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知音识曲(称赞曲子好听的成语?)

知音识曲(称赞曲子好听的成语?)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1-29    点击:  284 次

知音识曲

网上有关“知音识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称赞曲子好听的成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者:曹丕

年代:魏晋朝\代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

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

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

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

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

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

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

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

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

何以忘忧。

称赞曲子好听的成语?

高山流水 - 莫逆之交 - 深情厚谊 - 刎颈之交 - 情深潭水 - 患难之交

最佳答案: 高山流水 曲解人意 秉烛夜谈 促膝长谈 八拜之交 白首同归 道义之交 高情厚谊 恨相见晚 恨相知晚 莫逆之交 倾盖如故 深情厚谊

描写友谊知音的成语

⑴ 形容乐曲非常好听的成语有哪些

1、云起雪飞

读音:yún qǐ xuě fēi

释义: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2、余音缭绕

读音:yú yīn liáo rào

释义: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郢中白雪

读音:yǐng zhōng bái xuě

释义:典出战国楚宋玉《答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后以“郢中白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4、幺弦孤韵

读音:yāo xián gū yùn

释义:谓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5、兴云致雨

读音:xīng yún zhì yǔ

释义: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⑵ 形容歌曲好听的成语有哪些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高山流水

响遏行云

含商咀徵

⑶ 有什么形容曲调很好听的成语

高山流水

[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语出]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近义] 知音难觅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⑷ 形容好听的音乐的成语

声动梁尘、游鱼出听、绕梁之音、绕梁三日、余音绕梁。

一、声动梁尘

白话释义:歌声嘹亮动人

出处:《别录》:“发声尽动梁上尘。”

朝代:汉

作者:刘向

译文:歌声竟然是梁木上的灰尘都抖动下来

二、游鱼出听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琅玡代醉编》:“伯牙鼓琴,游鱼出听。”

朝代:明

作者:张鼎思

译文:伯牙鼓琴,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

三、绕梁之音

白话释义: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出处:《演连珠》:“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朝代:晋

作者:陆机

翻译: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让人思念起那弦音绕耳。

四、绕梁三日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朝代:春秋

作者:列子

翻译: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三日都还没停止。

五、余音绕梁

白话释义:后用来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

朝代:春秋

作者:列子

⑸ 形容歌曲很好听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大全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 *** ,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21、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22、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23、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suibi8)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24、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5、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 *** 的歌曲。

26、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7、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8、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9、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0、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31、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2、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33、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34、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35、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36、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3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38、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39、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40、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41、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4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43、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44、亡国之声:指 *** 的音乐。

45、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46、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47、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4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9、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50、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51、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52、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53、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54、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55、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56、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57、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58、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59、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60、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61、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6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63、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64、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 *** 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6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66、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67、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68、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69、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70、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7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72、桑间之音:指 *** 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73、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74、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75、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76、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77、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7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79、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80、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⑹ 形容音乐非常好听的成语

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袅袅余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

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 *** ,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声。

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⑺ 形容乐曲优美动听的成语

百听不厌:形容乐曲或歌曲好听,使人听多少遍也不厌烦。

荡气回肠: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抚掌击节: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拍手为乐曲打拍子。也用来表示非常赞赏。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歌楼舞馆:指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歌台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宫移羽换:宫、羽: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第一音级。指乐曲变调。也指事物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

⑻ 表示音乐很好听的成语

余音缭绕:yú

yīn

liáo

rào,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余音袅袅:yú

yīn

niǎo

niǎo,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作谓语、定语;指声音悦耳。

⑼ 形容“赞美一首曲子非常好听”的四个字词语或句子有哪些

成语:

1、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2、金声玉振:比喻音韵响亮、和谐。

3、含商咀徵: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

4、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5、郢中白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6、幺弦孤韵:指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7、兴云致雨:比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8、清耳悦心:清耳悦心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句子:

1、动听的音乐就像是飞舞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也像是叮咚的泉水在山间流淌,有时候,也像是璀璨的星辰,在夜空用闪烁。

2、让人深在浮世中,却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之感。

3、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细细听来,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理科占据认得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

4、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5、宛如“又绿江南岸”的春风,悄声无息;又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

6、一首好歌,往往可以唱得人泪雨纷飞,唱得人如痴如醉,唱得人 *** 澎湃,唱得人热血沸腾。

知音识趣、

知音识曲、

情同手足、

莫逆之交、

刎颈之交、

肝胆相照、

亲密无间、

志同道合、

推心置腹、

风雨同舟、

心心相印、

八拜之交、

情深似海、

道义之交、

深情厚意、

贫贱之交、

患难之交、

相视莫逆、

倾盖如故、

心照神交、

情投意合、

义结金兰、

生死之交、

忘年之交、

手足之情、

范张鸡黍、

淡水交情、

桃花潭水、

情深潭水



求带 婉,如 二字的诗,最好是古诗谢谢

作者:曹丕

年代:魏晋朝\代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

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

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

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

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

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

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

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

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

何以忘忧。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这是魏文帝曹丕写给杜路的一首诗,曹丕常随曹操征战,给人的印象是个心狠手辣,金戈铁马的硬汉。

他不似弟弟曹植那般才子情深,所以世人皆晓得洛神赋里曹子建的思慕绵绵,却不知曹丕也有为美人而情思缱绻的时候。

曹丕自幼善骑射,好文学。长大后,文功武略皆是经世奇才,颇得父亲曹操的器重,后立为魏王世子。

杜路是武陵富户杜俞次女,有记载云:“有女杜路,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其色倾国。”可见杜路在当时是一等一的绝色美人儿。

不过,在兵马相接的动荡年月,姿色过于出众可能就要引起祸端了,其父杜俞曾言:“天下纷乱,而家有绝色,非幸事。”

果不其然,在建安二十一年,五溪蛮众反,劫掠诸县,杜俞满门遇害。贼首在闺房见得杜路时,惊叹起貌美绝伦,便将其虏走归寨。

此时,曹丕正南征孙权,路遇贼人抢掠,便将杜路救下,并对其一见倾心。虽不知曹丕救下杜路的细节,可曹丕在诗里描述了初见杜路时,她美的不可方物的样子。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这位美人儿秀目水汪汪,身姿优美,笑容优雅。温温和和,举止大方,看起来是那么的妩媚而又迷人。如此美好的人儿,怎能不让曹公子心生爱慕呢?

相处以后,曹丕发现杜路不仅貌美,而且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她懂得音乐,熟悉曲谱,精通乐律,擅长音乐,能识曲谱还会弹琴。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

她的琴声美妙到什么样子呢?曹丕说,她的弦音里寄托着微妙的情感,就像闻到清新花香一样。

杜路演奏的技术又十分高超,庄重的雅乐行云流水一般流畅。浪漫的楚国曲调,音调激越,生动美好。宫、商、角、徵、羽每一个音符在她手下都是绝妙的佳音。

她的音乐打动了气宇轩昂的曹公子,绮丽美好的感觉,让这位征战沙场的帝王终身难忘。以后的岁月里他也许会有其他的嫔妃,然杜路在他心里一定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那杜路爱曹丕吗?我认为一定是爱的。唯有爱才能让她的琴声含情,让她的乐声里流淌出情思绵绵的感觉。

正值韶华盛年的曹丕也是样貌出众的,书云:“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曹丕不止是救她于危难的恩人,还是仪表堂堂的魏国世子呢。

能文能武的世子,外表冷峻,在战场上万夫难敌,充满潇杀之气。这样一个冷酷男子,在与杜路相处时,却是温文尔雅,对其疼爱有加的。

相爱的时光很甜蜜,可不久曹丕南征失利,杜路落入孙权之手。孙权惊叹于杜路之美貌,欲纳之为妃。杜路自是不从,孙权也没有强求,不过心中一直惦念着杜路。

次年,孙权以为时过境迁,杜路一定会对曹丕释怀。便使丁奉相劝,杜路见已无回环之地,便佯装答应。

这厢孙权还沉浸在抱得美人归的喜悦中,杜路在夜间便自缢于孙府。孙权赶到时,杜路的一缕香魂已归黄泉。他懊悔不已,便将杜路葬于建邺南郊。

曹丕是年征战返洛阳,途经南郊,他看到曾经美目盼兮的佳人,如今已成一堆凄凄荒坟,不禁悲从心生。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

他觉得自己就像孤独的鸟儿,夜晚宿在水中小岛,在荒夜里悲哀地鸣叫。

“曾经含情脉脉的你,在蔓草如茵的春日里,与我定下了生生世世相伴。而今却与我阴阳相隔,无处话凄凉……”

“你殷切的叮咛,我们昔日的美好,教我如何能把你忘记?”

曹丕忆起与杜路一路的相知相爱,悲痛写下了《善哉行》

关于“知音识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228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