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芡)有哪些特征?(芡的意思)
-
芡实(芡)有哪些特征?
网上有关“芡实(芡)有哪些特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芡的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曹碚生、陆自强)
芡(Euryale ferox Salisb.)别名芡实、鸡头米。为睡莲科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原产东亚,有栽培和野生。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其中以江苏、浙江、安徽等省面积较大。以种仁、根、叶入药。种仁含多量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微量的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此外还含有皂甙。芡实种仁:味甘、性平;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功能;用于遗精、白带、泄泻、尿频、遗尿。根:味咸,甘,性平无毒;治疝气、白带。叶:味甘,性平,无毒;行气活血,治产后胞衣不下。
一、形态特征
根须状,长90—120cm,深入土中。茎为短缩茎。叶着生于短缩茎上,由外向内环茎陆续抽生。叶柄长,密生针刺;初生叶箭形,过渡叶盾状,基部开裂为两片,长6—9cm,宽3—6cm,沉水,叶面光滑;成长大叶,直径达1.0—1.8m,叶面绿色,有皱襞,叶背面紫红色,网状脉突起。花顶生,沉于水中,半露或伸出水面,半开,花梗多刺。花萼4片,外面绿色有刺,里面带紫色;花瓣多数,紫色至淡紫色;雄蕊多数,轮状排列成3—6,轮;雌蕊为多心皮,合生成复雌蕊,柱头圆盘状,酱红色,嵌于花托顶端,子房下位,一般14—18室。果实圆球状,前端尖,形似鸡头。每果内有种子160—200粒。种子近圆形,外有薄膜状假种皮,上有红色斑点(图15—31)。
图15—31 芡形态图
1.植株 2.幼苗 3.花 4.叶背面
二、生物学特性
芡性喜温暖水湿,不耐寒冷和干旱。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全生长期为180—300天。适宜水深30—90cm。要求土质肥沃,含有机质多的土壤。
芡实成熟的种子如没有适宜的萌发条件,可在水中保持较长时间的休眠状态,寿命可达5年以上。4月中旬后,当平均气温达15℃以上时,种子在水中开始萌动,15—20天萌芽,发芽茎从发芽孔向斜上方突出,小叶茎部发生须根,形成幼苗,高仅6—7cm。此时要求1.5—2.0cm浅水,以便幼苗在水中能受到阳光的照射,争取早日出水。
5月上旬,气温达20—25℃,植株由短缩茎向土中发生须根,向上抽放3—4片过渡叶,再逐渐抽出成长大叶。此时水层以30cm为宜。
6月以后,气温渐高,平均气温达20—30℃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叶片直径增至90—120cm。叶柄粗壮,根系扩大,抗逆性增强。此时最大水位不宜超过120cm。最忌水层猛涨淹没植株,或长期干旱,影响开花结果。
7—8月,当植株叶数不再增加,新叶生长缓慢时,花梗从短缩茎的中央陆续抽出,每株先后共可开花15—20朵。自花授粉,花后弯入水中发育,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35—45天。开花结果期,要求平均气温20—30℃,水位30—90cm,如温度低于15℃,果实不能成熟。果实充分成熟后,果壳腐烂,种子散落水中。种子不耐干藏和受冻,在水中需保持0℃以上的较低温度,方能安全越冬。
三、栽培技术
(一)品种
1.苏芡
又称南芡(图15—32),产江苏太湖地区。适宜于水田或浅水塘中栽培,植:株庞大,除叶片背面有刺外,叶柄、果柄和果实外面均无刺,便于采收。4月育苗,5月定植,9月上旬后开始采收,一般分7—8次,10月上旬收完。亩产干芡米20—25kg。芡米圆而整齐,糯性,略带淡**,品质好。本品种有紫花、白花两个品系,紫花种比白花种早7—10天。
图15—32 南芡的种子和果实
1.果实外观 2.果实纵剖 3种子纵剖 4.种仁
2.刺芡
又称北芡(图15—33),产江苏洪泽湖、宝应湖等地,适应性广,能在水深1.5—2.0m的湖荡地区生长。花深紫色,叶背、叶柄、果实、果柄均密生刚刺,采收困难。4月播种,9月下旬至10上旬
图15—33 刺芡的种子和果实
1.果实外观 2.果实纵剖 3.种子纵剖 4.种仁
期间,一次采完。亩产干芡米约25kg,芡米近圆形,粳性,粉质易碎,品质较差。
(二)播种
可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育苗移栽,单株产量比较高,但需一定的条件。大面积深水湖荡种植,多用直播方法。
1.直播
4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1.5—2.0kg。
(1)穴播
在水深30cm以下的湖荡,可用穴播,每隔2—2.5m见方,挖一浅穴,每穴播种子2—3粒,覆盖泥土1—1.5cm。这样出苗整齐。
(2)泥团点播
水深1m以上的深水湖荡,水生动物较多,种子易漂散或被食害,则用泥团点播。用湿泥将3—4粒种子包成一团,然后点播,播法同上。
(3)条播
一般均用条播,在水面按2.5—3m行距,直线撒播,每0.6—1m播1—2粒,要求播种均匀。播种的具体密度,肥荡偏稀,瘦荡偏密。
2.育苗移栽
(1)催苗
4月上旬,取贮藏的种子用水漂洗后,放入浅盆中,加清水,以浸没种子为度,置于暖地太阳下,日晒夜盖,保持日温25℃,夜温15℃以上,以利出芽。浸种期刺需经常换水。约8—10天,多数种子微露白芽,长约0.5cm,即可播种于苗池。
(2)播种
播种前5—7天,需做好育苗池,苗池2m见方,深1.5cm,四周起埂,清除杂草,整平池底泥土,灌水10cm。芡实秧苗幼小脆嫩,在水中忌泥土埋没心叶,故需待池水澄清,底土沉实后,将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地撒下,每平方米撒种300粒。
(3)移苗
播后30—40天,幼苗已有小叶2—3片,要分池移苗。移栽苗池要预先准备,选避风向阳、灌溉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埂,施入腐熟粪肥,精细平整土面,灌水10—15cm。移栽时带种子起苗,冼去根部泥土,将苗排放在木盆中,加盖遮荫,防止晒伤。运至秧田后,按40—60cm见方,逐株插入移栽苗池中。要求栽浅栽稳,所带种子和须根要全部栽入土中。切忌栽植过深,造成田土埋没心叶,不易发苗,甚至死亡。幼苗成活返青后,水位逐渐加深,促进幼苗新叶的叶柄生长。定植前7—10天,水位逐渐加深达:30—40cm,便于定植后能适应于深水湖荡。
(4)定植
5月上旬,芡苗有4一5片绿叶,叶片直径达25cm以上时,即可起苗定植。湖荡中一般风浪较大,芡苗定植时比较小,不耐风浪袭击,必须注意保护。苏州市郊农民在湖荡四周栽植茭草,用以防风挡浪。
定植前按50—60cm见方的株行距开穴,一般每亩120—160穴,每穴直径35cm,深1Bcm,呈锅底状。若贫瘠的田块,需在穴中施肥,一般为河泥或腐熟粪肥。水位较深的湖荡,基肥难以施入穴内,则用肥土包裹幼苗根部,再定植于穴内。肥土用2000kg半干河泥,分2—3次共加入1800kg粪肥,再加入适量硫酸铵,堆积发酵,以备应用。
开穴或施基肥后,需待水澄清后方可定楦。定植时的操作方法与移苗时相同。秧苗必须当天起苗,当天栽植,以免幼苗干萎。种植时将幼苗根顺势盘放,浅栽于穴的中心,泥、土覆盖根部即可,防止泥土盖没心叶,抑制生长。以后随着植株的长大,新根不断上长,可逐步壅泥稳根,保证其稳壮生长。一般每亩秧苗可种5—亩大田。
(三)田间管理
1.补苗
深水湖荡直播,幼苗出土后,叶片直径达8—10cm时,要检查苗情,及时移密补稀,每亩保持芡苗100—150株。育苗移栽芡田,见有缺株,应立即补栽,保证全苗。
2.除草
定植时芡苗幼小细弱,周围杂草生长较快,易影响幼苗生长,定植后7—10天,开始除草,将杂草拔去,塞入泥土中作肥料。一般共除草4—5次。7月下旬,芡叶基本盖满水面,即停止除草。此外,水面如有浮萍也要及时清除。除草的同时,壅泥围根,防止芡根外露。如发现泥沙沉积盖满心叶,应及时扒开。
3.追肥
追肥的次数和数量,应视植株形态表现而定。如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上有瘤状突起,表示肥料充足。如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缓慢,前后叶片大小相似,叶面皱褶很密,表示肥料不足,应立即追肥。
芡苗出水面后,或移栽芡苗成苗15天后,一般应追肥一次。因水中施肥最易流失,必须采用泥、肥混合成团的施肥方法。其方法是,挖取河泥晾晒至半干,混入1/3—1/4粪肥,再加适量化肥,堆沤几天,翻拌1—2次,做成泥团,施入距离植株10—15cm土中。
每株施入泥团肥料重为3—4kg。如贫瘠田块或芡苗定植较晚,在植株封行前还可施1—2次追肥。在植株生长盛期,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可增强植株抗性,提:高产量。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莲缢管蚜
(Rhopalosiphum nymphaeae(L.)〕
成、若虫群集叶面刺吸汁液,轻者叶片发黄,重者萎缩枯死。此虫一年能发生20多代,以卵在核果类果树上越冬,次年3—4月间孵化,无翅胎生雌蚜在冬寄主上为害,5—6月间产生有翅蚜,迁入芡实田害,6月至7月上中旬,无翅胎生雌蚜发生量大,为害重,盛夏为害较轻,但8月中旬以后蚜量回升,为害加重,秋凉以后产生有翅蚜迁回冬寄主,并产生性蚜,有雌、雄蚜分化,交尾产卵。防治莲缢管蚜可喷40%乐果1000倍液,2.5%敌杀死4000倍液。
2.菱角紫叶蝉
(Macrosteles purparata K.)
紫色成、若虫群集叶塞部刺吸汁液,致成伤痕。此虫在江苏一年发生5代,以卵在河、塘边沙草科杂草的茎中越冬,次年4—5月孵化,5月上中旬开始迁往刚出水面的芡实叶片上取食为害,7—8月间发生量大,为害重,10月中下旬,成虫即迁往河边杂草上产卵。菱角紫叶蝉常与莲缢管蚜混合发生,所以防治蚜虫时就可兼治此虫,另外,也可选用25%杀虫双250—500倍液喷雾。
3.椎实螺
(Radix avricularia L.)
成螺和幼螺喜啃食嫩叶嫩茎,并咬食根系,使芡实生长停滞,叶体瘦缩,重者死亡,椎实螺是一种软体动物,每头成螺可产卵数百粒,卵囊粘附在芡实叶背面,或其它水生植物的叶茎部,水温15—25℃最适于繁殖与为害,每年春、秋季出现二个产卵高峰,卵10多天孵化,幼螺初生时甚小,但生长迅速,为害日趋严重,冬天成螺依附在水生植物残枝,或在水下土面上越冬,抗寒性较强。
防治方法:用茶子饼4kg,置50kg温水中浸泡3小时,滤去残渣,喷雾。也可用贝螺杀50g加水50kg喷杀。
4.食根金花虫 见莲藕。
5.芡实叶斑病
(Helicoceras sp.)
俗称麸皮瘟,发生普遍,一般7—9月是发病盛期,严重时可使全叶腐烂。叶上病斑多从外缘开始,圆形,初为暗绿色,后转为深褐色,有时具轮纹,一般直径3—4cm,最大者可达7—8cm,极易腐烂穿孔。防治方法:在发病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加0.3%洗衣粉喷雾。
6.芡实叶瘤病
(Doassansiopsis sp.)
该病发生普遍,发病叶面初生淡绿色黄斑,后隆起肿大,呈瘤状,大至拳头状,带红色,形状不规则,后期病部腐烂,散出大量黑色小颗粒。防治方法同叶斑病。
四、采收与加工
(一)留种
留种的果实,在第三、四次采收时,选择果形扁圆而充实、大小适中的果实留种。种果选择后,做好标记,留在下次采收,使种子充分成熟。种果采收后,剖开果皮,取出种子,选颗粒饱满、颜色较深的种子,洗净后放入蒲包。一般每5kg一包,埋于水田淤泥下30cm深处,或置于水深60—90cm,略有流动的河、池水下,蒲包上铺放水草,以防冬害。
(二)采收
1.多次采收法
栽培“苏芡”,果梗、果实和叶柄均无刺,便于多次采收。8月下旬后,植株心叶收缩,.新叶生长缓慢,叶面宽不足90cm,光滑,并有双朵花穿出叶面,早期所结果实和果柄发软,果皮发红,即可采收。开始每隔一周采收一次,2次采收后,相隔3—5天,可陆续采收。一般分8—10次采完。
采收前,先用竹刀将发黄的老叶划破,划出一条走道,要尽量保护绿叶免受损伤。防止水从破损叶脉中流进,引起腐烂。每次采收时,应走原道,不要踏伤根株。采收时带一尖底采桶,用手摸找成熟果实的果柄,用竹刀从果实基部劈取果实,保留完整的果梗,以免水从果梗破口进入植株内,引起腐烂。将采收的果实置于木桶内。
2.一次采收法
栽培“刺芡”,果梗、果实和叶柄均有刚刺,多行一次采收。在9月下旬后,植株心叶卷缩,圆形大叶边缘略有焦枯,呈红锈色,果皮发红,少数早期成熟果实自行炸裂,籽粒漂浮水面,此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人乘小船用长柄镰刀将叶片划去,露迚果实,再将果实逐一割下,放入船中。
(三)加工
1.去果皮“苏芡”无刺,用手剥开或用刀剖开果皮,取出种子。“刺芡”有刺,去果皮方法有两种:一是挤子法,用小刀从果实基部戳开,将果实尖端放在长凳上,上放木棍,用脚踩紧,一面用小刀撬开基部,将种子挤出,此法费工,但所得种子质量较好,适于留种。一是沤浇法,将采收果实堆起,或挖一土坑,将果实倒入其中,上覆草,泼水沤放,7—10天后翻动一次,再经数日,果皮自行沤烂,将烂果盛放在竹篮内,用清水淘洗净,此法较省工,但种子经受沤发热,品质稍差。
2.踏籽
芡实种子外部有一层薄膜,即假种皮,除去留种用的可以保存外,作商品用则必须除去。将去果皮的种子放入盆或桶内,足穿草鞋踩踏,使膜脱落,流出**水液,用水冲洗后再踏一次,直至无黄水溢出,种皮由桔**转成微白色时为止。薄膜除去后再用清水洗净。
3.去壳
江苏太湖地区多用人工去壳,将洗净的新鲜种子,用牙咬去种壳,此法颇费工,但所得芡米圆整,商品性好。也可用机器去壳,将洗净种子及时晒干,用手摇时听到响声,即可供机器剥米。所得芡米破碎不齐,商品性较差。去壳后的芡米要及时晒干,防止芡米发红,降低品质。
芡的意思
芡实 怎么读
芡qian 四声 实shi 二声
薏米,芡实。问问这两个字念什么?
薏米 yimi
芡实 qianshi
芡实米怎么念?
芡实,欠实
芡实哪里的最好 如何选购芡实
芡实是一种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植株较大,具刺。有白色须根,根状茎不明显。叶有沉水叶和浮水叶两种,初生叶较小,沉水,箭形或下部开裂的椭圆形,无刺。芡实哪里的最好?如何选购芡实?我乐意为你解答。 芡实在我国南北各地均产,国外广布于东南亚、俄罗斯、日本、印度和朝鲜半岛。芡实的品种分南芡与北芡。北芡又称刺芡,花紫色,为野生种。主要产于江苏洪泽湖、宝应湖一带,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中国长江南北及东南亚、日本、朝鲜半岛、印度、俄罗斯都有分布。南芡又称苏芡,花色分白花、紫花两种,比北芡叶大。紫花芡为早熟品种,白花芡为晚熟品种,南芡主要产于江苏太湖流域一带。南北芡实均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破碎、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北芡实,以微山湖出产的芡实最好,微山湖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很适合芡实生长。南芡实一般认为苏州产的芡实为佳。 如何选购芡实?购买芡实时,要选择身千、无虫蛀、顺校饱满均匀、少碎属、粉性足、无杂质的。色泽白宪,粒上残留的种皮为淡红色的质好;色泽暗,粒上残留的种皮为 褐红色的质差。齿咬后易碎的为身千;不易碎、有韧性的为身潮。 芡实的产地与选购方法,相信通过上面的阅读大家都有所了解。
茨实 和 芡实 是一种东西吗?
是一个东西
看这个
china *** /...6
就在混用!
哪些人不能吃芡实 吃芡实的禁忌
上帝关了你的一扇门就会为你开启一扇窗。而芡实却是被上帝关了一扇窗,为什么这么说呢?仙方如芡实,也有它的不完美,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用这一仙方。那些人不能吃芡实?吃芡实的禁忌是什么?我一一为你细数!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不仅表现在样貌性格上,也表现在我们的体质上。有些人日啖荔枝三百颗也没事,有的人偏偏就一颗荔枝三把火。芡实有的人吃了可以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利溼健中,可治腰膝痹痛,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病症。而有的人却火上浇油。这些不适合的人有哪些呢?一、对于本身火盛,上火厉害,手心发热的人;二、食滞不化者慎服,大小便不利者;三、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及产后妇女;四、芡实虽有营养,但婴儿不宜食用。 关于吃芡实的禁忌有: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者慎服。另外,根据在《随息居饮食谱》中看到的芡实的宜忌有: “凡外感前后, 疟痢疳痔, 气郁痞胀, 溺赤便秘, 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由于芡实多吃不易消化,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大便硬化者和平时有腹胀症状的人应忌食芡实。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芡实的禁忌和不适合食用人群都有了更深鸡了解,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就请多多支援康爱多药店。康爱多药店,药品齐全,价格实惠,为您购药提供保障,保证买到放心药,是您网上购药的首选。
每天吃芡实好吗 每天吃多少比较好
芡实者,“生食过多,动风冷气,熟食过多,不益脾胃,兼难消化,小儿多食,令不长。”芡实者,“仙方取此合莲实饵之,甚益人。”古人对芡实的看法褒贬不一,但是总体来说,芡实对人体的好处还是很多得,那么每天吃芡实好吗?每天吃多少比较好? 虽然芡实食用过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引起便秘,大便硬化,腹胀。但是每天吃芡实是没有问题的,前提是适量。芡实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为健脾止泻、益肾固精之良药。中医认为,脾健则水溼自去,肾气旺则固摄有权,久久服之,诸症自消。芡实含少量淀粉,少量脂肪油及钙、磷、铁、核黄素、维生素C等。芡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微量元素,保证体内营养所需成分;芡实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实验证明,血清胡萝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发病机率下降,大大减少癌症发生的机会。所以每天吃点芡实不仅可以减少癌症发生,还可以“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老”。 每天吃多少比较好?一天10克左右就可以。补脾胃、益气养血:民间有用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适量红糖合成大补汤,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疗效。 俗语说吃得好不如吃得对,只有吃对了才能更有利身心健康。
芡实怎么吃比较好
芡实可以碾磨成粉后制成糊状用于熬粥或制作汤羹食用,下面的这道莲子芡实粥我经常做,非常滋补的:
材料:糯米100克,食养家莲子50克,食养家芡实米50克,冰糖15克。
做法:糯米、食养家芡实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二三小时,捞出,沥干水分;食养家莲子洗净,用冷水浸泡回软,除去莲心;锅中加入约2000亳升冷水,将食养家莲子、食养家芡实、糯米放入,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下冰糖调好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芡实有哪些主要食用方法?
介绍做法简便、营养时鲜、传统滋补的三种食谱如下: 冰糖芡实汤 鲜芡实米100克及适量的冰糖为原料,先加水600克人锅,大火烧开,然后将鲜芡实米洗净,放人锅中烧开,最后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此汤做法简便,香气浓郁,是鲜芡实米最常用的食用方法,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脾胃虚弱、贫血、气短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芡米炒虾仁 用鲜芡实米200克、新鲜虾仁400克及适量的蔬菜作原料,将鲜芡实米、新鲜虾仁分别先悼一下,起油锅,加蔬菜一起倒进锅中,加盐翻炒。此菜做法简便,鲜香浓郁,是鲜芡实米的一道名菜,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老少咸宜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 芡实粥 用刺芡干米、梗米各100克,山药、茯苓各50克作原料。将山药洗净切块,梗米淘洗干净,与芡米、茯苓一起加水共煮作粥。本粥甘淡平补,清香甘甜,味美滑糯,具有利耳目、补肾、固精的功效,适用于耳目不聪、遗精泄泻、体倦头昏等症。 推荐芡实功效文章芡实有哪些医疗和保健功效?芡实加工需要什么样的场所?芡实的营养价值芡实莲子汤的做法和功效芡实炖鸡的做法 芡实炖鸡的功效芡实有什么作用
芡实是什么
芡实,又叫:鸡头米、鸡头荷、鸡头莲、刺莲藕、假莲藕、湖南根。拉丁文名:Euryale ferox .睡莲科、芡属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厘米,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直径10-135厘米,盾状,有或无弯缺,全缘,下面带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芡茎三月生叶贴在水面上,比荷叶大,有皱纹,叶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茎、叶都有刺。茎长达一丈余,中间也有孔有丝,嫩对剥皮可食。五六月开紫花,花开时面向阳光结苞,苞上有青刺。花在苞顶,也如鸡喙。剥开后有软肉裹子,壳内有白米,形状如鱼目。七八月成熟,九月份结果。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果实可食用。也可作药用。
芡实的解释
[the seed of Gordon euryale]
芡的 种子 ,含淀粉,供食用
词语分解
芡的解释 芡 à 一年生水草,茎叶有刺,亦称“鸡头”:芡实(芡的果实;种子的仁可食,经碾磨制成淀粉。亦称“鸡头米”)。芡粉。 烹调时用淀粉加水调成的浓汁:勾芡。 部首 :艹; 实的解释 实 (实) í 充满:实心。 充实 。虚实。 符合 客观 情况,真,真诚:实话。实惠。 实际 (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 实事求是 。名实相符。 植物结的果:果实。开花 结实 。 富足 :殷
芡实有哪些价值
芡实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花内面紫色,花瓣紫红色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芡实生于池塘、湖沼中,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芡实种子含淀粉,可以食用也可以做药材。
芡实的形态特征
芡实是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盾状,下面带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叶柄及花梗粗壮,都有硬刺。花瓣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紫红色,成数轮排列,向内渐变成雄蕊。
芡实的生长习性
芡实喜温暖、阳光充足,不耐寒也不耐旱。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水深30-90厘米。适宜在水面不宽,水流动性小,水源充足,能调节水位高低,便于排灌的池塘、水库、湖泊和大湖湖边。要求土壤肥沃,含有机质多的土壤。
芡实的主要价值
芡实的干燥成熟种仁,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
肇实与芡实有什么区别 肇实与芡实有什么不同
肇实与芡实的主要区别在于:别名和正名、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成熟度和质感。
1 别名和正名:芡实又称鸡头米、鸡头,肇实又称水栗子、水鸡头。
2 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芡实生长于湖泊、池塘等水域,果实呈球形,直径3-5厘米,外表密生刺,种子球形,直径10毫米以上,黑色。肇实生长于河边、池塘、湖荡中,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叶具长柄,叶片圆形或阔卵形,沉水或浮水。
3 成熟度和质感:芡实在8-9月份果实成熟,轮伞花序8-12朵花,花萼呈筒状,花色为红色或紫红色;种子含丰富淀粉质,可供食用。肇实在7-8月份果实成熟,坚果近球形,外壳木质,有光泽。
以上是肇实与芡实的主要区别,希望能帮助到您。
芡是什么
芡 qiàn一年生水草,茎叶有刺,亦称“鸡头”:芡实(芡的果实;种子的仁可食,经碾磨制成淀粉。亦称“鸡头米”)。
芡粉。烹调时用淀粉加水调成的浓汁:勾芡。
勾芡就是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制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使汤汁稠浓,增加汤汁对原料附着力的一种技术。勾芡的粉汁是用淀粉和水调制的,经加热淀粉发生糊化,并吸收汤中的水分,形成具有粘性并光洁滑润的芡汁。
勾芡的作用:
(1)增加菜肴汤汁的粘性和浓度 在烹调菜肴时,加入一些汤水或液体调品(如酱油、香醋、料酒等调味料),同时原料在受热后也有一些水分溢出,成为菜肴的汤汁。
(2)保持了菜肴香脆、滑嫩的状态 这种作用在溜菜中最为明显。如溜菜的特点是外香脆、内软嫩,如果调味汁不经勾芡,就会直接渗透到原料表面,使已经炸得香脆的原料回软,破坏了外香脆、内软嫩的效果。
(3)使汤菜融和,主料突出对一些炖、烩、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汤汁较多,原料本身的鲜味和各种调味料的滋味都要溶解在汤汁中,汤汁特别鲜美。
鸡头米和芡实的区别
鸡头米和芡实是同一种植物的种子。
芡实睡莲科芡属的一年水生草本植物,在植物学上被称为欧洲黑麦草、狐狸坚果,叶有二型:初生叶为沉水叶,呈箭形或椭圆肾形,次生叶为浮水叶革质,为椭圆肾形至圆形,叶柄和花梗粗壮,花长大约5厘米,花瓣紫红色,没有花柱,花柱柱头为红色,果实是紫红色球形,种子为黑色球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芡实因花托形似鸡头故又被称为鸡头米。
芡实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印度比哈尔邦北部,生在池塘、湖沼中,喜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其既不耐寒也不耐,芡实用种子繁殖,栽培方法有直播法和育苗移栽法两种,按照自然和人工培养方式可将芡实分为北芡和南芡,其中北芡为野生种,南芡为栽培种。
主要品种
南芡,也称苏芡,为芡的栽培变种,原产苏州郊区,现主产于湖南、广东、皖南及苏南一带,植株个体较大,地上器官除叶背有刺外,其余部分均光滑无刺,采收较方便,外种皮厚,表面光滑,呈棕黄或棕褐色,种子较大,种仁圆整、糯性,品质优良,但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差。
北芡,也称刺芡,有野生也有栽培,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地上器官密生刚刺,采收较困难,外种皮薄,表面粗糙,呈灰绿或黑褐色,种子较小,种仁近圆形、粳性,品质中等,但适应性较强,芡按花色分类,南芡常见的有紫花、白花和红花3种类型,北芡常见的有紫花和红花2种类型,但南芡主要作食品并出口,而北芡主要作药用。
关于“芡实(芡)有哪些特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236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
-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