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是成语吗(不假思索地反义词是什么)
-
不假思索是成语吗
网上有关“不假思索是成语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不假思索地反义词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不假思索,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jiǎ sī suǒ,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出自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近义词
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不暇思索、毫不犹豫、不加思索、知名不具、若有所思
反义词
慢条斯理、深思熟虑
造句:
她ㄧ看见麻烦事,就会不假思索的下定论。
看到爱心捐助的盒子,他不假思索地捐出了零钱。
考卷一发下来,他就不假思索地振笔直书。
他不假思索就行动,结果还真的解决了问题。
遇到难题时,应该要先仔细思考怎么解决,如果不假思索地马上向他人求教是很不好的。
由于他提出的要求很容易达成,所以我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不假思索地反义词是什么
不假思索解释词语介绍如下:
不假思索 bù jiǎ sī suǒ: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近义词: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相似词:不加思索?思索?久假不归?假痴不癫?不思进取?不好意思?乐不思蜀?百思不解。?
(1)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2)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这道题。
(3)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4)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
(5)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
(6)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
(7)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8)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般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
(9)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了,就有人不假思索地点头。
(10)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批评责怪学生的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也在接受学生的评价么?
(11)在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不假思索得说:我是班长。
(12)当老师问小明的理想后,小明不假思索的说:“要当科学家。”
(13)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回答别人问题时,总是不假思索。
(14)他在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实在很荒唐,主管当然不假思索便予以否决了。
(15)他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显得很熟练。
(16)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
不假思索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词语不假思索什么意思
不假思索反义词:
搜索枯肠,冥思苦想,再三考虑,慢条斯理,深思熟虑,犹豫不决,绞尽脑汁
[拼音] [bù jiǎ sī suǒ]
[释义]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出处]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第四卷:“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不假思索造句
1、不假思索,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jiǎ sī suǒ,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2、出自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3、近义词: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4、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搜索枯肠、犹豫不决。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拼音:?bù jiǎ sī suǒ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词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近义词: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
造句:
1、机会来的时侯像闪电一样短暂,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2、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只有带着淡然的态度,做好当前的事情,才能如愿以偿。只有到了未来,才知道今天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那都是你理想的未来。能抓住机遇的人,大都是不假思索就作出选择的人。
3、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4、实话最好说,不假思索,怎么表达都是真的;谎话最难讲,怎么编也编不严实,不小心就说漏了。故意做作也是很难的,怎么做也不象真事儿。因此,丈夫大可不必自己找罪受,自己为难自己,到头来也失去了妻子的信任。所以说男子要有真实,真实,是最有力量的表现,最有信心的表现。
5、在知识竞赛会上,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6、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7、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8、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
9、他不假思索,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10、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11、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这道题。
12、就在这时,它突然发现一口井,他不假思索的跳进井里。
13、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14、在书店里我发现了几本早就渴望得到的小说集,就不假思索地掏钱买了下来。
15、祖母问我:下回还来不来?我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16、我话一说完,她就不假思索地说:“好,跟你去。”。
17、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
18、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19、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了,就有人不假思索地点头。
20、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批评责怪学生的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也在接受学生的评价么?
21、在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不假思索得说:我是班长。
22、当老师问小明的理想后,小明不假思索的说:“要当科学家。”。
23、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回答别人问题时,总是不假思索。
24、他在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实在很荒唐,主管当然不假思索便予以否决了。
25、他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显得很熟练。
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1、不假思索的假:假借,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敏捷、熟练,用不着答考虑。
2、不假思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jiǎsīsuǒ,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3、出自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4、译文:戒惧谨慎独,不需要勉强,不假思考,只是一念之间,这意思就领会到了。”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读音:bù jiǎ sī suǒ
出处:宋代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例句: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个答案。
“不假思索”的近义词介绍:脱口而出
读音:tuō kǒu ér chū
表达意思:意思是指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出处:清代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八回,“虽然不至于通部滚瓜烂熟,大约一部之中,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里,不然怎么能够脱口而出呢?”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假思索地说话。
关于“不假思索是成语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515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 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
-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