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可以持续那么久?(“封建”一词的来历)

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可以持续那么久?(“封建”一词的来历)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29    点击:  442 次

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可以持续那么久?

网上有关“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可以持续那么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封建”一词的来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封建社会是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单纯的农业经济是稳定性最高、进化度最小的经济结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一家一户的经济,这种经济结构顽强地抵抗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一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极端低下,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所以小农经济虽历经掠夺兼并,却仍不断再生,所以这种经济结构破坏的速度,一直是很缓慢的,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政治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压迫和剥削,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专制制度的压抑。

沉重的赋税、徭役等等剥削,使农民难以进行简单再生产,统治阶级重农抑商政策,又使资本主义因素受到阻碍,这就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缓慢发展。

家族宗法制的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这是和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互相联系在一块的,一家一户进行生产的个体经济,是家族宗法制的基础。族权和宗法的统治,又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紧紧结合在一起。

家族宗法制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社会细胞,长期不变。由于家族宗法纽带的坚韧性,整个社会的基础结构,维系得十分稳固,因而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十分漫长。

封建思想:

封建社会中往往存在相当明显的阶级制度,如中国的宗法制,西欧的教主-国王-领主-爵士制,形成金字塔式的统治架构,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也是如此完善的,通常领主的爵士不会再对国王效忠,也因此有了一句名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然而这种统治结构能够长期维持下来的,就是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通常以“君上大权”为骨架,融入一些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而汇集成,其中也含有一些优秀的道德价值观,最典型的是中国的“儒家思想”。

百度百科—封建社会

“封建”一词的来历

一。奴隶社会:周

1。周王朝。 约800年

周王朝分西周、东周两个阶段。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到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被北方的犬戎人杀死,这是西周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到公 元前256年秦国军队灭亡周朝,这是东周时期。虽然周王朝建立的确切时间目前史学 界还无法给出一个十分精确的答案,但是粗略估算前后历时800年左右。但周朝是个

比较松散的分封制国家,后300年间基本是名存实亡。

2。夏朝:600年

3。春秋时期294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4。战国时期254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

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最长的朝代。秦以外,所有的朝代都从立国者建立的“小王朝” 算起,至退出中原统治地位截止。因而不包括东晋、南宋、残元、南明。这一算法, 与史家通常定义的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符合。

1。清朝:清296年,清朝的皇帝是中国历代质量最高的,没有一个昏君,没有一个暴君,连守成之君也很少,若不是东西方碰撞,统治时间会更长。

2。汉朝:实际上是两个朝代,因为中间有王莽的新朝15年。所以,汉朝是西汉214年,

东汉196年。东汉末自建安元年起,习惯上认为已进入曹魏、三国时代,因而东汉实 际是172年。

3。唐朝:和汉朝一样,是两个朝代,中间有武则天的“周朝”15年。两个唐朝加在 一起289年。

4。明朝276年

5。宋朝167年

6。元朝162年

7。晋朝45年

8。隋朝37年

9。秦朝15年。秦是中国的创立者,从“始皇帝”算起是15年;从秦王政即位算起是

40年;从秦灭周室,史家以秦代周纪年算起是49年

"封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封建一词本出自柳宗元的<<封建论>>.但是他所的封建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封建有很大不同.而且封建一词在中国是和郡县相对的.而现在我国教科书上所说的封建,完全是采用马克思的说法.本人以为,马克思的说法应用于中国的社会是很不恰当的.马克思关于封建的研究完全是根据西方社会来进行的,尤其是德国的社会状况.而如国把它的成果来套东方社会,则绝大部分是不适用的.比如中国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进入成熟的奴隶社会,而且在中国那时的生产条件和社会结构也不允许有大量的奴隶存在,所以用马克思的说法之于中国就很不合适.不过中国也有过类似马克思所说的封建社会,那就是周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封建就开始日趋消亡了.到了唐代,所谓的王基本上是不就国的,而是住在国都只拿工资罢了.之后各个朝代<明朝除外>,基本上都是如此.

封建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中国古代“封建”的原始意义是封土建制、封邦建国,大规模“封建”的事实发生在西周建国初年.

甲骨文中已有“封”字,是在土堆上种树的象形,它是土地疆界的一种标志.帝王要在其统治范围内或势力范围内建立诸侯国,首先要确定它的疆界,设置“封”作为标志,并建立某种法规,这就是所谓“封建”,也可以单称“封”或“建”[4] .或谓殷代已有“封建”,根据尚嫌不足[5] ,且殷代没有出现需要普遍实行“封建”的客观情势.盖周族以僻处西陲的蕞尔小国灭掉“大邑商”,如何统治这幅员广阔的土地,成为十分棘手的问题,分封制度由此应运而生.分封的用意,是让亲戚子弟率领族人到各地建立武装的据点,以此为依托控制各个地区,并从而形成拱卫宗周的态势.《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讲的就是这一事实.诸侯从周天子那里取得土地和人民,即拥有相对独立的土地领有权和政治统治权,同时要向周王室提供贡赋,形成某种统属关系.诸侯又对其统属下的亲戚子弟进行分封.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桓公二年》).从周天子到诸侯卿大夫士,形成以宗法制维系的等级体系,君临广大被占领地区人民之上.大规模的“封建”完成于西周成、康之世,以后只有零星实行者,但“封建”所形成的一整套制度延续到春秋以至战国.

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是必然的吗?

封建的意思是一种分封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

读音:[fēng jiàn]。

近义:专制、分封、迷信、愚昧。

反义:开放。

造句

1.在中世纪欧洲,鞍的改良与封建时期骑士之间的战役有很大关系。

2.中山先驱民国建,倡导共和扫封建。

3.在封建社会,子弑父、父杀子、兄弟互相残杀的事,史不绝书。

4.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农民起义视为心腹之患,其实他们的认识是错误的。

5.封建思想在中国真可谓根深蒂固,要彻底铲除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6.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的各封建贵族都建立有自己的武装。

7.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文化运动,对维系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8.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无情碾碎旧的封建的主义,先进的中国***应运而生,她带领中国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领导我们越过一个个坎坎坷坷。

不是,实际上没有什么是必然的。封建代替奴隶不是必然,资本代替封建也不是必然。只能说后者比前者有更大几率避免出现错误。更能够有效率配置社会资源,相对更公平(这种相对实在脆弱),更能激发积极性。在总体上能创造更多财富。但并不代表就能取代旧制度,趋势是趋势,实际是实际。说个比方,人人都知道改革(革命)好,不革命迟早灭亡,但是改革要死一半人(举例)?干不干?多少人,多少国家,多少民族有这个壮士断腕的勇气?是等待一下看看有没有平稳解决的机会(改良,资产阶级),还是修修补补(清政府,李鸿章)?你看成功从奴隶到封建的民族不多,我们历史上多少留下名字的古族在周朝”失踪“了。从封建到资本不多,就西方和日本算真正改成正果了。从资本到共产,现在都还不能说。我们中国能够从沉沦中走出来,一方面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盘子大(扛打),另一方面是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实际就是如此,莫笑)抛头颅,洒热血,把所有的路都走了,缝缝补补惨败,改良不成功,最后靠死人,靠革命,闯出条路,一般的小国家哪里有这么多的机会,一步错,步步错,还必然?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不错了。如果日本当时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当改不改,当杀不杀,今天它能比棒子好多少?日本人有狠气,我们有曾经为大国国民留下来的血气和老祖宗留下的底气。所以现在都是大国,你看那些玛雅人,印第安人国家,没有盘子,没有血气,没有智力。现在身死国灭,帝国的遗体被白人作为战利品放在博物馆里展览,徒被那些傻x赞叹。记住,一切都是努力,一切都是奋斗。我们奋斗了,我们牺牲了,加上祖宗底子大,天上也没有陨石下下来把世界毁灭,其他国家也没有绝世大杀器,一举灭族(印第安人灭亡就是因为西方人的病菌这个绝世大杀器,印第安人与世隔绝,对海外病毒没有抵抗力)所以我们成功了。我们现在人,要知道感恩,要感谢父辈的牺牲与勇气,不要怎天骂毛主席,骂以前的***。过去没有或然,未来没有必然。明天也许就是世界毁灭,明天也许美国就研制出了专门针对中国人种的生化武器。努力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那么长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非常完善,能够满足历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太多的途径可以让不同阶层之间的人相互流通。一方面士、农、工、商大家各安其分各司其职,一方面封建政府又提供了多种阶层上升的渠道。这成为了古代封建社会和制度稳定的根源。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也可以叫做四民社会,四民即士、农、工、商。士即社会中的精英分子,他们是封建国家的直接际掌管者和维护者;从秦朝开始随着官僚政治的出现并奠定,士的地位就慢慢的稳固了下来;在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前,官僚政治一度面临崩溃。

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士的地位重新得到了巩固。并在宋朝达到地位的高峰。整个封建国家全仰赖士人阶层的管理维护。农即农民,负责对统一国家广袤的土地进行耕种。

农民以家庭或者家族为单位形成一个个小农业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这也就是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国家为了巩固小农经济出台“重农抑商”的政策。以此来奠定小农经济的地位在封建社会中的不可动摇性。

封建社会的形成方式: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西方,所有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封给贵族、功臣,贵族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封给亲信,如此下去。而在中国,自从商鞅变法起就实行土地私有制,地主对辖内土地拥有绝对支配权,可以任意买卖。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地主占有土地,赶走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即农民),然后把土地租佃给这些无地农民,由农民自行开发与耕种,缴纳地租。在西方封建社会时期,封建领主不仅占有农田,还把原来生息在这片领地上的农民也囊括入自己的帐簿,使大批农民沦为农奴。

中国封建社会里,农民们名义上有独立的人身,但实际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根本没有自由。在西方,农奴则被视为领主财产的一部分,与奴隶类似,但农奴只可使用不可买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封建社会

关于“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可以持续那么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611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