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孙晓明的人物经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华人院士)

孙晓明的人物经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华人院士)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3-16    点击:  199 次

孙晓明的人物经历

网上有关“孙晓明的人物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华人院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995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2000年和2005年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李亚栋院士。2008年在Stanford University的戴宏杰院士课题组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国,在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华人院士

记者从湖南大学了解到,近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在线发表了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鲁兵安副教授等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快速充放电铝离子电池》。《自然》杂志认为该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可充电铝离子液体电池,这有望为国际电池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据悉,该成果已经在美国获得多项专利保护,并有数家知名企业希望买断此专利。

鲁兵安同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课题组用石墨作为正极材料,并用一种相当于盐溶液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解决了铝电池研究在材料上的瓶颈。实验发现,用三维石墨作为电池正极材料,能极大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鲁兵安说,过去使用锂电池的手机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充电量,铝电池只需1分钟即可完成。今后,铝电池充电1小时,手机使用3、4天将不再是假想。

同时,铝电池寿命更长。普通锂电池的循环寿命一般为300次,而实验证明,铝电池循环7500次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这相当于每天充电两次,20年后电池依然经用如初。

除了安全、寿命长、快速充电等优点,相较于锂电池,铝电池生产成本将更低,还有电解产生的离子液体无毒等环保优势。今后,铝电池不仅可以使用在手机等小家电上,还可在电动汽车等容易产生剧烈碰撞和高温的领域取代目前的电池。

纳米技术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历史上,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或者外籍院士的华人包括:

胡适,哲学家,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前北京大学校长,1932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吴经熊,法学家,前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前中华民国立法委员,「中华民国宪法第一草案」(吴氏宪草)起草人,1938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翁文灏,地质学家,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1947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1949年当选为院士。

李政道,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9年当选为院士。

林家翘,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前主席,1962年当选为院士。

王瑞駪,物理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1970年当选为院士。

吴健雄,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被誉为「物理学女王」及「中国的居里夫人」,1972年当选为院士。

丁肇中,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75年当选为院士。

李远哲,化学家,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前中央研究院院长,1975年当选为院士。

何炳棣,历史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前会长,1979年当选为院士。

韦潜光,化工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工学院前院长,1982年当选为院士。

丘成桐,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1982年菲尔兹奖得主,1982年当选为院士。

王倬,生物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1984年当选为院士。

王义翘,生化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85年当选为院士。

杜维明,儒家学者,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1988年当选为院士。

朱经武,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前校长,1989年当选为院士。

项武忠,数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1989年当选为院士。

谢希德,物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校长,1989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徐遐生,天文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天文学会前主席,国立清华大学前校长,1992年当选为院士。

朱棣文,物理学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长,1992年当选为院士。

王赓武,历史学家,澳洲人文科学院前院长,香港大学前校长,1993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翁启惠,生物化学家,中央研究院院长,1996年当选为院士

钱泽南,生物化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主席,1997年当选为院士。

廖述宗,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院士。

何大一,医学家,洛克菲勒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院士。

吴以仲,生物学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1998年当选为院士。

王佑曾,资讯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前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前副校长,1999年当选为院士。

李文雄,演化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院士。

李太枫,天文学家,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前所长,1999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姚期智,计算机科学家,普林斯顿大学与清华大学教授,2000年图灵奖得主,2000年当选为院士。

余国藩,人文学人,芝加哥大学教授,2000年当选为院士。

崔琦,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00年当选为院士。

姚鸿泽,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1年当选为院士。

萧荫堂,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谢宇,社会学家,密歇根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林芳华,数学家,纽约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田刚,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陈怡,音乐家,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教授,2005年当选为院士。

钱煦,生物医学工程学家,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教授,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2006年当选为院士。

哈金,作家,波士顿大学教授,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2006年当选为院士。

施春风,力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校长,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创校校长,2006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詹裕农,生物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叶公杼,生物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袁钧英,生物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巫鸿,艺术史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谢晓亮,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8年当选为院士。

雷干城,理论物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2009年当选为院士。

戴宏杰,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09年当选为院士。

胡玲,微电子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10年当选为院士。

陈长谦,化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2010当选为院士。

翁玉林,天文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2011年当选为院士。

张首晟,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院士。

张寿武,数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院士。

王映真,医学家,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2011年当选为院士。

侯一钊,数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应用数学系主任,2011年当选为院士。

杨培东,化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2012年当选为院士。

骆利群,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12年当选为院士。

施一公,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当选为院士。

纳米材料的研究最初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对胶体微粒的研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研究人员开始有意识得通过对金属纳米微粒的制备和研究来探索纳米体系的奥秘。1984年,德国萨尔布吕肯的格莱特(Gleiter)教授把粒径为6nm的金属铁粉原位加压制成世界上第一块纳米材料,开创纳米材料学之先河。1990年7月,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学术会议(Nano- ST),标志着纳米材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学科的诞生。

1990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科学家利用隧道扫描显微镜上的探针,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子排出“IBM”三个字母。科学家们从这种能操纵单个原子的纳米技术中,看到了设计和制造分子大小的器件的希望。199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操纵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标志着我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九十年代以来,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制一直是纳米科技的前沿领域。1991年1月,日本筑波 NEC实验室的饭岛澄男(S. Iijima)首次用高分辨分析电镜观察到碳纳米管,这些碳纳米管为多层同轴管,也叫巴基管(Bucky tube)。2000年10月,美国宾州大学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称,纳米碳管的质量是相同体积钢的六分之一,却具有超过钢 100倍的强度。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还是目前最好的导热材料。纳米碳管优异的导热性能将使它成为今后计算机芯片的热沉,也可用于发动机、火箭等的各种高温部件的防护材料。最新的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当中的空腔不仅可以充当微型试管、模具或模板,而且将第二种物质封存在这个约束空间还会诱导其具备在宏观材料中看不到的结构和行为。计算机模拟显示,封存在碳纳米管中的水能够以新的冰相存在,在合适的条件下,碳纳米管中液相和固相的明显界线将会消失,液体物质将会连续地转变成固体,而不发生明显的凝固过程。

1993年,美国IBM公司Almaden实验室Bethune等人和Iijima同时报道了观察到单壁碳纳米管(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1996年,因发现C60获得诺贝尔奖的斯莫利(Smalley)和他的研究组合成了成行排列的单壁碳纳米管束。同年,中科院物理所解思深研究员的研究组用化学气相法制备出面积达3mm×3mm的大面积碳纳米管阵列,它可用作极好的场发射平面显示器件。他们还于 1998年合成了当时最长的2毫米长度的纤维级碳纳米管。

除了碳纳米管外,科研人员还合成了其他的纳米管材料,如BxCyNz、NiCl2、类酯体、 MCM-41管中管、水铝英石、b-(g-)环糊精纳米管聚集体及定向排列的氮化硅纳米管等[1]。准一维纳米材料中除了空心的纳米管以外还有实心的纳米棒、纳米线、量子线。图1为我们研究组合成的氧化硅纳米线,直径为5-120nm,从线末梢到根部,长度为10-70mm。1997年,法国学者 Colliex在利用分析电弧放电得到包覆异质纳米壳体的C-BN-C管,由于它的几何结构类似于同轴电缆,直径又为纳米级,故称其为同轴纳米电缆(coaxial nanocable)。由于同轴纳米电缆具有的独特结构,将在纳米结构器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96年,中国科技大学谢毅博士利用苯热合成法制备出产率很高、平均粒度为30nm的氮化镓粉体。1997年,清华大学范守善教授制备出直径为3-50纳米、长度达微米量级的氮化镓纳米棒,首次把氮化镓制备成一维纳米晶体,提出碳纳米管限制反应的概念。1999年,他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合作,实现硅衬底上碳纳米管阵列的自组织生长。

1997年,美国纽约大学科学家发现,DNA(脱氧核糖核酸)可用于建造纳米层次上的机械装置。2000年,美国朗讯公司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用DNA的碱基配对机制制造出了一种每条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

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院士的研究组用催化热解法,从四氯化碳制备出金刚石纳米粉,被国际刊物誉为“稻草变黄金”。

1999年,北京大学电子系薛增泉教授的研究组在将单壁碳纳米管组装竖立在金属表面,组装出性能良好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用探针。同年,中科院金属所成会明博士合成出高质量的碳纳米材料,使我国新型储氢材料研究跃上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巴西和美国科学家用碳纳米管制备了世界上最小的“秤”,它能够称量十亿分之一克的物体,即相当于一个病毒的重量;不久,德国科学家研制出称量单个原子重量的“纳米秤”,打破了先前的纪录。同年,美国科学家在单个分子上实现有机开关,证实在分子水平上可以发展电子和计算装置。

中科院沈阳金属所的卢柯小组在纳米材料及相关亚稳材料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发展的利用非晶完全晶化制备致密纳米合金的方法已与惰性气体蒸发后原位加压法、高能球磨法成为当前制备金属纳米块材的三种主要方法之一。他们发现的纳米铜的室温超塑延展性,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从发现纳米碳管始,科学家们不断研制出越来越细的纳米碳管。2000年,解思深组利用常现电弧放电方法制备出内径为 0.5nm的碳纳米管。同年,香港科技大学的汤子康博士即宣布发现了世界上最细的纯碳纳米碳管?0.4nm碳管,这一结果已达到碳纳米管的理论极限值。12月柏林的马克斯—玻恩研究所研制出1nm直径的薄壁纳米管,创出薄壁纳米管研制的新记录。

2001年初,中国科技大学朱清时院士的研究组首次直接拍摄到能够分辨出化学键的C60单分子图像,这种单分子直接成像技术为解析分子内部结构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使科学家可以人工“切割”和重新“组装”化学键,为设计和制备单分子级的纳米器件奠定了基础。3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留美中国学者王中林教授的研究组利用高温固体气相法,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独特形态且无缺陷的半导体氧化物纳米带状结构。这是继纳米管、纳米线之后纳米家族增加的新的成员。它有望解决纳米管在大规模生产时稳定性的问题,并在纳米物理研究和纳米器件应用上有重要的作用。6月,香港科技大学沈平教授的研究组在单根纯碳纳米碳管中观察到超导特性。这一观察表明,当纳米碳管细到一定程度时,其材料性质将发生突变。从应用上来讲,纳米碳管超导性的发现,将有助解决电子在集成半导体器件中传输时的发热问题。

由上可见,在纳米基础研究领域,中国并不落后?自90年代初,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就启动了有关纳米材料的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等,投入数千万元资金支持纳米基础研究;中国的纳米科学家,在国际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相继在《Science》、《Nature》等权威杂志上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使中国在纳米材料基础研究方面,尤其是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方面,走在比较前沿的位置,继美、日、德之后,位居世界第四。但是,在纳米器件上总体来说研究层次还不是很高,手段离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 纳米科技的应用

在纳米材料中,由于纳米级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使得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被破坏;纳米微粒的表面层附近的原子密度减小;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很短,而局域性和相干性增强。尺寸下降还使纳米体系包含的原子数大大下降,宏观固定的准连续能带转变为离散的能级。这些导致纳米材料宏观的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的物理效应与常规材料有所不同,体现为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等。目前描述纳米材料中的基本物理效应主要是从金属纳米微粒研究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要准确把握纳米科技中现象的本质,必须要在理论上实现从连续系统物理学向量子物理学的转变。

当今科技的发展要求材料的超微化、智能化、元件的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特性为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制定的“国家纳米技术倡议”(NNI)中所列纳米科学与技术涉及的领域很宽泛,但最基本的有三个,即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学、光电子学和磁学,纳米医学和生物学。

1 纳米电子学、光电子学和磁学

纳米粒子的宏观隧道效应确立了微电子器件微型化的极限。纳米电子学、光电子学及磁学微电子器件的极限线宽,以硅集成电路而言,普遍认为是70nm左右。目前国际上最窄线宽已为130nm,在十年以内将达到极限。如果将硅器件做的更小,电子会隧穿通过绝缘层,造成电路短路。解决纳米电子电路的思路目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光刻法制作的集成电路中利用双光子光束技术中的量子纠缠态,有可能将器件的极限缩小至25nm。另一类是研制新材料取代硅,采用蛋白质二极管,纳米碳管作引线和分子电线。新概念器件的形成,单原子操纵是重要的方式。1997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用单电子移动单电子,这种技术可用于研制速度和存储容量比现在提高上万倍的量子计算机。2001年7月,荷兰研究人员制造出在室温下能有效工作的单电子纳米碳管晶体管。这种晶体管以纳米碳管为基础,依靠一个电子来决定“开”和“关”状态,由于它低耗能的特点,将成为分子计算机的理想材料 。在新世纪,超导量子相干器件、超微霍尔探测器和超微磁场探测器将成为纳米电子学中器件的主角。

利用纳米磁学中显著的巨磁电阻效应(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和很大的隧道磁电阻(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 TMR)现象研制的读出磁头将磁盘记录密度提高30多倍,瑞士苏黎世的研究人员制备了Cu、Co交替填充的纳米丝,利用其巨磁电阻效应制备出超微磁场传感器。磁性纳米微粒由于粒径小,具有单磁畴结构,矫顽力很高,用作磁记录材料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1997年,明尼苏达大学电子工程系纳米结构实验室采用纳米平板印刷术成功地研制了纳米结构的磁盘,长度为40纳米的Co棒按周期性排列成的量子棒阵列。由于纳米磁性单元是彼此分离的,因而称为量子磁盘。它利用磁纳米线阵列的存储特性,存贮密度可达400Gb×in-2。利用铁基纳米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制备的磁传感器已问世,包覆了超顺磁性纳米微粒的磁性液体也被广泛用在宇航和部分民用领域作为长寿命的动态旋转密封。

2 纳米医学和生物学

从蛋白质、DNA、RNA到病毒,都在1-100nm的尺度范围,从而纳米结构也是生命现象中基本的东西。细胞中的细胞器和其它的结构单元都是执行某种功能的“纳米机械”,细胞就象一个个“纳米车间”,植物中的光合作用等都是“纳米工厂”的典型例子。遗传基因序列的自组装排列做到了原子级的结构精确,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等都是纳米科技的完美典范。生物合成和生物过程已成为启发和制造新的纳米结构的源泉,研究人员正效法生物特性来实现技术上的纳米级控制和操纵。

纳米微粒的尺寸常常比生物体内的细胞、红血球还要小,这就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已得到较好应用的实例有:利用纳米SiO2微粒实现细胞分离的技术,纳米微粒,特别是纳米金(Au)粒子的细胞内部染色,表面包覆磁性纳米微粒的新型药物或抗体进行局部定向治疗等。

正在研制的生物芯片包括细胞芯片、蛋白质芯片(生物分子芯片)和基因芯片(即DNA芯片) 等,都具有集成、并行和快速检测的优点,已成为纳米生物工程的前沿科技。将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开发和人类遗传诊断。植入人体后可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享受医疗,而且可在动态检测中发现疾病的先兆信息,使早期诊断和预防成为可能。

纳米生物材料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适合于生物体内的纳米材料,如各式纳米传感器,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和治疗。各式纳米机械系统可以快速地辨别病区所在,并定向地将药物注入病区而不伤害正常的组织或清除心脑血管中的血栓、脂肪沉积物,甚至可以用其吞噬病毒,杀死癌细胞。另一类是利用生物分子的活性而研制的纳米材料,它们可以不被用于生物体,而被用于其它纳米技术或微制造。

3 在国防科技上的应用

纳米技术将对国防军事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例如:纳米电子器件将用于虚拟训练系统和战场上的实时联系;对化学、生物、核武器的纳米探测系统;新型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常规武器的打击与防护能力;由纳米微机械系统制造的小型机器人可以完成特殊的侦察和打击任务;纳米卫星可用一枚小型运载火箭发射千百颗,按不同轨道组成卫星网,监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使战场更加透明。而纳米材料在隐身技术上的应用尤其引人注目。

在雷达隐身技术中,超高频(SHF,GHz)段电磁波吸波材料的制备是关键。纳米材料正被作为新一代隐身材料加以研制。由于纳米材料的界面组元所占比例大,纳米颗粒表面原子比例高,不饱和键和悬挂键增多。大量悬挂键的存在使界面极化,吸收频带展宽。高的比表面积造成多重散射。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使得电子的能级分裂,分裂的能级间距正处于微波的能量范围,为纳米材料创造了新的吸波通道。纳米材料中的原子、电子在微波场的辐照下,运动加剧,增加电磁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从而提高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美国研制的“超黑粉”纳米吸波材料对雷达波的吸收率达99%,法国最近研制的CoNi纳米颗粒被覆绝缘层的纳米复合材料,在2-7GHz范围内,其m?和m?几乎均大于6。最近国外正致力于研究可覆盖厘米波、毫米波、红外、可见光等波段的纳米复合材料,并提出了单个吸收粒子匹配设计机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单位质量损耗层的作用。纳米材料在具备良好的吸波功能的同时,普遍兼备了薄、轻、宽、强等特点。纳米材料中的硼化物、碳化物,铁氧体,包括纳米纤维及纳米碳管在隐身材料方面的应用都将大有作为。

图2是我们研究组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纳米碳化硅粉的透射形貌照片,一次颗粒尺度约为 20nm。经微波网络矢量分析仪测量其介电损耗(tgd)达到9.28,而其它碳化硅粉的介电损耗在0.2-0.6之间,因而具备了在常温和高温下吸收超高频段电磁波的潜力。

4 纳米陶瓷的补强增韧

先进陶瓷材料在高温、强腐蚀等苛刻的环境下起着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脆性是陶瓷材料难以克服的弱点。英国材料学家Cahn曾评述,通过改进工艺和化学组分等方法来克服陶瓷脆性的尝试都不太理想,无论是固溶掺杂的氮化硅、相变增韧的氧化锆要在实际中作为陶瓷发动机材料还不能实现。纳米陶瓷是解决陶瓷脆性的战略途径之一。

纳米陶瓷具有类似于金属的超塑性是纳米材料研究中令人注目的焦点。例如,纳米氟化钙和纳米氧化钛陶瓷在室温下即可发生塑性形变,180℃时,塑性形变可达100%。存在预制裂纹的试样在180℃下弯曲时,也不发生裂纹扩展。九十年代初,日本的新原皓一(Niihara)报道用纳米SiC颗粒复合氧化铝材料的强度可达到1GPa以上,而常规的氧化铝基陶瓷强度只有350-600MPa。Al2O3/SiC纳米复合材料在1300℃氩气中退火2小时后强度提高到1.5GPa,它的高力学性能是与纳米复相陶瓷的精细显微结构直接相关的。德国马普冶金材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将聚甲基硅氮烷在高温下裂解后,制得的a-Si3N4微米晶与a-SiC纳米晶复合陶瓷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可在1600℃的高温使用(氮化硅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一般为1200-1300℃)。他们最新进展是通过添加硼化物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利用生成BN的包覆作用稳定纳米氮化硅晶粒,将这种Si-B-C-N陶瓷的使用温度进一步提高到2000℃,这是迄今国际上使用温度最高的块体陶瓷材料。

目前,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较为成熟,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出现,已具备了生产规模。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法、液相法、高能球磨法等。气相法包括惰性气体冷凝法、等离子法、气体高温裂解法、电子束蒸发法等。液相法包括化学沉淀法、醇盐水解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我们研究组提出利用原位选择性反应法制备了纳米晶TiC和TiN复合TZP的复合粉料,为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纳米陶瓷的致密化手段也趋于多样化,其中微波烧结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具有良好的效果。美国宾州大学陈一苇教授利用无压烧结制备平均粒径为60nm的致密Y2O3块体材料,为发展纳米陶瓷带来新的希望。2001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省报道将纳米陶瓷等新型材料应用于飞机部件制造技术。

5 纳米科技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表面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的优异性质使其在化工催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纳米粉材如铂黑、银、氧化铝和氧化铁等已直接用作高分子聚合物氧化、还原及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使用纳米镍粉作为反应催化剂的火箭固体燃料,燃烧效率可提高 100倍,用硅载体镍催化丙醛的氧化反应,当镍的粒径在5nm以下,反应选择性发生急剧变化,醛分解反应得到有效控制,生成酒精的转化率迅速增大。

小型化本身并不代表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有着明确的尺度和性能方面的定义。制造纳米器件目前主要的方法还是通过“由上而下”(top down)尽力降低物质结构维数来实现,而纳米科技未来发展方向是要实现“由下而上”( bottom up)的方法来构建纳米器件。目前此方面的尝试有两类,一类是人工实现单原子操纵和分子手术,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双光子吸收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中合成了三维的纳米牛和纳米弹簧,使功能性微器件的制备接受有了新的突破。另一类是各种体系的分子自组装技术,已由分子自组装构建的纳米结构包括纳米棒、纳米管、多层膜、孔洞结构等。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有机分子硫醇的自组装技术制备直径为1-2nm的单层的场效应晶体管,这种单层纳米晶体管的制备是研制分子尺度电子器件重要的一步。这方面的工作现在还仅限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沈阳游玩线路图2018夏季活动主题线路

说到东北,不得不说的大圈人物就是赵本山了,都说娱乐圈也是要分圈的,就有东北圈,京圈,台湾圈,香港圈等。不同地域的审美品位就都不一样,现在说到东北是不是就是那东北二人转,还有就是网红界的喊麦啦!那东北能怎么游玩呢!看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夏季活动主题游。

主题1避暑纳凉游

线路(一)

攻略指南:上午——浑河是沈阳的母亲河,一河两岸有众多的生态公园和娱乐项目。“金水湾码头”有游船游艇等水上娱乐项目,坐游船沿途穿越富民桥、长青桥后进入百岛水域,畅游美丽浑河,欣赏两岸美景,具有“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独特体验。

下午——到“沈水湾公园”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园内碧波荡漾,层林叠翠,有自然风景区、文化休闲区、健身娱乐区,可以感受到自然湿地和城市森林的感觉。

晚上——来到沈阳,必须体验一下热火朝天的“东北正宗小烧烤”,跟着沈阳人一起“撸串”喝啤酒,坐在路边摊,吃着小烧烤,谈笑风生,清爽整个夏日。再到“云_阁”休闲一番,主体建筑为一阁四亭,有春花亭、夏雨亭、秋月亭和冬雪亭,云_阁建筑群落具有专业演出的功能,是“浑河岸交响音乐节”、“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等惠民演出文化活动的主舞台,是供游人赏景休闲的好地方,也是沈城百姓室外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和交流平台。

线路(二)

攻略指南:一天——到棋盘山风景区游玩,让我们度过美好的一天。棋盘山风景区是沈阳的黄金旅游区,被誉为沈阳城市的绿肺。总规划面积203平方公里,森林总面积76平方公里,有5万平方米的美丽秀湖,是融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这里有造型别致的棋盘山城,有神秘古刹向阳寺,有原始秀丽的古松翠柏,有耐人寻味的典故传说历史故事,还有关东影视城和沈阳森林动物园等景点。

中午——在公园中野餐或在园内餐厅就餐,别有一番舒适的意味。

晚上——到“华夏民俗村”品尝东北特色美食,华夏民俗村坐落在棋盘山风景区外,是极具东北特色的村庄,里面都是独立的东北小平房,大锅火炕,炕上摆的炕柜也是老式的,大院内还有很多果树。

主题线路2清风史韵游

攻略指南:

上午——出发到“清故宫”。沈阳具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的美誉。清风史韵游的第一站必然是世界文化遗产“清故宫”,清故宫是清定都沈阳后至迁都北京前的帝王宫殿,也是清迁都北京后皇帝到东北地区巡幸和祭祀祖陵时使用的行宫,是除北京明清宫殿外,中国仅存的一座古代宫殿建筑群。

中午——到附近的中街吃一吃百年老店“老边饺子”,老边饺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品一品经典味道,看一看花样百出的饺子做法。

下午——到“一宫两陵”的“清昭陵”去游览一番,这里是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其方城、宝城、月牙城吸取了明朝陵寝的建筑长处,又融合了满族陵寝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晚上——品尝一下正宗的“满族八大碗”,“八碟”四凉四热,“八碗”四荤四素,包括东北的猪肉炖粉条、酸菜汆白肉血肠、炒笨鸡蛋、笨鸡炖蘑菇、狍子肉炒酸菜、各类满族粘面糕团等,体验“满族人”的特色美食,再惬意不过。然后去“盛京红磨坊”欣赏演出,这里融合了戏曲、歌舞、杂技、魔术、曲艺等雅俗共赏的大型常态演出,是一台反映北方地域特色和沈城历史文化的品牌演出,有《满族风韵》、《鼓舞盛京》等经典节目,格调高雅,精彩纷呈。

主题3民国踪迹游

攻略指南:上午——到民国主题游的第一站是“张氏帅府”,是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的官邸和私宅,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还可以观赏《帅府传奇》系列剧目实景演出。

中午——尝一尝科隆酒店的“帅府味道张氏家宴”餐厅,有家常菜和官府宴,以东北菜为基础,融合美食与文化,每一道菜背后都有一段绮丽的故事,如老虎菜、帅府庆功鱼、少帅红烧肉、东北军伙房菜、少帅锁边盒子、寿夫人水饺等。

下午——到沈阳金融博物馆看一看,其《走近金融世界》四大主题陈列(边业银行营业厅复原、东北金融发展史、货币的故事、世界证券交易展示厅)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广、互动项目最多的金融专题博物馆。

晚餐——就选择宝发园名菜馆,“四绝名菜”的熘肝尖滑嫩、熘腰花脆嫩、熘黄菜软嫩、煎丸子焦嫩,让你的味蕾丰富起来。晚上到热闹的“中街”逛一逛,看看从百年前繁华至今的百年老街。再到“刘老根大舞台”听听二人转,这里是爆笑喜剧二人转的大本营,每天晚上这里都是灯火辉煌、笑语连天,感受大东北欢乐文化气息,尽享快乐剧场的无限魅力。

主题4馆藏主题游

线路(一)

攻略指南:上午——参观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综合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精品荟萃享誉中外,辽宁省博物馆作为国内九大博物馆之一,藏品铜鎏金木芯马镫、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入选《国家宝藏》栏目。沈阳科学宫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沈阳科学宫借鉴了国内外许多科学馆的经验,按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特点,实现“科普展示、会议展览、交流培训、娱乐教育”四大功能。

中午——品尝一下那家老院子,尝尝地道的东北锅包肉和小鸡炖蘑菇。

下午——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依托我国辽河流域重要的史前考古学文化遗存、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时期一处聚落遗址所设立,遗址距今7000多年,该馆收藏新乐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近万件,是沈阳地区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专题博物馆,痛揭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展示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英勇壮举。

晚上——到“老四季抻面”点上面条、鸡架和啤酒,体验沈阳人的经典吃法,做一回地道的沈阳人。晚餐后到辽宁大剧院观看演出,其外部造型是代表红山文化的玉珠龙造型,内部设有大剧场、小剧场、多功能厅等,上演芭蕾、歌剧、交响乐、歌舞剧、大型综艺晚会及戏曲等各种艺术门类的演出。

线路(二)

攻略指南:上午——到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收藏文物从商代至今,包括上世纪30年代初的铁西规划地图、1900年的中东铁路钢轨,再现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填补了我国工业类综合博物馆的空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沈阳工人村生活馆依托20世纪50年代沈阳铁西“工人村”宿舍楼旧址,复原了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13户典型居民的生活场景,真实还原了当年工人们的居住环境与生活场景,展现工人生活印记和历史悠久的文化。

中午——品尝正宗的“马家烧麦”,是沈阳的特色小吃,具有皮亮、筋道、馅松、醇香特点,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下午——参观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这里是国内目前较大型劳动模范专题纪念馆,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展览共有七个部分,分别展现了沈阳各个历史时期的劳模风采和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晚上——体验一下量贩式原生态餐饮“马头琴宴艺”,这里是具有全新现代化与民族时尚融合的演艺场所,有源于草原食材的融合菜和美味烧烤,千万元级高科技360度舞台,民族时尚演艺,新颖的网络直播互动游戏,具有全球顶级高清数字摄像机震撼演艺,炫出现场超酷体验,是宴会中真正耀眼的明星。

主题5娱乐极限游

攻略指南:上午——到方特欢乐世界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之一,以科幻和互动体验为最大特色,有太空飞梭、影视特技摄影棚、生命之光等大型娱乐项目,有国际一流的高空飞翔体验项目“飞越极限”、大型动感太空飞行体验项目“星际航班”、中国独创的大型火山探险项目“维苏威火山”、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大型恐龙复活灾难体验项目“恐龙危机”。

中午——就在游乐场内的“欢乐驿站”用餐,欢乐享不停。

下午——到旁边的“七星海世界”继续游玩,七星海世界是集室内外水上乐园、室内外游乐场、海洋科技馆、儿童戏雪、温泉养生、酒店会议和特色海鲜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胜地,同时也是室内主题水上乐园项目。

晚上——到具有韩国风情的西塔一条街休闲休闲,这里的夜晚繁花似锦、热闹非凡,韩式服务令人如沐春风,韩式美食令你回味无穷。

主题6禅宗休闲游

攻略指南:上午——到慈恩寺、般若寺和大佛寺三座寺庙毗邻,慈恩寺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该寺院由三路建筑组成,东西走向,有“十方丛林”之说,是沈阳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般若寺由高僧古林禅师修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寺庙坐北朝南,由东西两座院落组成。大佛寺古名保安寺,传说始建于唐朝,为比丘尼修行道场,三殿为青砖灰瓦硬山式建筑。

中午——寺庙附近有众多素食餐厅,中午感受一下素食的原汁原味,品尝点心、素面、素包子、斋卤味等素食产品。

下午——参观沈阳天主教堂,其是沈阳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堂,法国神父方若望兴建,义和团运动中被烧毁,现在教堂为1912年利用庚子赔款重建的,木屋架,青砖素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样式。顺路参观“太清宫”,据说求签很灵验,太清宫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采取四合院对称轴式建筑,具有四进院落,建筑上既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又有道家风格。然后去“实胜寺”,又称皇寺,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是沈阳市规模最大、历史最早的一座喇嘛庙,有两进院落,院内建筑由南向北沿中轴线建设,“皇寺钟声”曾是着名的盛京八景之一。

晚上——选择在“市府恒隆”就餐,这里集优质餐饮、购物、休闲和娱乐于一体,购物中心内有多间餐饮食肆,当中包括中式、西式、亚洲等多国不同特色美食,能满足不同口味需求,还有**院等休闲娱乐项目。

主题7研学主题游

攻略指南:上午——到东北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湖公园畔,校园内的诸多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如俄式建筑风格的东大主楼,以张学良的字命名的汉卿会堂,还有宁恩承图书馆和刘长春体育馆等。鲁迅美术学院,1938年学院前身建于延安,毛泽东同志亲自书写校名和校训,校园整体充满艺术气息,主广场有鲁迅雕像,还有诸多艺术雕塑作品,鲁迅美术馆中常有艺术展览,尤其是在毕业季,可以尽情徜徉在前沿高端的艺术海洋里。

中午——在附近的“万象城”就餐,万象城可谓是一站式的商业综合体,这里集合世界各地经典美食,有来自众多国家的美食,可以“一路吃尽天下美食”,也可以在这里嗨购娱乐,让我们体验国际化的全新生活方式与消费潮流。

下午——到“辽宁大学”转一转,校园中有碉堡式的校门、砖红色的苏式教学楼,和夏日里爬满碧绿爬山虎的哲经楼,一切都散发着校园的静谧与美好,让我们回归大学的金色青春时代。

晚上——去逛“塔湾兴顺夜市”,这里是逛吃逛吃的首选之地,摊位数达到两千多家,其特色小吃云集外国美食和四川、云南、台湾等全国各地知名小吃,千余种小吃绝对让我们逛到饱、吃到嗨,这里火红的灯笼、熙来攘往的人流以及商户们热情的笑脸,无不道出一种美好的幸福感。

主题8小资情调游

攻略指南:上午——沈阳也是一座文艺之城,让我们开启一天的文艺之旅。1905文化创意园由北方重工沈重集团的二金工车间改建而成的,保留原建筑的设计风格和主体结构不变,园区集结国内知名特色餐饮、文化酒吧、主题咖啡厅、个性工作室、品牌Club、演艺剧场,提供吃喝玩乐一体的消费体验,引领东北文化消费主流方向,催生出具有浓郁特色的沈阳时尚文化。

中午——到八经街咖啡小巷漫步,每走几十步就有一个特色不一的咖啡馆,每个咖啡馆都像一个敞开内心与你静默对话的老友一样,不管你怀着怎样的心境,这里精心制作的咖啡都会成为你的“心灵鸡汤”,有壹心咖啡馆店、虫二咖啡森林等,八经咖啡小巷已落户了几十家咖啡、酒吧、西餐、花艺以及紫砂、刺绣等精品艺术,在这里可以找到符合你“口味”的“慢”文化坐标。

下午——去潮人潮物的聚集地“大悦城4

主题街区”,这里是一个集书店、香氛、花艺、手作、轻餐、潮品于一体的轻文艺室内体验式街区,在这里逛街、吃饭都有一种青春的浪漫文艺气息。

晚上——到“盛京大剧院”观看艺术演出,这里是沈城丰富人民文化艺术生活的新地标,白天晶莹剔透,置身其中可以透过玻璃欣赏浑河的景观,夜晚华灯初上,漫步公园,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室内的各种活动,人与建筑相互映衬,使这座枕水而生的建筑,仿佛一座容纳艺术的容器,传统的地方戏剧、古典的西洋歌剧,高雅的交响乐在这里汇集、碰撞。深夜到“三经街酒吧一条街”碰撞文艺情怀,点上几杯小酒,听听小资小情的音乐,舒畅每一个细胞。

主题9奇特景观游

攻略指南:上午——沈阳还具有诸多奇特景观引人入胜、令你惊奇。第一个要说的就是沈阳怪坡,是人们竞相前往探奇的“旅游谜地”,是一条西高东低的斜坡,长80余米,宽20余米,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具有“上下颠倒”的奇异现象,越是质量大的物体,越是容易发生自行上坡的奇异现象,如此“怪坡”效应,使游客、探险家和科学工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提出了“重力异常”、“视差错觉”、“磁场效应”等各类解释,至今仍是谜团,令来者陶醉、为之倾倒。

中午——到东北农家院体验地道的东北农家菜,吃纯绿色有机食品,无比鲜美。

下午——游览梦幻的稻梦空间,此地占地面积3万亩,将创意农业、稻米文化、锡伯文化与旅游服务相结合,集田园观光、果蔬采摘、田园垂钓、漂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七位于一体,最令人称奇的是,“站在高塔上一览巨型稻田画”,园区的稻田画群已被吉尼斯相关组织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稻田画群。

晚上——到沈阳天地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商业模式,品尝格调美食,沈阳天地采用香港新型商业设计模式,中庭为具有现代雕塑和喷泉的室内小广场,商户围绕中庭而建,整体装修为灰黑色调,气质典雅,别有洞天,有格调小资的美食、健身房、书店、咖啡厅、**院等商业业态,沈阳天地一直区别于传统购物中心的商业模式,以其宁静、优雅与小资的属性成为沈城一座匠心独运的商业生活中心。

主题10商旅主题游

攻略指南:沈阳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我们一定要嗨购一番。听说五爱市场全国知名,货品可谓琳琅满目,货品齐全,亲身感受一下才不虚此行。豫珑城地处北中街繁华地段,地块为努尔哈赤汗王宫及其第十五子多铎的“豫亲王府”的原址所在,历史古韵深厚,文化氛围浓重,汇集众多老字号品牌和远近闻名的地方特色商品,商业形态独特、经营特色鲜明,其中最为亮点的当属豫珑城献给沈城市民的年度清文化复古大秀了,将清代浓厚的市井气息淋漓尽致地诠释体现:阿哥遛鸟、贵妃游园、皇帝巡街、比武招亲、私塾先生、糖葫芦、街头杂耍等,盛世景观尽在咫尺,置身其中,穿越的即视感油然而生。还有一条全长3950米的集商业、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步行街——太原街,这里拥有数百家临街店面、十几座现代化大型商场,繁花似锦,热闹非凡,是我们嗨购的好去处。沈阳奥莱有赛特奥莱、尚柏奥莱和兴隆大奥莱,汇聚国际国内一线名品折扣专营店和众多知名品牌,为沈城及周边消费者提供集休闲、观光、购物、娱乐于一体的购物天堂。

主题11养生体验游

攻略指南:南有早茶,北有泡澡,沈阳是洗浴文化大都市,来到沈阳,必须体验一把水流潺潺、极尽柔情的吃住浴一体的温泉。北汤温泉:源自地下2640米热田的优质古温泉,经中国温泉协会专家鉴定为碳酸氢钠型偏硅酸医疗保健温泉,是国际公认的美人汤,能煮出目前国内唯一的黑玉子温泉鸡蛋。小韩村温泉会所:开创了沈阳温泉旅游的先河,温泉取自地下2200米深处的第三系水岩构造破碎带地层,出水温度达585摄氏度,是复合型医疗矿泉,而且即使是冬天,这里的室内也是一片葱郁。格林天沐温泉度假村:这里分为室内温泉水疗馆和室外露天温泉两部分,40多个露天温泉池镶嵌于园林美景之间,属偏硅酸氟型医疗热矿泉。沈阳兴隆温泉城:地热水资源十分丰富,富含50余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适宜各类人群休闲养生。温泉城内目前有各类温泉宾馆、温泉别墅、日租公寓、休闲农家院等100余家。花溪地温泉生态植物乐园:这里将温泉沐浴、水上乐园、休闲养生、中医理疗、生态旅游集合为一体,即使在冬季,也能欣赏到椰子、荔枝等热带植被,环境四季如春。美国郡百岁温泉酒店:这里有“沈阳市后花园”的美誉,拥有地下2300米处直接开采的火山温泉,是由国土资源部沈阳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认定的偏硅酸、氟型医疗矿泉,内部近500米长的远古遗迹造型极具特色。清河半岛温泉度假酒店:营业面积10万余平,室内有客房、多元化的餐饮、男女温泉、泳池、大型儿童嬉水、休闲娱乐。酒店另有9栋精品酒店别墅区、室外大型水上乐园、温泉行宫等,并配有五星级服务标准,是温泉度假行业首屈一指的高端品牌。名都清水湾:建筑面积三万余平,典雅时尚的外观设计,卓尔不群的品牌理念,是集洗浴、餐饮、客房、健身、SPA于一体的五星级标准综合型休闲场所。

主题12开心欢乐游

攻略指南:沈阳是生产快乐的地方,欢乐“东北银”和爆笑“东北嗑”绝对让你乐不停,体验独一无二的爆笑欢乐文化。刘老根大舞台是爆笑喜剧二人转的大本营,每天晚上这里都是灯火辉煌、笑语连天,都有“赶大集、过大年、看大戏”的欢乐气氛,剧场外立面的三层设置了一个“毛驴拉磨”的标志性景观;“快乐广场”上演员们会盛装打扮扭起欢快的东北大秧歌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剧场每一名工作人员的服饰都是民俗的,语言都是民间的,他们在服务中表演,在表演中服务;剧场的二人转节目更是新奇绝美,有小沈阳、宋小宝、王小利、刘小光等爆笑演员,让观众时而提心吊胆,时而捧腹大笑,尽享“快乐剧场”的独特魅力。南风大剧院莎梦二人转专场位于泰山路,演员阵容强大,有闫学晶、魏三等着名二人转演员友情出演,为观众献上拿手绝活,还有孙晓明、王鹏等签约演员,将好听、好看、好玩的歌舞、小品、戏曲、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给观众,让观众享受快乐的同时放松身心,抛却所有烦恼。

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过渡段只用于 文章 层次之间的衔接,在一篇文章中,不能过多地使用过渡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常见的 作文 过渡 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一般的过渡方法,说起来比较简单,无非是三种:

 一、词语过渡法。

 就是用词语将相邻两层意思连接起来上下连贯。如用“总之”“当然”“然而”“可是”等词语过渡,也可以用表时间、地点、性质的词语过渡。这些用来过渡的词语常常放在新段落的开头。

 二、 句子 过渡法。

 就是在两个段落之间,安排一个句子来承上启下。如《颐和园》中的“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自然地从写万寿山过渡到写昆明湖。

 三、段落过渡法。

 就是在文章上下两层意思间,用一个简短的自然段过渡,使文章前后连贯。如《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短短的一段文字既 总结 了上文,又提示了下文,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2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一)学会词语过渡

 1、词语过渡的概念。什么是过渡词语当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意思的转换,并不复杂时,一般用其所长一个词、一个 短语 来过渡。词语过渡及句子过渡,统称“语句衔接。” “语句衔接”,是文章过渡的一种方法,是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换。

 2、词语过渡的作用。 语句衔接,它在上下文中起桥梁作用,使前后相关的两层意思或段落,上下连贯,承上启下。在写作时,重视语句衔接,可使文章完整、紧凑、自然、流畅。

 3、、过渡词语的过渡方法常用的过渡词:

 用连词:(因为、所以,因此等。)

 用副词:(不过、固然等。)

 用方位词:(以上、以下、此外等。)

 用序数词:(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一、二、三等。)过渡短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总而言之 等。)

 用关联词语: 1、总分关系的:分述如下、综上所述、总之 等。2、两段之间是转折关系的:后一段落常用:但是,反过来说。 3、两段是补充关系的:另外、还有 等。在意思有较大的转折时:用:然而、不过,至于,现在 等词过渡。

 用时间、方位词语:如去年、今年,过去、现在(表示时间转换); 前面、后面,东、南、西、北等(表示地点转换)

 (二)学会用句子过渡

 1、、过渡句的运用。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要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过渡,或用二个句子过渡。句子过渡,常借助“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可是”等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来过渡。

 2、、过渡句的作用。 过渡句起到连接上下文、承上启下之作用。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过渡,如果过渡句在一段之首——起承上启下作用;如果过渡句在一段之末——起启下的作用。

 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过渡,在时间、场面、议论的重点等有大的转换时,在各大层次之间进行转换时,在叙、议之间,互相转换时,往往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过渡。有时,也用空行来表示。

 3、根据过渡句所在的位置,有三种过渡方法:

 a\过渡句置于段首:用下段首句过渡。

 用下段首句过渡,起挈领下文的作用,称为“启下过渡”。

 b\、过渡句置于段末:用上段句尾过渡。

 过渡句放在段末,起小结前文,引出新意的作用,可称为“承上过渡”。

 c\、过渡句置于段中:用段中句子过渡。

 如《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的一句:“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了么也不好。”作者用这一设问句过渡,既承接上面对“长而空”的批判,又开启下面对“短而空”弊病的阐述,强调“应当禁绝一切空话,”并且明确指出“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

 (三)、学会用段落过渡

 1、什么是过渡段 衔接上下文,在两个意思相距较远,或转折较大的情况下,用过渡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达到自然过渡。“逻辑段”(层次结构段)之间,有时也用“自然段”来过渡。

 2、过渡段的作用。用段落过渡,既承上,又启下。段落过渡法,能使相邻的两层意思和段落,上下贯通,前后衔接,浑然一体。内容转移、跨度较大,或倒叙与顺叙相转接的地方,一般需要段落过渡。

 3、段落过渡的运用。用作过渡的独立段,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几句话。

 特殊形式的过渡

 4、特殊形式的过渡。 特殊形式的过渡有:自然过渡、空行过渡、小标题过渡、顶针过渡、逆接过渡、两次过渡等。

 a\自然过渡。这是最常见的过渡方法。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文章在时间、地点、场面、人物活动、论述的问题等,紧紧相连,而没有发生大的转换时,往往自然过渡,就不需要什么过渡语。

 为了衔接紧密,自然过渡的上下两段,在词句上,还经常互相照应。

 这也就是说,在层次之间、或在段落之间,具有自然过渡的属性,上下意思紧密,就不必另加过渡句、过渡段了。

 b\、空行过渡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采用空行过渡形式,也可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

 c\、用小标题过渡在文中设立几个小标题,也是自然过渡。

 d\、两次过渡 记叙文 ,要进行插叙和倒叙时,在插叙部分和倒叙部分的首尾,要进行两次过渡。

 e\顶针过渡、逆接过渡(略) 。

3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首先,要考虑好过渡的形式。

 过渡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用词语过渡(即过渡词语),用句子过渡(即过渡句),用一个简短的段落过渡(即过渡段)。文章再由一句话转向另一句时,多使用过渡词语;在由一段转向另一段时,既可以使用过渡词语,也可以使用过渡句,在由一个层次转向另一个层次时,不但可以使用过渡词语、过渡句,还可以使用简短的(一两句话)过渡段,承上启下,把几部分内容连成一体。

 过渡段只用于文章层次之间的衔接;在一篇文章中,不能过多地使用过渡段。另外,提醒同学们:在构思、布局谋篇阶段,设计好层次、段落之间的过渡,是考虑的重点。至于句子之间的过渡,到下笔行文时重视这一点,就可以了。

 第二,要依据文章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恰到好处的过渡方法。

 (1)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的,可以用“也”、“再”,“又”“另(另外)”、“还(还有)”、“既”,也(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又)一方面”、“不是(是),而是(不是)”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如:

 ①参观完了前院,我们又顺着甬路,穿过绿荫,来到了后院。

 ②妈妈既关心我的学习成绩,也关心我的身体。

 (2)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顺承关系的,可以用“就”、“便”、“才”、“于是”、“先”、“再”、“接着”、“然后”、“最后”、“跟着”、“起先,后来”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如:

 ①自从那次闹了矛盾,我们俩的关系便逐渐疏远了。

 ②起先我对他的这些做法很不理解,后来经过一次具体接触,我真正了解了他的人格。

 (3)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进一层,或由轻到重、或由浅到深、或由易到难)的,可以用“更”、“还”、“甚至”、“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反而)”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如:

 ①爸爸重视自己的仪表,更重视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

 ②奶奶不但自己勤俭节约,还 教育 我也要这样做。

 (4)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前后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后面的内容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写,而是转了一个“弯儿”)时,可以用“倒”、“不过”、“可(可是)”、“但(但是)”、“却”、“然而”“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却、而)”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如:

 ①爸爸对自己这么“抠门儿”,对我倒是满大方的。

 ②尽管花朵很小,香味却很浓。

 (5)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的,可以用“由于”、“所

 以”、“因此”、“因为,所以”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如:

 ①由 于老师的热情鼓励,我终于重新振作起来。

 ②妈妈因为热爱学生,所以也赢得了学生的爱。

 第三,过渡的语言要灵活、自然,与文章内容浑然一体。

 以描写景物为例:

 (1)可以通过描写作者的动作,把景物描写连接起来。如:“沿着石径走到院子里再往前走几步,一簇簇菊花呈现在我面前我俯下身子,凑近花丛闻了闻”作者通过几个动作就把院子的景象、菊花的景象、菊花的香味这几层意思自然连接起来了。

 (2)可以通过介绍景物的位置,把景物描写连接起来。如:“菊花旁边是一排冬青树右边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作者通过“旁边”、“右边”这些表示方位的词,既写清了景物的位置,又把两个景物自然连接起来。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视线的转移、人物的语言或对话等把景物连接起来。

 思考练习

 (1)“过渡”指的是什么正确、恰当地处理过渡有什么重要意义

 如何考虑、设计过渡

 (2)拿出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的文章,认真读一读,想想哪些地方缺少“过渡”,哪些地方“过渡”有失误,然后动笔改一改。

  4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1、用段落过渡。

 例,《秦兵马俑》中有这样一段话: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段话,一方面承接上文“兵马俑规模宏大”,另一方面引出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色,在整篇文章中起桥梁作用。

 2、用句子过渡。

 例,《我为什么喜爱这句 名言 》

 “命运压不垮一个人,只会使人坚强起来。”这是伯尔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人经历了磨难,只要自己不放弃,就能坚强起来,激励自己奋发。

 懂得了这句名言蕴含的道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成功的另一半则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美国一位着名的总统林肯的成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品质,不畏惧磨难,才战胜了命运,获得成功的。林肯可以说是失败大王,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前曾是一个历经了五十余次竞选失败的“失败者”,然而他却始终坚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战胜了命运,成为一代名人。是磨难使他更加坚强,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

 中残联盲协副主席、世界育联 文化 委员及亚太区妇女委员杨佳十九岁做了大学教师,二十四岁读完研究生,三十岁被评为副教授……她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然而杨佳三十岁以后突然发生了一场变故——双目失明,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经过这场磨难,她坚强的坚持了下来。

 现在她不但能出色的给研究生、博士生上课,甚至周游列国到处讲学。杨佳虽历经磨难,但是由于她的坚强,她成功的战胜了自己,她的眼前仍是一片光明。

 人们在工作中经历了磨难,在吸取 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他的事业便会突飞猛进,那么,他是成功者;学生在学习、考试中的小失败,虽构不上磨难,但能够使他知不足,那么他也会获得成功。可以说磨难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然而,只有聪明人才真正理解这句名言。也只有聪明人才会在磨难中吸取教训,在磨难中理解真理,而愚蠢的人却只能在磨难中发呆、绝望、自抱自弃。

 命运总是捉弄人,做一个聪明人吧,学会在磨难中学习,利用在磨难中学到的知识战胜命运,那你就必将走在成功的大路上。(孙晓明)

 在这个作文中,第一段解释伯尔的名言之后,用“懂得这句话的道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成功的另一半则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来过渡,让人感到十分自然。这是用句子过渡,领起下文的具体例证。

 有时过渡句子也可独立成段。如上文中的过渡句,也可以单成一个过渡段,其作用便如前面谈到的用段落过渡。

 有用设问句过渡的。如《鲸》一文,“鲸的身体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文章借用这个设问自然引出下文。

 有用重复句过渡的。如《别了,我爱的中国》,文章就是三次运用:“别了,我爱的中国”自然连接全文。

 有用承上启下句过渡的。如《赵州桥》一文中,“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中的“坚固”承接上文,“美观”引出下文。

 3、用词语过渡。

 例,《莫泊桑拜师》中的“一天”、“第二天”、“从此”这些词语都是表示过渡的。《海伦凯勒》中“就在这时,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来到了海伦身边”的“就在这时”也表示过渡。

 4、用空行过渡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空行就成为分段的标志,每个空行处为一段。

 过渡没有固定格式,形式也不止这些。掌握过渡的形式,惟有灵活运用,方能充分发挥每种过渡方法的独特作用。

「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一代「 ”诗豪”刘禹锡

「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一代「 ”诗豪”刘禹锡 唐朝因为诗歌文化比较繁荣,所以不仅创造出了几万首的唐诗作品,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名有号的着名诗人。在星光熠熠的唐朝诗人中,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仙、诗圣、诗佛、诗魔等人,还有一位被誉为「 ”诗豪”的刘禹锡。 大家如果对刘禹锡的生平事迹并不是特别了解,相信一提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几句诗文大家就一定会恍然大悟。这正是刘禹锡所撰写的文章,《陋室铭》中开篇时的经典名句。 在众多唐朝着名大诗人中,刘禹锡的存在感确实不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与刘禹锡在政治上屡遭谴责有关系之外,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诗歌风格,在唐朝时期绝对是一个另类。 将比较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唐诗作品来说,在刘禹锡的诗文作品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原始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在他着述的文章中,唯物主义倾向更加鲜明。这种文风不仅与豪放洒脱没有任何关系,同时也严格区别于山水田园诗风。 虽然刘禹锡并不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创始人,但是却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刘禹锡绝对称得上是唐代,运用哲学思想以及唯物主义写诗文的第一人。他为了能够佐证自己的观点,不惜与柳宗元和韩愈发生争论。 《天论》三篇是刘禹锡着名的哲学着作。在《天论》中他明确的提出了,当「 ”理明”与「 ”理昧”同时出现时,人们就不会将万事万物付诸于「 ”天命”。 这在当以封建制度治国的唐朝社会中,不仅无法让人们接受,而且还遭受了「 ”天命论”群体的攻击。 深信道教的刘禹锡,提倡「 ”片言可以明百意”的诗歌之风 刘禹锡是一位诗文俱佳的唐朝大才子,他的遭遇其实和唐朝时期的很多诗人十分类似。简单的说就是他闻名于诗又失败于诗。贞元六年正值人生大好年华的刘禹锡,开始游学于洛阳、长安,并且在士林之中获得了非常高的声誉。 1唐朝才子刘禹锡的诗歌地位 贞元九年刘禹锡进士及第,并正式进入唐朝的官宦体制之中。实际上这一年另一位大诗人柳宗元,也与刘禹锡同榜进士及第, 由于两人生活于同一时代,并且都以诗文而着称,所以被世人并称为「 ”刘柳”。 刘禹锡所处的中行时期,其实还有很多比较着名的大诗人。这其中就包括白居易和韦应物。所以后世人习惯将三人盒称为「 ”三杰”,由于刘禹锡与白居易,在诗歌创作理念,以及诗歌思想上有雷同之处,故因此二人又合称「 ”刘白”。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去分析,刘禹锡也应该是中唐时期的着名大诗人。但由于他的诗风以及哲学思想,对其诗歌创作上有很大影响,所以相比较于同一时期的,柳宗元、韦应物和白居易来说,刘禹锡的诗歌作品要相对逊色一些。 但是这并不影响刘禹锡在唐朝诗坛上的地位。由于刘禹锡深信道教,所以他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很容易将哲学思想与道家思想相融合。他认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繁冗的叙述,以及不切合实际的想象。 2道家思想影响下的诗歌风格 他在其着名散文《董氏武陵集纪》中,写道「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 大意就是在创作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反复锤炼并精炼文字。力求以最少的文字去表达,更加广阔的寓意以及丰富的情感。 同时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让人们在诗歌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 ”万景”。他的这种诗歌创作观点,可以说在当时的唐朝社会十分先进,而且有完全符合文学作品的创作规则。但由于当时诗人深受六朝绮靡诗风的影响,所以刘禹锡的观点并没有得到重视。 刘禹锡除了提倡诗歌应该「 ”凝炼”之外,他还特别重视诗歌语言方面的调整。尤其是反对诗词中使用生僻字。 刘禹锡的这种观点,都记录于《刘宾客嘉话录》中,「 ”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 刘禹锡认为将现实与冥想融为一体,其实才是诗歌创作的本来面目。《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 曾记录了刘禹锡的这种观点「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实际上此时的刘禹锡的思想中,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唯物主义思想为契机的诗文创作风格。但是他的这种诗文创作风格,并不被当时唐朝社会所接受。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融入主流社会以及主流思想。 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刘禹锡,关于诗歌创作方面的思想就是谬误。 《杜工部草堂诗话》中曾记载:「 ”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 这段记载其实既是对「 ”绮丽风花”的批判,同时也是对刘禹锡诗歌创作观点的肯定。 屡遭贬谪仍不改诗风及本色 在刘禹锡的人生履历中,既有褒贬不一的身世起源,也有诗歌背后的尊崇与落寞。作为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身份虽然在不断变换,但其人性本质、个人性格,以及诗风却从未因外物而改变。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唐顺宗李诵即位,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支持「 ”改革弊政”的王叔文、王伾素,因为受到唐顺宗信任而进入权力中心。而刘禹锡因为与王叔文有交情,所以他也受到唐顺宗信赖,并开始参与国家财政管理。 但由于其刚直不阿的性格,在「 ”永贞革新”失败之后,刘禹锡开始了屡遭贬谪的生涯。如果说刘禹锡的贬谪境遇,与唐朝时期的弊政有很大关系,其实还不如说是他本人,屡次通过诗文去抨击和批判政治所致。 1 「 ”玄都观赏花”事件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就是刘禹锡对弊政依旧,保守派权倾朝野、新贵们志得意满,以及革新人士势单力薄的愤慨之情。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刘禹锡再次被贬。但这次被贬却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因为被贬谪的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 「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深刻的体现出了刘禹锡的政治思想。在诗中诗人借「 ”玄都观赏花”一事,对当时权倾朝野的新官僚进行了深刻的暗讽。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刘禹锡再次遭到贬谪,并从此在政治上一蹶不振。 「 ”紫陌红尘拂面来”,京城长安的大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扬起的尘土扑面而来,不禁让人有一种逃离的感觉。「 ”紫陌”是指长安的道路。但在诗中却是对政治道路,即「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暗讽。 「 ”无人不道看花回”,道路上的人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归来。「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是说玄都观里面的上千株桃树,都是在诗人被贬谪离开京师之后栽种的。 虽然这首诗从表面上来看,不仅显得浅显易懂而且有富有一定生活气息。但诗歌最后一句「 ”尽是刘郎去后栽”, 才真正道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刘郎” 实际上说的就是刘禹锡,大有一种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凄凉之感。 2 《乌衣巷》中的人生感慨 《乌衣巷》是刘禹锡众多诗歌中的代表之作,诗人借助抚今吊古的中心思想,既感受到了昔日乌衣巷曾经的繁华与鼎盛,同时也写出了物是人非之后的苍凉之感。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种追古思今的描写手法,既体现出了时间如流水,盛世繁华如过眼云烟的凄凉,同时也感慨了人生多变世事沧桑的无奈。《乌衣巷》作为刘禹锡的代表之作,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昔日东晋时期的秦淮河上的朱雀桥,那种繁华、热闹的景象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杂草、野花丛生的落寞和寂寥。秦淮河南岸的乌衣巷盛京已逝,只有夕阳还能照进这曾经人声鼎沸的巷口。 夕阳西下的荒凉以及沧海桑田巨变,无论多么繁华、多么热闹的场景,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残败不堪。此时的诗人不禁想到了自己的个人处境,曾经居于庙堂之上「 ”改革弊政”,如今被贬者流放难免心中会悲凉的感觉。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曾经在王谢堂前衔泥筑巢的燕子,现在只能飞入平常百姓家了。《乌衣巷》最后两句诗是全诗的点题之句,实际上寓意的也是诗人自己的处境。从前入朝为官之时可以为国为民出力,但现在已是贬谪之身也只能归家养老了。 这首《乌衣巷》是刘禹锡创作的《金陵五题》中的一篇。白居易曾评价「 ”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作为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乌衣巷》不仅体现出了刘禹锡诗歌创作的风格,同时也奠定了其诗歌在唐朝诗坛上的重要地位。 结 语 刘禹锡的一生完全符合唐朝诗人的人生发展规律。作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刘禹锡一生创作诗歌无数,虽然存世的诗歌仅有700多首,但是也足以彰显他的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 刘禹锡一生为人坦荡、性格刚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才导致他屡次遭到谴责。实际上作为唐朝「 ”革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刘禹锡的诗歌中往往,都含有对政治的不满以及讽谏。因此他也一次次的受到政治压迫和打击。 但是在面对这种无休无止的打击时,不但没有将他击倒反而,激起了他更为强烈的反抗意识。这些行为以及思想在他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作为诗人他完全具备诗人应该有的气质和风骨,但是为官却缺少了一些变通之法。 刘禹锡曾说过:「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 这既是对他一生经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屡遭贬者以及打击的愤懑。作为「 ”山东人”他的性格,不仅富有粗狂与豪气,同时也有一种不服输的硬派作风。公元842年这位具有真才实学,含有满腔报国之志的一代「 ”诗豪”刘禹锡辞世,死后被葬于河南荥阳。 参考文献 1胡阿祥《名随诗行与借诗释名——从刘禹锡诗《乌衣巷》到刘斧小说《乌衣传》》 2陈志明《见燕燕归来 兴无穷感慨——刘禹锡《乌衣巷》赏析》 3孙晓明 《夕阳下的挽歌——读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 4李梅《乌衣巷口夕阳斜》

关于“孙晓明的人物经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876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