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由一系列独唱歌曲组成(长征组歌十首有哪些歌曲?)
-
长征组歌由一系列独唱歌曲组成
网上有关“长征组歌由一系列独唱歌曲组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长征组歌十首有哪些歌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长征组歌由一系列独唱歌曲组成,整部组歌分为:
《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歌词精雕细琢、曲调优美动听,担任独唱和领唱的演员有马玉涛等。
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逐一再现了长征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
《长征组歌》的意义:
《长征组歌》是1965年创作完成的大型声乐作品,词作者是肖华,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以合唱、独唱、二重唱、表演唱多形式来展示了十首声乐作品,再现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1976年,八一厂将其拍成舞台艺术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一一长征组歌》。
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作为我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长征组歌》自1965年由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首演至今,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国人。
长征组歌十首有哪些歌曲?
《小白杨》歌曲原唱是阎维文。
《小白杨》是由梁上泉作词,士心作曲,该曲创作于1984年,后收录在阎维文于1990年3月15日发行的专辑《克拉玛依之歌》中。
1982年,作词人梁上泉受战友之邀,到新疆军区体验生活。他看到公路边一排排参天白杨,翠绿挺立,便联想到英姿挺拔的战士们。后来,梁上泉又赴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体验生活,在中苏边境线上,座座哨所高高耸立,站岗的战士像白杨树一样挺立在边防线上。他因此有了作词的灵感,于1983年7月16日在呼伦贝尔写下了《小白杨》的歌词。
阎维文简介
阎维文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中国歌唱家,总政歌舞团一级演员。1984年参加第一届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1990年获得全国影视十佳歌手。1996年参加央视元宵联欢晚会并表演小品《打工奇遇》。2009年推出《祖国在我心中》。2016年2月,参加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歌曲《过雪山草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阎维文结识了在山西大学教声乐的张教授,于是他开始向张教授学习系统的声乐艺术。经过张教授的培养,阎维文在歌唱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宣传队的台柱子。1979年,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顺的阎维文又一次受到命运的青睐,进入了总政歌舞团。
听说过没见过二万五千里啊是什么歌
《长征组歌十首》是由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演唱的,《长征组歌十首》由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
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歌颂了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革命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
长征不仅是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宝贵财富,而且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意志的集中表达。
万水千山歌曲原唱
歌词”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出自歌曲《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歌手:崔健
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发行时间:1989年2月
填词:崔健
谱曲:崔健
编曲:崔健
歌词:
一 二 三 四
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
有的说,没的做,怎知不容易
埋着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
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
想什么,做什么,是步枪和小米
道理多,总是说,是大炮轰炸机
汗也流,泪也落,心中不服气
藏一藏,躲一躲,心说别着急
噢,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问问天,问问地,还有多少里
求求风,求求雨,快离我远去
山也多,水也多,分不清东西
人也多,嘴也多,讲不清道理
怎样说,怎样做,才真正是自己
怎样歌,怎样唱,这心中才得意
一边走,一边想,雪山和草地
一边走,一边唱,领袖毛主席
噢,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万水千山》歌曲原唱是李靓。
歌曲歌词:
万水千山有多远
万里长征有多难
草鞋踏平无人路
一杆红旗飘在前
万水千山有多远
万里长征有多难
草鞋踏平无人路
一杆红旗飘在前
有谁走过苍茫的草地
有谁翻过冰封的雪山
多少男儿长眠在路边
革命的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啊
跨万水哟走千山
一路向北行到延安
跨万水哟走千山
一路风雨迎来艳阳天
万水千山有多远
万里长征到今天
集合起来再出发
一个信仰永不变
红旗一角系在我胸前
长征故事记在我心间
少先队员时刻准备着
中国的未来在我肩在我肩
啊
跨万水哟走千山
不忘来时路到延安
跨万水哟走千山
一路花海一路艳阳天
跨万水哟走千山
不忘来时路到延安
跨万水哟走千山
一路花海一路艳阳天
一路花海一路艳阳天
《万水千山》简介
《万水千山》是一首由朱胜民作词,雷立新作曲,小歌手李靓演唱的一首原创歌曲。该歌曲入选2021年快乐阳光第17届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教材中,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全国出版发行。
这首歌曲,其他的流行音乐完全不同,他的民族特性及其强烈。第一次听完这首歌的时候,仿佛看见了两个人分别的时候。寓意爱情的双方彼此相爱,但是迫于生活、家人、事业等外在因素,不能在一起,但是心中依然保留着这份爱情,从歌词中的若再次的邂逅于人海也还爱你可以看出心中依然保有情愫,只是爱意不能克服困难,也就只能放弃了。
在大型声乐作品中,大合唱和组歌这两种形式有什么区别?
大合唱的歌曲一般只是一首歌,组歌是由多首声乐曲组成的套曲。由同一主题思想,又各具独立性的歌曲组成。每首歌曲内容互有联系,反应作品内容的各个不同侧面。歌曲体材和演唱形式丰富多样。比如《长征组歌》就是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组成的。而且长征组歌是以大合唱的形式演出的,不过不是所有的组歌都是大合唱。如舒伯特的《冬之旅》就是由24首男声独唱歌曲所组成的。所以组歌的构成大致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一系列独唱歌曲所组合而成,另一种类型是由独唱、重唱、对唱、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所组成。
谁知道红军时期的歌〔至少九首〕
战斗精神的歌曲,始终与我军的历史相伴相随。
我军在初创时期就很重视发挥革命斗争歌曲的作用。在《古田会议决议》(1929年12月)中规定:“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革命情绪斗争的歌谣,军政治部负督促及调查之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产生的战歌,至今仍在传唱的和编印成册的有两百首以上。这些战歌,相当完整地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历程。其中,包括1927年我军建军时产生的战斗歌曲《八一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等各个历史阶段的战歌,并一直延续到1936年10月18日红军主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中产生的歌曲《庆祝红军大会合》。这些作品,歌词生动朴实,大都采用民歌、古曲或其他中外歌曲的曲调填词而成,朗朗上口,非常易于流传。其中,还有紧密结合某一战斗和军事行动的战歌,如《再占遵义歌》、《渡金沙江胜利歌》、《打骑兵歌》等等。特别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是产生在红军时期的我军的标志性歌曲之一,体现了我军宗旨、使命、纪律、道德和战斗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歌创作和歌咏活动空前高涨,如今汇集成册的抗战歌曲有千余首以上,为动员、团结、鼓舞全民族抗战发挥了巨大作用。1935年出现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号召、激励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时代最强音。今天,《义勇军进行曲》又赋予中华民族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成为我们的国歌。同时,1936年出现的《救亡进行曲》,1937年“七七事变”后出现的《大刀进行曲》,1938年出现的《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1938年、1939年间出现的《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大合唱》等经典之作,都极富战斗豪情。
我们的国歌和军歌,都诞生在抗战时期。1939年《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新四军军歌》的诞生,标志着我军的军歌、战歌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88年7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正式确定《八路军进行曲》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这说明,在小米加步枪时代诞生的传统军歌,其体现我军本质的战斗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歌创作发展迅猛。这个时期产生的战歌,不仅老同志记忆犹新,在五星红旗下长大的一批批军人,也都是唱着战火中诞生的战歌成长起来的。像《战斗进行曲》、《说打就打》、《打得好》、《我为人民扛起枪》、《来一个歼敌大竞赛》等,连同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歌,在和平建设年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为提高巩固部队战斗力,培育广大官兵战斗精神和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涌现出了很多体现战斗精神的优秀作品。如1950年诞生的《志愿军战歌》,早已被历史认定为志愿军的标志性的音乐形象。在同年产生的《我是一个兵》,是从战争年代向和平建设时期转折中产生的一首代表性歌曲。这一时期体现战斗精神的歌曲,表现了我军多军兵种开展大练兵的战斗生活,讴歌了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和官兵们的钢铁战斗意志。如在军内外广泛传唱的有《人民海军向前进》、《毛泽东的鹰》、《我爱我的祖国》、《当兵为什么光荣》、《进军号》、《海岸炮兵歌》、《人民军队忠于党》、《骑马挎枪走天下》、《等待出航》《水兵回到海岸上》、《英雄汽车司机员》、《我爱祖国的蓝天》、《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我为祖国守大桥》、《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走上练兵场》、《八一军旗高高飘扬》等等。这些作品不仅流传军营,也为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
这一时期涌现的体现战斗精神的歌曲,其题材、体裁的扩展,也促进了形式风格的创新,更增添了它的艺术魅力。如大合唱《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独唱《歌唱二郎山》等,反映了我军进军西南边疆、建设西南边疆的战斗精神,在音乐选材和形式风格上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真是乐死人》,是第一首反映实行义务兵役制时新兵情感的代表性作品。《有两个小伙一般高》,表现了两个高炮战士争先恐后打敌机的战斗精神和在荣誉面前互相谦让的美德。《打靶归来》是一首情境化与人物化结合较好的队列歌曲,流传40多年常唱常新。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作品,当数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这组作品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长征中的艰难历程,同时,每一首歌都体现了非常个性化的战斗精神。
当历史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体现我军战斗精神的歌曲创作和歌咏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主题观念新、词曲语言新和形式风格新。歌曲《当兵的人》,词曲语汇风格、理念与价值观的体现、艺术气度等都富有时代特色,是一首以领唱与齐唱相融合的形式写队列歌曲的创新范例。《一二三四歌》、《军队节奏》、《我跟着祖国一二一》等,虽都以队列行进的口令切入,又以各自不同角度延伸寓意,唱出了昂扬的战斗精神。《当兵的历史》、《军营男子汉》等,从当今非常现实的社会价值取向进入,开启了队列歌曲与通俗歌曲融会贯通的先声。
我们还欣慰地看到,从《军人道德组歌》的八首歌曲到新时期以来涌现的各种题材、体裁的军旅歌曲,都自觉地融入了战斗精神的时代主调。像《军港之夜》、《小白杨》、《火箭兵的梦》、《东西南北兵》、《天路》、《在和平年代》等,都在军旅生活的各个层面上体现战斗精神。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征途中的红军歌曲 [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 段亚平
对《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音乐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认识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李莉
红军长征中的宗教政策对我国宗教工作的影响 The Impact of the Religious Policies during the Long March on China's Religious Work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李翔
闽东革命斗争对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与长征的战略策应与支持 The Strategy and Support of the East Fujian provinc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for the central Red Army the 5th "Anti-besiegement" and the Long March [党史研究与教学 DANGSHI YANJIU YU JIAOXUE] 刘雄
中央红军集结于都出发长征的情况及原因 [南方文物 Relics from South] 彭碧莲
长征标语漫议 An Informal Comment on Slogans of the Long March [党史研究与教学 DANGSHI YANJIU YU JIAOXUE] 李安葆 , Li Anbao
在吴起镇阻击敌人 [福建党史月刊 Fujian Dangshi Yuekan] 赖富
宁化,不可忘却的红色苏区 [福建党史月刊 Fujian Dangshi Yuekan] 王庆华
红军播火种精神励后人(代结束语) [当代贵州 Guizhou Today] 刘志学 , 余福仁
抗战时期延安高等学校思想革命化改造论略 Revolutionary Reform of Mentality in Yan'an Higher School [史学月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王明钦
地理环境与红军长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马佩英
长汀:红军的故乡,长征出发地 [福建党史月刊 Fujian Dangshi Yuekan] 黄修荣
弘扬光大长征精神 [天津人大 TIANJIN RENDA] 鲍洋
闽东革命斗争对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与长征的战略策应与支持 The Strategy and Support of the East Fujian provinc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for the central Red Army the 5th "Anti-besiegement" and the Long March [党史研究与教学 DANGSHI YANJIU YU JIAOXUE] 刘雄
长征组歌十首原唱是谁?
担任独唱和领唱的演员有——马玉涛、贾世骏、马国光、王克正、耿莲凤、杨亦然、王伯华。
长征组歌通过十首声乐作品,以合唱、独唱、二重唱、表演唱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光荣历史,热情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精神。
马国光是我国着名男中音歌唱家,他的演唱感情真挚、而又富有韵味,尤其擅长演唱诙谐幽默的歌曲,如他演唱的《真是乐死人》、《两个小伙一般高》、《四渡赤水出奇兵》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歌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长征。红军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经历十个省、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达目的地-------陕西省北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萧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关于“长征组歌由一系列独唱歌曲组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775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 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
-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