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王瓜(中草药:王瓜的功效与作用)

王瓜(中草药:王瓜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1-29    点击:  238 次

王瓜

网上有关“王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草药:王瓜的功效与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立夏有三候,第三候就是最后一个五天。礼记月令有“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王瓜,就列为立夏三候的物候标志。

王瓜是什么瓜呢?周朝还是相当依赖野生植物的时代,这种在山林里爬蔓生长的瓜藤,农历四月开花,样子像可爱的纺锤,熟的时候,是金红色,乌鸦最爱吃。又叫土瓜,马瓜,菟瓜,老鸦瓜。

在医药不发达的周朝秦汉,这种野生的王瓜,之所以成为物候标志,不是因为好吃,实在是因为药用价值高。自古代的山坡农舍自然生长,人们可以就近取材, 王瓜的果实、种子、根具有清热,生津,化瘀,通乳之功效。据说味道微苦,清凉。

但是为什么王瓜在汉唐很少见之于的古诗呢?因为实在是不够高雅和甜蜜。

而且可食用的瓜果很多,比如青瓜,香瓜,越瓜,唐朝有新疆和西域的甜瓜,甘肃有瓜州。比如可以做菜的有瓠(葫芦)、冬瓜。

宋朝是一个农业发达的时代,许多人以田园养殖为乐趣,形成田园风潮,王瓜作为野生的瓜果,偶尔出现在诗词里。

“王瓜未赤方牵蔓,李子才青已近樽。

我最年高杂年少,风流还有杜陵孙。 ”北宋 ·?梅尧臣《醉中和王平甫(用其韵)》

梅尧臣出生农家,爱好田园, 喜欢研读医药书籍,自己拥有小田园,常为邻里农民治病。

在他的园子中,就有王瓜。

此时是初夏,王瓜刚刚牵出藤蔓,偶尔有白色的花朵坐果,远没有到成熟的红色。而园子里的李子青青,快要成熟了。

实际作为渊博的学者和官员,他这是不动声色的致敬节气和满足于他的渊博深厚。

因为王瓜确实不多见,只有他自己特别钟情,那是可以做药的。

那么宋朝,还有一种瓜,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黄瓜,正在广泛种植。

而黄瓜,恰恰是农历四月,顶花垂果。

黄瓜是外来品种,汉朝就传入我国,当时叫胡瓜。

黄瓜通常都是青嫩色的,为什么叫黄瓜不叫青瓜绿瓜呢,重要的原因,这种胡瓜,青嫩的时候不好吃,通常是成熟后采集,腌制。老黄瓜自然是**。隋炀帝改胡瓜叫做黄瓜。

但是到了宋朝,就不一样,黄瓜改良之后,新鲜的青嫩的瓜,可以生吃,做菜。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半依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北宋 ·?苏轼《浣溪沙?其四》?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苏轼43岁,任徐州太守。春天发生了严重旱灾,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降雨之后,初夏四月苏轼再次到石潭谢雨。

这是一行人通往石潭路过村落的见闻。

从枣树林中穿过,衣上和帽子都落下**的枣花,此时正是村村纺丝织布的时候。

村口的大柳树底下,有人卖着黄瓜。

苏轼一行人,中午就近喝了酒,走路口干舌燥,穿村求茶。

这里可以看到村口卖的黄瓜,是刚刚收获的最新鲜的黄瓜,此时不多的农户在自己田园种植,此时就在村口售卖,想必清甜可口,虽是乡村的人,也不是家家种植。但是物因乡贱,在苏轼看来,这黄瓜是最美的照应四月初夏季节的瓜果。没准还买了一大堆,和众人分享。

只是黄瓜虽然清甜,到底不解长路干渴,他还是迫切想喝茶。

实际上四月黄瓜,才是早夏最清新的物候风景,看起来让人蛮有食欲。

实际在京城,四月黄瓜是昂贵的时令蔬菜果品,苏轼的快乐当然是看到了最新鲜黄瓜,又肯定不贵。

“ 黄瓜翠苣最相宜,上市登盘四月时。

莫拟将军春荠句,两京名价有谁知。” ?南宋 ·?陆游新蔬(1171年4月)

黄瓜的大面积种植,是在南宋。虽然如此,四月的黄瓜,因为是最早最嫩的头茬,往往运输到京城时,身价高涨。

但是陆游此时是在陕西军幕府,靠近乡间,吃到了此时最时令的蔬菜,黄瓜和莴苣。

驻守此地的王炎是陆游顶头上司,也算将军级别,他倒是客气,说这里黄瓜莴苣平凡小菜,如同荠菜。陆游倒是真心奉承了一把。因为这样应者季节的时令菜,放在京城,那是普通人吃不起的。

这也是说明,黄瓜刚上市,在京城和大城市,还是有很高的身价。

实际在宋朝,早夏王瓜生,苦菜秀,早已经默默换成了黄瓜生,苦菜秀。

“黄瓜苦菜夸甘肥。”,是早夏四月的标志瓜菜。

“同摘谁能待,离离早满车。

弱藤牵碧蒂,曲项恋黄花。

客醉尝应爽,儿凉枕易斜。

齐民编月令,瓜瓞重王家, ”?明末清初 吴伟业 《王瓜?》

实际明朝之后,黄瓜又叫作王瓜,黄瓜栽种普遍,正好对应月令四月“王瓜生”,虽然古书上的王瓜生,是指的王瓜开花,可以架不住四月是最期待的新嫩黄瓜上市。也许是方言,黄瓜王瓜就不分了。

看这个摘黄瓜的快乐,一条条黄瓜早已经整齐堆放在车上。

“弱藤牵碧蒂,曲项恋黄花。”柔韧的藤子上,有着绿色的带花蒂的果实,那果实是怎样的呢?弯曲的果实上,还恋恋不舍顶着**的花。

这王瓜是黄瓜无疑了。

客人醉了,生吃黄瓜最爽最解酒,小孩子可不能多吃,这黄瓜性凉。

太平时代的人们应着月令收获黄瓜,所以黄瓜就是王瓜。

“名称同蓖挈,四月亦云生。

花是黄金缬,形如绿玉横。

垂垂瓠不落,纂纂枣何争。

写意惟萧淡,相看最有情。? ”清 ·?弘历《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其十七?王瓜》

在明清,有些地方人们习惯叫黄瓜为王瓜,比如京城附近,四月黄瓜是时令的瓜果,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

乾隆皇帝,倒是做了一番考证,他说古代的王瓜,是野生藤蔓不假,但是唐朝的王瓜,就应该是黄瓜了。唐人诗云“二月中旬已进瓜”,唐朝北方用地窖养瓜,二月里长出来的就是黄瓜。所以乾隆皇帝,倒也铁板定钉“余以为王瓜即黄瓜”!

他当然喜欢黄瓜,最新嫩香甜品相好味道好的黄瓜,那他是四月里头一份品尝。

他说黄瓜的花是黄金花,黄瓜的样子,像横着的碧玉。

垂下的条条黄瓜,不会掉在土地上,花果一起生长,不像枣花,还没有结果,花已经到处飘零。

看黄瓜,没有看真黄瓜养眼。那是必然的,新翠的黄瓜,看见就让人食指大动。

那是早夏的清新和清甜。

“ 何处生夏早,夏生菜圃中。

王瓜生滟露,苦菜秀猗风。

缀架垂垂好,堆盘款款融。

寒酸有真味,莫问食单丛。” ?清 ·?弘历《生夏二十首仍用元微之生春诗韵?其七》

可以看到乾隆是非常喜欢吃黄瓜的。虽然清朝皇帝,宫廷内有规矩,皇帝吃一盘菜不能超过三口。但是黄瓜可以当水果啊。那就不限量了。

何处是最有生机的夏天?夏天最美就是菜园子中。

黄瓜垂在晓露里,苦菜花摇曳南风。

那黄瓜缀在架子上,条条生长,那黄瓜堆在盘子中,碧绿茸茸。

农家这样的清贫蔬菜,才是真正自然的味道。连我都厌弃太繁琐的宫廷菜啊。

这当然是乾隆皇帝想换胃口的美词,不过也难得把黄瓜写得如此清新可爱。

“ 饶有闲园十丈长,不栽花木不栽桑。

摘来新物争先买,五月王瓜四月尝。 ”清 ·?徐志《汉口竹枝词?其三?》

说湖北鱼米之乡,但是像汉口武昌周边的郊区是不种粮食的,而是种植的蔬菜。

这些蔬菜,供应城市人口的日常菜篮,古已有之。

比如这首汉口竹枝词,写的就是汉口附近的农民,不种花木,不种桑蚕,十丈园田,种植的就是应季的黄瓜。

虽然黄瓜四月五月都有,但是四月的黄瓜,最嫩。

从瓜园里直接采下,人们争相购买,就是为了尝鲜,想必此时的价格很让瓜农开心。

农历五月的黄瓜,四月尝鲜。

农历四月黄瓜顶黄花,早夏时节,一口脆嫩黄瓜,让你感受夏天的清新清甜。

今天的知识点是,一,立夏的物候王瓜生,是什么意思?二为什么黄瓜也叫王瓜?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中草药:王瓜的功效与作用

南赤瓟

学名:Thladiantha nudiflora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

科属:葫芦科(Cucurbitaceae)赤瓟属(Thladiantha)

属于多年生蔓性草本。其特征同赤瓟Thladiantha dubia Bge相似,最大区别是南赤瓟叶片为狭卵状心脏形,而赤瓟叶片为广卵状心脏形。叶无斑。 南赤瓟叶形美观,果实鲜红。属于典型的观果观叶地被,或做垂直绿化材料。见于大别山(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瓟:bó 小瓜。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南赤瓟俗称:赤瓟儿、裸花赤瓟、狗屎西瓜。

古代本草记载的王瓜,主要品种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或南赤瓟。

王瓜一药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又名土瓜,赤瓟子。

《神农本草经》曰:“王瓜,味苦,寒。主消渴,内痹,瘀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愈聋。”

《新修本草》曰:“此物蔓生,叶似栝楼,圆无叉缺,子如栀子,生青熟赤,但无棱尔,根似葛,细而多糁。北间者,累累相连,大如枣,皮黄肉白,苗子相似,根状不同。试疗黄疸,破血,南者大胜也。”

《本草图经》曰:“王瓜,今处处有之,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也。叶似栝楼。圆无叉缺,有刺如毛,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谓之土瓜根。北间者,其实累累相连,大如枣,皮黄肉白,苗叶都相似,但根状不同耳,三月采根,阴干。”

《本草纲目》曰:“王瓜,三月生苗,其蔓多须,嫩时可茹。其叶圆如马蹄而有尖,面青背淡,涩而不光。六七月开五出小黄花成簇。结子累累,熟时有红黄二色,皮亦粗涩。根不似葛,但如栝楼根之小者,澄粉甚白腻,须深掘二三尺乃得正根。”

赤瓟至今在我国北部省区仍称作王瓜入药,有理气、活血、祛痰、利湿、通乳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气滞胁痛、黄疸、乳汁不下等病症。

南赤瓟与赤瓟主要区别特征:卷须分2叉。雄花花序总状;子房狭长圆形,上部渐狭,基部钝圆,密被淡**的长柔毛状硬毛。种子宽卵形或卵形,表面有明显的网纹。分布于我国秦岭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区。

赤包长圆形的是公蛋,圆形的是母蛋,因为赤包是雄雌异株的。春天把赤包蛋种在庭院墙篱边,以后就会年年生长。赤包像一般瓜类一样爬蔓,叶子为心脏形。种赤包的家庭,小孩子摘下赤包叶偷偷拍在别人身上,立刻就“粘”在衣服上,因为赤包的茎和叶都长有长的刺毛。

古代本草中把王瓜与赤包混为一谈。实际上,王瓜主产江南一带,又名假括楼,与赤包均属葫芦科,但不同属,是两回事。赤包(的瓜)是卵圆形的,王瓜(的瓜)是上圆下尖的;赤包种子是黑色卵形的,王瓜种子是褐色的,像螳螂头,有着明显的差别。

黄瓜的另一个名字是什么

王瓜

(《本经》)

异名钩、藈姑(《尔稚,),土瓜(《本经》),雹瓜(《圣惠方》),老鸦瓜(《本草图经》),野甜瓜、马雹儿(《丹溪纂要》),马剥儿(《医学入门》),马瓟瓜、公公须(《纲目》),杜瓜、鸽蛋瓜(《福建民间草药》),吊瓜(《浙江中药手册》),山冬瓜、水瓜(《闽东本草》),苦瓜莲、小苦兜(《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果实。

植物形态王瓜

多年生攀援性草本。根肥大,块状。茎细长,有卷须。叶互生;有柄;掌状,长宽约6~10厘米,浅3裂或5裂,缘具齿牙,粗涩有毛茸,下部叶有时分裂较深。花腋生,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少数,聚成短总状,长2~10厘米;苞片小,披针形,长2~3毫米;花萼长筒状,上端5裂,萼齿披针形;花冠白色,5裂,裂片边缘细裂呈丝状;雄蕊3,花药线形,结合;雌花单生于叶腋;花萼、花冠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1室,花柱线形,胚珠多数。瓠果球形乃至长椭圆形,长5~10厘米,熟时带红色。种子多数,茶褐色,略扁,十字形,长约10毫米,宽6~8毫米,中央有一隆起的环带,花期夏季。果熟期10月。

分布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王瓜根)、种子(王瓜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苦,寒.

①《日用本草》:"味苦,平凉,无毒。"

②《医学入门》:"味酸。"

③《医林纂要》:"苦,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生津,消瘀,通乳。治消渴,黄疸,噎膈反胃,经闭,乳汁滞少,痈肿,慢性咽喉炎。

①《日用本草》:"止热躁大渴,消肿毒,除黄疸,行乳汁,通经水。"

②《医学入门》:"治噎膈。"

用法与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捣敷。

宜忌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从新》:"稍稍挟虚,切勿妄投。"

选方①治消渴饮水:雹瓜去皮,每食后嚼二、三两,五、七度,瘥。(《圣惠方》)

②治反胃吐食:马雹儿,灯上烧存性一钱,入好枣肉、平胃散末二钱,酒服。(《丹溪纂要》)

③治大肠下血:王瓜一两(烧存性),地黄二两,黄连半两。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下三十丸。(《指南方》)

④小儿发黄。用王瓜根生捣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见效。

⑤黄疸变黑。用王瓜根捣汁,清晨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从小便排出。如未排出,可再次服药。

⑥小便不通。用王瓜根捣汁,稍加水,以竹筒海外侨胞药入尿道。

⑦大便不通。用上方吹入 *** 内。

⑧乳汁不下。用王瓜根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⑨月经不利(小腹胀痛、带下或一月两次月经)。用王瓜根、芍药、桂枝虫各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土瓜根散"。

⑩反胃吐食。用王瓜烧存性,取一钱加枣肉、平胃散二钱,酒送下。

⑾筋骨痛。用王瓜子炒开口,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⑿大肠下血。用王瓜一两(烧存性)、地黄二两、黄连半两,黄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米汤冲服三十丸。

提醒您:王瓜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中文学名

黄瓜

拉丁学名

Cucumis?sativus?L.

别称

胡瓜、刺瓜、王瓜、勤瓜、青瓜、唐瓜、吊瓜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粗糙。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花果期夏季。

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茎藤药用,能消炎、祛痰、镇痉。



南赤瓟的简介

南赤瓟

学名:Thladiantha nudiflora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

科属:葫芦科(Cucurbitaceae)赤瓟属(Thladiantha)

属于多年生蔓性草本。其特征同赤瓟Thladiantha dubia Bge相似,最大区别是南赤瓟叶片为狭卵状心脏形,而赤瓟叶片为广卵状心脏形。叶无斑。 南赤瓟叶形美观,果实鲜红。属于典型的观果观叶地被,或做垂直绿化材料。见于大别山(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瓟:bó 小瓜。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南赤瓟俗称:赤瓟儿、裸花赤瓟、狗屎西瓜。

古代本草记载的王瓜,主要品种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或南赤瓟。

王瓜一药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又名土瓜,赤瓟子。

《神农本草经》曰:“王瓜,味苦,寒。主消渴,内痹,瘀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愈聋。”

《新修本草》曰:“此物蔓生,叶似栝楼,圆无叉缺,子如栀子,生青熟赤,但无棱尔,根似葛,细而多糁。北间者,累累相连,大如枣,皮黄肉白,苗子相似,根状不同。试疗黄疸,破血,南者大胜也。”

《本草图经》曰:“王瓜,今处处有之,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也。叶似栝楼。圆无叉缺,有刺如毛,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谓之土瓜根。北间者,其实累累相连,大如枣,皮黄肉白,苗叶都相似,但根状不同耳,三月采根,阴干。”

《本草纲目》曰:“王瓜,三月生苗,其蔓多须,嫩时可茹。其叶圆如马蹄而有尖,面青背淡,涩而不光。六七月开五出小黄花成簇。结子累累,熟时有红黄二色,皮亦粗涩。根不似葛,但如栝楼根之小者,澄粉甚白腻,须深掘二三尺乃得正根。”

赤瓟至今在我国北部省区仍称作王瓜入药,有理气、活血、祛痰、利湿、通乳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气滞胁痛、黄疸、乳汁不下等病症。

南赤瓟与赤瓟主要区别特征:卷须分2叉。雄花花序总状;子房狭长圆形,上部渐狭,基部钝圆,密被淡**的长柔毛状硬毛。种子宽卵形或卵形,表面有明显的网纹。分布于我国秦岭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区。

赤包长圆形的是公蛋,圆形的是母蛋,因为赤包是雄雌异株的。春天把赤包蛋种在庭院墙篱边,以后就会年年生长。赤包像一般瓜类一样爬蔓,叶子为心脏形。种赤包的家庭,小孩子摘下赤包叶偷偷拍在别人身上,立刻就“粘”在衣服上,因为赤包的茎和叶都长有长的刺毛。

古代本草中把王瓜与赤包混为一谈。实际上,王瓜主产江南一带,又名假括楼,与赤包均属葫芦科,但不同属,是两回事。赤包(的瓜)是卵圆形的,王瓜(的瓜)是上圆下尖的;赤包种子是黑色卵形的,王瓜种子是褐色的,像螳螂头,有着明显的差别。

中草药:王瓜的功效与作用

王瓜

(《本经》)

异名钩、藈姑(《尔稚,),土瓜(《本经》),雹瓜(《圣惠方》),老鸦瓜(《本草图经》),野甜瓜、马雹儿(《丹溪纂要》),马剥儿(《医学入门》),马瓟瓜、公公须(《纲目》),杜瓜、鸽蛋瓜(《福建民间草药》),吊瓜(《浙江中药手册》),山冬瓜、水瓜(《闽东本草》),苦瓜莲、小苦兜(《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果实。

植物形态王瓜

多年生攀援性草本。根肥大,块状。茎细长,有卷须。叶互生;有柄;掌状,长宽约6~10厘米,浅3裂或5裂,缘具齿牙,粗涩有毛茸,下部叶有时分裂较深。花腋生,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少数,聚成短总状,长2~10厘米;苞片小,披针形,长2~3毫米;花萼长筒状,上端5裂,萼齿披针形;花冠白色,5裂,裂片边缘细裂呈丝状;雄蕊3,花药线形,结合;雌花单生于叶腋;花萼、花冠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1室,花柱线形,胚珠多数。瓠果球形乃至长椭圆形,长5~10厘米,熟时带红色。种子多数,茶褐色,略扁,十字形,长约10毫米,宽6~8毫米,中央有一隆起的环带,花期夏季。果熟期10月。

分布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王瓜根)、种子(王瓜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苦,寒

①《日用本草》:"味苦,平凉,无毒。"

②《医学入门》:"味酸。"

③《医林纂要》:"苦,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生津,消瘀,通乳。治消渴,黄疸,噎膈反胃,经闭,乳汁滞少,痈肿,慢性咽喉炎。

①《日用本草》:"止热躁大渴,消肿毒,除黄疸,行乳汁,通经水。"

②《医学入门》:"治噎膈。"

用法与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捣敷。

宜忌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从新》:"稍稍挟虚,切勿妄投。"

选方①治消渴饮水:雹瓜去皮,每食后嚼二、三两,五、七度,瘥。(《圣惠方》)

②治反胃吐食:马雹儿,灯上烧存性一钱,入好枣肉、平胃散末二钱,酒服。(《丹溪纂要》)

③治大肠下血:王瓜一两(烧存性),地黄二两,黄连半两。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下三十丸。(《指南方》)

④小儿发黄。用王瓜根生捣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见效。

⑤黄疸变黑。用王瓜根捣汁,清晨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从小便排出。如未排出,可再次服药。

⑥小便不通。用王瓜根捣汁,稍加水,以竹筒海外侨胞药入尿道。

⑦大便不通。用上方吹入 内。

⑧乳汁不下。用王瓜根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⑨月经不利(小腹胀痛、带下或一月两次月经)。用王瓜根、芍药、桂枝虫各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土瓜根散"。

⑩反胃吐食。用王瓜烧存性,取一钱加枣肉、平胃散二钱,酒送下。

⑾筋骨痛。用王瓜子炒开口,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⑿大肠下血。用王瓜一两(烧存性)、地黄二两、黄连半两,黄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米汤冲服三十丸。

提醒您:王瓜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关于“王瓜”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199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