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认(错认的成语错认的成语是什么)
-
误认
网上有关“误认”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错认的成语错认的成语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现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冻龄”现象。有的爸爸去接女儿被误认为是哥哥,有的爷爷出门带孙被误认为是爸爸。
更多的是一些老年女性,她们由于保养得当,穿着时尚,令人完全猜不到真实年龄,有的甚至比孩子的妈妈更像妈妈!
50岁“仙女奶奶”火了,带孙女出门被误认是宝妈 ,儿媳太尴尬!
一张奶奶带孙女逛公园的背影照片在网上火了,晒出这张照片的人是孩子的妈妈。
只见这位奶奶身穿粉色仙女长裙,斜跨时尚包包,一头长发散落在背后,少女感十足。任谁都无法将这个背影和一位50岁的老阿姨联系起来。
孩子妈妈表示,婆婆是个非常会保养的人,身材也保持得很纤细,在穿衣打扮方面比自己还懂行。
每次他们三个人一起出门,都会有陌生人认为婆婆才是孩子的亲妈,而自己只是个随行阿姨,这无疑让她感到很是尴尬。
看到如此青春靓丽的身影,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位奶奶简直就是“仙女”啊!
“这个背影的主人真的已经50岁了吗?我酸了。”
“奶奶年轻又时尚,真好!不过有这样一个冻龄婆婆,儿媳估计很有压力吧!”
“年轻果然靠保养,这才是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与这位奶奶一样会保养、被人称作“仙女”的,还有下面这位超级网红奶奶 — 汪碧云。
79岁仙女奶奶走红:杨幂想叫**姐,金星气得不吃饭!
现年已经79岁的汪碧云是一位非常热爱舞蹈的老人,她从17岁开始跳舞,到今年已经跳了62年,因为常年跳舞,她的体重始终保持在88斤左右。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汪奶奶现场表演了拉丁舞,着实惊呆了观众和评委。
在很多人看来,年近80岁的老人多数都是裹着厚厚的衣服,走路含胸驼背,颤颤巍巍。
但汪奶奶截然不同,她爱穿蕾丝裙,小礼服,10厘米的高跟鞋,会化精致的妆容,拍美美的照片。
当主持人在大屏幕上晒出她的生活照时,嘉宾杨幂激动地说:"其实我这个年龄应该叫她汪奶奶,但我就是想叫她**姐。"
金星看到汪奶奶的好身材,直接说:晚饭我不吃了。
为了保持好身材,汪奶奶每天起床后都会拉伸10分钟,还要做护颈操,这些习惯一坚持就是60年,她的自律让许多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48岁“少女奶奶”火了,被误认为未婚少女:我孙子已上学!
不久前,有位48岁的奶奶,因为长着一张“少女脸”而火遍了全网。
如果只看照片,这绝对是一位不超过25岁的漂亮少女,并且穿着时尚,打扮精致。但事实上,这名已经当了奶奶的女子已经48岁了!
据这位奶奶说,48岁的她现如今出门经常会遇到年轻的小伙子过来搭讪。
当她说出自己已经是一位奶奶的时候,对方坚决不信,还说她是为了拒绝自己而寻找的借口。
“唉,有时候长得年轻也是一种烦恼,我大孙子都上学了,但说出去总有人不相信。”
老人提升自身形象,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现如今,老人带娃的家庭越来越多,如果老人注重保养和打扮,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他们会因为自己的亲人“漂亮”而更加有自信,除此之外,受老人的影响,孩子也会更加注重仪表,希望给人留下好印象。
2.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老人带娃的家庭,无疑和孩子接触最频繁的就是老人。
注重保养,时尚得体的长辈,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让孩子懂得分辨美丑,学会穿搭,还可以为老人的形象提出建议。
3.时尚前卫,与孩子的代沟小
一般来说,会保养打扮的老人思想都比较前卫,因此他们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就不会很大。
当老人的想法更加贴近年轻人,孩子也非常乐意与之沟通,如此一来,祖孙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家庭氛围也会和谐而轻松。
4.减轻子女的压力
能够保持美貌和身材的老人一般情况下都比较自律,他们不会胡吃海喝,而是懂得控制自己,如此一来,他们生病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除此之外,老人身体健康,心态年轻,和年轻人的矛盾也会少很多,还有精力帮助子女带娃,这样的父母不仅不让子女担心,还能帮他们减轻压力。
错认的成语错认的成语是什么
在文娱圈,有不少明星长相十分类似,有时分给人一种他们是双胞胎的错觉,但是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性,只需控制了他们的特性,其实很好分辨,那么今天就来一同理解一下吧。
第一对:夏雨和张一山,随着张一山渐渐长大,而且演火了不少影视剧,比方《柒个我》、《余罪》等。张一山近几年名气大涨,身体也渐渐变成了大人容貌。观众发现,张一山和另一位来自不同家庭的演员夏雨很像,那单眼皮和脸型都似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只不过,夏雨出道更早,往常快40岁了,而张一山只是一个90后小伙子。他们的区别办法很简单,看发型,张一山普通比拟前卫时髦,而夏雨普通都是千年不变的寸头。
第二对:王珞丹和白百何。这两人在文娱圈知名度比拟高,她们的五官很接近,从脸型、眉毛、眼睛来看,白百何更精致一些,皮肤也比拟好,而王珞丹比拟瘦点,皮肤比白百何黑一点,另外两人的性格也不同,白百何愈加生动,像一个富家公主。而王珞丹比拟矜持内敛,更像一个邻家的文静小妹。
第三对:王俊凯和孟子坤。王俊凯不用多说,往常的小鲜肉代表,TFBOYS组合队长,往常人气很高,凭仗高颜值和出众的唱跳才干,在文娱圈风生水起。不过有一个人和王俊凯撞脸了,那就是《明日之子》四强选手孟子坤,两人的发型和舞台作风比拟接近,经常被人误以为是双胞胎。有人以为,他的道路不断在模拟王俊凯,但是在实力上,还是王俊凯更胜一筹。假如辨别王俊凯和孟子坤的话,有一个办法屡试不爽,那就是想方法让他们笑,右边有虎牙的就是王俊凯了。
第四对:李沁和孙怡。她们两个应该是文娱圈最像双胞胎的明星了,两人在外貌上都是清爽自然的女神级别的美女,有着相同的发型,相同的五官,最像的是侧颜,远远看上去,简直分不清。她们两个笑起来就像对着镜子普通,不过李沁愈加灵动,演古装更是冷艳。
由于李沁出生于南方,而孙怡是正宗的东北女孩,性格自然不一样,孙怡作为东北女孩,有着鲜明的中央特征,性格直爽,有时分大大咧咧。而李沁就温婉知性,像大家闺秀普通。不过他们的同框的话,小编都分不清,你能分的清吗
梦见被误认险伤害
错认的成语有:认贼为子,误认颜标,翻脸不认人。
错认的成语有:错认颜标,误认颜标,认贼为子。2:拼音是、cuòrèn。3:结构是、错(左右结构)认(左右结构)。4:注音是、ㄘㄨㄛ_ㄖㄣ_。
错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错误地分辨_认识。
二、引证解释
⒈错误地分辨、认识。引《唐律疏议·杂律·错认良人为奴婢》:“诸错认良人为奴婢者,徒二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无名子谤议》:“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清吴骞《扶风传信录》:“仲仙词有‘悔当初错认你心同_蒂莲,到今朝方知你心不同如其面’之句。”
三、网络解释
错认(词语)错认,即为错误地分辨、认识。
关于错认的诗词
《菩萨蛮·无端错认游仙路》《棋·怕死贪生错认真》《菩萨蛮·层云错认山模样》
关于错认的诗句
错认黄泥唤作金错认三刀是得州刘郎错认风前柳
关于错认的单词
mistakefor
关于错认的词语
认影迷头错认颜标误认颜标认影为头认贼为子认奴作_认奴作郎认贼为父认贼作父无可否认
关于错认的造句
1、我肯定,先生,我绝不会把不拘礼节错认为蛮横无理;前者我是相当喜欢的,后者,却是任何一个自由民都不愿忍受的,哪怕是拿到薪俸,也不愿忍受。夏洛蒂·勃朗特。
2、李九看去,只见他剑眉星目,玉面朱唇,若没有白衣配金剑,定会把他错认为成俊秀儒雅的书生,果然是仙风道骨,气宇不凡。
3、是我想睡了,受不起打扰,时间比你重要,是我安定了,幸福的骚扰,我都厌倦了,是我懂事了,什么都不晓,连你都错认了,若说花事了,幸福知多少,你可领悟了。
4、独家报道:一对男女在身份被错认后,发生在纽约的浪漫约会变成重金犯罪的追逐战,当然,最后他们重燃激情。
5、在秋来之后的岁月里我,几乎可以被错认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女子。
点此查看
梦见被误认险伤害
1、梦见被误认险伤害的吉凶指数
基础运吉而能达有限之成就,但因成功运受到压制,故成功之后便难再伸展了,宜养(仁德雅量),可逃灾害而得平安。中吉
吉凶指数:98(仅供参考)
2、梦见被误认险伤害的宜忌「宜」宜叫外卖,宜自嘲,宜亲吻。
「忌」忌定计划,忌回忆怀旧,忌猜疑。
3、梦见被误认险伤害的预兆恋爱中的人梦见被误认险伤害,说明有诚信心对待婚姻可成。
本命年的人梦见被误认险伤害,意味着诸事阻碍不顺,慎防中毒、金石之伤,谨慎为妙。
梦见被误认险伤害 ,这两天运气不错,许多工作上的计划,正按照进度执行,而家人和好朋友们一路以来的支持,也正好让你能顺利度过前阵子烦躁的工作试炼。许多人际沟通与资金调度,也都顺利达成预计的目标,内心的力量支持你有勇气持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怀孕的人梦见被误认险伤害,预示生女,冬占生男,慎防流产,忌动土。
梦见被误认险伤害,按周易五行分析,幸运数字是 5 ,桃花位在 正西方向 ,财位在 西北方向 ,吉祥色彩是 ** ,开运食物是 鸡蛋 。
做生意的人梦见被误认险伤害,代表社会局势造成景气欠佳,营运不顺。
梦见被伤害,表示与家人的关系非常融恰。这时可以向父亲大肆撤娇,骗取更多的零用钱
梦见同性的同学,反映你现在人际关系上出现了问题。
梦见被伤害,说明与家人的关系非常融恰。这时可以向父亲大肆撤娇,骗取更多的零用钱。
梦见有人被伤害,按周易五行分析,幸运数字是 0 ,桃花位在 正西方向 ,财位在 西北方向 ,吉祥色彩是 紫色 ,开运食物是 汤圆 。
梦见妈妈被伤害,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 红色 ,幸运数字是 1 ,桃花位在 西南方向 ,财位在 正西方向 ,开运食物是 鱼 。
梦见被仇人伤害,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 绿色 ,财位在 正南方向 ,桃花位在 东南方向 ,幸运数字是 9 ,开运食物是 牛肉 。
做生意的人梦见被别人伤害,代表遭受破坏打击,以致经营不利,亏损。
梦见被钝器伤害 ,疲惫的一天,上周工作/学业压力还没有消散,这两天你没有多少做事的心情。建议你把活动场所搬到室外,会因为环境的空旷得到缓解哦!恋情发展顺利,和恋人会有聊不完的话题,但是也要小心直率的言辞伤害到对方,别以为熟悉就可以无所忌讳了哦!
上学的人梦见被仇人伤害,意味着要有耐心,虽然不能一次考上,再来即有成果。
梦见被伤害,表示与家人的关系非常融恰。这时可以向父亲大肆撤娇,骗取更多的零用钱
出行的人梦见家人被伤害,建议另选日期再出外。
本命年的人梦见害怕被伤害,意味着过刚则有灾殃,一切和气待人,退让一步则得吉祥。
本命年的人梦见妈妈被伤害,先苦后甘,检讨过去,策划将来,后半年较好。
上学的人梦见被别人伤害,意味着理科或口试成绩不佳影响录取。
文言文误认中的朗读停顿
1 文言文朗读停顿
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文言文的考查也出现了新变化。
即强调诵读能力、积累迁移运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而不再把测试重点放在词法、句法上。文言文停顿作为古诗文的诵读能力之一,也是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引起考生的关注。
哪些地方非停不可?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确定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1句首的关联词和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如: (1)虽/鸡狗不得宁焉。 (2)故/君子有不战。
(3)盖/一岁之犯死者而焉。 例(1)中的“虽”和例(2)中的“故”是连词,例(3)中的“盖”为语气助词。
2 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4)已而/夕阳在上。
(5)曩/与吾祖居者。 (6)中/轩敝者为舱。
例(4)(5)中的“已而”“曩”是状语,表时间,例(6)中的“中”也是状语,表方位。 3 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
(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若/毒之乎? (9)吾父/死于是。
例(7)中的“滕子京”是名词,作主语;例(8)中的“若”为代词,作主语;例(9)中的“吾父”是偏正短语,作主语。 4 谓语与宾语、补语间要停顿。
(10)乃重修/岳阳楼。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予将告/于莅事者。 例(10)中的“岳阳楼”是名词,作“修”的宾语;例(11)中的“古仁人之心”为偏正短语,作“求”的宾语;例(12)中的“于莅事者”是介宾短语,作“告”的补语。
5 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13)山肴/野蔌。
(1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例(13)中的“山肴”与“野蔌”,例(14)中的“良田”“美池”“桑竹”三个短语之间都是并列短语。
哪些地方不可停顿? 一般来说,以下两种短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古文原来的意思。 1 偏正短语 (15)而/乡邻之生/日蹙。
(16)得道者/多助。 (17)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例(15)中的“乡邻之生”,例(16)中的“得道者”,例(17)中的“山林之乐”都是偏正短语,均作句子的主语,所以它们都应连读。 2 介宾短语 (18)不足/为外人道也。
(19)其/如土石何。 例(18)中的“为外人”是介宾短语,作“生”的补语;例(19)中的“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把……怎么样”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顺当地找到正确答案。
2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原发布者: 亚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
篇一: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方法指导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
(1)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 “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
(2)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
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9(2c7若句首出现过渡性的词语。如3谓语与补语间要停顿。如:予将告2
3 文言文的朗读节奏怎么划分文言文语句节奏的划分:
一、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五、“而”字后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1“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
2“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续。
3“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
4“而”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六、节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七、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八、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
十、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十一、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
二、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
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正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翻译: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
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翻译:喜欢宴请客人,他的俸禄微薄,常常不使(俸禄)有剩余。
这些句子停顿是根据上面节奏划分规律之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和规律之六:节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A余幼时/即嗜学
翻译: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B断句应改为:益慕/圣贤之道
翻译:二十岁成人以后,我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C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D烨然/若神人
翻译:光彩照人的样子,如同神人。
这些句子停顿是根据上面节奏划分规律之十: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这里A项突出“年幼时”,所以在“年幼时”后停顿是对的;B项强调的是“益慕”,所以在“益慕 ”后停顿才对,再则,“圣贤之道”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可分开,这项就错了;C项突出强调的是没有鲜嫩、好吃的肉菜,“无”后停顿是对的;D项是突出光彩照人的样子,所以“烨然”后停顿是对的。
4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朗读音节的停顿求解答现在每年中考的文言文阅读语段内都有一道划分句子朗读音节停顿的题目,用“|”表示。
许多考生由于平时不重视文言文的正确朗读,这类题目掌握不了,当然得分率很低。怎样才能掌握句中停顿的方法,达到顺畅朗读而不至于音节错划,读破句呢? 一、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好停顿 我们在读文言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结合课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清句意。
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文意。这样,你就必须要了解课文内容,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在文中的意思是“另一只狼像狗似的坐在屠户前面”。其中“犬”在文中已经活用,由名词作谓语“坐”的状语,译为“像狗一样”,朗读时,应在犬的前面停顿,而不能停留在“犬”的后面,即“其一/犬坐于前”。
如果读“其一犬/坐于前”,“犬”就成了名词,其文意就成了“另一只狼,坐于前面”,这样就不好理解了。与课文的内容相悖,不能突出狼的阴险、狡诈。
5 文言文朗读节奏怎样划分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
(3)予/ 尝求/ 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4)率/ 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f ú ),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5)盖/ 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 (《捕蛇者说》)
(6)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7)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
(8)医之/ 好治不病/ 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
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
(9)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
(10)而/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1)然则/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12)故/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13)是故/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论贵粟疏》)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犬坐于前。
对下面这个类型句子的节奏划分也要遵循逻辑意义:然/ 得而腊之/ 以为饵(《捕蛇者说》)。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6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 亚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篇一: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三、方法指导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1)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 “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2)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9(2c7若句首出现过渡性的词语。如3谓语与补语间要停顿。
如:予将告2。
7 文言文朗读怎样停顿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文言文的考查也出现了新变化。
即强调诵读能力、积累迁移运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而不再把测试重点放在词法、句法上。文言文停顿作为古诗文的诵读能力之一,也是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引起考生的关注。
哪些地方非停不可?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确定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1句首的关联词和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如: (1)虽/鸡狗不得宁焉。 (2)故/君子有不战。
(3)盖/一岁之犯死者而焉。 例(1)中的“虽”和例(2)中的“故”是连词,例(3)中的“盖”为语气助词。
2 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4)已而/夕阳在上。
(5)曩/与吾祖居者。 (6)中/轩敝者为舱。
例(4)(5)中的“已而”“曩”是状语,表时间,例(6)中的“中”也是状语,表方位。 3 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
(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若/毒之乎? (9)吾父/死于是。
例(7)中的“滕子京”是名词,作主语;例(8)中的“若”为代词,作主语;例(9)中的“吾父”是偏正短语,作主语。 4 谓语与宾语、补语间要停顿。
(10)乃重修/岳阳楼。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予将告/于莅事者。 例(10)中的“岳阳楼”是名词,作“修”的宾语;例(11)中的“古仁人之心”为偏正短语,作“求”的宾语;例(12)中的“于莅事者”是介宾短语,作“告”的补语。
5 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13)山肴/野蔌。
(1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例(13)中的“山肴”与“野蔌”,例(14)中的“良田”“美池”“桑竹”三个短语之间都是并列短语。
哪些地方不可停顿? 一般来说,以下两种短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古文原来的意思。 1 偏正短语 (15)而/乡邻之生/日蹙。
(16)得道者/多助。 (17)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例(15)中的“乡邻之生”,例(16)中的“得道者”,例(17)中的“山林之乐”都是偏正短语,均作句子的主语,所以它们都应连读。 2 介宾短语 (18)不足/为外人道也。
(19)其/如土石何。 例(18)中的“为外人”是介宾短语,作“生”的补语;例(19)中的“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把……怎么样”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顺当地找到正确答案。
关于“误认”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37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