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巫臣(申公巫臣不爱江山爱美人,带夏姬私奔下场如何?)
-
申公巫臣
网上有关“申公巫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申公巫臣不爱江山爱美人,带夏姬私奔下场如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春秋时期陈国陈灵公和他的两位臣子孔宁、仪行父,因和夏姬私通,后来遭到了夏姬的儿子(也有说丈夫)夏徵舒的报复,陈灵公点儿背,最后不幸被杀死,而孔宁、仪行父两个*贼则侥幸逃到了楚国。
当时楚国的国君是楚庄王,此人也是个好色之徒(孔子都说,食色性也!)。孔宁、仪行父见了这位楚王,于是一面指责夏徵舒的弑君“暴行”,一面又在楚庄王面前极力的称赞夏姬的美色。在美色的诱惑下,于是楚庄王借讨伐诛君犯上的罪行之名,出师灭了陈国。
陈国被灭后,夏姬便被楚庄王当做战利品带到了楚国。孔宁、仪行父当初的赞美之词也许夸张了些,不过夏姬的确是一位旷世美妇。楚庄王得到夏姬后,于是就想纳其为妃。但这时却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劝阻楚庄王,此人也是楚国的公室之后,芈姓,屈氏,名巫,字子灵。
屈巫认为,楚庄王出兵消灭陈国,是为了讨伐叛逆。如今灭了陈国要纳夏姬,这样发动正义战争的性质就变了,成了为美色而战,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对楚国是有害无益的。楚庄王听了屈巫的话,于是只好放弃了纳夏姬的想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时楚国不仅楚庄王艳羡夏姬的美,楚庄王的弟弟公子侧也想娶夏姬。但同样遭到了屈巫的劝阻。夏姬是陈国灭亡的引子,在当时无疑是亡国的害物。这样看来屈巫应该是一位正直的一心为国的忠臣才对,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劝阻了楚庄王兄弟,后来的后来屈巫竟自己娶了夏姬。
当初屈巫劝阻了楚庄王兄弟,楚庄王恍然大悟后来就把夏姬送给了楚国的一位叫襄老的连尹(楚国管理弓箭的官职)。但这位襄老老兄架不住这么大的桃花运,后来不幸战死在了沙场。襄老战死后,他的儿子黑要连父亲的尸体都不顾,竟将庶母夏姬“烝”过来。由此可见夏姬之美色,也难怪屈巫当初居心叵测的劝阻楚庄王父子。
襄老死后,屈巫便开始了和夏姬的私奔计划。屈巫假借帮助夏姬寻回丈夫尸体的名义,取道郑国而后逃到了晋国,在去郑国的路上屈巫娶了夏姬。然而,屈巫最终是抱得了美人归。但却害苦了留在楚国的族人。公子侧得知屈巫娶了夏姬大为恼怒,当初你口口声声劝阻我,如今你却抱得美人,于是诛灭了屈巫留在楚国的族人。
然而公子侧是出了恶气,却直接把屈巫逼到了晋国阵营。为了报复公子侧报复楚国,后来屈巫向晋国献计“联吴疲楚”,并且屈巫亲自出使吴国,把楚国的先进战法教给吴军。这样一来,先前称霸诸侯的楚国就此衰落了下来。楚庄王的霸业也因这一场来来回回的情爱受到了重创。
当然,屈巫带着夏姬叛逃时,楚庄王已经去世一年多了,当时在位的是楚共王。也许屈巫的人品不怎么样,但这位楚国的公室之后却是个先知式大臣,能力不一般。要不然也不会在投奔晋国后,造成“楚才晋用”给楚国带来那么大的损失。不过屈巫固然有能力,却因为一时的贪恋美色,害了族人误了楚国,这又似乎不很划算。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很多时候,“克制”这种能力和智慧和学识并不成正比,往往那些学富五车能力出众者更比一般人冲动的多,屈巫就是很经典的一例。屈巫逃到晋国后改名巫臣,并且还改氏为申,因此后世又称其为申公巫臣。屈巫和夏姬育有一女,后嫁给了晋国名贤叔向(即羊舌肸),生有一子羊舌食我。
屈巫出使吴国时,曾借道莒国。当时屈巫一看莒国城墙破旧就劝莒国重视一下,但莒国国君却认为,莒国穷乡僻壤不值得那些诸侯攻打,所以没必要把城防弄那么好。但屈巫却不以为然,认为当时天下形式是诸侯争相开疆拓土,跟偏僻不偏僻没关系。后来莒国果然被灭。从这件事儿来看,屈巫的前瞻性和对时局的把控能力不简单。
虽然屈巫影响了当时的历史,但由于他好色叛国的恶行,所以后世史学家对他并不太关注。屈巫的最终命运如何,这个历史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可以推测,这样一位先知式大臣应该过得不差。只是不知道,最后屈巫有没有后悔当初所作的决定。
申公巫臣不爱江山爱美人,带夏姬私奔下场如何?
中国的春秋时期,有一个美丽绝伦的女人,她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凡是见到她的男人,都被她的容颜所折服。她的一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却都以受守寡告终,因为她,一个国家覆灭了,连英雄盖世的一代霸主楚庄王,也差点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的存在,甚至影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进程……姬来自郑国,早年嫁给了陈国的一位叫御叔的男人,生了儿子,叫夏征舒。御叔很早就死去了,可是夏姬的青春犹在,这就要寡妇门前是非多了!陈国的君主看上她了:我们国家还有这么个宝贝呢?与此同时,仪行父和孔宁两个公卿级的人物也看上她了。反正丈夫也死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一个也是轰着,两个也是赶着,夏姬照单全收,一律来者不拒。
他们三个就没日没夜地往夏姬家竞赛似的跑。晚上到夏姬家去,白天在朝中,每个人手里边都有夏姬私赠的内衣,还拿着相互显摆:你看你有,我也有。这按史书说法,就是“公卿宣*”,是不正经的。
当时有个叫泄冶的大臣站出来指责他们,于是孔宁、仪行父就合起伙来把泄冶给杀掉了。这一下就没了拦挡了,他们就变本加厉成天地往夏姬家跑。
有一次,三人又来到夏家喝酒。三杯酒下了肚子,就不说人话了。陈灵公指着夏征舒说:你瞧,他长得像你。他指的是仪行父和孔宁中的一个。那二人也不吃亏,反过来说:我们瞧他怎么长得又像你?
他们在这儿合伙不说人话,就惹恼了夏征舒。夏征舒不是小孩子了,听到三人评说自己的相貌,就要有所行动了。这场宴会结束的时候,陈灵公、孔宁、仪行父歪歪斜斜往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对着马棚,突然发现,夏征舒已经摆好强弓大弩正等着他们呢!三人还没反应过来,夏征舒就射了一箭,一下就把陈灵公射个正着,陈灵公当场就死了。孔宁和仪行父一看君主被射死了,酒都醒了,撒腿就跑。夏征舒再射第二箭时,已经连人影都没有了。
夏征舒弑杀了风流君主后,居然一不做二不休地继位称君!反正仪行父、孔宁不是说他长得像陈灵公吗,那夏征舒想,保不齐我就是陈灵公的私生子,虽说是龟儿子,可龟儿子也是儿子,我就干脆做了君主吧!
消息传出去之后,楚庄王马上派兵进入陈国,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陈国。之后,楚庄王忽然想要见见这位夏姬,主要是好奇,这个女人能亡一个国家,到底怎么回事?这一瞧,不得了啊,他顿时没了魂了!那点儿君主的高傲自尊、男人那点儿不得了,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全都被打垮了。一时间他就像过了电一样,浑身都麻了!心里想,陈灵公死在这个人身上,也挺值的!于是楚庄王就提出来,这个女人真是从来没见过的、匪夷所思的美,我要娶她!楚庄王也魂不守舍,中了夏姬的邪了。但因为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只好作罢。
这时候,楚国大司马子反,也站出来说:君主不是不娶夏姬了吗?那就该轮到我了,我娶她!他也看上这女人了!
申公巫臣又站出来劝阻说:这个女人可不祥,你看她搞死多少人了,最早那个叫子蛮,然后是御叔,然后是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哪个得了好了?子反一听这话,坚挺的欲望登时就缩了。
楚庄王把夏姬赏赐给一个叫连尹襄老的人,这也是楚国的一个贵族。后来,襄老也在之战中被人射死了。连尹襄老有个儿子叫黑腰,黑腰看着这个后妈,也控制不住自己,他们俩之间,就又不清不楚了。
这时又有一个人站出来要娶夏姬,就是申公巫臣本人!他说:娶夏姬这个女人不道义,不道义,我认了。娶她是要短命的,短命我也认了!总而言之,他是瞎子害眼――豁出去了!
他让夏姬借着给连尹襄老收尸的理由从楚国来到了郑国,因为申公巫臣一时没有机会离开楚国,二人就在空中“结了婚。等到多年以后,楚庄王死了,他才有机会离开楚国跟夏姬团圆,成为她的新一任丈夫。
消息传到楚国,一下子让一个人气炸了肺,这个人就是子反。好你个申公巫臣,你不让这个娶,不让那个娶,原来你给自己留着呢!于是,子反就联合了子重,杀了申公巫臣家族的人,还私分了申公巫臣家族的财产。
申公巫臣心中愤恨不已,就向晋国建议联合正在崛起的吴国,对楚国形成夹击之势!自此以后,吴国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军力迅速强大。他们开始伐楚、伐取巢、徐这些归顺了楚国的小邦,东南一带的蛮夷人群开始归依吴国,吴国不断在楚国的东南骚扰袭击楚国,子重在一次与吴打仗战败后,突发急病身亡!
这就是一个女人带来的历史变化。其一,楚国从此有了严重的后顾之忧。不得不向晋国提出”弥兵“的要求。春秋的历史由此转入后期阶段。其二,从此以后,霸主的争夺多了角色,那就是吴国和越国。晋国可以在楚国身后培植力量,楚国人也可以有样学样,在吴国的身后培植越国!历史就这样一报还一报地向前滚动变化着。
左传全集《巫臣教吴叛楚》原文赏析与注解
自古以来,很多朝代都出现了很多英雄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为博红颜一笑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春秋时期,楚国的巫臣申公,他为了当时著名的美人夏姬抛弃了身份和地位一起远走他国,最后落得他的家族都被楚国的君王给杀死了。
申公这个人在当时楚国的时候是非常有名望的,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而且的话每次都能给准确的预测到事情下一步的发展。由于他出众的才能,他在楚国是非常得到楚庄王的重用的。但是这一切从楚庄王把当时著名的美人夏姬带回楚国开始之后就改变了。这个申公他见到了夏姬的容貌之后,就深深地被这个中年的女人的魅力所吸引了。
但是他知道这个是楚庄王带回来的女人,他是想要把她纳入自己的后宫的。而他身为一个聪明的人,他自然也知道这个女人进入后宫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他自己也一直非常的想要得到夏姬。因此他就就私底下接近夏姬,表明自己想要跟她在一起的心意。而年过40多的夏姬,本身也是个放荡的人,加上申公有意的勾引,两人的感情也算是定了下来。
后来在申公的谋划夏夏姬没有顺利的成为楚庄王的王妃,而是申公带着夏姬两人逃出了楚国,并且投奔到了楚国的对手晋国那边。晋国非常的欢迎这个申公。毕竟的话他的名声在春秋时期是非常响亮的。因此的话他在晋国得到了重用,但是当楚国的君王得到他投奔晋国之后,就开始对他在楚国的家人诸人进行了残酷的虐杀,最后导致申公巫族的族人全部都被杀死了。而申公这个人也因此成为了春秋,那个时候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典型代表。
屈巫的计娶夏姬
巫臣教吴叛楚
(成公七年)
题解
对于巫臣的为人,年轻的楚共王的评价是最为公允的。大意是说,巫臣在取得夏姬这个问题上有点不择手段,为自己算计得也太过分了;但是他在国家大事上为先君庄王出谋划策则是忠心耿耿的。这个鉴定,优点不抹杀,缺点不掩盖也不夸大,做得相当客观。但是,重权在握的令尹子重和司马子反私心却重了点,在处理巫臣的问题上不仅心胸狭窄,感情用事,而且干脆是发泄私愤,满足私欲。
原文
楚围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43],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44],是以为赋[45],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46]。晋、郑必至于汉[47]。”王乃止。子重是以怨巫臣。子反欲取夏姬,巫臣止之,遂取以行,子反亦怨之。
注释
[43]赏田:对有功的人奖励赏赐的田,也称赏地。
[44]邑:指公邑。春秋时邑分为公邑、私邑,公邑为诸侯所领有,私邑为诸侯封给卿大夫的采邑,也称食邑。
[45]赋:指兵赋,按田赋所出的军用人力物力。
[46]无申、吕:指申、吕若成了赏田或部分成了赏田,楚国就将失去防御北方的大门。
[47]汉:汉水。
译文
楚国包围宋国那一次战役,楚军回国,子重请求取得申邑、吕邑土地作为赏田。楚共王答应了。申公巫臣说:“不行。申、吕两地之所赖以成为城邑的,是因为从这里征发兵赋,以抵御北方。如果私人占有它,这就不能成为申邑和吕邑了。晋国和郑国一定可以到达汉水。”楚庄王就不给了。子重因此怨恨巫臣。子反想娶夏姬。巫臣阻止他,自己反而娶了夏姬逃到晋国,子反因此也很怨恨巫臣。
原文
及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杀巫臣之族子阎、子荡及清尹弗忌及襄老之子黑要[48],而分其室[49]。子重取子阎之室,使沈尹与王子罢分子荡之室,子反取黑要与清尹之室。巫臣自晋遗二子书[50],曰:“尔以谗慝贪婪事君[51],而多杀不辜[52]。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53]。”
注释
[48]巫臣之族:指屈氏一族,包括下述之子阎、子荡及弗忌三人。清尹:楚国官职名。
[49]室:家财。
[50]遗(wèi):致送。二子:指子重、子反。书:信。
[51]谗:说人坏话。慝(tè):邪恶。
[52]不辜:无罪之人。
[53]罢(pì):同疲。奔命:奉命而奔驰。
译文
等到楚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杀了巫臣的族人子阎、子荡和清尹弗忌以及襄老的儿子黑要,并且瓜分他们的家产。子重取得了子阎的家产,让沈尹和王子罢瓜分子荡的家产,子反取得黑要和清尹弗忌的家产。巫臣从晋国写信给子反、子重两个人,说:“你们用邪恶贪婪事奉国君,杀了很多无罪的人,我一定要让你们疲于奔命而死。”
原文
巫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54]。吴子寿梦说之[55]。乃通吴于晋。以两之一卒适吴[56],舍偏两之一焉[57]。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58],使为行人于吴。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59],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60]。
注释
[54]晋侯:晋景公。
[55]说(yuè):同悦。
[56]两之一卒:合两偏之一卒。一卒为战车30辆,分为两偏,每偏15辆。适:前往。
[57]舍:指留下给吴国。偏两之一:15辆战车。
[58]置:安排,也可释为留下。
[59]蛮夷属于楚者:即指巢、徐、州来等。
[60]通:交往,建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国:指中原诸华夏国。
译文
巫臣请求出使到吴国去,晋景公允许了。吴子寿梦喜欢他。于是巫臣就使吴国和晋国通好,带领了楚国的三十辆兵车到吴国做教练,留下十五辆给吴国。送给吴国射手和御者,教吴国人使用兵车,教他们安排战阵,教他们背叛楚国。巫臣又把自己的儿子狐庸留在那里,让他在吴国做外交官。吴国开始进攻楚国、进攻巢国、进攻徐国,子重奉命奔驰。在马陵会见的时候,吴军进入州来,子重从郑国奉命赶去救援。子重、子反在这种情况下,一年之中七次奉命奔驰以抵御吴军。蛮夷属于楚国的,吴国全部加以占取,因此吴国开始强大,吴国才得以和中原诸国往来。
评析
令尹相当于后世宰相,肚里撑不得船,这宰相怎么能做得好。要知巫臣之举,并非叛逃,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过是“好色为*”罢了。政策如果宽松点,在道德上作些谴责就可以了。甚至宽容到家,听之任之也并无不可,反而能起以德服人之效,巫臣自己也会对故国故人怀有负疚之感。毕竟为了一个女人耍尽花招擅离职守避居他国,并不是男子汉能引以为豪的事。子重、子反以通敌罪严加惩处,不仅夷其族人,连毫无关联的夏姬前夫之家也不能幸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巫臣逼到了敌对的位置上去,矛盾因此而激化为对抗。
巫臣恨的只是子重、子反,但是他削弱的、为害的却是生他养他的楚国。从这一点讲,他比之三个世纪以后同是屈氏一族的大诗人屈原,在精神上和人格上就要逊色很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了。
楚庄王时为屈巫出任申公,因此又他又称为申公巫臣。
前599年,陈国发生内乱,夏征舒发动叛乱,杀掉了国君陈灵公,自立为国君。原因是陈灵公与大臣孔宁、仪行父与其母夏姬*乱。
夏姬为郑穆公之女,以美艳著称。还未出嫁时就与兄公子蛮私通,不到三年公子蛮夭折。后来嫁给了陈国的夏御叔。夏御叔为陈宣公之孙,公子少西之子,与夏姬婚后生有一子即夏征舒。夏御叔与夏姬婚后仅过了十二年,夏御叔死。后来巫臣说她“夭子蛮,杀御叔”。
夏御叔死后,好色的陈灵公如蝇逐臭,早闻夏姬美貌,于是想方设法走进。但陈灵公自知相貌不行,而且有狐臭,并不为夏姬所喜。这时大夫中又两个无耻之徙,即孔宁和仪行父,两人亦贪恋夏姬美貌,又设计接近
楚庄王早就对陈国垂涎。这次孔宁与仪行父来到楚国请兵讨伐叛逆,于是楚庄王立即发兵陈国,陈国不敌,楚军攻入陈国,夏征舒一家全部楚军捉拿。楚庄王杀掉了夏征舒,但见到夏姬时,一时惊为天人。于是楚庄王有心要把夏姬纳入后宫。
这时早闻夏姬美貌的巫臣见夏姬果如传言之美,于是也想纳为己有。当然,对夏姬美貌垂涎的还有令尹子反。巫臣见庄王有意,于是就以堂皇之言谏楚庄王不要因纳夏姬而落得*荡之名。雄才大略的楚庄王虽然喜欢夏姬的美貌,但爱江山甚于美人,于是放弃了这一念头。
接着令尹子反想要夏姬,屈巫又指称夏姬曾害死丈夫、情人、甚至是她的儿子也不能免其祸,还差点让陈国灭亡,是不祥的祸水,子反遂打消娶她的念头。但屈巫说了这么堂皇正义的言辞,自己也不好再索要夏姬。最后楚庄王让夏姬成为鳏居的大夫连尹襄老的续弦妻子。
屈巫一番忙活,却让襄老白捡便宜。但并不死心,他在等机会。数年后襄老死,屈巫精心策划,同夏姬约定后,让她到郑国去,然后从郑国聘之为妻。夏姬与屈巫的爱情是伟大而又浪漫的,哪怕是过了千年,万年。那短短的四个字:归!吾聘女依然令不少渴望得到真爱的女孩们魂牵梦萦,为之动容落泪。
楚共王即位(前590),屈巫又借聘问于齐国的机会,尽带家室财产而行。到了郑国,让副使回国复命,自己则携夏姬与家室奔晋。“晋人使为刑大夫”。
春秋最大“红颜祸水”:祸害10了个男人灭了一国
中国的春秋时期,有一个美丽绝伦的女人,她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凡是见到她的男人,都被她的容颜所折服。她的一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却都以受守寡告终,因为她,一个国家覆灭了,连英雄盖世的一代霸主楚庄王,也差点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的存在,甚至影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进程……姬来自郑国,早年嫁给了陈国的一位叫御叔的男人,生了儿子,叫夏征舒。御叔很早就死去了,可是夏姬的青春犹在,这就要寡妇门前是非多了!陈国的君主看上她了:我们国家还有这么个宝贝呢?与此同时,仪行父和孔宁两个公卿级的人物也看上她了。反正丈夫也死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一个也是轰着,两个也是赶着,夏姬照单全收,一律来者不拒。
他们三个就没日没夜地往夏姬家竞赛似的跑。晚上到夏姬家去,白天在朝中,每个人手里边都有夏姬私赠的内衣,还拿着相互显摆:你看你有,我也有。这按史书说法,就是“公卿宣*”,是不正经的。
当时有个叫泄冶的大臣站出来指责他们,于是孔宁、仪行父就合起伙来把泄冶给杀掉了。这一下就没了拦挡了,他们就变本加厉成天地往夏姬家跑。
有一次,三人又来到夏家喝酒。三杯酒下了肚子,就不说人话了。陈灵公指着夏征舒说:你瞧,他长得像你。他指的是仪行父和孔宁中的一个。那二人也不吃亏,反过来说:我们瞧他怎么长得又像你?
他们在这儿合伙不说人话,就惹恼了夏征舒。夏征舒不是小孩子了,听到三人评说自己的相貌,就要有所行动了。这场宴会结束的时候,陈灵公、孔宁、仪行父歪歪斜斜往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对着马棚,突然发现,夏征舒已经摆好强弓大弩正等着他们呢!三人还没反应过来,夏征舒就射了一箭,一下就把陈灵公射个正着,陈灵公当场就死了。孔宁和仪行父一看君主被射死了,酒都醒了,撒腿就跑。夏征舒再射第二箭时,已经连人影都没有了。
夏征舒弑杀了风流君主后,居然一不做二不休地继位称君!反正仪行父、孔宁不是说他长得像陈灵公吗,那夏征舒想,保不齐我就是陈灵公的私生子,虽说是龟儿子,可龟儿子也是儿子,我就干脆做了君主吧!
消息传出去之后,楚庄王马上派兵进入陈国,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陈国。之后,楚庄王忽然想要见见这位夏姬,主要是好奇,这个女人能亡一个国家,到底怎么回事?这一瞧,不得了啊,他顿时没了魂了!那点儿君主的高傲自尊、男人那点儿不得了,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全都被打垮了。一时间他就像过了电一样,浑身都麻了!心里想,陈灵公死在这个人身上,也挺值的!于是楚庄王就提出来,这个女人真是从来没见过的、匪夷所思的美,我要娶她!楚庄王也魂不守舍,中了夏姬的邪了。但因为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只好作罢。
这时候,楚国大司马子反,也站出来说:君主不是不娶夏姬了吗?那就该轮到我了,我娶她!他也看上这女人了!
申公巫臣又站出来劝阻说:这个女人可不祥,你看她搞死多少人了,最早那个叫子蛮,然后是御叔,然后是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哪个得了好了?子反一听这话,坚挺的欲望登时就缩了。
楚庄王把夏姬赏赐给一个叫连尹襄老的人,这也是楚国的一个贵族。后来,襄老也在之战中被人射死了。连尹襄老有个儿子叫黑腰,黑腰看着这个后妈,也控制不住自己,他们俩之间,就又不清不楚了。
这时又有一个人站出来要娶夏姬,就是申公巫臣本人!他说:娶夏姬这个女人不道义,不道义,我认了。娶她是要短命的,短命我也认了!总而言之,他是瞎子害眼――豁出去了!
他让夏姬借着给连尹襄老收尸的理由从楚国来到了郑国,因为申公巫臣一时没有机会离开楚国,二人就在空中“结了婚。等到多年以后,楚庄王死了,他才有机会离开楚国跟夏姬团圆,成为她的新一任丈夫。
消息传到楚国,一下子让一个人气炸了肺,这个人就是子反。好你个申公巫臣,你不让这个娶,不让那个娶,原来你给自己留着呢!于是,子反就联合了子重,杀了申公巫臣家族的人,还私分了申公巫臣家族的财产。
申公巫臣心中愤恨不已,就向晋国建议联合正在崛起的吴国,对楚国形成夹击之势!自此以后,吴国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军力迅速强大。他们开始伐楚、伐取巢、徐这些归顺了楚国的小邦,东南一带的蛮夷人群开始归依吴国,吴国不断在楚国的东南骚扰袭击楚国,子重在一次与吴打仗战败后,突发急病身亡!
这就是一个女人带来的历史变化。其一,楚国从此有了严重的后顾之忧。不得不向晋国提出”弥兵“的要求。春秋的历史由此转入后期阶段。其二,从此以后,霸主的争夺多了角色,那就是吴国和越国。晋国可以在楚国身后培植力量,楚国人也可以有样学样,在吴国的身后培植越国!历史就这样一报还一报地向前滚动变化着。
春秋第一尤物夏姬,艳妇也需要真爱|Robin读历史
申公巫臣本是楚国大夫,他的老板是顶着“春秋五霸”光环的楚庄王。巫臣本来在楚国安静的辅佐着楚庄王的称霸大业,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可是一个女人的出现打破这种宁静的和谐,让巫臣站在了历史的转风口上,我们先从这个女人——夏姬说起。
夏姬是郑国公主,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倾倒众生。
通常漂亮的女人在历史上都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成了红颜祸水,看看夏姬那串长长的“害人”简历:三次成为王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夏姬一而再,再而三的嫁为人妇,从国君到大臣无人不为之倾倒。
陈国国君陈灵公,就和两位大夫一齐拜倒在夏姬的石榴裙下,君臣三人共享夏姬,而且互相炫耀夏姬赠予的私物。身为国君的陈灵公,这种行为无异于作死。夏姬的儿子夏徵舒就看不去了,一箭射死了他。而霸主凳子刚暖热的楚庄王,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弑君这种犯上行为,领兵讨伐陈国,并将夏姬作为战利品带回楚国。
此时,申公巫臣第一次见到夏姬,夏姬已经30多岁了,仍是位绝佳的美人,白玉镶珠不足比其容色,玫瑰初露不能方其清丽。就连楚庄王这个骄傲的霸主,也被她征服了,想纳夏姬为妃。
申公巫臣站了出来,力谏楚王:“大王您讨伐陈国是正义的行为,如果纳夏姬为妃,就属于打着正义的旗号贪图美色,会被诸侯耻笑。”楚庄王毕竟是一代霸主,面子比较重要,他悻悻的打消了念头。
这边楚庄王刚打消念头,那边楚国的司马子反又出来,说他也要娶夏姬。这时申公巫臣第二次站了出来,他对子反说:“夏姬虽美,但是不详啊,你看她已经克死多少人了。”子反冷静一想也是,命比较重要,于是他也打消了念头。
后来,楚庄王便将夏姬赐给了楚国贵族连尹襄老。可怜的连尹襄老,没享几天艳福就战死沙场。夏姬又成了无主的妇人,而楚庄王和子反暗自庆幸没有娶夏姬。
这时又有一个人开始打夏姬主意了,他就是套路了楚庄王和子反的申公巫臣,他说服别人的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却没有说服自己。
可是申公巫臣对夏姬的感情与众不同,他爱的深沉厚重,请听我慢慢道来。
夏姬听从申公巫臣的建议,打着去给连尹襄老收尸的名号,逃到娘家郑国。而申公巫臣仍在楚国,一直等机会跟夏姬相会,而这一等就是十年。
十年,改变了很多东西,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夏姬的年龄,年近五十了。草木零落,美人迟暮,夏姬老了,可是申公巫臣仍然在等。直到公元前589年,楚庄王去世一年后,新晋楚王派巫臣到齐国访问,他就乘机把自己的家室财产全部带走,去找夏姬。
我想起了玛格丽特在《情人》里那句着名的话: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
申公巫臣大概是很爱夏姬的了,不同于夏姬以往的任何男人。
再后来那个曾经也要娶夏姬的子反,怨恨巫臣的套路太深,让他与美丽的夏姬失之交臂,就杀了巫臣留在楚国的族人。巫臣跟楚国也就结下了梁子,他就去辅佐楚国的劲敌晋国,然后建议晋国联合吴国,夹击楚国。还亲自跑到吴国,教吴国人驾驶战车。申公巫臣改变了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提前拉下了楚国衰落的序幕,这全部的导火索都是因为他深爱着的夏姬。
夏姬和申公巫臣后来怎么样史书无载,会是个圆满的结局吧!
楚共王的巫臣叛楚
楚共王是楚庄王之子。他这一辈子始终生活在父亲的光环和阴影下,人们经常会用他与其父亲进行对比参照。楚共王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他温和得甚至使人觉得他有点迂腐。
楚庄王驾崩不久,申公巫臣利用出使齐国的机会携夏姬私奔到楚之敌国晋国之处,在楚国引起轩然大波。此夏姬被喻为春秋战国时期五大美女之首。
楚庄王灭掉陈国时,面对夏姬的美貌很动心,想把她纳入后宫。就是被申公巫臣所劝阻。楚国司马公子侧也想娶她为妻,也被申公巫臣的一席话吓得打消念头。哪知道申公巫臣这几年期间,一直在处心积虑地娶夏姬为妻,这自然引得公子侧暴怒。他向年幼的楚共王建议,用以重币把申公巫臣从晋国引渡回国。楚共王拒绝了他。公子侧基于申公巫臣为了一个克夫的寡妇不惜冒犯楚国之法,忘掉自己的使命,叛逃晋国,欺骗楚庄王等大罪,要求诛灭其九族。楚共王很快把申公巫臣的功过从公私分开来说,认为申公巫臣为楚庄王谋划则忠,但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则不忠。既不否认他的叛国,却把性质与罪大恶极区分开来。年幼的楚共王当时的决策,就是从政治方面考虑,甚至可以说是深谋远虑。 如果按照公子侧泄私愤的做法,等于把申公巫臣推到绝路上,使他一心事晋。后来公子侧与令尹子重灭申公巫臣之族,使申公巫臣亲赴吴国,为吴训练军队,为了取信于吴,还把儿子留在吴国,可见他对自己祖国的决绝。这样晋吴联盟,在楚国后背上插上一刀。
下面的话是什么意思?
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1)晋以巫臣为邢大夫。(2)
注释(1)“申公巫臣”,即屈巫,氏屈,字子灵,楚国大夫,任楚申县(在今河南南阳北)县尹,故称申公。“夏姬”,郑穆公之女,陈大夫御叔之妻,夏徵舒之母,以美色闻名。陈灵公及大夫孔宁、仪行父曾与之*乱。其子夏徵舒忿而杀死灵公,招致楚军讨诛。楚庄王及楚将子反欲纳夏姬,皆为申公巫臣所劝止,夏姬被赐予楚大夫连尹襄老。连尹襄老死后,又与其子黑要*乱。申公巫臣串通夏姬,使之返郑,然后乘出使齐国之机迎娶夏姬,投奔晋国,则此“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之谓。(2)“邢”,即邢丘,晋国邑名,在今河南温县东北。
关于“申公巫臣”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616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 醉蓬莱(会稽蓬莱阁怀古)
- 水龙吟(送吴季申赴省)
- 蜀道后期(客心争日月)
- 西河(和周美成金陵怀古)
- 瑞龙吟·送梅津
- 清平乐(柬邢宰)
- 客盂,盂有问余于右元者,右元占韵复之,阿好过情,遂如韵自遣
- 贺新郎(丁未守邵武,宴同官)
- 问歌颦(雨中花令)
- 访城西友人别墅(澧水桥西小路斜)
热门名句
-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
-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