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建设指的是-(三德是指哪三德)
-
三德建设指的是?
网上有关“三德建设指的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德是指哪三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三德建设指的是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家庭建设中突出生活保障、精神慰藉、敬业回报的主题,重点抓一个“孝”字,实施孝德工程;职业道德建设中突出忠诚事业、诚实劳动、诚信待人的主题,重点抓一个“诚”字,实施“诚德工程”;社会公德建设中突出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的主题,重点抓一个“爱”字,实施“爱德工程”。
三德是指哪三德
1、三德:仁而无忧、知而不惑、勇而不惧
释义:出自《论语.子罕》。君子有三德,仁义、智慧和勇敢;仁义善良的人没有忧虑,智慧的人没有疑惑,勇敢的人没有害怕的事物。
2、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释义:出自《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一敬畏天道命运,二敬畏父母长辈,三敬畏圣人说过的话。
3、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教育之
释义: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一是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也都活着,二是做人做事无愧于天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三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4、三戒:少壮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释义:出自《论语·为政第二》。君子有三戒,一是戒色,少年时期,还未发育成熟,要戒色,二是戒斗,青年时期,血气方刚,不要和人打架争斗,三十戒得,老年时,身体衰弱,不要计较得失。
5、三思: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释义:出自《荀子·法行》。君子有三思,一是小时候不学习,长达了没有才能,老的时候不教别人,死了没有想念,三是有却不愿意给别人,跟是穷光蛋没有区别。
6、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释义: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此为三个变化。
7、三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出自《论语·学而》。君子有三省,一是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二是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三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8、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释义: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篇》君子有三愆,一是没到发言的时候就开讲,这叫躁,二是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这叫隐,三是谈话不看对象,不注意对方的脸色,这叫瞽。
百度百科-君子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论语》参考资料:
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是为断德。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1、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
2、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是为断德。
3、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怎样将师德师风与三德教育有机结合
将师德师风与三德教育有机结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树立榜样:作为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注重培养自身的师德修养,展示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教育目标:将三德教育中的智、德、体有机融入教学工作中。不仅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身心健康。通过设置合适的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绩效和品德发展。
3、教育内容:在课程和活动设计中,融入德育元素。例如,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注重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4、教育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例如,通过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道德决策和问题解决中;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效果。
5、学校文化建设:将师德师风和三德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营造积极向上、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的学校氛围。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举办德育主题的讲座和培训等方式,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道德建设。
为什么当代大学生需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借此,教育思想大讨论之际,浅谈一个个人一点肤浅的观点。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我们在大学期间学英模、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b]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呢?[/b]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最后,加强大学生学英模、赶先进,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等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定浪潮,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学习先进、英模的活动开展的怎样呢至今我所见的也只是学术报告、信息交流等一些专业技术报告。而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报告在我们高校讲座中几乎没见过,也只是从报纸、新闻里能见到。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非典”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白衣天使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的高校教育者应在“非典”结束后将这些“白衣英雄”请进我们高校,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类似这样的活动应多开展,这将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以上的观点和看法是我对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是为我们高校素质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它必将对我们高等教育的跨世纪走向产生深远影响。[b] 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b]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律、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纲要》,要注意抓重点人群和重要环节。“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必经环节。我们应当紧密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真贯彻落实《纲要》。[b] 一是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b]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有理想、有道德是他们的主体形象。但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明显增多。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要实事求是地调查和分析,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对于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道德观上的某些观点和倾向性问题,要在教学中作深入的剖析、正确的回答。在摸清大学思想道德状况,研究其形成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纲要》要求和德育总体目标,规划和确定大学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求、原则和方法,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b] 二是要丰富和拓展“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内容[/b]。《纲要》在总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当说,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强研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说充分讲清楚,把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说充分讲清楚,把“五爱”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说充分讲清楚,把“三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说充分讲清楚。[b] 三是要把握和突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道德观教育中的重点[/b]。《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既包含了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我们应当注意到,这20字基本道德规范在《纲要》中不是放在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中来表述,而是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中来表述。这反映了这些基本道德规范在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也表明了这些基本道德规范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工程,当然也应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点。[b] 四是要改进和创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方法[/b]。教学方法应该是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学,讲授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又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他们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把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结合起来。[b] 五是要推进和深化“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建设[/b]。《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方面提出了“六个坚持”。这些方针原则,是我们在教学内容中要体现和贯彻的,其基本精神和要求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建设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关于“三德建设指的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295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