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05    点击:  356 次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

网上有关“徐霞客是哪个朝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徐霞客是明朝人。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少年立志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游历天下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徐霞客十九岁,父亲去世。徐霞客生来有奇癖,很想外出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而且想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但因为有年迈的母亲,不忍成行。

徐母心胸豁达,通情达理,与父亲的“志行纯洁”比起来,母亲的“勤勉达观”对徐霞客的影响更直接,“弘祖之奇,孺人成之”,积极鼓励徐霞客放心远游。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终于正式出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直到五十四岁逝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

明朝末期。徐霞客,字振之,号霞客,出生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明朝末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与马克-波罗被誉为“东、西方游圣”。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先后四次进行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明朝末期。徐霞客,字振之,号霞客,出生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明朝末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与马克-波罗被誉为“东、西方游圣”。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先后四次进行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徐霞客的游历,不仅是为了寻奇访胜,更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并著有代表作《徐霞客游记》等。《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徐霞客于1641年正月在家中病逝。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人

徐霞客是明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以及文学家,他放弃科举开始探险旅行生活,前后一共游历28年,在28年的时间里,徐霞客年年外出游历,他的足迹遍布了我国目前的二十个省市,所到之处、对地貌、地质、水文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成了《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是什么时候的人

 徐霞客是明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以及文学家。他不满足于书斋讲学,面壁读书的陋习。在万历35年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科举考试,开始了自己艰苦的探险旅行生活,这前后一共历时二十八年,他的足迹也遍布大江南北。

 在28年的时间里,徐霞客年年都外出游历,他曾到过浙江东部海岛上的普陀山,南抵广东罗浮山,西达云南西部的腾冲,还到了河北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了现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20个省市。

 徐霞客早年的旅行主要是游览名胜。而后来他就开始有计划的考察和研究自然的规律,对地理,地质,水文,气候,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他将自己旅行中的见闻和研究心得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叙事生动,内容详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这也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

明万历年间。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即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七日—崇祯十四年正月二七日),生于江苏江阴马镇南旸岐,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徐霞客是明朝的人。

徐霞客,本名徐弘祖,他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著有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游历了我国16个省的大好河山,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成就最高的地理学家。

徐霞客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由于他的父亲的影响,徐霞客一生不求功名,不谋名利,只是追求山水之乐。

徐霞客著作:

他从1608年到1639年,耗费了31年时间,游遍大半个中国,最终形成一部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代驴友”。为了纪念徐霞客,从2011年起,人们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到各地旅游,行遍千山万水,行程超过5万公里,主要靠徒步跋山涉水,只有少部分路程是骑马、乘船、坐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交通开支。



徐霞客生活的朝代背景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清兵入关,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

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参考资料一:百度百科-明朝 (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二:百度百科-徐霞客 (历史人物介绍)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号霞客,写下日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和《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

1、“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出自于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

释义:天都峰虽然离得近,却没有路上去;莲花峰有路上去,路程却很远。

2、“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出自于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

释义:石块丛密而起就从中穿越,石崖陡斜则扒崖而行。

3、“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出自于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

释义:“万座山峰无一不低伏在脚下,唯独莲花峰能与之抗衡。”

4、“余拉浔阳蹈乱流至壑中,北向即翠微诸峦,南向即丹台诸坞,大抵可与狮峰竞驾,未得比肩石笋也。”——出自于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

释义:我拉着得阳叔翁踏过乱流来到山谷之中,向北走就是翠微峰等各峰峦,向南走就是炼丹台等各山坞,景致大体上可与狮子峰并驾齐驱,而不能与石笋班比肩一致了。

5、“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出自于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

释义:五岳包涵了天下山河的特性,看过五岳就相当于看过天下所有的山。而黄山兼具五岳的特性。一座山就包涵了天下的山。由此来说明黄山的美丽和独特。

6、“惟瞰翠微之背,坞中峰峦错耸,上下周映,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出自于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

释义:只是俯视青山之背,山谷中峰峦交错耸立,上下四周相互映衬,不在冈上就不能尽情眺望这些奇景。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

徐霞客是明代人。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人。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

人物经历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徐霞客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长江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禹贡》,书中有“岷江导江”的说法,后来的书都沿用这一说。

徐霞客对此产生了怀疑。他带着这个疑问“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查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断定金沙江才是长江源头。在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国家派出考察队才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关于“徐霞客是哪个朝代”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503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