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在哪个博物馆(湖南马王堆墓葬是哪个朝代的墓葬)
-
马王堆汉墓在哪个博物馆
网上有关“马王堆汉墓在哪个博物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湖南马王堆墓葬是哪个朝代的墓葬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972年湖南出土马王堆
马王堆汉墓藏于省博物馆。? 1972年至1974年在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马王堆发掘出土。 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身躯完整,全身湿润,一些关节可以活动,软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一具新鲜尸体相似。 它不同于木乃伊以及蜡和泥炭鞣制的尸体。 它是一种特殊的尸体,是防腐领域的奇迹,震惊了世界,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游客。 女性尸体被解剖后,尸体和内脏被陈列在一个专门设计的地下室里。 马王堆三座汉墓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大部分保存完好。 其中各类漆器500余件,制作精美,装饰华丽,焕发出新的光彩。 珍贵的是一号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保存完好。 品种繁多,有丝、齐、罗、纱、锦等。 有素纱禅衣,轻如烟,薄如吊灯。 这件衣服长1.28米,长袖,仅重49克。 出土的帛画是我国最早描述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 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汉墓一号漆棺色泽如新,棺材上绘行云流水,动物妖怪造型奇特,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三号墓出土的大量10万余字帛书,是难得的历史文献。 帛书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科技等诸多方面。 经排序,共有28种12万字以上的图书。 还有几本书,其中大部分是丢失的书籍。 汉二号墓出土的地形图,其绘制技术和标明的位置与现代地图大体相似,曾在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展出,受到高度评价,被誉为“ 惊人的发现”。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距市中心4公里。 因据说是楚王马印的陵墓而得名马王堆。 三座汉墓中,第二座为汉初长沙丞相李苍,第一座为李苍之妻,第三座为李苍之子。 三座墓葬中,一号墓规模最大,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深16米。 现在1号、2号墓已经填满,3号墓经过整理加固、保存,新建了大跨度屋顶。湖南马王堆墓葬是哪个朝代的墓葬
湖南长沙发掘了三座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这批墓葬结构宏伟完整,出土了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重要文物三千余件。
湖南长沙发掘了三座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地处于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于1972年-1974年先后进行3次考古发掘。
利苍是湖北荆州人,早年随汉高祖刘邦打拼天下,后分封为轪侯,死后葬于马王堆汉墓二号墓,其妻名叫辛追,葬于马王堆汉墓一号墓。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科技的发展以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长沙发掘了三座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什么?
汉朝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妻子辛追和其子利_或兄弟的古墓。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_侯利苍的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三座汉墓。
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是汉初长沙丞相_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马王堆三座汉墓墓主下葬年代不同。二号墓墓主_侯利苍约下葬于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三号墓墓主利苍之子下葬年代是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一号墓墓主利苍妻下葬年代可能还要略晚一些。
扩展资料
马王堆汉墓古尸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她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文化贡献巨大,几辈子也研究不完。1972年长沙市东郊五里碑附近有一处土丘,相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此处有两座面积相当、顶部呈圆状的土冢,传说是长沙王刘发安葬母亲唐氏(生母)和程氏二姬之处,故称“双女冢”。
马王堆汉墓的墓葬形制与棺椁结构,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原来马王堆地势较高,造墓时先在山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墓底长7.6米、宽6.7米,下置垫木与两层底板。
百度百科—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在哪里
湖南长沙发掘了三座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
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湖南长沙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的这批墓葬结构宏伟复杂完整,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重要文物3000余件。
墓葬形制:
马王堆汉墓的地面上,原有大小相仿的两个土丘,东西并列,底径各约40米,顶部圆平,高约16米。当地原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造墓时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后填土夯实,筑起高大的坟丘。
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3座墓的墓底和椁室周围,都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
马王堆属于长沙的著名景点。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开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原来以为是五代楚王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
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处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
棺内女尸一具,保存十分完整,为国内所仅见。随葬物品非常丰富,达3000余件,有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竹木器、木桶、农畜产品、中草药等。其中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花纹鲜艳,色彩绚丽,画面内容想象丰富,是中国现存2100多年前的丝织品绘声绘画珍品。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之子。3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又据考证,侯系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四年(公元前191年)即废。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如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
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出土文物后移至湖南省博物馆陈列,三号墓坑则仍保留原样,以供中外游人参观游览。
长沙马王堆汉墓在哪 如何坐车
马王堆全部出土文物,陈列在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网址:>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1972年至1974年,考古工作者对长沙马王堆一号、二号和三号墓进行发掘,证明这里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工艺繁复的漆器,秀美的丝织衣物,珍贵的简帛文献,奇幻的彩棺帛画,墓主的不朽之身,被誉为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当时,在马王堆三座汉墓之中,总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成为人们了解2200多年前社会生活的窗口。2020年10月6日下午,我来到湖南省博物馆,参观完二楼的基本陈列后,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三楼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1、 惊世发掘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区东郊,地面残存有两座土冢,外观很像马鞍子,被称为“马鞍堆”。后来,讹传为“马王堆”。1971年底,湖南省军区366医院在马王堆施工时,经常遇到塌方,出现可燃气体。得知消息后,湖南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赶到现场,发现这里是一座古代墓葬,编号为“马王堆一号墓”。
1972年1月16日至4月28日,对马王堆一号墓进行发掘。随后,在一号墓的西侧和南侧,又发现了二号墓和三号墓。1973年11月至1974年初,对马王堆三号墓和二号墓进行发掘。
墓葬分布
新闻报道
在这三座汉墓之中,马王堆一号汉墓保存完好,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组成。墓葬坐南朝北,深度大约20米,从上往下依次为封土、夯土、白膏泥和木炭。
当时,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墓道时,发现两侧各有一个黑乎乎的窟窿。随后,将速凝石膏和成浆灌进去,等石膏干了,剥出来一看:竟然是两个跪坐的人!他们原本是木雕的守门人,虽然木头腐朽,但是形状仍存。如今,张开双臂的“石膏人”被摆放在展厅内,好像在欢迎大家走进马王堆汉墓陈列。
墓葬填土
跪坐木雕
2、 生活艺术
在接下来的展厅里,光亮如新的文物让人眼花缭乱,对轪侯一家人的衣食起居进行还原,直观地表现了西汉时期的贵族生活。同时,反映当时手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艺术文化的昌盛。
这些随葬品集中放置于椁室的四个边箱之中,包括陶器、漆器、木俑、乐器、纺织品、竹简和竹木器等。其中,木俑总共出土266件,可以分为戴冠男俑、着衣女侍俑、着衣歌舞俑、彩绘立俑、彩绘乐俑、辟邪木俑等六种类型。
女俑
男俑
漆器共出土约500件,包括鼎、匕、盒、壶、钫、卮、耳杯、盘、奁、案、几和屏风等,保存完好,光可鉴人。其中,耳杯和盘子占漆器总数的一半以上。
耳杯分成大、中、小三种型号,在耳杯的内底大多写有“君幸酒”的字样,周围的红漆地上描绘着黑漆卷云纹;在一些小漆盘子的内底部,可以看到“君幸食”的字样。这里的“幸”有“希望”的意思,表达希望使用者能够愉快地喝酒和吃饭。
耳杯
盘子
这里出土的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数奁和卮是夹纻胎。装饰这些漆器的花纹大多为红、黑和灰绿等颜色,分为漆绘、油彩和针刻等方式,以几何纹为主,龙凤纹和草纹为辅。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东边箱和南边箱里,总共出土7件漆鼎。当时,刚出土的时候,在1件漆鼎内,竟然盛满藕片!其他6件漆鼎,鼎内的食物早已无存。但是,过了一会儿,这些藕片就消失殆尽,化成了一鼎普通的水,让人感到非常的遗憾。
鼎和勺
盆和匜
在展厅中部,将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扇子、凭几、屏风和竹席进行的组合,完美地展示了墓主人生前房屋里的家具陈设。其中,在屏风正面的中心,绘有一件谷纹玉璧,周围环绕着几何方连纹。
在展柜之中,陈列着一件竹熏罩和一件带盖的陶熏炉。当时,出土的时候,在陶熏炉的内底,盛满燃烧后残存的茅香炭状根茎。竹熏罩外观呈“截锥”形,用宽1厘米的竹篾编成,顶部用锦封住,周围敷以细绢。熏炉点燃后,用竹罩盖住,非常讲究。
扇、几、席和屏风
陶熏炉和竹熏罩
这里展示乐器的方式十分新颖独特,将棺椁上的彩绘动物形象,跟墓中出土的乐器相结合,虚实相生,动静相映。同时,在背景墙上,还描绘出这些乐器的结构图,让每一位参观者都一目了然。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件瑟、竽和竽律,保存得相当完好,有重要科学价值。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漆方奁内的竹简中心,出土长短不同的两件竹箫。外观呈管状,上端有竹节,下端为中空,表面有间隔不等的六个孔眼。
竽和瑟
竹箫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和三号汉墓的边箱内,总共出土98个竹笥,相互叠压,整齐排列。大部分竹笥的外形比较完整,分别用朱红色或蓝色的麻绳捆扎,有的竹笥还保存有缄封的封泥匣和标明盛放物品名称的木牌。
竹笥内盛放的物品主要为衣物、丝织品、食品、中草药和各种植物。其中,盛放食品的竹笥数量最多,并且绝大多数为肉类食品,包括牛、羊、猪、鹿、兔、鹤、鸡、鸭、鱼等动物的残骨。除此之外,还有粮食、蔬菜、蛋和果品等。
竹笥
动物残骨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大量纺织品和衣物,分别出土于西边箱的六个竹笥、北边箱的中部与西部和内棺之中。这些纺织品的纤维原料主要是家蚕丝,也有少量的苎麻和大麻织物。
这里展出的直裾素纱襌衣,素纱丝缕非常细,用料约26平方米,重量49克,不到一两。据说,如果将它折叠起来的话,可以放进一个火柴盒里,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由此可见,西汉时期,中国的养蚕、缫丝、织造工艺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
双尖翘头方履
直裾素纱襌衣
3、简帛典藏
这里集中展示了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帛书和简牍,分为天文地理、医学养生、历史哲学、阴阳五行。它们不仅记载着当时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和思想文献,而且反映轪侯一家人的知识结构、阅读习惯、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
经过初步统计,这些帛书有《易经》《老子》和《战国策》,还有天文、历法、五行、杂占等数术方面的文籍,以及两幅地图,总共有20多种,总字数在十万以上;这些简牍总共出土610支,分为“遣策”和“医书”两部分。
帛书
简牍
4、 永生之梦
参观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离开三层展厅之后,沿着楼梯不断向下,随着光线的变化,仿佛进入墓葬里。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四层套棺、木质椁室和不朽古尸依次呈现在眼前。
高大的椁室结构严密,由70块木板拼接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金属钉。其中,最大的木板长约48米,宽约15米,厚约26厘米,重约3000斤。在椁室中央的棺房里,放置着套合紧密的四层木棺:第一层为黑漆素棺,第二层为黑地彩绘棺,第三层为朱地彩绘棺,第四层为锦饰内棺。
高大的椁室
四层套棺
在展览的结尾处,长方形展柜底部,马王堆一号汉墓的主人静静地躺在那里。形体完整,毛发尚存,皮肤纹路清晰,肌肉带有弹性,部分关节还可以活动。
她的名字叫“辛追”,马王堆二号汉墓的主人是她的丈夫利苍,马王堆三号汉墓的主人是她的儿子利豨。如今,她的丈夫和儿子的遗体早已腐朽,只剩下她一人。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撑起了大半个湖南省博物馆,也成为很多人来到长沙一定要看的展览。但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敬,不允许对古尸进行拍摄。今后,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亲自去湖南省博物馆,瞻仰一下“辛追”老奶奶的遗容……
湖南博物院参观攻略
我的湖南博物院参观攻略是:
如果你有一天的时间一定要去参观湖南省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以马王堆汉墓为主打,其最完整墓穴出土的文物丰富,是即使看过各大博物馆也能收获惊喜的地方。该汉墓由利苍家族承包,其妻子辛追墓穴最为完好。马王堆汉墓原是一个土堆,因工人意外发现而揭开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
湖南省博物馆能看到辛追夫人吗湖南省博物馆辛追夫人在哪里看
可以,辛追夫人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陈列厅中。入馆需提前预约,博物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马王堆汉墓陈列厅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
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
关于“马王堆汉墓在哪个博物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728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 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