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小故事(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
勤俭节约小故事
网上有关“勤俭节约小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关于勤俭节约小故事(通用7篇)
故事是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勤俭节约小故事(精选7篇),欢迎阅览!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这句话人人都会说,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去做呢!从今天起,我也要开始勤俭节约。
中午吃饭了,我夹菜时掉了一块肉,我刚想把它夹起来,却遭到父亲的阻拦。爸爸说:“一块肉而已,桌子这么脏,这块肉不要了。”我听了说:“爸爸,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您告诉我的,现在怎么出尔反尔呢!”爸爸听了,不再阻拦我夹菜了。
再学校里,我把写满字的本子当草稿本用。一名同学见了,说:“写完了的本子还当草稿纸用,真是笑死我了。”我听了,说:“你知不知道中国每年要花很多钱买纸。”那位同学听了,目瞪口呆,羞愧得向我道歉。
为了节约能源,我呼吁大家,不要浪费东西了!
勤俭节约小故事2一年四季都有相应的美食,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的美食,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比起其他季节好吃的会更多一些。
比如玉米,玉米有很多种吃法,蒸着吃、烤着吃、煮着吃。我最喜欢吃水煮的黏玉米了,妈妈说小朋友多吃玉米还是很好的,而且也好消化,香甜的玉米煮熟以后热乎乎的,寒冷的秋风刮起来也不怕冻手,真的很喜欢吃。
还有秋梨,妈妈怕我秋天干咳,总是会买很多大红梨在家给我熬梨粥喝,银耳雪梨粥掺上香米,熬好后黏稠软糯,喝到胃里暖烘烘的,而且梨去燥败火,没有再比这更好的防止咳嗽的.办法了,还有一张就是山楂糕配梨丁熬制的山楂梨水,妈妈会经常给我水杯里带一杯让我在学校喝,真的很幸福。
另外就是秋天的重头戏螃蟹了,秋天的螃蟹肥美鲜香,清蒸、红烧、香辣各有一番滋味,今年妈妈还带我吃了蟹黄焖饭,鲜的我舌头都想掉出来,想想就美味。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农民伯伯在收获的季节洋溢着温暖的笑脸,但是妈妈跟我说粮食来之不易,我们也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能浪费粮食。
勤俭节约小故事3以前,我很喜欢折手工,可是,玩了一会儿我就把它们就都扔掉了,可是当我知道纸造出来需要许多木材,小树长大需要十几年,可我们写满一张纸只要几分钟,于是我觉得我不能浪费纸,可是在学校里浪费纸的同学有很多很多,比如,我同桌经常把纸撕了折纸飞机玩。我告诉他:“纸来之不易,而且造纸也会有许多的污染,比如空气污染。刚才你那张纸可以打草稿呀。”
勤俭节约小故事4节俭,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当你小看这两个字的时候,就会和我一样,发现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了。 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我出去找同学玩耍,半路上,看见一个小男孩,他先是像小偷似的东张西望,然后悄悄拿出水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里面的水倒掉,装作没事一样继续走着。这景象,为何那么熟悉?对了,我也是为了欺骗家人,把水偷偷倒掉过啊!回想起来,真不应该。再想想现在上火上的厉害,脸颊就泛起一点点红了,我捂着脸,跑着离开了哪里。 终于到同学家了。我一进门,就看到同学在看节约粮食的节目,我便走上前去,有好的跟她搭话,没想到她轻轻推开了我,悄悄地说:“嘘,别打扰我,我在看很重要的节目啊。” 我奇怪的看着她,十分不解。当我的目光落到电视机前时,才发现,自己和电视上举不节约粮食的例子相同,因为这样,形成了偏食的习惯。我的脸颊再次红了,急忙告别同学,飞奔回家。心想:真是丢人啊!做出这样的一些事情。 回到家,我认真的把自己不节俭的事情列出来,并努力去做到,真的好多了! 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给了你很好的启示吗?在此,我真诚希望大家重视节俭,让节俭带给更多人欢笑。一起行动起来吧!
勤俭节约小故事5说到这食物我就想起了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我总是改不了。上次我吃杨梅的时候就发现一只虫子在上面,我就把它扔进了垃圾箱。
在星期天的下午,妈妈和我还有琳琳阿姨一起去乡下摘杨梅,顺便改掉了我的坏毛病。刚进乡下,我就感到乡下的空气与城里大不相同。终于到了,刚一下车,就感觉山真高。刚开始,我还英勇无比的走在前面,越走越累我就准备找一块石头坐下来,结果发现有蛇,吓得都不敢动了,就连忙退到了后面。终于到山顶了,我开始摘杨梅了。终于摘完了两大篮,我去期盼已久的吃饭时间。
没想到,摘个杨梅也要这么累。我以后有珍惜食物啊!
勤俭节约小故事6在家里,我吃饭总是弄得饭粒到处都是。有一天,外公教育我说:“豆豆啊,你看,你掉了好多饭粒,你不知道,农民伯伯要多辛苦才能种出米来呀!”我听外公的话,看了一下他的饭碗一粒米都没有,我好像看到了农民伯伯在烈日下忙碌的身影,于是很不好意思,我就把剩下的饭吃完了,从这以后我再也没掉过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多了,但是我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勤俭节约这种美德坚持下去。
勤俭节约小故事7以前,我很浪费水,洗手的时候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我帮妈妈洗菜的水也直接倒掉了,我洗完脸的水也直接倒掉了,有一天晚上,我看见妈妈手里有盆水,我问妈妈这水干什么用,妈妈说:“这是洗菜的水,我正用它浇花呢。”我说:“啊!原来如此,以后我也可以节约水了。”妈妈说:“可别小看了这水,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盆这样的水,一年下来可以用水做好多事呢!”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有关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
有关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11、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周恩来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2、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4、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有关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2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必须要照这两个宇去做。”之后,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一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铺张浪费,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必须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先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有关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3相传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但是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期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透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理解你的推荐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
1、赵匡胤: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2、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3、雷锋的节约精神: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
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4、约翰洛克菲勒投宿: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有没有什么关于勤俭节约的小故事。日行一善的也行,不要太长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是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欢迎阅读。
1、冯玉祥夸奖佟麟阁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2、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3、 朱元璋勤俭节约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5、约翰洛克菲勒投宿
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
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
“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关于真实的勤俭节约小故事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真实的勤俭节约小 故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真实的勤俭节约小故事1
我想,“节粮”这个词对我们大家来说应该不会陌生吧。是呀,现在到处都有“节约粮食”的活动,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
虽然我们的祖国现在十分,繁荣昌盛,但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偏僻、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地方上学。人们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连大米都不多,更别说肉了,几乎没有,要是两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谢天谢地了。
唉,多么可怜呀,再看看我们,每天大鱼大肉,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还到处浪费。在学校里,有多少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到掉了,也许他家里很有钱,也许他家里有的是粮食,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如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见同学们这样做一定会很心痛,并且会指责同学们。在饭馆,有的人为了显摆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钱,便点了一桌子的饭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那去买给那些收泔水的。实际上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呀,这样也是一种节约呀。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 口号 ,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它是一种情结,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做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真实的勤俭节约小故事2
每当在食堂时,看到那不计其数浪费的剩菜,你是否会感到心痛当你浪费每一粒米时,你是否知道浪费的每一粒米是农民伯伯的一片苦心!
在同学们心中,一粒米算不了什么,而在贫困山区的孩子心中,那就是生的希望!在农民伯伯心中,那就是流下的每一滴汗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全世界,每6秒就会有一位 儿童 饿死,有10亿多人在挨饿,非洲南部地区的孩子们甚至连一口水和一粒米都没吃到喝到。这下你是否能感受到任何一点食物的来之不易!
在我国据统计,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贫困山区就有1。28亿的人口,也就是指1。28亿左右的人都得挨饿,一年浪费掉的足够能让他们吃3年多。而大学生浪费的量也不例外,他们倒掉的饭菜占购买总量的三分之一,他们一年倒掉的足以养活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也许,同学们还认为浪费不算什么,甚至还以浪费为荣的话,那请你想想,如果你是农民,你要种多久,才能弥补你所浪费的食物,刮风下雨时,粮食能不能丰收都是大问题,那你可要等5年多,每天都十分艰辛!现在,你是否知道浪费有多么可耻!
大家也可能只是嘴上 说说 要节约粮食,但你是否用行动证明过,我们可以向浪费粮食的人进行阻止讲道理。假如人人都节约每一滴水每一粒米,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真实的勤俭节约小故事3
今天,老师给了我一本《我的祖国》,这本书讲述了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强大,直至实现东方巨人的超越——圆梦奥运的历程。我们的祖国拥有壮丽的山河,历史悠久的名城,发奋图强的人民,读完这本书,我为我是一名中国小学生而感到骄傲。书中第三课《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让我印象最深。书上说21世纪,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6亿,却依然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在粮食问题日益凸现的今日,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中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人口却占世界22%,虽然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面对我国粮食恐慌这一严峻现实,有位叫袁隆平的爷爷,通过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品从300公物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1亿多人。袁隆平爷爷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在欣喜象袁隆平爷爷这样的科学家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我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在我们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吃了一半的面包、咬过一口的馒头、吃剩下的白米饭,这些在困难时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最终都进了垃圾筒。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样想就错了,我们来算一笔帐,如果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科学家们一边在努力研究如何解决粮食危机,我们却在另一边浪费粮食,照这样下去,这个危机不但解决不了,而且会更严重。
从小我们就学会了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句诗的含义呢暑假时我曾在水头田垅里看到农民伯伯、阿姨们,头顶烈日,有的脚踩打谷机,汗流浃背,浑身湿透;有的弯腰弓背,在烫脚的水中插秧的情景,才懂得一粒粮食一滴汗的真正含义。是呀,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的血汗凝成的,我们一定要特别珍惜。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感受更加深刻了,爱惜粮食,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为国分忧的举动。小朋友们,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不要再浪费资源了……
真实的勤俭节约小故事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它告诉我们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宽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养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坏习惯,这就助长了大家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
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在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点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两个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他们拿着菜单一下子点了十几道菜,没一会儿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摆满了饭菜。看见这一幕,我惊呆了,心想:这么多菜能吃完吗不会是大胃王吧但是,他们竟然没吃几口,把钱一交就走了。满满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务员给倒了,真可惜!
为了制止这种坏习惯,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法规,提倡节约。每年十月十六日是节约粮食日,这就告诉我们应从这就做起开展节约。
我们应该每次在饭店,点适当的饭菜,不够吃可以在点,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为没面子而浪费,通过国家这几年的宣传,这周星期五我们家在小六汤包吃饭,发现人们现在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已经有了节约的好习惯。
浪费粮食就像给白纸上抹上了黑点,而珍惜粮食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真实的勤俭节约小故事5
今天,我刚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随手就扔了,我见此情景就赶紧跑了过去,要劝劝那个小男孩。“小朋友,你是几年级的啊”“我是四年级的,你要干什么呀”“你不应该把没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为那是粮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这么说就错了,因为那都是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吃饱了,再吃就吐了。再说了我扔包子关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这么说就错了,粮食的用处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做酒,制做味精。如果钱是宝,粮食就是宝中宝。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费啊!假如我们一天浪费一个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费多少多少个包子,一年能浪费多少个包子呢就从小事说起吧,浪费东西就是浪费钱,你知道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吗”“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费东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说的做,再见!”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现在的人太浪费了,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有了一个东西再买,再买的东西就故意弄坏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不再浪费东西了!
关于真实的勤俭节约小故事相关 文章 :
★ 关于节俭的简短故事五篇
★ 关于现代节俭小故事事例最新
★ 节俭小故事5篇600字
★ 关于勤俭节约的作文精选5篇
★ 有关勤俭节约作文5篇
★ 勤俭节约的作文精选5篇
★ 以勤俭节约为话题小学精选作文5篇
★ 12个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
★ 2021当代节俭小故事事例
关于古代勤俭节约小故事100字精选
1、冯玉祥夸奖佟麟阁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2、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3、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4、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5、约翰洛克菲勒投宿
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
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
“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6、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关于“勤俭节约小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