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大义凛然是什么意思呢(关于颜真卿的评价)

大义凛然是什么意思呢(关于颜真卿的评价)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03    点击:  264 次

大义凛然是什么意思呢

网上有关“大义凛然是什么意思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颜真卿的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义:正义。凛然:令人敬畏的样子。形容为了坚持真理而表现出的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成语故事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派颜真卿去汝州劝降。满朝官员都劝颜真卿不要去,但他却说:“国君命令不可违反。”毅然前往。见到李希烈,叛军将颜真卿团团围住,喊打喊杀声此起彼伏。颜真卿面不改色、毫不畏惧,大声责骂李希烈背叛朝廷。李希烈叛乱的目的是想自己做皇帝,他深知颜真卿贤能,便用宰相的职位引诱他。?

颜真卿斥责说:“我年纪将近八十,是大唐朝廷的臣子,哪能受你们的利诱威胁呢。我坚守我的节操,直到死为止。”贼军恼羞成怒,遂将颜真卿囚禁。为了逼迫颜真卿投降,李希烈命人在庭院中挖了个坑,故意说要活埋他,颜真卿说:“死生乃命中注定,有何可怕。”贼人又在庭院中堆积起柴草,说:“不投降,就烧死他。” 颜真卿起身就要往火里跳,被人拦住。最终,李希烈见劝降无望,就用绳子绞死了颜真卿。

成语寓意

颜真卿宁死不惧,以身践行曾子的名训,做到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只有深明大义,行事才能凛然无惧。有很多人面对灾难和死神,临危不惧,知险而上,把平安和生机留给了他人,同样也是大义凛然。义的力量可以感染、可以传播,有时可以立竿见影,有时却又润物无声。那些见义勇为的人,感动了千千万万人,让他们忘却自身的危险而对陌生人施以援手。无论谁,只要心中有“义”,必能浇灌出绚丽的正义之花。

关于颜真卿的评价

颜真卿 - 唐代书法家,字清臣,别号应方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安史之乱”中,因在平原郡守任上毅然起义抗贼立下汗马功劳而受朝廷重用,历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要职,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成为中国文人书法的重要里程碑。他转益多师,一变成法,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美誉。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也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



大义凛然的意思是什么 标准答案

大义凛然的解释

[inspiring awe by upholding justice;uphold the cause f righteousness]

大义 : 正义 。凛然:令人 敬畏 的样子。 坚持 正义、英勇 不屈 的气概令人敬畏 大义凛然,奋裾首倡。宋 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 详细解释 形容 为 维护 正义而显出 严峻 不可 侵犯 的样子。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孙氏西斋录》 :“ 孙樵 所作 《西斋録》 , 乃是 私史, 至于 起 王氏 已废之魂,上配 ;条 高后 擅政之年,下系 中宗 ,大义凛然。”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于是他大义凛然的 斩钉截铁 的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难道 他们在吃的薇, 不是 我们圣上的吗!’”柳子戏 《孙安动本》 第六场:“ 老爷 正气冲 霄汉 , 尽忠 报国大义凛然。”

词语分解

大义的解释 ∶代表正义的 道理 孤 不度 德量力,欲信大义于 天下 。;;《三国志;诸葛亮传》深明大义 ∶夫妇之义,谓 婚姻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文章 、论着或理论的精要之处详细解释正 凛然的解释 ∶恐惧、 畏惧 众官凛然 ∶整肃而又可敬又 可怕 凛然正气详细解释 严肃 ;令人敬畏的样子。或形容表示敬重或 惊恐 的神态。《孔子家语·致思》:“ 夫子 凛然曰:‘美哉德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关于“大义凛然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415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