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欣赏(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帖有哪些)

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欣赏(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帖有哪些)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3-20    点击:  227 次

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欣赏

网上有关“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欣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帖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欣赏优秀的大楷书法作品的同时,是否也有学到相应的大楷书法艺术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1

 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2

 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3

 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4

 楷书的特点简介

 现如今,除了电脑打字以外,很多人都崇尚楷书。楷书是一种常见的手写字体,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字形较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是汉字手写字体的参考标准。楷书起源于汉代,是由隶书蜕变而来的。

 楷书特点:笔画省去雁尾,转折处亦用顿挫,结构渐趋方整,端庄方正,中规中矩,布白停匀、静中寓动。

 正因为楷书规律性强,较容易掌握,易书写、易辨认,成为各种书体艺术中结合性最好的字体。也是最适宜于初学者学习进而进入书法殿堂的一种书体。

 从年代和总体风格上看,楷书可分为四种:晋楷,魏晋时以钟繇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王羲之是晋代的大书法家,山东人,楷书代表作有《黄庭经》。魏楷,南北朝时期以摩崖石刻和碑刻为代表;唐楷,以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山东人,楷书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柳公权也是唐代的大书法家,陕西人,出生于颜真卿之后。他的楷书构体严谨,刚劲有力。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人称?颜筋柳骨?。元楷,以赵孟頫为代表。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帖有哪些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经济文化的中心,那么首都的书法底蕴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北京名人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北京名人书法作品欣赏

 北京名人书法作品1

 北京名人书法作品2

 北京名人书法作品3

 北京名人书法作品4

 北京著名书法家启功

 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人,满族。中国书法家、画家、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曾为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九三学社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启功自幼喜爱书法,是当代负有盛名的书法家。启功曾被称为?诗、书、画?三绝。此外,启功亦精于古代书画和碑贴的鉴定。

 启功对学生迟殿宽说:?字,只要写得好看就成了,本无法。?

 自述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族人,属正蓝旗。我的老伴儿叫章宝琛,比我大两岁,也是满族人,我习惯地叫她姐姐。

 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有的人说您不是姓爱新觉罗吗?现在很多爱新氏非常夸耀自己的姓,也希望别人称他姓爱新觉罗;别人也愿意这样称他,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恭维。这实际很无聊。事实证明,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一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还抱着它津津乐道呢?这是我从感情上不愿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我虽然不愿称自己姓爱新觉罗,但我确实是清代皇族后裔。我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雍正的第五子名弘昼,是乾隆皇帝的异母兄弟。乾隆即位后,封弘昼为和亲王。我们这支就是和亲王的后代。我平生用力最勤、功效最显的事业之一是书画鉴定。我从实践中总结了七条忌讳,或者说社会阻力容易带来的不公正性,即一、皇威,二、挟贵,三、挟长,四、护短,五、尊贤,六、远害,七、容众。简而言之,前三条是出自社会权威的压力,后四条是源于鉴定者的私心。

 家族背景

 启功为清朝皇室后裔,属正蓝旗,为雍正帝九世孙,远祖是雍正帝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曾祖父溥良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祖父毓隆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父亲恒同封奉恩将军。清朝皇室虽姓爱新觉罗氏,但启功明确表示不再以?爱新觉罗?或?金?为姓氏,而以?启?为姓。

 师从贾尔鲁(羲民)和吴熙曾(镜汀)学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姜福)学习古典文学。曾受业于史学家陈垣,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启功字体被方正公司制成电脑中的方正启体。

 2005年2月9日下午6点,因突发脑血栓形成住进北京北大医院,昏迷至6月30日2时25分,因脑血管、心血管病并发症逝世。

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一.苏轼《前后赤壁赋》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作品。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他的前后赤壁赋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图中书法字帖边角上有个有红色印章 ,回答中的这些所有古代名字的这些字帖合集、、、、、在哪里获得我就不多说了,你应该明白了吧

二.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被誉为“天下第二草书”,《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三.米芾《蜀素帖》

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墨宝。写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以行书写成。今藏于故宫博物院。《蜀素帖》纵长27.8厘米,横长270.8厘米。“蜀素”指的是这卷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东方所织造的名贵绢。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用的。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天下十大行书之一。

四.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纸本,纵25.5cm ,横33.6cm,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是欧阳询现存的四件墨迹之一。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仲尼梦奠帖》行书,九行,行九字,共七十八字。元朝人郭天锡跋:“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永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厉,森森焉如府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五.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六.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为晋代王献之所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现藏故宫博物院。草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七.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兰亭集序》是最出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现存版本为唐代书法家冯承素之手,传说真迹是唐太宗李世明逝世后作为陪葬品下葬。

其它的我收集的古今各朝代书法名家书法字帖,

包括了 唐、宋、西晋、明、清、等非常全面的书法字帖、以及碑刻

约1500幅超高清书法贴扫描图,约7.5G大小, 是学习毛笔书法不可能多得的资料合集

古代名家书法字帖合集目录:

《古代书法字帖_48_圭峰禅师碑》

《古代书法字帖_05_兰亭叙五种》

《古代书法字帖_29_乙瑛碑》

《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07_礼器碑》

《古代书法字帖_08_曹全碑》

《古代书法字帖_03_集字圣教序[朱卧庵本]》

《古代书法字帖_13_孟法师碑》

《古代书法字帖_02_雁塔圣教序》

《古代书法字帖_15_白氏诗巻》

《古代书法字帖_34_伯远帖》

《古代书法字帖_22_祭侄稿》

《古代书法字帖_11_空海风信帖》

《古代书法字帖_44_王洪范碑》

《古代书法字帖_38_化度寺碑[诒晋斎本]》

《古代书法字帖_49_石鼓文[中权本]》

《古代书法字帖_01_书谱》

《古代书法字帖_18_兴福寺断碑》

《古代书法字帖_19_多宝塔碑》

《古代书法字帖_40_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古代书法字帖_31_兰亭叙[虞世南临]》

《古代书法字帖_28_高贞碑》

《古代书法字帖_12_孔子庙堂碑》

《古代书法字帖_04_皇甫诞碑》

《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

《古代书法字帖_47_李广业碑》

《古代书法字帖_20_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

《古代书法字帖_16_关中本千字文》

《古代书法字帖_36_兰亭叙[冯承素模]》

《古代书法字帖_09_争座位稿》

《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

《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10_草书千字文》

《古代书法字帖_26_魏晋唐小楷集》

《古代书法字帖_46_李玄静碑》

《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42_柳州罗池庙碑》

《古代书法字帖_45_段行琛碑》

《古代书法字帖_17_张猛龙碑[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

《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37_石鼓文[先锋本]》

《古代书法字帖_41_孔颖达碑》

《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

《古代书法字帖_23_泰山刻石》

《古代书法字帖_14_石鼓文[后劲本]》

《古代书法字帖_32_兰亭叙[褚遂良临]》

《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

《古代书法字帖_33_中秋帖》

《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小图]》

《伯远帖》(王珣)

《土母帖》(李建中)

三国 皇象

三国 钟繇

上虞帖

东山帖

东晋 王献之

东晋 王珣

东晋 王羲之

中秋帖

二谢帖

伯远帖

何如帖

俞和《自书诗》卷,元,俞和书,行书,纸本,纵28.8cm,横216.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 康里巎巎

元 赵孟頫

元 鲜于枢

元_耶律楚材《送刘满诗卷》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纸本,行书,纵33cm,横636.9cm

力命表

南宋 赵孟坚(1199-1264或1267)《自书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陈容《行草书自书诗卷》 纸本 手卷 31.1×38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纵33.8厘米,横130 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吴叡篆隶书卷 [元](1298—1355)字孟思,号雪涛散人

唐_贺知章草书《孝经》全图

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图),中国国家图书馆。

地黄汤帖

大道帖

妹至帖

姨母帖

宋孝宗赵眘 草书《后赤壁赋》

宋拓大观帖太清楼帖卷十王献之书法长卷高清翻墨本

宋赵构书洛神赋长卷高清本

对酒诗

平复帖

得示帖

忧悬帖

提取文件夹名.bat

日本空海《金刚般若经开题》

明 张瑞图

明 徐渭

明 文征明

明 王宠

明 祝允明

明 董其昌

明 蒋杰

明 蔡羽

明 解缙

明 陈九德

明清 王铎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帖凡64行,共462字

杨守敬

松风阁

次韵辩才诗

汉 隶书 曹全碑

洞庭中山二赋

清 何绍基

清 刘墉

清 吴大徵

清 吴让之

清 康熙

清 邓石如

清 黄自元

清代乾隆《泥金书四得续论》

清代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卷

清初 朱耷

清明上河图跋

澄心堂帖

目录树.bat

蒙诏帖

薛绍彭(生卒年不详。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宋神宗时长安)《杂书卷》

蜀素帖

西周 青铜铭文 史墙盘

西晋 索靖

贺捷表

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纸本,原图纵高51.9厘米,横长3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近现代 于右任

近现代 吴昌硕

近现代 毛泽东

近现代 沈尹默

近现代 白蕉

近现代 赵朴初

近现代 邓散木

隋 小楷 董美人墓志

隋 智永

隋 楷书 苏慈墓志

频有哀祸帖

鹡鸰颂(李隆基)

黄州寒食全卷

行书优秀的毛笔书法作品

  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1

 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2

 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3

 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4

 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5

  小楷用墨的注意事项

 气韵的生动,本于笔法,而成于墨法,有笔的轻重徐疾,不但可以产生韵律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产生用墨浓淡枯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于楷书,特别是小楷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不像行草那样强烈,那样震撼人心。

 一般地说,小楷用墨宜浓一些,不宜太淡,太淡则伤神采,试观古人作小楷,无有不用浓墨者,特别是唐人写经,墨色如漆,神采焕发,虽经数百年,仍犹如初脱手光景。

 用浓墨之法,不宜墨汁,当取上等油烟,墨之精品,在砚上重按轻推,不徐不疾,作顺时针方向推磨,清水注入砚池也不宜一下子倒得太多,边注边磨,墨公的浓淡以浓而不滞笔毫为度,磨墨宜贪,故砚池要深,可以蓄墨,墨色要细,故砚面要细,可以发墨,墨磨好后,不必马上蘸墨作书,当稍候片刻,使其墨滓下沉,然后取浮溢在上面的一层晶莹细腻的墨汁用之,所谓磨墨须奢,用墨须俭。自然精气结缀,墨光浮溢,墨色黝莹,湛湛然如小儿目睛,则虽存数百年而墨色不变,这种用墨方法,非多见古人真迹,是很难体味的.,写好后,砚池要洗涤,以备明日再用,最好不要用宿墨。

 基本信息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现代。

 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

 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而引碑入草开创者、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对当时的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但未必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

 于是在秦汉年间千姿百态的书法园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书(当时称为隶书,即辅佐小篆,书写更快捷)书法艺术。遵循其规律,将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这里的楷书实际上是指王次仲所创的八分书,而不是现代所谓的楷书。另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行书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魅力。现如今,行书字体的毛笔书法得到人们大量的学习与临摹,在我国书法中有一定的地位。下面是我整理的行书优秀的毛笔书法作品。

行书精美的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 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 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行书好看的毛笔书法

 据 张怀瓘《 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 刘德升所造,即 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字体。清 宋曹云:?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 相间而行,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 务须结字小疏,映带安雅,筋力老健,风骨洒落。字虽不连气候相通,墨纵 有馀肥瘠相称。徐行缓步,令有规矩;左顾右盼,毋乖节目。运用不宜太迟, 迟则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则窘步失势。?

行书的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经典的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是我国的一种文体,它有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现如今,许多古诗词被人们创作成书法作品,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的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

优秀的古诗词毛笔书法

 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 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 抒情诗、送别诗、 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怀古诗( 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 [1] 《 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 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 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 七古; 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诗词的文学风格

毛笔正楷书法作品欣赏 黄自元书法作品

黄自元是我国清代着名书法家,明代往后,擅小楷的高人不少,诸如王宠、文征明等,然而以中楷、大楷名世者确乎仅黄自元一人而已。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黄自元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黄自元书法作品欣赏

 黄自元书法作品1

 黄自元书法作品2

 黄自元书法作品3

 黄自元书法作品4

 黄自元生平简历

黄自元,字敬舆,号澹叟,清代着名书法家,1836年(道光17年)生于安化县龙塘乡一望族。左宗棠曾说:安化之黄,自元以来,多闻人,所居龙潭里,齐木蔚然,为邑巨姓。仅晚清时期,龙塘黄氏一门,就出了三位进士黄德濂、黄自元、黄凤岐。

黄自元的曾祖父黄崇赞,字襄皋。生前致力于古文辞、经史子集的研究,外,还旁通数学、中医、天文、舆地之术,晚年录《春秋》三传24卷,先儒《四书讲义》6卷以课子传家。

祖父黄德濂(17861849),字劭怀,号惺溪。嘉庆十八年(1813)举于乡,二十二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与同乡陶澍过从甚密,俱致力于经世之学。道光二年(1822)任御史。后又历任山西朔平府知府,云南开化知府,云南顺宁永昌知府等。

其父黄渥田,道光年间举人,曾任陕西监司等职,精诗文,擅书画。

黄自元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家风所影响,好学多思,勤勉上进。同治六年(1867年)即举于乡,次年,参加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郑沅在《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记述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可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自元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在任期间,他了解民间疾苦,重视水利建设,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为百姓谋福祉。长沙郑沅在《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这样记述道,他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洞,以泄黄河之卤,宁夏人至今利之。至中年,母故。黄丁忧回籍。

1894年,即光绪二十年春天,朝鲜发生大规模的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国王李熙请求清廷出兵镇压。清廷派淮军将领叶志超率领一千五百多人的部队赶赴朝鲜,协助政府镇压农民起义。与此同时,日本以保护本国使馆和侨民为借口,也向朝鲜派遣军队达两万多人,占据了从仁川到汉城一带战略要地,包围了叶志超的清军。

日军开战了。光绪对李鸿章下达命令,要其迅速备战。在日本步步紧逼和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清廷不得不派兵增援叶志超。

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附近,对中国不宣而战,袭击了中国的运兵船和护航舰,中国士兵七百多人殉难。8月1日,中日宣战,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湘军宿将唐仁廉奉召进京,条陈方略。他自请募兵二十营,以当前敌。光绪皇帝嘉允,于是他返回湖南。

8月15日,湖南巡抚吴大瀓奏请湘军赴朝参战,光绪帝甚感欣慰。28日,战事紧急,清廷急催吴大瀓率部赶赴威海,与李鸿章筹商。湖南巡抚暂由王廉护理。吴大瀓起用湘军旧将魏光焘、陈湜、李光久、余虎恩和方友升等人,添募兵勇,率领三万湘军北上抗日。9月13日,清廷令候补道左孝同(左宗棠次子)和甘肃宁夏知府黄自元驰援吴大瀓部参战。不久兵败牛庄,黄自元从海上逃归故里,后再不出仕。其诗作鸿爪偶然留远戌,鲎帆依旧返重洋正是这一段战事的印证。

兵败回乡后,黄自元定居长沙,他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

湖南新政时期,他支持巡府陈宝箴兴办近代工矿业,联合王先谦等自筹资金在长沙创办了湖南第一家商办机械工业企业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

晚年与王益吾、汪镜清、孔静皆诸先生诗酒唱和,谈经论道,过从甚密。1916年病故于长沙富雅里寓所,终年80岁。

不久,其后嗣迁居浏阳。

精美的行楷字体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下面是我整理的行楷字体毛笔书法作品。

精美的行楷字体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行楷字,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表现书写意趣以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少量改变书写笔顺,且具较强易识、易学特征的实用性手写体字体。

优秀的行楷字体毛笔书法

 书体名。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字体。《金石林绪论》:“行楷如二王诸帖之稍真者,十当八九。僧 怀仁 等所集《圣教》、《兴福》、《孔庙碑》之类是也。”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赵松雪书杜集》:“ 赵松雪 手书 杜诗一部,用朱丝栏,字作行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爷把那名帖揭过去,见底下那篇信是张虚白斋寸笺,上面写着绝小的蝇头行楷。

 行楷的写字方法

 学习行楷字诸多因素交互影响,既有笔顺错别字问题,又有横平竖直极端僵化写法;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普及提高;既可借鉴楷书基础(快速过渡),又可直接进入行楷学习(立足本体);还有书写者学习态度等等,都需要适时综合考虑,从而达到书写规范美观、便利流畅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平时落实科学的教学计划(进度、教法等)、合理的书写学习和有效的训练。事实上也如此,正因其随意和灵动的特点,行楷字体的学习难度,不亚于楷书等字体。由楷而行,应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楷书笔画的疾书。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速。

 还应看到,过分强调楷化,容易造成书写僵化呆板,缺少实用意识,影响书写结构的灵活以及速写的节律等。而过度强调行意忽略楷书基础,又容易造成字形结构的零乱松散,甚至草化,产生阅读困难识认分歧。只有楷行兼顾,直曲方圆收放有度,匀称呼应,连带适当,稳扎稳进,才可能学好行楷手写体。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它由四句组成。那么,关于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你欣赏过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1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2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3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4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5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6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7

 七言绝句的毛笔楷书书法作品8

七言绝句的句式举例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忆江柳》(十一真韵)

 (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四支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十一真韵)

 (三)(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李商隐《夜雨寄北》 (四支韵)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六麻韵)

 (四)(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十五删韵)

关于“毛笔优秀大楷书法作品欣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915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