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些朝代出现过楚国,分别介绍一下?(楚国是什么朝代)
-
历史上哪些朝代出现过楚国,分别介绍一下?
网上有关“历史上哪些朝代出现过楚国,分别介绍一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楚国是什么朝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属于先秦时期。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_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国是什么朝代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 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熊盈当即鬻熊,盈鬻一声之转。熊盈族为周人所压迫,始南下至江,为江所阻,复西上至鄂。
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末,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蛮荆,……淮徐荆舒每连言,必系同族,且为殷之同盟。后来在《殷周青铜器铭文考释》、《金文丛考》等书中,又明确认定楚人即“熊盈族”。胡厚宣在《楚民族源于东方考》一文中进一步提出“楚之始祖为祝融”。 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楚人属于苗蛮族。周谷城在其《中国通史》指出,楚人之自称“蛮夷”。
楚人出自黄帝(或以黄帝为先祖的部落集团),这在中国古代重要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辩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 楚族出自黄帝或颛顼之后,是指族源而言,楚族之直系祖先则应是季连。楚先民对自然的崇拜,主要表现在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雷电、风雨等的崇拜。战国楚帛书提到的雹戏,就是对雷电化生万物的伟大自然力量的崇拜,“帝俊生日月”,就是对日、月的崇拜,火正之为祝融,就是对火,从而对火神、对太阳的崇拜。当先民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各种自然现象,加以概括和归纳,于是萌发出天地的观念。战国楚帛书说的“奠三天,辨四极”,说明祝融时代,楚之先祖也有天地观念了,并予以祭祀。楚之先民祭天祀地,长盛不衰,故《汉书·地理志》称“楚人信巫鬼,重*祀”。楚人之如此“重*祀”,楚地之如此多神话,恰是楚之先祖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原始文化的结果。
楚先民以凤为图腾。 在楚先民的眼里,凤是一种神鸟。《春秋演孔图》:“凤,火之精也,生丹穴,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身备五色,鸣中五音,有道则见,飞则群鸟征之。”此凤,是火之精,实际是火正的神灵。屈原《远游》:“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白虎通·五行》:“祝融者……其精为鸟,离为鸾。”鸾鸟、鸾,亦即凤,可见楚先民视祝融与凤为一体,是图腾崇拜的反映。童书业说:“楚之先祖为祝融,近人多以为即兜,亦即丹朱,本为日神,即‘日中之鸟’,‘兜’与‘丹朱’亦鸟名,则楚人似本亦鸟为图腾之族。”由于楚人把凤视为祝融的化身,故凤的本领神通广大,赋予人以极大的精神力量。楚地出土的文物,凤的图象亦特别多,如江陵雨台山出土的虎座鸟架鼓、虎座立凤、江陵马山出土的凤龙虎纹绣、安徽寿县出土的凤龙青铜塑像等。
鬻熊是芈姓季连部落酋长,在商衰周兴时,审时度势,率族及时投靠周文王,参加了灭商的斗争,受到周王室的重视,给予“子”的封号,臣属于周。《史记·周本纪》记载:“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史记·楚世家》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
鬻熊死后,其后熊丽、熊狂仍处于周文、武王时期。到熊绎时,周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熊绎与鲁、卫、晋、齐等姬姓国或姻亲国一样,“俱事成王”。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摄政,“管、蔡启商,间王室” [8] ,西周并把奴隶制推向极盛阶段。周王室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再一次对鬻熊之后熊绎封于楚蛮之地,并有明确的姓和都城。所以有学者以为,此时才有“楚”这个正式的国号兼族名。从鬻熊至熊绎历代居丹阳后,丹阳就成为楚人立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楚人在立国之初鄀国盗牛一事,相互佐证了芈楚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 在这之后,熊绎带领国人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楚人初居丹阳,只是弹丸之地,其后,即以此为立足点,向南推进,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
楚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位国君,42位45位还是49位?
楚国是汉朝时期的封国。
楚国,汉朝时期的封国,在两汉历史上共存在220年。西汉时,刘邦徙故齐王韩信封为楚王,第二年即被废。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异母弟刘交为楚王。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年),楚王刘延寿畏罪自杀,楚国被除为彭城郡。
甘露三年(前51年),刘嚣被封为楚王。王莽时废除。东汉时,汉光武帝封子刘英为楚王,建楚国。后因楚厉王刘英为图谋取代汉明帝被废去王位,而后自杀。汉明帝废除楚国改为楚郡。西汉时期的楚国被三次除国,共存在190年。东汉时期的楚国仅存在29年即被除。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到一年时间,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楚国包括泗水郡,薛郡,东海郡,会稽郡,故鄣郡,陈郡一百三十城。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异母弟刘交为楚王,拆分故楚国中东海郡、薛郡、彭城郡三十六县置楚国。彭城郡为汉代楚国的核心部分。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楚王刘戊联合吴国、赵国、济南国、菑川国、胶东国、胶西国诸王国发动七国之乱。
楚国的起源:
楚国是周代东部的一支蛮夷部族,因其生活在楚水之滨而得名。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百余个诸侯国家,楚国也是其中之一。当时的楚国地位较低,主要居住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没有统一的政治中心,是一个分散的部族联盟。
公元前7世纪末,楚庄王上台,统一了楚国,并将都城建在了江陵,奠定了楚国中心化的基础。楚国自此成为一个大国,随后开始了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商朝末年的时候,还没有楚国,但有楚国的前身,也就是荆楚部落(或者部族)。
当然,那时还不叫“荆楚”,但这个将要成为荆楚的部落(或部族)是存在的。
这个部族的头领(族长之类),有一叫做“鬻熊”(鬻:yù,音“玉”)的人,他又被称之为“鬻熊子”、“鬻子”。这位鬻熊的祖上应该是颛顼(五帝之一的颛顼帝)。鬻熊的部族是颛顼的后裔。鬻熊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世纪。
鬻熊
周族逐渐强大起来,鬻熊投奔了周文王,并成为周文王的火师(祭祀时持火把之人)。《史记》有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意为“鬻熊如同儿子般侍奉文王”,可见鬻熊族长对周文王非常的恭敬。当然也有另外说法,说周文王礼贤下士,拜90岁的鬻熊为师。
在周武王姬发发动的对商纣王的牧野之战中,鬻熊(或者他儿子)带领全族参加了这一场战争。周王朝建立之后,给予了鬻熊以“子”的封爵(或者是之前的许诺,将爵位封给了鬻熊的儿子或者孙子)。鬻熊死的前后,应该处于周文王或者周武王时期,所以,其儿子熊丽、孙子熊狂,能够承袭(或者被赐封)“子爵”爵位。爵位五等,子爵属于实际赐封中最低一等(中国历史上没有男爵),一般来说是周王授予外姓君主的爵位。
在周武王继位后,大约有图南之意,同时被熊丽觉察后,很快率领部族南迁;到了周成王时,周公姬旦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丽的孙——熊绎为楚君,也有了正式的封地。就这样,楚君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将其封国命名为楚(或者“荆”,或者并称“荆楚”)。
楚国的历史就此开始,鬻熊于是被尊为楚国的始祖。
熊铎成为楚国开国之君。之后,楚国发展了844年(也有更长的说法)。
有的先秦研究者,从鬻熊开始计算,认为楚国有49位君主;在此继承上,如果去掉熊铎之前的3位,就刚好45位了。还有的并不是在此处有分歧,而是在后来的楚国君主的计入上有区别,所以也有楚国只有42位楚君的说法。由于历史久远,加上各自的计算方式不一样,有些分歧也是正常的。
本文按照最多的“49位君主”来汇总楚国君主——
前三位,封爵未赐国:01鬻熊(楚熊蚤、熊蚤)、02熊丽、03熊狂;第四位,开国君主:04熊绎(前1042年~前1006年)在位37年。(周成王封其诸侯、子爵,地五十里)
05熊艾(前1005~前981)25年、06熊黵(dan)(前980~前970)11年、
07熊胜(前969~前946)24年、08熊杨(熊锡、熊炀,前945~前887)59年、
09熊渠(前886~前877)10年(楚国始称王,熊渠封自己三个儿子为王,公然对抗周室,后恐周厉王讨伐,自去王号)、10熊挚(熊挚红、前876年)1年、
11熊延(前875~前847)29年、12熊勇(前846~前838)9年、
13熊严(前837~前828)10年、14熊霜(前827~前822)6年、
15熊徇(前821~前800)22年、16熊咢(前799~前791)9年、
17楚若敖(熊仪、前790~前764)27年、18楚霄敖(熊坎、前763~前758)6年、
19楚厉王(楚鼢冒、熊眴、前757~前741)17年《韩非子》称其为楚厉王、
20楚武王(熊通、前740~前690)51年、(前704,自立为武王 卞和再献和氏璧)、
21楚文王(熊赀、前689~前677)13年、元年,楚迁郢都,得和氏璧归楚王室、
22楚殇王(熊艰、楚堵敖、前676~前672)5年、(幼年不成曰殇)、
23楚成王(熊恽、前671~前626)47年、24楚穆王(熊商臣、前625~前614)12年、
25楚庄王(熊侣、前613~前591)23年、26楚共王(熊审、前590~前560)31年、
27楚康王(熊招、前559~前545)15年、28楚愍王(熊员、楚郏敖前544~前541)4年
29楚灵王(熊围、即位后改名虔、前541~前529)12年、(乱而不损曰灵)、
30楚初王(熊比、楚訾敖、前529)1年(《逸周书·谥法解》记载,对此无解)、
31楚平王(熊居、原名弃疾,即位后改名熊居、前528~前516)13年、
32楚昭王(熊轸、前516~前489)27年、吴王破楚,昭王奔随;迁都鄀,后复迁回、
33楚惠王(熊章、前488~前432)57年(白公胜乱楚,迁都鄢,后复迁回郢都)
34楚简王(熊中、又作柬大王、前431~前408)24年、
35楚声王(熊当、前407~前402)6年、36楚悼王(熊类、前401~前381)21年、
37楚肃王(熊臧、前380~前370)11年、38楚宣王(熊良夫、前369~前340)30年、
39楚威王(熊商、前339~前329)11年、40楚怀王(熊槐、前328~前299)30年、
41楚顷襄王(熊横前298~前263)36年、42楚考烈王(熊完、前262~前238)25年、
43楚幽王(熊悍、前237~前228)10年、44楚哀王(熊犹、前228年)1年、
45楚王负刍(熊负刍前227~前223)5年、楚国灭亡
46昌平君(熊启、前223年)1年。秦灭楚,楚国灭亡。
47前208年,复国、楚襄王后人熊襄被推举为新楚王,在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50里)建立都城。这个地方是楚国灭亡之前建立的最后一座都城寿春(新郢)的东边,所以才称“东城”。
48楚将秦嘉拥立景驹为楚王,建都于方舆(今山东金台县西),兵败景驹逃跑,死在梁地。
49义帝(熊心、楚怀王前208~前205)项羽虚尊熊心为义帝,把他挤出彭城,徒都偏远的南方郴县(今湖南郴州市),有名无实。之后,项羽命衡山王吴芮和临江王共敖击杀义帝于去郴县的江中。
如果去掉后面三位,那就是45位;如果再去掉前面3位,那就是42位。
所以说,楚国的君主,说42位、45位、49位,似乎结果都是一样的……
楚国是先秦时代的诸侯国,春秋时代楚国是什么朝代的?
东周王朝。
东周(西元前770年—西元前256年)西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 东周地图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西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03年)与战国(西元前403年—西元前221年)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关于“历史上哪些朝代出现过楚国,分别介绍一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803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
-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
-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