现在已经可用化学方法制得它。
还有一个例子是,番茄科属(Atropa belladonna)和曼陀罗属(Datura stramonium)一些植物中含有一种植物碱,叫颠茄碱。它是无色晶体,剧毒,医药上用途很广。不仅用它治角膜炎、虹膜炎、放大瞳孔,还可用于治疗神经痛、气管炎等病症。西方称它为阿托品(atropine),取自它的拉丁名称atropa。拉丁名称中的belladonna是由意大利文bella(美丽)和donna(女郎)联缀起来的,因为古希腊妇女早就用此植物煎剂滴眼,引起瞳孔扩大而显得漂亮。我国也很早就知道与颠茄成分相似的植物莨菪和曼陀罗。我国古代以莨菪的种子作为药用,称为天仙子,食后中毒症状是狂浪放荡,因此名莨菪。曼陀罗传到医生手中被用作麻醉药。《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在襄阳与曹仁打仗,中了流箭,请医生华佗(145~208)刮骨疗毒,而关云长“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这是因为华佗配制了一种麻醉药,叫麻沸散,就是曼陀罗的酒精浸剂。
西方医药史上最着名的古希腊医药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kratē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已经使用了260种药物。如强心药海葱、泻药驴奶、催吐药白藜芦、麻醉药莨菪等。
最有名的阿拉伯医药学家伊本·辛纳(Ibn Sina)[欧洲人称他阿维琴纳(Avicenna)](980~1037),在他编着的《医典》中,收集了希腊—印度医生们常用的药物,又增添了几百种,特别是用水银制成的药膏,成功地用来治疗皮肤病。
到14~15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尔苏士(Paracelsus,1493~1541)大声疾呼:化学的目的不是制造黄金,而是制取药物。把炼金术引向了医药化学!
他认为人体是一座化学实验室,在这座实验室里有一位化学师,叫Archeus,居住在人体的胃中,掌管人体化学功能的操作,把食物分成有用的和无用的两部分。他从而开创了生物化学。
紧接着比利时医生海耳蒙特(JBVan Helmont,1580~1644)的《医学入门》,在他死后的1648年出版了。他论述到酵素,认为没有酵素的作用,物质不会引起变化。可以说,他已经提出催化剂的概念了。
海耳蒙特已经知道胃液中的酸对于消化是必需的,但是过量的酸会引起不适和疾病。海耳蒙特还清楚地认识到各种化学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从而建立了气体的概念。
荷兰医生塞尔维乌斯(de le Boe Sylvius,1614~1672)提出,人和动物身体中各种生命过程都是化学的。他认为呼吸和燃烧是类似现象,都需要空气。
中国古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曾对世界医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专着,成书在东汉末年,即公元一二世纪。书中载药365种。后来历代有关本草的着作很多。
“本草”顾名思义是论述植物药品的,但是实际上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3类物质。动物和植物的组成成分很复杂,除一般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质、脂肪等外,还有生物碱、配糖体、维生素、激素等,都是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而矿物虽多,但都是较简单的无机化合物,是混合物而非纯净物质。古人在使用这些物质时只是凭借经验,认识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的一些性能。
我国医药书籍中也有很多不用“本草”的,如唐代名医孙思邈着的《千金要方》,记载了很多特效药,如用白头翁、马齿苋、苦参、黄连医治痢疾,槟榔治绦虫,龟甲治软骨病等。他还创造性地用动物肝脏治雀目(夜盲症)。今天已知夜盲症是由于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而动物肝脏中正富含维生素A。他还用谷白皮熬粥治脚气病,并用大豆、防风、车前子等治疗此病。今天知道这些物质中富含维生素B1,人体正因缺乏维生素B1而患脚气病,脚气病的症状是两脚无力。唐代的《外台秘要》中记有20~30种含碘的海藻、昆布(海带)等医治大脖子病(甲状腺肿),欧洲人大约到12世纪初才知道用海藻治疗。
唐代是我国医药的发达时期。那时已用鸡的胃内膜医治消化不良,因为膜上富含消化酶,酶是一种蛋白质,是一种催化剂,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物质进行化学变化;还用胎盘作强壮剂,因为胎盘中含有激素,激素又称荷尔蒙,是人和动物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具有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功能。
明代李时珍(1518~1593)总结并发展了前人的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从1552年至1578年完成了190万字的《本草纲目》。1647年被欧洲摘要译成拉丁文,书名《中国植物志》,后相继被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和俄文等,流传全世界。
李时珍出生在今湖北蕲春县,青年时随父学医,后被推荐为当时明王朝京都太医院补缺,曾反对当时嘉靖皇帝朱厚在宫中炼丹,指出丹砂里有水银,久服会“入骨钻筋,绝阳蚀脑”。后辞官返乡,重修本草。《本草纲目》中收集药物1 892种,有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物。
李时珍为了进一步证实古代记述药物的真实效果,不断地在临床上应用,摸索经验,明确一些物质的医疗性能,如延胡的止痛作用、常山的抗疟作用、牵牛子的下泻作用、黄岑的降热作用、三七的止血作用、香薷的解暑作用、益母草的调经作用等,引证久服白石英(含二氧化硅(SiO2)、石钟乳(含碳酸钙CaCO3)等矿石的危害。
我国医药化学家们不仅认识到一些物质的医疗性能,还发现一些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能。例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朴硝,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消。”这里的朴硝是指硫酸钠(Na2SO4)。李时珍发现它易溶于水,能与多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南北朝时代的名医陶弘景(456~536)在他的着述中说:“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这里的硝石是指硝酸钾(KNO3),燃烧时产生紫色火焰,是钾的特征焰色反应。陶弘景发现可用它来鉴别钾的化合物,以区别硝酸钠(NaNO3)。我国古代“矾”很多,宋代《图经本草》(11世纪中期)中谈到绿矾(FeSO4·7H2O晶体)时提到:“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囊袋”是指鼓风的皮囊。这是说明硫酸亚铁受热分解,生成红色氧化铁,可以鉴定绿矾,以区别胆矾(CuSO4·5H2O晶体)、明矾[K2SO4·Al2(SO4)3·24H2O晶体]。
此外,无论是我国的古医药学家还是西方的古医药学家,都发现浓缩酒有防腐、消毒、麻醉以及浸取一些物质的作用,发现砷化合物具有杀虫、治疗疥癣等作用,发现三氧化二砷(As2O3,俗名砒霜)具有剧毒。
什么是中药中的药物碱???/
植物碱(zhiwujian)亦称生物碱。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常见的而具有碱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存在于植物体(如**科、豆科、毛茛科等植物)中,个别存在动物体内。这类化合物大都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难溶于水,有苦味。有毒性及明显的生理作用,奎宁、吗啡、麻黄碱、小檗碱、延胡乙素等均属之。许多试剂,如单宁酸、苦味酸等,可以使生物碱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另有些试剂,如甲醛、硝酸、重铬酸钾等的浓硫酸溶液,可与生物碱作用产生颜色,故常用来检验植物碱的存在。
生物碱(Alkaloid)
为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指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生物碱均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括在环内,具有光学活性。但也有少数生物碱例外。如麻黄碱是有机胺衍生物,氮原子不在环内;咖啡因虽为含氮的杂环衍生物,但碱性非常弱,或基本上没有碱性;秋水仙碱几乎完全没有碱性,氮原子也不在环内……等。由于它们均来源于植物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而又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碱的范围内。而有些来源于天然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某些维生素、氨基酸、肽类,习惯上又不属于“生物碱",所以"生物碱"一词到现在还未有严格而确切的定义。
已知生物碱种类很多,约在2,000种以上,有一些结构式还没有完全确定。它们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为59种类型。随着新的生物碱的发现,分类也将随之而更新。由于生物碱的种类很多,各具有不同的结构式,因此彼此间的性质会有所差异。但生物碱均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总有些相似的性质,如:
1)形态:大多数生物碱是结晶形固体;有些是非结晶形粉末;还有少数在常温时为液体,如烟碱(Nicotine),毒芹碱(Coniine)等。
2) 颜色:一般为无色。只有少数带有颜色,例如小 碱(Ber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蛇根碱(Serpentine)等均为**。
3)味感:不论生物碱本身或其盐类,多具苦味,有些味极苦而辛辣,还有些刺激唇舌的焦灼感。
4)酸碱反应:大多呈碱性反应。但也有呈中性反应的,如秋水仙碱;也有呈酸性反应的,如茶碱和可可豆碱;也有呈两性反应的,如吗啡(Morphine)和槟榔碱(Arecaadine)。
5)溶解度:大多数生物碱均几乎不溶或难溶于水。能溶于氯仿、乙醚、酒精、丙酮、苯等有机溶剂。也能溶于稀酸的的水溶液而成盐类。生物碱的盐类大多溶于水。但也有不少例外,如麻黄碱(Ephedrine)可溶于水,也能溶于有机溶剂。又如烟碱、麦角新碱(Ergonovine)等在水中也有较大的溶解度。
6)旋光性:大多数生物碱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有旋光性,多数呈左旋光性。只有少数生物碱,分子中没有不对称碳原子,如那碎因(Narceine)则无旋光性。还有少数生物碱,如烟碱,北美黄连碱(Hydrastine)等在中性溶液中呈左旋性,在酸性溶液中则变为右旋性。
7)挥发性:在常压时绝大多数生物碱均无挥发性。直接加热先熔融,继被分解;也可能熔融而同时分解。只有在高度真空下才能因加热而有升华现象。但也有些例外,如麻黄碱,在常压下也有挥发性;咖啡因在常压时加热至180。C以上,即升华而不分解。生物碱大都用于医药治疗及研究。少数品种用于分析[如白路新(Brucine)测定硝酸盐]或作为对比样品。 生物碱一般性质较稳定,在贮存上除避光外,不需特殊贮存保管。
什么是生物碱?其在植物界的分布规律及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一般具有生物活性。但有些生物碱并不完全符合上述生物碱的含义,如麻黄碱的氮原子不在环内,咖啡不显碱性等。
分布规律:(1)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科、**科、防己科、茄科、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2)极少数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3)同科同属植物可能含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4)一种植物体内多有数种或数十种生物碱共存,且它们的化学结构有相似之处。
存在形式:有机酸盐、无机酸盐、游离状态、酯、苷等。
生物碱的常见结构类型有哪些?
这一部分内容需要结合后面的重点中药(如麻黄、黄连、洋金花、苦参、汉防己、马钱子、乌头等)中所含的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去掌握。重要类型包括:
吡啶类:主要是喹喏里西啶类(苦参所含生物碱,如苦参碱)。
莨菪烷类:洋金花所含生物碱,如莨菪碱。
异喹啉类:主要有苄基异喹啉类(如**碱)、双苄基异喹啉类(汉防己所含生物碱,如汉防己甲素)、原小檗碱类(黄连所含生物碱,如小檗碱)和吗啡类(如吗啡、可待因)。
吲哚类:主要有色胺吲哚类(如吴茱萸碱)、单萜吲哚类(马钱子所含生物碱,如士的宁)、二聚吲哚类(如长春碱、长春新碱)。
萜类:乌头所含生物碱(如乌头碱)、紫杉醇。
甾体:贝母碱
有机胺类:麻黄所含生物碱,如麻黄碱、伪麻黄碱。
生物碱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这一部分内容需要重点掌握某些生物碱特殊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
液体生物碱:烟碱、槟榔碱、毒藜碱。
具挥发性的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
具升华性的生物碱:咖啡因
具甜味的生物碱:甜菜碱
有颜色的生物碱:小檗碱、蛇根碱、小檗红碱。
另外需注意生物碱的旋光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剂、pH值、生物碱存在状态等。同时生物碱的旋光性影响其生理活性,通常左旋体的生理活性强于右旋体。
苦参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是什么?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有哪些?
(1)结构类型
苦参所含生物碱主要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此外还含有羟基苦参碱、N-甲基金雀花碱、安那吉碱、巴普叶碱和去氢苦参碱(苦参烯碱)等。这些生物碱都属于喹喏里西啶类衍生物。分子中均有2个氮原子,一个是叔胺氮,一个是酰胺氮。
(2)理化性质
碱性:苦参中所含生物碱均有两个氮原子。一个为叔胺氮(N-1),呈碱性;另一个为酰胺氮(N-16),几乎不显碱性,所以它们只相当于一元碱。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碱性比较强。
溶解性:苦参碱的溶解性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的叔胺碱,它既可溶于水,又能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溶剂。氧化苦参碱是苦参碱的氮氧化物,具半极性配位键,其亲水性比苦参碱更强,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醚,但可溶于氯仿。
极性:苦参生物碱的极性大小顺序是: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苦参碱。
(3)提取分离
苦参以稀酸水渗漉,酸水提取液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总生物碱。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分离,利用二者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
麻黄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是什么?其理化性质、鉴别反应和提取分离方法有哪些?
(1)结构类型
麻黄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主,其次是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和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生物碱分子中的氮原于均在侧链上,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属仲胺衍生物,且互为立体异构体,它们的结构区别在于
Cl的构型不同。
(2)理化性质
挥发性: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子量较小,具有挥发性。
碱性: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仲胺生物碱,碱性较强。由于伪麻黄碱的共轭酸与
C2-OH形成分子内氢键稳定性大于麻黄碱,所以伪麻黄碱的碱性强于麻黄碱。
溶解性:由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子较小,其溶解性与一般生物碱不完全相同,既可溶于水,又可溶于氯仿,但伪麻黄碱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麻黄碱小。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形成盐以后的溶解性能也不完全相同,如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而草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水;盐酸麻黄碱不溶于氯仿,而盐酸伪麻黄碱可溶于氯仿。
(3)鉴别反应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不能与大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反应,但可用下述反应鉴别:
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
属于仲胺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产生棕色沉淀。属于叔胺的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和属于伯胺的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不反应。
铜络盐反应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水溶液加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呈蓝紫色。
(4)提取分离
溶剂法:利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以及麻黄碱草酸盐比伪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的差异,使两者得以分离。方法为麻黄用水提取,水提取液碱化后用甲苯萃取,甲苯萃取液流经草酸溶液,由于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而结晶析出,而伪麻黄碱草酸盐留在母液中。
水蒸汽蒸馏法: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游离状态时具有挥发性,可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麻黄中提取。
离子交换树脂法:利用生物碱盐能够交换到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而麻黄碱的碱性较伪麻黄碱弱,先从树脂柱上洗脱下来,从而使两者达到分离。
生物碱类药物(重点在鉴别,N的位置,有哪些电效应)
苯烃胺类(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
氮原子在侧链上,碱性较一般生物碱强,易与酸成盐。
托烷类(硫酸阿托品和氢溴酸山莨菪碱)
阿托品和山莨菪碱是由托烷衍生的醇(莨菪醇)和莨菪酸缩合而成,具有酯结构。分子结构中,氮原子位于五元酯环上,故碱性也较强,易与酸成盐。
喹啉类(硫酸奎宁和硫酸奎尼丁)
奎宁和奎尼丁为喹啉衍生物,其结构分为喹啉环和喹啉碱两个部分,各含一个氮原子,喹啉环含芳香族氮,碱性较弱;喹啉碱微脂环氮,碱性强。
异喹啉类(盐酸吗啡和磷酸可待因)
吗啡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叔胺基团,故属两性化合物,但碱性略强;可待因分子中无酚羟基,仅存在叔胺基团,碱性较吗啡强。
吲哚类(硝酸士的宁和利血平)
士的宁和利血平分子中含有两个碱性强弱不同的氮原子,N1处于脂肪族碳链上,碱性较N2强,故士的宁碱基与一分子硝酸成盐。
黄嘌呤类(咖啡因和茶碱)
咖啡因和茶碱分子结构中含有四和氮原子,但受邻位羰基吸电子的影响,碱性弱,不易与酸结合成盐,其游离碱即供药用。
鉴别试验:特征鉴别反应。
1双缩脲反应系芳环侧链具有氨基醇结构的特征反应。
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Cu2+与仲胺基形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加入乙醚后,无水铜配位化合物及其有2 个结晶水的铜配位化合物进入醚层,呈紫红色,具有4个结晶水的铜配位化合物则溶于水层呈蓝色。
2Vitali反应系托烷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硫酸阿托品和氢溴酸山莨菪碱等托烷类药物均显莨菪酸结构反应,与发烟硝酸共热,即得**的三硝基(或二硝基)衍生物,冷后,加醇制氢氧化钾少许,即显深紫色。
3绿奎宁反应系含氧喹啉(喹啉环上含氧)衍生物的特征反应硫酸奎宁和硫酸奎尼丁都显绿奎宁反应,在药物微酸性水溶液中,滴加微过量的溴水或氯水,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即显翠绿色。
4Marquis反应系吗啡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取得盐酸吗啡,加甲醛试液,即显紫堇色。灵敏度为005μg 5Frohde反应系吗啡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盐酸吗啡加钼硫酸试液05ml,即显紫色,继变为蓝色,最后变为棕绿色。灵敏度为005μg 6官能团反应系吲哚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利血平结构中吲哚环上的β位氢原子较活泼,能与芳醛缩合显色。
与香草醛反应。利血平与香草醛试液反应,显玫瑰红色。
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利血平加对-二氨基苯甲醛,冰醋酸与硫酸,显绿色,再加冰醋酸,转变为红色。
5紫脲酸反应系黄嘌呤类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咖啡因和茶碱中加盐酸与氯酸钾,在水浴上蒸干,遇氨气即生成四甲基紫脲酸铵,显紫色,加氢氧化钠试液,紫色即消失。
6还原反应系盐酸吗啡与磷酸可待因的区分反应。
吗啡具弱还原性。本品水溶液加稀铁氰化钾试液,吗啡被氧化生成伪吗啡,而铁氰化钾被还原为亚铁氰化钾,再与试液中的三氯化铁反应生成普鲁士蓝。
可待因无还原性,不能还原铁氰化钾,故此反应为吗啡与磷酸可待因的区分反应。
特殊杂质检查:
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硫酸奎宁中“氯仿-乙醇中不溶物”的检查盐酸吗啡中“其它生物碱”的检查旋光性的差异:用于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的检查对光选择性吸收的差异:利血平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光照和有氧存在下均易氧化变质,氧化产物发出荧光。因此规定:供试品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明显荧光。
吸附性质的差异:硫酸奎宁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其它金鸡纳碱”。利用吸附性质的差异,采用硅胶G薄层进行检查。规定限度为05%利用药物和杂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沉淀硫酸阿托品制备过程中可能带入(如莨菪碱、颠茄碱)杂质,因此需要检查“其它生物碱”。利用其它生物碱碱性弱于阿托品的性质,取供试品的盐酸水溶液,加入氨试液,立即游离,发生浑浊。规定025g药物中不得发生浑浊。
与一定试剂产生颜色反应① 盐酸吗啡中阿扑吗啡的检查② 盐酸吗啡中**碱的检查③ 磷酸可待因中吗啡的检查④ 硝酸士的宁中马钱子碱的检查含量测定非水溶液滴定法:
生物碱类药物一般具有弱碱性,通常可在冰醋酸或醋酐等酸性溶液中,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定,以指示剂或电位法确定终点。
⑴氢卤酸盐的滴定在滴定生物碱的氢卤酸盐时,一般均预先在冰醋酸中加入醋酸汞的冰醋酸溶液,使氢卤酸生成在冰醋酸中难解离的卤化汞,从而消除氢卤酸对滴定反应的不良影响。
加入的醋酸汞量不足时,可影响滴定终点而使结果偏低,过量的醋酸汞(理论量的1~3倍)并不影响测定的结果。
⑵硫酸盐的测定硫酸为二元酸,在水溶液中能完成二级电离,生成SO42-,但在冰醋酸介质中,只能离解为HSO4-,不再发生二级离解。因此,生物碱的硫酸盐,在冰醋酸的介质中只能被滴定至生物碱的硫酸氢盐。
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测定。溶剂:冰醋酸和醋酐,指示剂:结晶紫,滴定液:高氯酸。至溶液显纯蓝色。
硫酸奎宁的含量测定。1摩尔的硫酸奎宁可消耗3摩尔的高氯酸。
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测定。硫酸奎宁经强碱溶液碱化,生成奎宁游离碱,在与高氯酸反应,因此1摩尔的硫酸奎宁可消耗4摩尔的高氯酸。
⑶硝酸盐的测定:
硝酸在冰醋酸介质中虽为弱酸,但是他具有氧化性,可以使指示剂变色,所有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生物碱硝酸盐时,一般不用指示剂而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如硝酸士的宁。
⑷磷酸盐的测定:
磷酸在冰醋酸介质中的酸性极弱,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定量完成,可按常法测定。
磷酸可待因。
提取中和法提取中和法是根据生物碱盐类能溶于水而生物碱不溶于水的特性,可以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后测定。
碱化、提取、滴定。按下列任何一种方法处理后测定:
① 将有机溶剂蒸干,于残渣中加定量过量的酸滴定液使溶解,再用碱滴定液回滴剩余的酸;若生物碱易挥发或分解,应在蒸至近干时,先加入酸滴定液“固定”生物碱,再继续加热除去残余的有机溶剂,放冷后完成滴定。
② 将有机溶剂蒸干,于残渣中加少量中性乙醇使溶解,任何用酸滴定液直接滴定。
③ 不蒸去有机溶剂,而直接于其中加定量过量的酸滴定液,振摇,将生物碱转提入酸液中,分出酸液置另一锥形瓶中,有机溶剂层再用水分次振摇提取,合并水提取液和酸液,最后用碱滴定液回滴定。
测定条件的选择能使生物碱游离的碱化试剂有氨水、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氧化镁等。但强碱不适用于下列生物碱类药物的游离:
① 含酯结构的药物,如阿托品和利血平等,与强碱接触,易引起分解。
② 含酚结构的药物,如吗啡,可与强碱形成酚盐而溶于水,难以被有机溶剂提取。
③ 含脂肪性共存物的药物,当有脂肪性物质与生物碱共存时,碱化后易发生乳化,使提取不完全。
关于“莨菪有哪些特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293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