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燥(肺热)应该吃什么降火?(寒水石有什么功效?)
-
肺燥(肺热)应该吃什么降火?
网上有关“肺燥(肺热)应该吃什么降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寒水石有什么功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肺热咳嗽的治疗便方.用沙参半两.水煎服.
2.肺热咳嗽.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樱桃大.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很见效.
3.治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4.肺燥咳嗽.用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共研为膏.和熟蜜半两收存.每服二钱.饭后以开水冲服.
5.肺壅咳嗽.微热.用芦苇茎(切小)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再加桃仁五十枚.薏苡仁.瓜瓣各半升.煮成二升服下.吐出脓血即愈.此方名[苇茎汤".
6.肺痈咳嗽(胸满振寒.脉数咽干.先吐臭痰.后吐臭脓).用桔梗一两.甘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吐出脓因时.是病渐愈之象.此方名[桔梗汤".
7.虚热咳嗽.口干涕唾.用甘蔗汁一程式半.青粱米四合.煮粥吃.每日二次.极润心肺.
8.热咳咽痛.用酸浆草为末.开水送服.此方名[清心丸".同时还以醋调药末敷喉外.
9.气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10.咳嗽肺痿(咳逆短气.胸中有声.吐脓痰.有臭味).有淡竹沥一合服下.一天服三.五次.以愈为度.
1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12.肺气咳嗽.用猪胰一具.苦酒煮食.不过二服可见效.
13.肺脏热.烦闷咳嗽.用新百合四两.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14.肺虚咳嗽(体倦肌瘦.发热减食).用黄蜡(熔滤令净.浆水煮过)八两.化作一百二十丸.以蛤粉四两为衣.每服一丸.加胡桃半个.细嚼.温水送下.服药后静卧一段时间.闭口不语.一天二次.此方名[立效丸".
寒水石有什么功效?
献州,下,刺史。本乐寿县,天会七年升为寿州,天德三年更今名。户五万六百三十二。县二、镇十:
乐寿(倚。有徒骇河、房渊、汉献王陵。)
交河(大定七年以石家圈置。)镇十(景城、南大树、刘解、槐家、参军、贯河、北望、夹滩、策河、沙涡。)
冀州,上。宋信都郡,天会七年仍旧置安武军节度。户三千六百七十。县五、镇三:
信都(倚。有胡卢河、降水。)镇一(来远,后废。)
南宫(有降枯渎。)镇三(唐阳、后增宁化、七公二镇。)
衡水(有长芦河、降水。)
武邑(有漳河、长芦河。)镇一(观津,后废。)
枣强 镇一(广川,后废。)
深州,上刺史。宋饶阳郡防御,因初为刺郡。户五万六千三百四十。县五、镇一:
静安(倚。有衡漳水、大陆泽。)镇一(下博。)
束鹿(有衡漳水、滹沱河。)
武强(置河仓。有衡漳水、武强泉。)
饶阳(有滹沱河。)
安平(有沙水、滹沱河。)
清州,中。宋乾宁郡军,国初因置军,天会七年以守边置防御。户四万七千八百七十五。县三、镇一:
会川(本名乾宁,贞元元年更名。置河仓。)镇一(范桥。)
兴济(本隶沧州,大定六年来属。)
靖海(明昌四年以清州窝子口置。)
沧州,上,横海军节度。宋景城郡。贞元二年来属。户一十万四千七百七十四。县五、镇十一:
清池(置河仓。有浮阳水、徒骇河)镇五(长芦、旧饶安、乾符、郭疃。旧有郭侨,后废。)
无棣(有老乌山、鬲津河。)镇一(分水。)
盐山(有盐山、浮水。)镇四(海丰、海润,后增利丰、扑头二镇。)
南皮(置河仓。有大、小台山、永济渠、洁河。)镇一(马明。)
乐陵(有鬲津河、笃马河、钩盘河、旧有会宁河、永利、东中三镇、后废。)
景州,上,刺史。宋永静军同下州,治东光。国初升为景州,贞元二年来属。大安间更为观州,避章庙讳也。户六万五千八百二十八。县六、镇四:
东光(倚。置河仓。有永济渠、漳河。)镇一(建桥。)
阜城(有衡水、漳水河。刘豫祖茔在县南十二里。)
将陵(置河仓。有永济渠、钩盘河。)
吴桥(有永济渠。)
蓚(宋隶冀州。有漳河、蓚市。)
宁津 镇三(西保安、广平、会津。)
河北西路。天会七年析为西路。府三,领节镇二,防御二,刺郡五,县六十一。
真定府,上,总管府,成德军。宋常山郡镇州成德军节度,正隆间依旧次府,置本路兵马都总管府、转运司。(产瓷器、铜、铁。有丹粉场、乌梨。药则有茴香、零陵香、御米壳、天南星、皂角、木瓜、芎、井泉石。)户一十三万七千一百三十七。县九、镇三:
真定(倚。有大茂山、滋水、滹沱水。)
藁城(有滋水、滹沱水。)
平山
栾城(有泜水、洨水。)
获鹿(兴定三年三月升为镇宁州,权河北西路,以经略使武仙驻焉。有萆山、滹沱水。)
行唐(有玉女山、常山。)镇二(嘉祐、北镇。旧有行台、新年二镇,后废。)
阜平(明昌四年以北镇置。)
灵寿镇一(慈谷。)
元氏(有封龙山、槐河。)
威州,下,刺史。天会七年以井陉县升,置陉山郡军,后为刺郡。户八千三百一十。县一:
井陉
沃州,上,刺史。宋徽宗升为庆源府赵郡庆源军,治平棘。天会七年改为赵州,天德三年更为沃州,盖取水沃火之义,军曰赵郡军。后废军。户三万八千一百八十五。县七、镇一:
平棘(倚。有洨水、槐水。)
临城(有敦舆山、彭山、泜水。)
高邑(有赞皇山、济水。)
赞皇
宁晋(有洨水、寝水。)镇一(奉城。)
柏乡
隆平
邢州,上,安国军节度。宋信德府钜鹿郡安国军节度,天会七年降为邢州,仍置安国军节度。(产玄精石。)户八万二百九十二。县八、镇四:
邢台(有石门山、百岩山、蓼水、涡水。)
唐山(有尧山、泜水。)
内丘(有干言山、内丘山、泜水、渚水。)
平乡镇一(道武。)
任(有溹水、任水。)镇一(新店。)
沙河(有汤水、湡水。)镇一(綦村。)
南和(有任水、泜水。)
钜鹿(有大陆泽、漳河、落漠水。)镇一(团城。)
洺州,上,防御,广平郡。治永年。天会七年以守边置防御使。户七万三千七十。县九、镇四:
永年(有榆溪山、洺水、漳水。)镇一(西临洺。)
广平(本魏县,大定七年更。)
宗城
新安
成安
肥乡 镇一(新安。)
鸡泽(有洺水、漳水、沙河。)
曲周镇二(平恩、白家滩。)
洺水
彰德府,散,下。宋相州邺郡彰德军节度,治安阳。天会七年仍置彰军节度,明昌三年升为府,以军为名。户七万七千二百七十六。县五、镇五。
安阳(倚。有韩陵山、龙山、洹水、防水。)镇三(天祐、永和、丰乐。)
林卢(旧林卢镇,贞祐三年十月升为林州,置元帅府。兴定三年九月升为节镇,以安阳县水治村为辅岩县隶焉。有隆卢山、洹水、漳水。)
汤阴(有牟山、羑水、荡水、通漕、羑里。)镇一(鹤壁。)
临漳(东山、漳水。)镇一(邺镇。)
辅岩(本水治村,兴定三年置。)
磁州,中,刺史。宋滏阳郡,国初置滏阳郡军。户六万三千四百一十七。县三、镇八:
滏阳(有滏山、磁山、漳水、滏水。)镇四(台城、观城、昭德,后废二祖增临水镇。)
武安(有锡山、武安山)镇一(固镇。)
邯郸(有邯山、灵山、漳水、牛首山。)镇三(大赵、北阳、邑城。《士民须知》惟有邯山镇。)
中山府。宋府,天会七年降为定州博陵郡定武军节度使,后复为府。户八万三千四百九十。县七、镇二:
安喜(倚。有滱水、卢奴水、长星川。)
新乐(有派水、木刀沟。)
无极(有澬河。)
永平(贞祐二年四月升为完州。)
庆都(有尧山、都山、唐水。)
曲阳(剧。有常山、曲防水。)镇一(龙泉。)
唐(有孤山、唐山、滱水。)镇一(军城。)
祁州,中,刺史。宋蒲阴郡,国初置蒲阴郡军。户二万三千三百八十二。县三:
蒲阴
鼓城
深泽
《梦溪笔谈》药议原文及译文
寒水石的功效:清热降火;利窍;消肿。
一般用于时行热病;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闭;口舌生疮;痈疽;丹毒;烫伤。但脾胃虚寒者忌服。如服用后,有任何不适,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并做相应的治疗。建议平时加强营养和锻炼,忌辛辣刺激饮食。
药议
原文作者:沈括
古方言“云母粗服,则著人肝肺不可去”。如枇杷、狗脊毛不可食,皆云“射入肝肺”。世俗似此之论甚多,皆谬说也。又言“人有水喉、食喉、气喉”者,亦谬说也。世传《欧希范真五脏图》,亦画三喉,盖当时验之不审耳。水与食同咽,岂能就口中遂分入二喉?人但有咽、有喉二者而已。咽则纳饮食,喉则通气。咽则咽入胃脘,次入胃中,又次入广肠,又次入大小肠;喉则下通五脏,为出入息。五脏之含气呼吸,正如治家之鼓鞴。人之饮食药饵,但自咽入肠胃,何尝能至五脏?凡人之肌骨、五脏、肠胃虽各别,其入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洞达,但滓秽即入二肠。凡人饮食及服药既入肠,为真气所蒸,英精之气味,以至金石之精者,如细妍硫黄、朱砂、乳石之类,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犹如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自馀顽石草木,则但气味洞达耳。及其势尽,则滓秽传入大肠,润湿渗入小肠,此皆败物,不复能变化,惟当退洩耳。凡所谓某物入肝,某物入肾之类,但气味到彼耳,凡质岂能至彼哉?此医不可不知也。
余集《灵苑方》,论鸡舌香以为丁香母,盖出陈氏《拾遗》。今细考之,尚未然。按《齐民要术》云:“鸡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即今丁香是也。《日华子》云:“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又古方五香连翘汤用鸡舌香,《千金》五香连翘汤无鸡舌香,却有丁香,此最为明验。《新补本草》又出丁香一条,盖不曾深考也。今世所用鸡舌香,乳香中得之,大如山茱萸,锉开,中如柿核,略无气味。以治疾,殊极乘谬。
旧说有“药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说。其意以谓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级相为用,大略相统制,如此为宜,不必尽然也。所谓君者,主此一方者,固无定物也。《药性论》乃以众药之和厚者定以为君,其次为臣、为佐,有毒者多为使,此谬说也。设若欲攻坚积,如巴豆辈,岂得不为君哉!
金罂子止遗洩,取其温且涩也。世之用金罂者,待其红熟时,取汁熬膏用之,大误也。红则味甘,熬膏则全断涩味,都失本性。今当取半黄时采,干,捣末用之。
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者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本体欲达五脏四肢得莫如汤,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后散者莫如丸。又无毒者宜汤,小毒者宜散,大毒者须用丸。又欲速者用汤,稍缓者用散,甚缓者用丸。此其大概也。近世用汤者全少,应汤者皆用煮散。大率汤剂气势完壮,力与丸、散倍蓰。煮散者一啜不过三五钱极矣,比功较力,岂敌汤势?然汤既力大,则不宜有失消息。用之全在良工,难可定论拘也。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辩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始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牙;一丘之禾,是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本草注》:“橘皮味苦,柚皮味甘”。此误也。柚皮极苦,不可向口,皮甘者乃橙耳。
按《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阴阳相反如此。今人用麋、鹿茸作一种,殆疏也。又的刺麋、鹿血以代茸,云“茸亦血耳”,此大误也。窃详古人之意,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长,其次筋难长,最后骨难长。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坚。唯麋角自生至坚,无两月之久,大者乃重二十余斤,其坚如石。计一昼夜须生数两。凡骨之顿成生长,神速无甚于此。虽草木至易生者,亦无能及之。此骨血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强精髓也。头者诸阳之会,众阳之聚,上钟于角,岂可与凡血为比哉!麋茸利补阳,鹿茸利补阴。凡用茸,无乐大嫩。世谓之“茄子茸”,但珍其难得耳,其实少力。坚者又太老。唯长数寸,破之肌如朽木,茸端如玛瑙、红玉者,最善。又北方戎狄中有麋、麖、麈。驼鹿极大而色苍,尻黄而无斑,亦鹿之类。角大而有文,莹莹如玉,其茸亦可用。
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作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千金翼》云:“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大体出河西诸郡。其次江池间圩埂上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乾如饼,极膏润有味。
“淡竹”对“苦竹”为文。除苦竹外,悉谓之淡竹,不应别有一品谓之淡竹。后人不晓,于《本草》内别疏淡竹为一物。今南人食笋有苦笋、淡笋两色,淡笋即淡竹也。
东方、南方所用细辛,皆杜衡也,又谓之马蹄香也:黄白,拳局而脆,乾则作团,非细辛也。细辛出华山,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爵之习习如椒,其辛更甚于椒。故《本草》云:“细辛,水渍令直。”是以杜衡伪为之也。襄、汉间又有一种细辛,极细而直,色黄白,乃是鬼督邮,亦非细辛也。《本草注》引《尔雅》云:“蘦,大苦。”注:“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茎青赤。”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故谓之大苦,非甘草也。甘草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实作角生,如相思角,四五角作一本生,熟则角坼。子如小匾豆,极坚,齿啮不破。
胡麻直是今油麻,更无他说,余已于《灵苑方》论之。其角有六棱者,有八棱者。中国之麻,今谓之大麻是也。有实为苴麻;无实为枲麻,又曰牡麻。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之种,亦谓之麻,故以“胡麻”别之,谓汉麻为“大麻”也。
赤箭,即今之天麻也。后人既误出天麻一条,遂指赤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不得已又取天麻苗为之,滋为不然。《本草》明称“采根阴乾”,安得以苗为之?草药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为第一。此神仙补理、养生上药。世人惑于天麻之说,遂止用之治风,良可惜哉。或以谓其茎如箭,既言赤箭,疑当用茎,此尤不然。至如鸢尾、牛膝之类,皆谓茎叶有所似,用则用根耳,何足疑哉!
地菘即天名精也。世人既不识天名精,又妄认地菘为火蔹;《本草》又出鹤虱一条,都成纷乱。今按,地菘即天名精,盖其叶似菘,又似名精,名精即蔓精也。故有二名。鹤虱即其实也。世间有单服火蔹法,乃是服地菘耳,不当用火蔹。火蔹,《本草》名稀蔹,即是猪膏苗。后人不识,亦重复出之。南烛草木,记传、《本草》所说多端,多少有识者。为其作青精饭,色黑,乃误用乌柏为之,全非也。此木类也,又似草类,故谓之南烛草木,今人谓之南天烛者是也。南人多植于延槛之间,茎如蒴藋,有节;高三四尺,庐山有盈丈者。叶微似楝而小。至秋则实赤如丹。南方至多。
太阴玄精,生解州盐泽大?中,沟渠土内得之。大者如杏叶,小者如鱼鳞,悉皆六角,端正如刻,正如龟甲。其裙襴小堕,其前则下剡,其后则上剡,正如穿山甲相掩之处全是龟甲,更无异也。色绿而莹彻;叩之则直理而折,莹明如鉴;折处亦六角,如柳叶。火烧过则悉解折,薄如柳叶,片片相离,白如霜雪,平治可爱。此乃禀积阴之气凝结,故皆六角。今天下所用玄精,乃绛州山中所出绛石耳,非玄精也。楚州盐城古盐仓下土中,又有一物,六棱,如马牙硝,清莹如水晶,润泽可爱,彼方亦各太阴玄精,然喜暴润,如盐碱之类。唯解州所出者为正。
稷乃今之穄也。齐、晋之人谓即、积皆曰“祭”,乃其土音,乃无他义也。《本草注》云:“又名穈子。”穈子乃黍属。《大雅》:“维秬维秠,维穈维芑。”秬、秠、穈、芑皆黍属,以色别,丹黍谓之穈,音门。今河西人用穈字而音穈。
苦耽即《本草》酸浆也。《新集本草》又重出苦耽一条。河西番界中,酸浆有盈丈者。今之苏合香,如坚木,赤色,又有苏合油,如?胶,今多用此为苏合香。按刘梦得《传信方》用苏合香云:“皮薄,子如金色,按之即少,放之即起,良久不定如虫动。气烈者佳也。”如此则全非今所用者,更当精考之。薰陆即乳香也。本名薰陆,以其滴下如乳头者,谓之乳头香;熔塌在地上者,谓之塌香。如腊茶之有滴乳、白乳之品,岂可各是一物?
山豆根味极苦,《本草》言味甘者,大误也。
蒿之类至多。如表蒿一类,自有两种:有**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陕西绥、银之间有青蒿,在蒿丛之间,时有一两株,迥然青色,土人谓之香蒿,茎叶与常蒿悉同,但常蒿色绿,而此蒿色青翠,一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独青,气稍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此为胜。
按,文蛤即吴人所食花蛤也,魁蛤即车螯也,海蛤今不识。其生时但海岸泥沙中得之,大者如棋子,细者如油麻粒。黄、白或赤相杂,盖非一类。乃诸蛤之房,为海水砻砺光莹,都非旧质。蛤之属其类至多,房之坚久莹洁者,皆可用,不适指一物,故通谓之海蛤耳。
今方家所用漏芦,乃飞廉也。飞廉一名漏芦,苗似箬叶,根如牛蒡、绵头者是也。采时用根。今闽中所用漏芦,茎如油麻,高六七寸,秋深枯黑如漆,采时用苗。《本草》自有条,正谓之漏芦。
《本草》所论赭魁,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槟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闽、岭人谓之余粮。《本草》禹余粮注中所引,乃此物也。
古龙芮今有两种:水中生者叶光而末圆;陆生者叶毛而末锐。入药用生水者。陆生亦谓之天灸,取少叶揉系臂上,一夜作大泡如火烧者是也。
麻子,海东来者最胜,大如莲实,出屯罗岛。其次上郡、北地所出,大如大豆,亦善。其余皆下材。用时去壳,其法取麻子帛包之,沸汤中浸,候汤冷,乃取悬井中一夜,勿令著水。明日,日中暴干,就新瓦上轻挼,其壳悉解。簸扬取肉,粒粒皆完。
部份译文古代的药方书上说,云母不经过加工就直接服用,便会附着到人的肝肺上去不掉。譬如枇杷和狗脊,有绒毛而不可食,都说它们的绒毛吃下去会刺入肝肺。世俗类似这样的言论很多,都是荒谬的说法。又说人有水喉、食喉、气喉三个喉咙,也是荒谬的言论。世上流传的《欧希范真五脏图》,也把人的喉咙画成三个,大概当时解剖检验得不仔细。水与食物一同下咽,怎么能就在口中分开而咽入两个喉咙呢?人只是有咽有喉这两者而已,咽是用来输送饮食的,喉则用来通气。咽输送饮食是先咽入食管,其次进入胃中,又其次进入广肠,又其次入大小肠;喉则下通五脏,用来吸气和呼气。五脏包含气体而有呼有吸,正如冶炼用的鼓风的革囊;人的饮食和服用的药饵,则只是从咽部进入肠胃,又何尝能到五脏?人的肌骨、五脏、肠胃虽各有分别,而凡是进入肠胃的食物和药物,它们的精华部分都能畅通无阻地到达身体的各处,只有渣滓和秽物进入大小肠。人的饮食及服用的药饵既入肠胃,为人体的精气所蒸化,其精华部分以至金石之物的精华成分——如经过精细加工的硫黄、朱砂、钟乳石之类——凡是能够流动融合的,都随着精气畅达肌骨,犹如天地间的精气贯通金、石、土木等万物,从未有滞留和阻碍;其余的不能被精气所蒸化的部分,譬之顽石、草、木,则只是某些气味随着精气畅达各处,及其气味的功能也用尽,就变成渣滓和秽物传入大肠,又润湿渗透于小肠,这些都是废物,不能再转变消化,只能被排泄出去。凡是所谓某物入肝、某物入肾之类的话,只是说它的气味到达了那一器官,构成某物的物质又怎能到达那里呢?这是医家所不能不了解的。
按传统的习惯,采草药多在二月、八月,这十分不恰当。只不过二月草已发芽,八月草叶未枯,采集的人容易辨识罢了,在药性上都不是好时候。大抵用根入药的,如果有隔年生的根,应该在尚无茎叶的时候采集,这时汁液都在根上。想验证这一点的话,只要观察一下芦服、地黄一类就知道,无茎叶时采来的就结结实实而沉甸甸的;有茎叶时采来的则空落落而轻飘飘的。那些没有隔年生的根的,就等到茎叶长成而还没有开花时采集,这时的根已经充分生成而又未衰退。如现在用的紫草根,未开花时采集的就颜色鲜亮有光泽;花谢了之后再采集的就颜色黯淡而粗糙,这就是证明。用叶入药的,要在叶刚长得充分时采集;用芽入药的,可以依从过去的说法;用花入药的,要在花刚刚开放时采集;用籽实入药的,要在籽或果成实时采集:这些都不可限定时月。因为土气有早晚,天时有失常,如平地三月开花的,在深山则四月开花。白乐天(居易)的《游大林寺》诗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差不多是常理。这是由地势高下的不同引起的。又如筀竹笋,有二月份生的,有三四月份生的;还有五月份才生的,叫做晚筀。水稻也有七月份熟的,有八九月份熟的;还有十月份熟的,叫做晚稻。同一种作物以及同一块地的作物之间,成熟都各有早晚,这是由物性的不同引起的。五岭以南的小草隆冬季节也不凋零,并汾地区的乔木临近秋天已先落叶,南方百越之地的桃李冬天结果,北方荒漠的桃李则夏天开花,这是由地气之不同引起的。同一亩地的庄稼得施肥灌溉的先发芽,同一丘坡的谷物后种的晚结实,这是由人力的不同引起的。怎么能一切都拘泥于固定的月份呢?
太阴玄精石,形成于解州盐泽含盐量很高的卤水地中,在这里沟渠内的土中能够找到。大的如杏叶,小的像鱼鳞,全都是六角的,端正得像是刻出来的,形状很像龟甲。其中部两边突出的部分稍微下落,前端的斜面向下,后端的斜面向上,正如穿山甲的背甲与腹甲相遮掩之处,完全是龟甲的形状,几乎没有差异。其颜色是绿的,而晶莹透彻;敲打它就会沿着笔直的纹理折断,透明得像镜子,而折断处的截面也是像柳叶那样的六角形。如果用火来烧,它就会全都分解成薄片而折断,薄如柳叶,一片一片分离,白如霜雪,平滑光洁,令人喜爱。这是禀受久积的阴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都是六角。如今天下所用的玄精石,不过是绛州山中所出的绛石,并不是玄精石。在楚州盐城古盐仓下面的土中还见到一种东西,六个棱,像马牙硝,清莹如同水晶,也润泽可爱。那里的人们也叫它太阴玄精石,然而这种东西喜欢露出地面受潮,如同盐碱之类,只有解州所出产的才是正宗的玄精石。
肺火旺吃什么可以食疗?
1、梨,《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
2、莲雾,莲雾是一种可治多种疾病的佳果,性味甘平,功能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疮出血、胃腹胀满、肠炎痢疾、糖尿病等症。台湾民间有“吃莲雾清肺火之说”。人们把它视为消暑解渴的佳果,习惯用它煮冰糖治干咳无痰或痰难咯出。
3、马蹄,中医认为,马蹄性寒凉,味甘,可清热生津、凉血解毒,还可舒肝明目、利气通化。在中医中,马蹄作为药材入药历史悠久,中医临床上常用马蹄配成“雪羹汤”来清热祛痰,达到降血压和治疗大便干硬。马蹄能清肺热,又富含粘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作用。
肺火大是指肺内积气较多,阳火较重,可出现口腔干燥,鼻子干燥疼痛发痒,还可能出现流鼻血的表现。肺火大需要降火,多喝水,增加内脏器官的新陈代谢,加速废物的排泄。切记这个时候不要再吃辣了,也不要喝酒,吃些降火的食物,如梨子、西瓜等,炖银耳汤和绿豆汤也很好,降肺火作用快速有效。
中医认为,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二是体内阴阳在秋季发生转化,身体虚弱的老人阴阳容易失调,从而产生肺火。表现症状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另外,熬夜疲劳过度,也容易导致肺火大,也要注意睡眠时间应充足。
肺热多食宣含植物纤维的食品,如青菜、水果、粗粮、豆制品等,必要时可加些琼脂,利用其吸水性,使肠的内容物膨胀而增量,从而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用含维生素B的食品,如粗粮、豆类,必要时可补充片剂维生素B1。因为如果体内维生素B1不足,可影响神经传导,减缓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多用产气食品:如生葱、洋葱、生黄瓜、生苤蓝、生萝卜等,利用它们在肠道内的发酵作用,产生鼓肠,以增加加肠蠕动,利于排便。
参考资料:
冬季上火伤身体,五个食疗妙招轻松来降火!--人民网肺火太大吃什么好?
养肺食谱
食谱一:南杏猪肺汤
原料:杏仁有甜杏仁(南杏)和苦杏仁(北杏)两种。南杏是杏树种子的一种,性味甘、平、无毒。含有苦杏仁甙、脂肪油、糖分、蛋白质、树脂、扁豆甙和杏仁油等等,是滋养缓和性润肺止咳之物。因为含脂肪油较丰富(约50%以上),所以润燥之功较好。
猪肺,性味甘,平,能治肺虚咳嗽,咯血,有补肺的功用。
做法:把一只猪肺反复冲水洗净。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手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再选15到20克南杏(注意要选用南杏,不能用北杏),一起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煮,调味即可。
功用:可用于一般人因秋冬气候干燥引起的燥热咳嗽。秋冬时节,肺气不开,干咳无痰,大便燥结,喉咙干燥等等都有一定功效。
食谱二:沙参玉竹老鸭汤
原料:沙参,一般指北沙参,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经。含生物碱、淀粉、沙参素等。能够滋阴清肺,养胃生津以及除虚热,治燥咳。
玉竹,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经。玉竹质润多液,含铃兰苦甙、铃兰甙、山柰酚甙、槲皮醇甙、维生素A、淀粉和粘液质等。能养阴润燥,润肠通便。
老鸭,性味甘、温、无毒,入脾、胃、肺、肾经。功能滋阴补血。
做法:选用老鸭一只(注意,一定要选用老鸭),去毛脏,洗净。再选用沙参和玉竹各30到50克,一起放入瓦锅内,文火煲1个小时以上,调味即可。
功能:能够治疗肺燥、干咳等,对病后体虚,津亏肠燥等引起的便秘等亦有效。还是一道非常具有滋补性的食谱。
食谱三:莲子百合煲瘦肉
原料: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和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等。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等功效。
莲子,《本草经》说它有“主补中,养神益气力”。《本草纲目》还认为莲子有“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禁锢,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等功能。
猪瘦肉,中医学认为,猪的主要部分均有益效。猪瘦肉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与百合和莲子搭配协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做法:挑选猪瘦肉半斤左右,再加入莲子和百合各30克和适量水,隔水炖熟,调味即可。(特别注明:隔水炖的意思是给盛食物的碗等容器盖上盖子,在蒸锅里面蒸。)
功用:莲子百合煲瘦肉其实是一个富有营养的搭配,除了润燥养肺之外,还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也可以作为病后体弱的滋养强壮之食补品。总之是一份常吃不坏的良菜。
另外,也可以选用莲子和百合各60到100克,加适量糖和水,煲糖水喝,不仅味道清甜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高,同样具有上述功效。
食谱四:冰糖银耳羹
原料: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性味甘淡、平,入肺、胃经。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无机盐等。
功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冰糖,性味甘、平,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
做法:选用银耳10到12克,先冲洗几遍,然后放入碗内加冷开水浸泡(没过银耳即可)。浸泡1小时左右,此时银耳发胀,然后挑去杂物。接着把银耳和适量冰糖放入碗内,再加入适量冷开水,一起隔水炖2到3个小时即可。
功能: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治疗秋冬时节的燥咳,还可以作为体质虚弱者的滋补之品。
秋天给人的感觉是清肃干爽,但容易出现肺部疾病,常见的有:感冒、咳嗽、哮喘等,若不小心医治会让症状加重,中医有一些秋季肺部的保健与养生方法,略述如下。
作息养生到了秋天,应该“早卧以避风寒,早起以领略秋爽”,使精神安定宁静,才能不受秋天肃杀之气的影响。心态方面要使“精神内守,不急不躁”,这样在秋天肃杀的气象中,仍可得到平和,肺呼吸正常,这是“秋天的养生大道”。
饮食养生古代医书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是说如果没有适当保暖、避风寒,或者经常吃喝冰冷食物饮料,则容易损伤肺部机能而出现疾病。因此饮食养肺应多吃玉米、黄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猪皮、鲍鱼、贝、海参、梨等,但要按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
运动养生“秋季补肺三招”:“第一招”,以两手抱头顶,婉转回旋俯仰10次。可疏通颈部及胸背部经脉,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肺的生理机能。“第二招”,以两手相叉头上,左右摇曳身子10遍。可去关节间风湿寒邪,治疗肺脏诸疾。“第三招”,两手拍脚胫(小腿前外侧)10遍。可开胸膈,利肺气,治疗肺脏疾病。做此运动时若能配合叩齿,效果更好。具体方法是轻轻叩齿36次,不要出声。
药膳养生补肺药膳“益胃汤”原料:沙参10克、麦门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5克、冰糖30克,水煎分三次服,或当饮料服用。用于肺津损伤之干咳,咽干口燥。注意事项:流行性感冒的咳嗽及脾胃虚弱容易拉肚子的人不要服用。
清肺的食物,如胡萝卜、梨子、木耳、豆浆、蜂蜜等。清肺梨:可生津止渴,清热止咳等。一种做法是把内部掏空,放入川贝、冰糖、蜂蜜等煮食。二是带皮切块,放到碗里再蒸,碗里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后可拌入蜂蜜,趁热吃效果最好。三是连皮切成块,和木瓜、蜜枣、猪骨一起煮汤,有清肺热、开胃作用。四是将银耳泡发后,和梨一起放到凉水中煮汤,根据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枣等。另外,还可捣泥成梨糕,加冰糖后食用,也能清热、治疗咳嗽。。
中医一向讲究药食同源,很重视通过调节饮食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通过养肺气来达到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人们食用时应首先了解清楚食物的药效,如食用白萝卜,以痰多、咳嗽者较为适宜;食用百合,以熬粥、煮水饮效果较佳;食用绿豆,适宜于内火旺盛的人;而荸荠能清热生津,生吃、煮水均可。同时,由于人的个体素质差异较大,所以服用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选食,而且要注意同时忌食过于辣、咸、腻等食物。以下是几款清肺、润肺、养肺的汤粥,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一、清肺汤两种:
1、雪耳、莲子、百合、排骨汤:
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将上述选料清洗之后加水一起放入煲内煮沸,煲3小时。
2、桑百皮、百合、排骨汤:
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
做法:将上述选料清洗干净后加水,然后一并放进煲内煮沸,煲一个半小时。
二、润肺银耳羹:
原料:银耳5克,冰糖50克。
做法:将银耳放入盆内,以温水浸泡30分钟,待其发透后摘去蒂头、拣去杂质;将银耳撕成片状,放入洁净的锅内,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加入冰糖,直至银耳炖烂为止。
三、润肺豆浆粥:
原料:豆浆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糯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开花时倒入豆浆,继续熬10分钟,加白糖适量即可。
四、鸭肉粥:
原料:鸭肉150克,糯米250克,料酒、盐少许。
做法:先将鸭肉切丁;糯米加水煮粥,然后加入鸭肉、少许料酒和盐,煮至粥熟。
五、毛肚血汤:
原料:鸭血300克,毛肚150克(注意不要加入羊肉,因为羊肉属热,不适宜在气温渐高、天气干燥的春夏之交食用)。
配料:黄喉、鳝鱼、午餐肉、黄豆芽、粉丝各100克,重庆火锅底料、泡姜、大蒜、味精、白糖各少许。
做法:先将鸭血切成片,放在炒锅中用清水氽一下待用;再放少许清油把姜片、蒜片炒一下,放入重庆火锅底料烧开;汤味熬好后,加入鸭血、毛肚、黄喉、鳝鱼、午餐肉、黄豆芽、粉丝等直至煮熟(注意毛肚不要煮得太老)。
提示:俗话说“血能洗肺”。因此,对于这种绵软滑爽又非常便宜的血豆腐,此时不吃更待何时?
六、火腿冬瓜汤:
原料:火腿片,冬瓜片。
配料:葱丝,姜丝,虾皮,盐,糖,麻油。
做法:锅内放清水煮沸,将冬瓜片及配料下锅煮10分钟后加入火腿片,2分钟后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葱花、麻油、盐、糖。
提示:此汤清新可口,去燥润肺,适合春夏季节食用。
谁知道吃什么东西降火最快啊
降火食物推荐:菊花、薄荷、柠檬、芥兰、甘蓝菜等食物富含矿物质,特别是钙、镁的含量高,它们有宁神、降火和降血压的神奇功效。
降火菜式推荐:最佳的清热解暑苦味食物是苦瓜、草莓绿豆粥、山药芦荟鸡煲。
降火食材:山药、芦荟、鸡肉。
芦荟:能清理肠胃,可以促进排便和排毒,减少体内聚积的脂肪。
苦瓜:可清热解毒、清心明目,适宜于心火旺之人食用。
茶叶:如乌龙茶、苦丁茶等,有清热强心、利尿、清食解酒、生津止渴等功效。
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润肺脾等好处。
枇杷叶:有助于清肺、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以及解暑等。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可帮助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龟苓膏:可滋阴补肾、润燥护肤、消除暗疮、调理脏腑。
肺热咳嗽吃什么好 春天
1、鸭蛋
鸭蛋性凉味甘,能清肺热。《日华子本草》还认为鸭蛋“清心腹胸膈热”。《医林纂要》中曾介绍“鸭蛋补心清肺,止热嗽,百沸汤冲食,清肺火。”凡肺热咳嗽者宜食之。
2、银耳
银耳又称白木耳,味甘淡、性平,无毒,入肺、胃、肾三经,具有生津润肺、益气活血、滋阴养胃、补脑强心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肠燥热、便秘等症。
3、罗汗果
罗汗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4、冬瓜
把大米淘洗干净,与冬瓜一同放入锅中加1000毫升的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慢熬煮,等到瓜烂米熟,粥稠即可熄火。这款粥有助于清热利尿以及减肥。非常适合暑热烦闷、水肿和肺热咳嗽等病症患者,可以起到清热利尿的作用。
关于“肺燥(肺热)应该吃什么降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838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 八声甘州(送湖北招抚吴猎)
- 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
- 怆
-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 木兰花慢(寿贾师宪)
- 字字双
-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一年两度锦江游)
- 浣溪沙(即席次韵王正之觅迁哥鞋)
- 菩萨蛮(初冬)
- 梅子黄时雨(病后别罗江诸友)
热门名句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