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术简介(牵引是什么意思?)
-
牵引术简介
网上有关“牵引术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牵引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操作名称 4 适应症 5 禁忌症 6 牵引方法 6.1 骨牵引 6.2 皮牵引 6.3 兜带牵引 7 注意事项 7.1 一般病例 7.2 骨折或脱位病例 8 操作后管理 1 拼音
qiān yǐn shù
2 英文参考traction
3 操作名称牵引术
4 适应症1.骨干骨折或关节脱位复位后不稳定需保持对位者。
2.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
3.需要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
4.颈椎病和腰椎间盘脱出症,需要牵引治疗者。
5.小儿骨骺易受损,穿针时应避开骨骺或选用皮牵引。
6.3岁以内小儿股骨干骨折宜用双下肢悬吊(Bryant)牵引。
5 禁忌症1.皮肤受损、炎症及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皮牵引。
2.穿针部位有炎症又无法避开者,不应用骨牵引。
3.老年、神志不清者忌用头带牵引。
6 牵引方法 6.1 骨牵引(1)穿针部位:①尺骨鹰嘴:肘关节屈曲90°,前臂居中间位。在肱骨内侧缘的延长线(相当于尺骨鹰嘴顶点远侧2.53cm处)划一条与尺骨背侧缘相交的垂直线。再以尺骨背侧缘为中点,向两侧各1.52.5cm处划一与尺骨相平行的直线。相交两点即为穿针的进、出点(正对肱骨下端髁部),由内向外穿针,以防误伤尺神经。②胫骨结节:先自胫骨结节向下1cm划一条与胫骨纵轴垂直的横线;再于纵轴两侧各2.53cm处划两条与纵轴相平行之纵线,两线相交处即穿针进出点。由外向内,切勿伤及腓总神经。高龄患者穿针部位偏向远端1cm,儿童注意勿损伤骨骺。③跟骨:踝关节中立位,自内踝尖部和足跟后下沿相连线的中点穿针。由内向外穿针,勿伤及足内侧神经血管。④股骨髁上部:患肢置于勃朗架上,或取相应 *** 。自髌骨上缘向上1cm内,划一条与股骨干垂直的横线(老年人距髌骨上缘稍高,青壮年稍低),再沿腓骨小头前缘与股骨内髁的最高点,各作一条与髌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直线;相交两点作为标志(即牵引针的进、出点),自内侧垂直向外进针。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或急性外伤性髋关节中央型脱位,常采用此处穿针。进计时注意勿偏前或偏后,以免损伤髌上囊和腘窝神经、血管。⑤颅骨牵引:先通过两侧乳突划一连线,再从鼻尖至枕外粗隆划一条连线。自二线相交点向外各5cm处即为牵引弓的入口。
(2)牵引方法:①确定牵引针(或钉)出入点后,按常规消毒、铺单、作局部浸润麻醉,深达骨膜下。入口范围稍小,出口处呈伞状浸润。②助手将穿针处皮肤稍向上后牵动(与牵引时方向相反),在进针过程应密切注意针之方向,并不断加以校正。一般术者注意水平方向,助手注意高低。③将牵引针或钉的两端妥善安装于牵引弓上(针尖不应外露,以免刺伤或钩破被褥),通过牵引绳、滑轮、牵引支架及重量等进行牵引。④根据牵引重量不同,床脚可抬高10、30、50cm。并注意牵引力线,消除阻力。⑤颅骨牵引:术前剃光头发,麻醉后作一小切口直达骨外板,选用安全鉆头鉆穿颅骨外板(切勿进入内板,鉆孔方向应与牵引弓上钉尖方向相一致),将牵引弓两侧的钉尖插入此孔,旋紧固定螺丝,扭紧固定,以防滑脱。
6.2 皮牵引①清洁皮肤,多毛者应剃毛,在拟定贴胶布处涂以复方安息香酊,并在未干前贴上胶布。②贴于肢体的胶布条,应事先备妥,且须平整无皱褶,两头分叉劈开。③骨隆起处用纱布保护,忌用环绕肢体的胶布条。④用于胶布牵引末端的扩张板应宽窄适宜。⑤勃朗架及托马斯架均应包扎平整,腘窝、踝部应垫以棉花。⑥加适当牵引重量(一般不大于3kg),行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以增加反牵引作用。床上加秋千式拉手,以便患者练习上肢肌肉和起卧运动。
6.3 兜带牵引(1)头带牵引:适用于颈椎病患者。可采取坐位或卧位,定时、间歇牵引,下颌部及后头部用棉垫妥善衬垫。
(2)骨盆兜带牵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用特制胸部及骨盆兜带,骨突出处应用棉垫衬垫,将胸部兜带栓在床架上作反牵引,在骨盆兜带上加适当重量,可定时间歇牵引。如有条件,也可在特制电动牵引床上牵引。
7 注意事项 7.1 一般病例①注意胶布条有无松脱,胶布条远端的扩张板是否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
②注意贴胶布处皮肤有无水疱或皮炎。如有大水疱,应及时除去胶布,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并换药。
③经常检查托马斯架或勃朗架的位置,如有错位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④踝关节应保持中间位,防止足下垂及肢体外旋。冷天应注意患肢保暖。
⑤注意牵引绳有无受阻,牵引重量合适;牵引绳的方向—般应保持与肢体纵轴一致。
⑥注意骨牵引针的出入口处有无感染。对局部略有红肿者可涂以2%碘酊,有明显感染者应终止牵引或更换其他部位再行牵引。
⑦鼓励患者自动练习肌肉运动及足趾或手指的功能锻炼。
7.2 骨折或脱位病例①每日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并作记录。
②在牵引起初数日内可用X线透视(必要时摄片),以便及时了解骨折对位情况,进行调整。
③牵引重量一次应加到适宜的最大量,以矫正骨折的重叠部位。如系关节挛缩,则牵引力须逐渐增加。牵引重量的大小,应根据部位、肢体发育、骨折错位、受伤时间和损伤程度等情况而定,一般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1/7。
④注意周围循环及有无神经损伤现象。
⑤根据骨折近端移位方向,纠正与调整牵引力线,并应注意床尾抬高,以达到反牵引作用。
8 操作后管理1.为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应注意事项
?①牵引的重锤应悬空,不可着地或靠于床架上,滑车应灵活。
②不能随便改变牵引重量,作临床护理时,不可随意去掉重量或放松绳索。
③牵引绳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应成一直线。铺床时注意不可将被单压在绳索上,以免影响牵引力量。
④保持反牵引力量,行下肢牵引时应垫高床尾,颅骨牵引时抬高床头,不应随便改变患者的位置。如向床头搬移患者,须有1人拉住牵引绳,方可取下重量。
⑤行皮肤牵引时,应注意牵引部皮肤有无炎症或水疱,检查胶布是否滑脱,扩张板是否与床架接触。
⑥骨牵引时应保持钉或针眼处的清洁与干燥,以防感染。
2.一般护理要点
(1)保持患者舒适。腰下可垫小枕,以免发生腰痛。头部稍垫高。注意保暖,冬季可穿棉袜套。
(2)牵引床架上设秋千式拉手,以便患者练习上身起卧动作,以及在排便或作臀部皮肤护理时抬起上身。
(3)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自牵引日起即应按医嘱教会患者作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手指、足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运动等。
(4)防止足下垂。可用托脚板托起。
(5)防止褥疮。凡骨突出部位,如肩胛部、骶尾部、足跟、踝关节等处,每日至少用温水擦洗2次,然后用50%乙醇 *** ,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受压部位应用棉垫、软枕或棉圈等衬垫。
(6)防止并发症。长期卧床不动及头低脚高位易发生以下并发症:
①坠积性肺炎:应鼓励患者利用拉手作上身运动,每日定时协助起坐,叩击背部,鼓励咳嗽。
②泌尿系感染及结石:每日定时协助患者改变卧位、多饮水及积极控制感染。
③便秘:调节饮食,多吃高纤维素食物。每日作腹部 *** ,必要时用开塞露、 *** 或服缓泻剂。
牵引是什么意思?
好处:牵引可增加腹腔容积,减少侧弯对胃肠消化的压迫,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增进营养吸收,有助于增加全身营养,为手术创造条件。坏处:会有副作用,韧带肌肉损伤、神经根损伤、局部关节紊乱。
好处:牵引可增加腹腔容积,减少侧弯对胃肠消化的压迫,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增进营养吸收,有助于增加全身营养,为手术创造条件。
坏处:会有副作用,韧带肌肉损伤、神经根损伤、局部关节紊乱。
但是一般来说如果牵引方法正确,做牵引后按照医嘱注意事项是不会有什么副作用的。做牵引时要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按照医生规定的姿势、时间进行;注意保护髂骨骨凸部,避免压疮;使用硬床板做牵引,保持压力的同时减少损伤;牵引只能在一段时间内缓解症状,如果牵引无效应及时就医,以免影响病情。
牵引的要求:
1、穿针。穿针部位必须准确,才能达到牵引目的并减少并发症。
2、四肢骨牵引时。穿针方向必须与牵引方向垂直,才能保持牵引针的平衡,若穿针歪斜,则不但牵引方向不正,而且牵引针易向一侧滑移,造成针孔感染。
3、严密观察防止骨质、皮肤坏死。如颅骨牵引日久,可以压迫针孔骨质致坏死吸收,致牵引钳脱落。骨牵引针歪斜,可以压迫针孔皮肤引起坏死。
4、皮肤牵引时需防止粘膏松脱,又要注意有无发生皮炎。
牵引的种类和使用范围-外科护理
牵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ān yǐn ,有拉、拖;引动、引起;援引,引证的意思。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拔河》、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等均有相关记载。
具体解释:
(1)[draw]:拉、拖。
例句:这条线路的列车都由电力机车牵引。
(2)[initiate]:引动;引起。
例句:一种被幸福所牵引着的微笑。
(3)[cite]:援引,引证。
例句:何必又牵引别说。
(4)拉拢,拉拉扯扯。
“牵引”在医学中的含义:
牵引,康复方法之一。用特制的牵引带和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
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如果依照关节来分,牵引可分为脊椎或四肢关节的牵引。在临床上,脊椎牵引较常被使用;而脊椎牵引中,又以腰椎牵引及颈椎牵引最为常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牵引
导向和牵引的区别
牵引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1.皮肤牵引:是将胶布或特制的牵引带固定于伤肢皮肤上,牵引皮肤和肌肉,通过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传递到骨骼,起到复位和固定的作用。使用于小儿和老年病人的四肢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时间一般为2~4周。
2.兜带牵引:是利用布带或海绵兜带托住身体突出的部位施加牵引力的方法。(1)枕颌带:用于颈椎骨折、脱位及颈椎病等,牵引重量3~10kg.(2)骨盆带: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重量因人而异,一般7~15kg.(3)骨盆悬吊带:用于骨盆骨折有分离移位者,牵引重量以臀部抬离床面为宜。
3.骨牵引:是把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坚硬部位,通过钢针直接牵引骨骼的方法。用于颈椎骨折、脱位,肢体开放性骨折及肌肉丰富部位的骨折。牵引重量,一般颈椎骨折和脱位为3~5kg;肱骨骨折牵引为体重的1/20~1/15;胫骨骨折为体重的1/15~1/10.股骨骨折为体重的1/8~1/7.
导向:使事情向某个方向发展,或指所引导的方向,比如会议导向,决定导向,舆论导向,导向轮,导向块等等。牵引:是指事物借助外力被引起运动。比如物体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或者我们被某个事物所牵引,梦想的牵引让我们更加努力。
骨折牵引病人夜间如何护理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即将牵引钢针穿入骨内,使牵引力量直接通过骨骼而达损伤部位,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牵拉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随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矫正畸形。
适用范围
( 1 )适用于成年人下肢不稳定骨折、石膏固定有困难者,如股骨干骨折、胫腓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
( 2 )颈椎骨折合并脱位者应用颅骨牵引,骨盆骨折同时伴有错位,中心性髋关节脱位,需作骨牵引
( 3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复位前行骨牵引可解除软能组织挛缩。
( 4 )骨折部的皮肤损伤、擦伤,软组织缺损有伤口时。开放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伤员合并胸、腹或骨盆损伤者,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而肢体不宜做其它固定者。
( 5 )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暂不宜其它固定者。
护理程序
颅骨牵引,抬高床头,加强对抗牵引,如证明颈椎骨折、脱位已复位,应立即在颈部和两肩之间下垫薄枕,使头颈稍呈伸展位。同时立即减轻牵引重量,改为维持性牵引。
( 2 ) 防止神经受损,颅骨牵引时,易伤及舌下神经,出现吞咽困难,伸舌时舌偏向患侧,上肢牵引时易出现臂丛神经受损,表现为一侧上肢麻木,胫骨结节骨牵引时易发生腓总神经受损,表现足趾麻木,足下垂。
( 3 )为了避免穿针处感染,穿针眼每天用酒精棉签消毒并用纱布包扎。
( 4 )其它护理措施同皮肤牵引术。
关于临床常用的牵引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临床常用的牵引技术说法错误的是下肢牵引质量一般为体重的1/10-1/6。
临床上常用的牵引技术有皮肤牵引、骨骼牵引和特殊牵引等,牵引即是临床上常用的颈椎牵引术,多用于无骨折的颈椎损伤,如挥鞭伤,颈部肌肉痉挛,颈椎病的保守治疗等。。
牵引是骨科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利用力学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使骨折或脱位复位,缓解软组织的紧张及回缩,矫正缩短畸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于“牵引术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204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旧时燕子还飞否今古不胜情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