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裕元鞋厂罢工反映了什么问题(东莞新东泰事件判了多少年?)

裕元鞋厂罢工反映了什么问题(东莞新东泰事件判了多少年?)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3-13    点击:  198 次

裕元鞋厂罢工反映了什么问题

网上有关“裕元鞋厂罢工反映了什么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东莞新东泰事件判了多少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4年东莞裕元鞋厂罢工是一场发生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的罢工行动。罢工于2014年4月14日开始,26日结束,参与人数约3万人。这次罢工也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罢工潮

罢工背景

涉事工厂——东莞裕元鞋厂是广东东莞最大的鞋厂,隶属于台湾宝成集团,是阿迪达斯、耐克等多个世界名牌运动鞋的最大的生产基地,为全球30多家著名品牌鞋类产品公司进行代工。

裕元鞋厂一员工1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次停工维权缘于裕元鞋厂未足额为工人购买社保,按照东莞社保局的规定,工人的社保应包括工伤、养老、医疗、失业及生育保险,社保缴费率规定企业需缴纳员工总收入的11%,员工个人承担8%,而他前不久查了自己的社保缴费,发现工厂只帮他交了他自己所交的部分,但没有缴纳企业应该缴纳的那一部分。而部分工人陆续请假去社保局查询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纷纷发现裕元鞋厂缴交的社保额度不足,缴交的标准很混乱,还有员工发现鞋厂与其签订的是无效劳动合同

反响

裕元鞋厂罢工发生后,根据公司董事会现有资料,预计直接因鞋厂暂停运作引起之损失为2700万美元,当中包括额外的空运费用、由运作受影响引起之溢利损失及其他固定成本。

阿迪达斯公司表示,阿迪达斯不会停止与裕元工厂的合作,但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其运动鞋销量的影响,近期公司将把一部分原本裕元工厂的订单拆分到其他代工工厂

东莞新东泰事件判了多少年?

火灾是非常恐怖的,当他成灾的时候是无情的,可以将一切都吞噬,就在不久前广东东莞的一个废弃厂房内发生了严重的火灾,这一个火灾导致7人死亡。虽然消防员也是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了现场,把火进行扑灭了,但是死去的人也永远无法再活着回来了,这也是引起了广东的一阵唏嘘,因为这次发生火灾,在广东来说都是比较重大的灾难。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次火灾呢,我们就来好好的聊一聊这个话题。

当地也是第一时间展开了对这一次火灾源头的调查,并且最后查出来了,那是因为原企业组织人员在拆除旧设备的过程当中,现场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火灾事故。这一次事故是非常大的,所以也提醒各位广大的网友们,在拆除一些旧设备之前,一定要准确的去操作,如果一旦失误的话,那就有可能发生火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那么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细节呢?其实也是,有的那就是在废弃的厂房内进行施工,他们没有把安全这两个字放在心头,这其实就是一个细节中的细节。电气线路是一个很重要的设备,它一旦老化了,我们都要把它进行更换,并且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要把安全这两个字放在心中。就比如我们经常乘坐的电动车,在充电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充电,很多的电动车在充电的时候发生了火灾,就是因为他们不规范。

总的来说,这一次火灾也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他们这么专业的人员在拆卸一些旧设备的时候,还会造成操作不当,何况是一些经验不怎么足的人。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过于自信,在面临重大事件的时候,一定要把集中度提高,所有的事情都没有这件事情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火灾的多次发生。

16年。

“白毛鸡”原名卢新,东莞东坑镇东坑村村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前后,身高170左右,来头颇大、在江湖上甚有威名,与黄江“太子辉”、虎门“肥仔强”、中堂“豉油真”并称“莞城四虎”。“白毛鸡”的公开身份是东辉物业董事长。在新东泰之前,“白毛鸡”跟人在横沥合作过新时代夜总会和老东皇酒店。

新东泰经营了一段时间,却再也难恢复当年港澳新马客人如潮涌来,广深牌照的车辆每晚都要堵掉马路的场面。新东泰事件,也拉开了莞城声色经济退烧的序幕。嗅到风声的“白毛鸡”提前出走,据称到了东南亚。而“龙哥”则于10年3月在湖北黄石落网。



东莞黄江裕元鞋厂计时还是计件

网友推荐高质量答案:  以前是计时工资被改成计件工资或者以前的计件工资改计时,都是是违反劳动合同的,对工资的修改要经过劳动者本人同意的。  1一般合同上约定的工资的构成,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经过劳动者本人同意擅自更改的话,是属于一种违法的行为。  2不管计时还是计件的工资,都是不能低于劳动法的标准的,低于劳动法的也是违法的。

广州东莞裕元鞋厂没了之前没买社保,可以追回吗

可以追讨。工厂倒闭了,可以追要社保,一年内有效,广州东莞裕元鞋厂没了之前没买社保,可以追回,可以与单位商量,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东莞裕元鞋业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一家以从事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为主的企业。

关于东莞兴昂国际贸易公司09年招聘问题

缺工,缺工!初夏的东莞,鞋业再度迎来生产的旺季。“缺工”这两个字,却如梦魇般缠住了这个行业。本报记者接获读者报料后大面积踏访,发现无论大鞋厂还是小鞋厂,普遍因缺工叫苦不迭。

劳动力无限的神话破灭了。一个个问号升腾而起:“缺工”这道魔咒为何盯上了鞋厂?向来民工如潮的东莞,为何会出现全行业缺工?民工都到哪里去了?占全世界产量1/10以上的东莞鞋业,又将往何处去?

鞋厂“来多少要多少”

“来多少,要多少。”厚街陈屋,兴×鞋厂门卫半抬起头,面无表情地吐出6个字。

“生手也要吗?”

“要,都要。”

从南城石鼓沿公路切入厚街镇,赤岭、陈屋、三屯、珊美、桥头……直到靠近虎门的白濠,工业区次第相接,区内鞋厂林立。厚街的制鞋业,在东莞是最集中的。而“制造业名城”东莞的制鞋业,在世界上都颇具名气。东莞年产鞋约10亿双,占世界1/10以上,Nike、adidas等世界名鞋多产自东莞。“东莞塞车,全球缺货。”

“成型(即将鞋面、鞋底等部分组装为成品鞋)的2条生产线,现在只能开1条。一条线要80多人,可是单成型这边就缺了100多人。其他部门也都缺人,订单可能赶不及了。”厚街某鞋厂负责人黄先生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

于是,黄先生在大门边用大红纸贴上了招聘启事。“鞋厂招工大多是用这招。你去陈屋、三屯一带走走,现在鞋厂都在招人,每个厂门口都看得到招工启事。”

记者走访赤岭、陈屋、三屯等工业区,情形与黄先生所言吻合。

只要是鞋厂,门口必定有招工启事,或撑起一块木板贴于其上,或贴于橱窗内。

在赤岭,某鞋厂索性做了两块塑胶牌,一块写着“本厂长期招聘工人”,另一块则钉在门卫室墙上,写着“招工咨询处”。两块塑胶牌字迹均已斑驳,可见缺工绝非“突发事件”,而这家企业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门卫室变成“招工咨询处”,门卫也就不只是保安的职责了,俨然变成了鞋厂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记者向门卫咨询需要多少人时,不少门卫的回答出奇地一致:“有多少要多少。”

大小鞋厂一齐缺工

“厚街不少鞋厂缺工一半,有些甚至因此关门。”阿军(化名)

在东莞鞋厂摸爬滚打了3年多,在近10家鞋厂当过工人,目前在陈屋某鞋厂做个中层干部。

他指着附近一家柏×鞋厂:“一个月前还不是这个厂。他们长期招不到人,没法开工,一夜之间倒闭了。柏×接手后,还是天天招人。”

阿军告诉记者,东莞鞋厂普遍缺工,只是多少问题。中小规模的鞋厂缺工严重,大鞋厂就好一些。

阿军所说的“大鞋厂”有多大?港台制造业向珠三角转移的时候,不少港商、台商到东莞投资建立鞋厂。例如1988年台湾宝成国际集团在东莞投资设立的裕元制鞋公司,是目前东莞最大的制鞋基地,在高埗、黄江拥有两个产业园,主要生产Nike、adidas等,员工10万人。1990年,台湾兴昂集团到东莞长安投资设立兴昂鞋厂,主要生产GUESS、LV、Nike等品牌,员工上万。1996年,香港华坚集团将华宝鞋业迁至东莞厚街,主力生产美国名牌NINE&WEST,员工1万余人。

这些鞋厂都有专车接送,电视台、食街、超市、**院、幼儿园,厂内设施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小社会”。它们缺工吗?

“从做招聘以来,我就一直处在紧张状态,每天有忙不完的事。”华宝鞋业负责招聘的刘先生提起招工就感慨,并坦言人很难招,面对目标很有压力。“6月份我们要新建一个厂,打算再招6000人,但估计还不够。”

在厚街赤岭,记者偶然看到了兴昂的招工启事,赫然印着“招普通工1000名”。除了“18-35周岁,初中以上文化”之外,没有写明其他要求,并“欢迎批量劳工”。

东莞最大的鞋厂裕元,缺工同样让人吃惊。“裕元是我们的常客,每个星期都来的,它们招工总数在3万左右。”智通人才市场招聘服务事业部经理敖宾称,目前所有行业中,最缺人的就是鞋业,平均大概缺1/3左右。

华宝的刘先生、智通的敖经理、鞋厂的老工人阿军都称,民工荒已蔓延至整个制鞋行业,无论是面部、底部、成型、品检等普通工人,还是设计师等高级技工,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缺口都不在少数。民工无限的神话彻底破灭了,全行业缺工的现状凸现出来。

鞋业自身特点加剧缺工

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杨东如指出,近年来,东莞确实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概短缺劳工30万。“我们认为这种缺工是结构性短缺。缺的是一些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环境比较差的制鞋、制衣、毛织等行业的普通工人。而那些员工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缺工就不明显。”

诚如杨东如所言,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东莞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在少数,智通人士所谓“目前所有行业中,最缺人的就是鞋业”又是为何?

“鞋厂对工人要求比较低,收入自然也低。比如电子厂现在一般要求初中或者高中毕业,鞋厂一般没要求。”智通人才市场人士称。

美中服装鞋业协会副秘书长龙小杰表示,正因为比起别的行业来,鞋工待遇低,鞋业因此成为工人最可能发生流动的行业。他们干不下去的时候,更容易跳槽去别的厂来增加身价,或者转做其他行业。

此外,相比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鞋厂的密集程度更大。

“电子厂一条线可能1个人就够了,鞋厂一条线至少近100人,甚至几百人。普通工人一多,基层管理人员自然也要多配些,比如班组长这类人。”厚街某鞋厂负责人告诉记者。

进入5月,闲置的设备投入使用,用工需求更大,鞋业缺工不可掩饰地暴露出来。据龙小杰介绍,一般3到4月,是制鞋业的淡季。

5月天气转热,鞋产品也迅速更新换代,鞋厂的订单随之增多,进入生产的旺季。这个旺季一般要持续到10月。

■ 链接

东莞鞋业概况

东莞目前年产鞋约10亿双,占全球鞋产量的1/10以上。东莞鞋厂最密集的是厚街镇。

东莞鞋业以加工贸易为主,中小企业众多,自主品牌缺乏。但世界上不少着名鞋品牌,如Nike、adidas大多产于东莞,裕元、华宝、兴昂等是东莞规模较大的制鞋企业。东莞鞋企在技术方面并不缺乏,但在自主品牌建设等方面远远落后于温州等长三角城市。

目前受国际贸易摩擦和东莞缺工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不少鞋厂迁往内地或东南亚。东莞鞋产业淘汰赛正当进行时。

反思

东莞鞋厂缘何缺工?

工人加班到晚上11点多,或被限制自由,工厂大门变成了“柏林墙”。挖走一个干部,干部带走一批手下,成鞋厂特有招工模式。

待遇太差工人“出走”

强烈的日光下,一个年轻人在厚街一个个鞋厂门口徘徊,形单影只。短短的平头,白色衬衫扎进黑色长裤里,一副苦楚的面容。记者邂逅的这个年轻人叫阿坚,贵州人,在广州打过几年工,只身转战东莞重找工作。

“我跑了几天,这里到处都招工,但是要求太苛刻了。”阿坚说。记者以一起找工作为由,陪阿坚走了数个鞋厂。直到告别时,他仍未找到满意的工作。而记者更是遭遇“歧视”。某鞋厂门卫一口拒绝:“你干不了。”随后不再说话。

为什么“干不了”?老工人阿军笑言:“你真的干不了。东莞鞋厂普遍加班到很晚,一天没多少时间休息。一年到头没几天假,五一放了3天,已经是破天荒了。”

厚街兴×鞋厂门卫也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兴×鞋厂一般要加班到晚上11点多,一年没有几天假。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有些鞋厂甚至盛夏也不开空调。工人被限制自由的现象也不少,工厂大门变成了“柏林墙”。

这样辛苦下来一个月能赚多少?“一般是700到900元,卖命地做也不过1000元多一点。”阿军很羡慕大厂,“大厂工资高,福利好。”

大厂待遇多高?华宝鞋业负责招聘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其实东莞鞋厂工资差别并不大,华宝正式普工一般是1000元左右。裕元则开价1200元左右。

如果说阿坚是上世纪90年代的民工代表,来自湖南的阿红则是21世纪的新民工。虽然头发有些凌乱,但她戴了耳环,还买了漂亮的手机。“我姐10年前在东莞鞋厂打工,工资就接近1000元,现在还是没涨多少。我希望工资多一点,休息时间多一点。每个女孩子都希望打扮自己,希望有时间逛街。”阿红说,他们厂不少姐妹都受不了工作环境,被逼走了。

“我个人鼓励他们走。”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小云语出惊人。封教授告诉记者,去年她在东莞做调研,发现东莞鞋厂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很不好。“他们承受不下去了,走人是迟早的事情。这也说明工人的意识渐渐觉醒,应该说是个好现象。”

互挖墙脚成固定模式

鞋工被逼到哪里去了?“鞋工一般是行业内流动。这个行业有个怪现象:一走就走一批。我们一个副总去了万江,一下子带走几十人。一个组长跳槽去了深圳,又把他的手下全部带走了。早两天我们新招了个组长,他带来二三十个人。”厚街某鞋厂负责人说。

“一朝天子一朝臣。”阿军这样形容。

他归结为管理模式的落后。“鞋厂没有规范的管理模式。按说一个企业应该是不管谁走了,管理模式都不变。但鞋厂的管理基本上都是上一层领导说了算,换个人,管理模式也跟着换。”

阿军举例说,他们厂本来品检(负责质量检查)跟现场(流水线加工)是分离的。品检的领导跳槽了,现场领导马上就把品检拿过来管。

“如果品检归现场管,哪里还能监督现场呢?”在管理模式不定的情况下,大家可以信赖的就是人际关系。跟谁久了,大家相互有了配合,要走就一起走。

其实,这种追随不仅仅因为工作中结下的感情。“鞋厂工资待遇基本上都是他们的主管说了算,所以久了大家都认定他了。”智通人才市场敖经理给记者剖析背后的利益关系。

于是,鞋厂招工的“特色”模式也随之而生,挖来一个干部,干部带来一批手下,成为鞋厂最行之有效的招工方法。“一般拉一个人过来,都有50-100元的奖励。”阿军说。

这种“特色”竟波及到大企业。华宝鞋业刘先生说,在劳动力市场很难招到人,招到也很不稳定。所以他们主要也是发动内部员工介绍,父母拉孩子过来,男朋友拉女朋友过来。虽无金钱奖励,但是公司会给些行政上的奖励。

民工到哪里去了?

一场鞋厂大迁移正在悄悄向内地进行,早些时间东莞倒闭了一些鞋厂,温州老板立马开车过来,整车地拉人过去。而东莞不少鞋厂都还不知道。

鞋厂随民工转战内地

那些曾如海浪般蜂拥而至的民工,如今都到哪里去了?

“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出来了。我知道一些湖南、江西的打工者,很多人回家种点经济作物,做做小生意,这样也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如果想打工的话,他们也会选离家近的城市。”智通人才市场敖经理说。

阿军也想回家,他觉得家里的生活比较安宁。“前几天,我们两个女同事就在工厂旁边被抢了手机。这种事情太多了。”

确实,东莞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工人的工资涨幅很小,工作条件也没有太大改善。加上社会治安等问题,东莞伤了不少打工者的心。

但内地却在只争朝夕地发展。国家对三农的扶持,使农民基本上没有了负担。不少抱着创业梦来东莞的民工,捧着残破的梦回去了。

“特别是目前全国范围搞新农村建设,打工者在东莞有了些积蓄,或是在家乡找到新的工作,他们不肯再回来,这也是人之常情。”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封小云说。

一场鞋厂大迁移正在悄悄进行,目的地正是民工资源最丰富的湖南、江西等地。据台商协会厚街分会相关人士称,东莞劳工匮乏,招揽工人的成本已使不少企业不堪重负,于是鞋厂纷纷往湖南、江西等地迁移。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杨东如称,鞋厂搬迁到劳动力比较廉价、丰富的地区,可以保证企业能够生存,维持其成本优势。

在这场大迁移中,裕元和华宝成了急先锋,他们都已经在江西新建了规模庞大的产业园,并不断招兵买马。

长三角让人才市场都怕了

如果说内地城市只是承接东莞的产业转移,为东莞产业升级腾出空间的话,那么,另一个正在崛起的劲敌则不可小视。这就是长三角。

“长三角发展很快,他们唯一缺的就是人。东莞发展了很久,培养了很多合适的人,所以他们想尽办法过来挖。比方说一个副总,东莞开价10万,他们舍得开30万,不过附加条件是:把你这边的人都拉过去。”智通人才市场招聘服务事业部经理敖宾说。

敖宾说,长期以来,东莞老板以为人好招,待遇等方面也不重视。现在长三角成了强劲的对手。长三角的工资跟珠三角差不多,但是福利待遇方面比珠三角好很多,比如东莞很多鞋厂连社保都不给员工办,这在长三角几乎是不存在的。“现在人是真的缺了,智通有义务为东莞留住人才。其实我们都尽量避免长三角客户到这里来招工,只要是长三角来的,我们一般不跟他谈。”

美中服装鞋业协会副秘书长龙小杰则称,长三角老板的觉悟普遍比较高。这不仅仅体现在对待员工上,还包括自主品牌建设方面。例如温州有奥康等着名鞋品牌,自主名牌鞋比东莞多很多。东莞企业做加工贸易利润非常小,而长三角企业做自己的品牌能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员工的待遇提高也有更大的空间。

龙小杰还用一个小细节来说明两地老板的意识差别。“早些时间东莞倒闭了一些鞋厂,温州老板立马开车过来,整车地拉人过去。而东莞不少鞋厂都还不知道。”

■ 相关调查

珠三角工人生存状况劣于长三角

中山大学一课题组经过专题调研,日前发布《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农民工比较研究调查报告》,得出结论:珠三角民工的生存状况不如长三角。比对项目情况列表如下:

比对项目 长三角 珠三角

寻找第一份工作用时 21天 297天

找工作平均费用 353元370元

平均上班时间901小时986小时

月平均工资 长三角高于珠三角26566元

每小时加班工资 长三角高于珠三角196元

限定吃饭时间5290%5140%

因户口不能应聘 1990%3130%

感到受歧视 1040%1890%

启示

缺工是好事?坏事?

提高待遇让工人重回东莞

民工荒带来阵阵剧痛。大量鞋厂开工不足,一些中小鞋厂因此倒闭,大鞋厂转战他处。如何让民工重回东莞?

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杨东如指出,要解决东莞的民工荒,必须直接改善企业用工环境,引导企业提高薪酬和福利,增强东莞企业对外来劳工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结合建设“和谐东莞”目标,提升东莞社会人文环境和亲和力。

抛开城市环境而言,工人最期待的莫过于待遇的提高。如台商协会厚街分会相关负责人所言:“鞋厂如果不从衣、食、住、行上改善工人待遇的话,想一时招到很多人,可能性不是很大。”

东莞老板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华宝鞋业刘先生称,目前东莞上档次的鞋厂都在改善劳动条件和待遇。“华宝有**院、夫妻房、湘菜馆、川菜馆、幼儿园等,但对工人还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现在只能拼企业文化了。”

但一个问题似乎被忽略了:长期赚取廉价加工费的东莞鞋厂,提高待遇的空间有多大?据了解,东莞制鞋业目前的平均净利润大约在5%-8%。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欧盟对中国鞋开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有人士估计相关鞋厂利润会被完全吞噬,自身难保,更谈不上提高工人待遇。“在工人待遇上再度角逐,将使不少企业不堪重负。”台商协会厚街分会相关人士称,鞋企向内地迁移正是一个侧面例证。

缺工逼走“鸡肋”产业

“鞋厂大量缺工,对政府和企业来说是个好事情。”暨南大学封教授再度语出惊人。她建议东莞政府鼓励“人往高处走”。

东莞是典型外源型经济,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鞋厂大量缺工,迫使政府和企业思考:产业不升级、经济不转型,原地踏步走,如何能长久发展?”

事实上,缺工不仅大浪淘沙般清洗了一些孱弱的企业,也在逐渐逼使“鸡肋”产业迁移。制鞋业向内地转移的迹象渐渐明显。经过这样的产业升级,东莞的城市经济定位有望悄然转变。

一些苗头已经初露。如外经贸局副局长杨东如所言,港台鞋厂的迁徙,全部搬迁的比较少,很多都不是把东莞的基地连根拔掉,而是在那边设立分厂,进行初级加工或生产低附加值的鞋制品。东莞工厂进行了鞋的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鞋制品。这样,东莞制鞋产业就悄然升级。

而长远地看,另一个趋势或可期待:在缺工的大趋势之下,东莞有可能借助地利之便,发展成为贸易集散中心。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迁往内地,而东莞会留下一些企业办事处之类,成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城市。

裕元鞋厂还会搬回中国吗

不会。

裕元鞋厂现在都已搬至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这个厂在2017年就已经搬迁完毕,厂区内的房子却成了空房,如果在搬回来得不偿失,所以已经不会在搬回来。

1995年建立起来的裕元鞋厂是台湾宝成集团的一个分厂,主要代工国外品牌产品,曾经辉煌阶段,厂区内工人一度上升至12万人,有独立的商业街,卫生院,幼儿园,体育场馆,如同一个繁华的小镇。

关于“裕元鞋厂罢工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852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