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日本留学生在日本找工作容易吗-)
-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
网上有关“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日本留学生在日本找工作容易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03年,中国在日留学生杨海嘉为了写关于日本战争史的论文,特意到墓园转一转,他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又拜访了德川家族的墓园,但依旧没有找到写作的灵感,在他转到一个不知名的墓地时,看到墓碑两个字,这两个字引发他极大的好奇。
他开始四处走访,一件被封尘120年之久的历史被翻了出来,这件往事还得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说起,那时刚刚发展起洋务运动。
清朝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部分清朝官员意识到只有发展科技,才能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第一批军工业。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先后出现,就连军事方面也是向欧洲看齐,在北洋水师没有建立之前,日本的铁甲船在海上耀武扬威,清朝在海面上还得给日本银两。
恭亲王就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方针,浙江巡抚丁日昌也是章程入奏建立三洋海军,在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清朝从英国购进了2300吨的巡洋舰?致远?号,?靖远?号,又从德国购进2900吨的?经远?号、?来远?号。
北洋水师最巅峰时,军舰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达到了4000余人,在前十年的改革下,晚清竟然出现了?同治中兴?的景象,日本铁甲舰在海战当中屡次受挫。
日本军界要人山县有朋指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日本又早已制定侵略中国的计划,因此在1890年日本明治天皇再一次进行军事改革,每年日本将财政收入了60%用来发展海军,日本天皇更是抽出30万元的宫廷费用用来打造船只。
全国上下士气高昂,大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日本平民更是积极地为天皇建造船只,全国以赶超清朝为目标,准备打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在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预备军的陆军。
日本海舰更是达到了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而清朝停止了购舰造船,依旧停留在25艘军舰,1891年以后,清朝就连枪炮都没有更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投入了630000人,死亡人数高达31500人。
然而在这些牺牲的人当中,有10位水军失踪了,原来日本想要了解更多的情报,就抓捕了10位水兵进行拷问,清朝在战败的背景下,也无心关心这些失踪的水兵,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
这10位水兵没有了任何价值,日军也没有留他们活口,他们死后,也没有归还尸体,只是随便葬在郊区,但这10人宁死不屈的精神感染了他们,日军还建了碑,但是日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就刻上了?俘虏?二字。
自从杨海嘉公开这篇论文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许多再日留学生纷纷前来祭奠这些牺牲的海军,并希望有一天他们能落叶归根。
日本留学生在日本找工作容易吗?
人物介绍:冯铃,天津人,2005年10月来日本留学,就读于群马NIPPON语学院。2007年4月申请成为奈良教育大学的研究生,2008年4月考上奈良教育大学的正式院生,攻读学校教育专业。2009年4月回群马NIPPON语学院就职,担任中文指导老师。
记者: 您好,冯铃**。按惯例请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可以么?
冯铃: 好的。我叫冯铃,中国天津人。2005年10月来日本留学,后来申请了奈良教育大学的研究生,一年后考上了院生。今年大学院毕业,回到群马NIPPON语学院担任中文指导老师——刚到日本的起点,算起来已经在日本留学了5年半了。
记者: 2005年来日本,我记得当时正值中国国内反日运动高涨,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锐减,这种环境下您为什么选择还要来日本呢?
冯铃: 2003年,我从国内大专毕业后,在天津的留学中介上班。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的都是想出国深造的学生。耳濡目染,也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大专文凭,从事的工作也和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就考虑是否该出国看看。为此我比较了很多国家,觉得还是日本最适合自己——留学的费用比较低,起点也不高,离中国也近。当时没有考虑更多的国际环境,就来日本留学了。
记者: 那您为什么选择了群马NIPPON语学院,而不是大阪东京的语言学校呢?
冯铃: 这个是因为在工作中和这所语言学校有所接触,自己觉得群马不同于东京都,虽然不繁华但很适合读书,我考虑还是学习环境更重要一些。加上和NIPPON语学院的校长也聊过,彼此感觉都不错就决定到群马NIPPON语学院了。
记者: 来日本的时候日语什么水平?
冯铃: 几乎一点不会。
记者: 来日本之后和在国内感受有什么不同呢?
冯铃: 其实我在国内的时候已经从各种渠道对日本有一定了解,所以到了日本感受差异倒不是太强烈。不过因为所在地不是东京,是群马,所以生活费比我想象要便宜些。还有就是以前都听说日本人冷漠,不好相处。但真的接触起来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冷漠,很多日本人非常好相处。也许是群马是小地方,所以民风比较淳朴吧。
记者: 您说生活费比较便宜,我想问一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冯铃: 主要是房价。在群马,我住学校寮,一个人才两万日元,而且自己的空间比较大,这让我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记者: 您在这所语言学校学习了1年半之后,为什么申请了奈良教育大学的研究生呢?
冯铃: 当时这是最困扰我的问题之一。我在国内是大专,想直接考国立大学的大学院比较困难,如果考学部的话要再花4年的时间,到毕业的时候,我年龄也不小了,所以我就考虑能节约时间的进学途径。当时我考虑得最多的是插入大学三年级的进学选择,之后语言学校的老师又给我推荐了研究生的这条路。那时候我既没有日语等级证书也没有留考成绩,觉得自己去东京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就专注调查日本地方上的国公立大学,发现奈良教育大学大专生也可以申请,就去申请了。
记者: 能说一下申请过程么?
冯铃: 之前我也给奈良教育大学的几个老师都发了信,有的老师因为要退休,有的因为太忙。我后来的教授给我回了信。告诉我,他在学部的课程是木材加工,在大学院是教育学,愿不愿意跟他转教育学,课题是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正好我国内学的是机械制造,在日本想学教育学,所以对我来说这个老师特别符合我的想法。几次接触下来感觉挺好,就申请了他的研究生。
记者: 那您在奈良教育大学读了一年的研究生?
冯铃: 是的,我是中国大专学历,没有学位证书考大学院的时候需要资格审查。不过我的教授比较帮我,在我还是研究生阶段的时候就让我加入了产业技术教育协会,我在研究生阶段就在学会里发表了一篇论文,也因为有这篇论文我很顺利地通过了资格审查。
记者: 大学院阶段主要从事那方面的教育研究呢?
冯铃: 我研究的是教具方面,针对初中生的技术方面教育。日本的中学课程里有技术课和家庭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我把日本从有技术课以来所有的教具都研究了一遍,比较利弊,2008年发表的论文。2009年开始研究各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后来通过教授牵线,把日本最新的中小学生教具,买了很多套,比如机器人、迷你电脑之类,送给了中国的一个学校,也算是给中国教育做了点贡献。最后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中国和日本技术教育的比较方面。
记者: 这个我要替中国的学校向您和您的教授说一声谢谢。那您毕业之后为啥又选择回到您来日本的原点,群马的语言学校里工作呢?
冯铃: 因为最初让我有来日本打算的,就是群马的Nippon语学校的老师,在语言学校这段日子大家也都相处的不错,关系也挺好,有段时间就在学校里当兼职。到了奈良之后也在这里的语言学校里打过工,所以对于语言学校的事务我是最熟悉的。加上我在日本学的又是教育,2009年因为金融危机工作特别难找,所以我觉得也不用去看什么大公司,找个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于是就联系原来的语言学校,双方认可,我就在这里就职了。
记者: 我想问问您生活方面的情况,一般我知道日本地方上不大好打工,您打过工么?
冯铃: 在群马的时候我没怎么打过工,只在学校里当兼职。到了奈良第一年没有怎么打工,还是大阪的语言学校里当事务。第二年在一家餐厅打工,又拿到了奖学金、申请到了一个月4700日元的学校寮,所以生活上问题不大。
记者: 听了您的故事,我觉得您的留学生活非常顺利,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起伏,平平安安的就过来了,非常理想。
冯铃: 说实话我也这样认为,我并不是什么特别优秀的学生。但也许我来的时候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吧。其实在日本5年多的时间里,也不是都一帆风顺的,但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会多多考虑,选择一条不一定是最光鲜但确实最适合我的路。交朋友我会找放心一点的朋友,做事也尽量会做的完美一些,遇到困难多问问前辈,很多小事情我做得很用心,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做留学生的这5年总的来说还是很顺利的。
记者: 事实上我想大多数留学生都想和您一样让自己的留学生活过得顺顺利利,谢谢冯铃**为我们分享自己的故事。祝您在今后的工作里也一帆风顺。
记者手记
对冯铃的采访,是在电话里进行的。预定采访的当天正好是语言学校审核材料的日子,非常繁忙。刚刚上班才两天的冯铃到了晚上9点多还在学校里。因为怕我等急了,向学生借了耳机抽了30分钟的空闲,才有了这篇采访记录。
与以往的采访不同,冯铃的留学生生活中没有挑灯夜战的学习场景,没有艰险的大学入试,没有辛苦的打工经历,没有丰富多彩的感情故事。一切显得很平淡,很顺利,就好像她不是来日本留学,只是去了离家不远的外地念大学而已。
这样的留学生活其实是让人羡慕的,虽然和那些有着日本名校光环的学生比起来她的留学生活并不精彩,但每一步脚踏实地,一步步从起点的语言学校走到了大学院,又回到了自己的起点,完成了学生到老师的过程。正如她自己所说,自己走的路并不是最光鲜,但却是最合适她的路。
我经常和国内即将来日本的留学生聊天,大多数都踌躇满志地问我东大该怎么考,大有考不上日本一流名校绝不回家的气魄。也有的战战兢兢,一直询问我日本打工好不好打,万一打不到工是不是就要饿死了。
我想告诫那些尚未踏上日本的土地就已经在梦幻中为自己谋划踏进日本一流大学的同学们:首先,您要先学会走路才能学跑,先要学会跑才有可能飞。在日本留学最重要的不是考大学,而是学会如何生活,生活首要就是务实。我还想用冯铃的例子告诉那些忐忑不安的同学们,日本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您也可以像冯铃那样过得很顺利,只要您选择了合适自己的道路。
日本留学生在日本找工作容易吗?
由于经济长期低迷,日本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日本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但随着日本企业不断加快进军中国的步伐,富有活力、干劲十足的中国留学生逐渐成为日本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统计结果,目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共86000人,每年走出大学的是14000人,其中绝大部分在日本找到了工作。
日本某国际大型企业的人事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中说,来我公司面试过的中国留学生都很富有活力,不像日本学生那样暮气沉沉的。在谈到努力方向时,他们每个人的眼睛都闪闪亮,对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喜欢日本公司的高薪待遇,将来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储蓄后,想要自己做老板?。这是中国留学生的特色,也是很多企业都看好的。但仅有这些还不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中国留学生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的娴熟性和对社会的了解度。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和日本社会广泛接触,他们对日本社会的熟悉度甚至超过了很多日本企业的想象。
目前,为提高就业率,日本各大学都在校内开设了就业咨询窗口,指导帮助学生制作履历书、练习面试等。中国留学生也可以自由参加,帮助很大。
更多海外打工信息请点击相关链接
海外经历能给海归带来什么?叶丰认为,首先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海外的研究经历给了我更广阔的视野,对于科学研究的思考也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他指出,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不仅体现在实验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问题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上。因此,有志于回国从事科研工作的海归,一方面要在专业技能上过硬,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略)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留学生数量中排第一,是真的吗?
这个消息是真实的。据媒体报道,日本的留学生总数已达到27万人之多,而中国留学生的总人数则突破10万人数,占比达到40%,日本已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那么中国留学生为什么把日本作为首选之地
一日本距离中国比较近。日本与中国都处于东亚,距离中国比较近,坐飞机也就是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可以说利用一个周末双休的时间就可以回来探亲了。而且中国人的传统是很重视亲情的,在日本距离中国这么近的条件下,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这一点也不意外。
二日本同属大中华文化圈,中国留学生更能适应。日本在历史上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也中国一样也属于大中华文化圈中的一员。中国留学生选择去日本留学,在生活习惯与思维模式上比较相近,可能更容易融入日本社会,这对中国留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随处看到汉字,从字面意思上基本上能够猜测出是什么意思,这让中国留学生能够更加适应。
三日本的大学教育水平高。不得不说的是,日本的大学教育水平也是很高的。日本的多所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一直处于前列,他们的大学教育水平也是很高的。而且日本的科技发达,日本人的特有的孜孜不倦、坚持不放弃的精神也深深影响到了中国人,这都使日本在世界上地位比较高,也使得中国留学生对日本充满了向往和期待,这也是中国留学生选择日本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日本文化与中国相近,而且日本经济发达,距离中国很近,大学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气,这都是中国留学生把日本作为留学首选之地的原因所在。
关于“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