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关于夹竹桃的资料(夹竹桃的故乡在哪)

关于夹竹桃的资料(夹竹桃的故乡在哪)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09    点击:  348 次

关于夹竹桃的资料

网上有关“关于夹竹桃的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夹竹桃的故乡在哪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夹竹桃又名柳叶桃、半年红。属夹竹桃科、夹竹桃属。

[形态特征]

常绿大型灌木,茎直立、光滑,为典型三叉分枝。三叶轮生,少为四叶轮生和二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全缘、革质,叶面光亮,侧脉羽状平生。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漏斗形,有红、白两种,单瓣、半重瓣或重瓣,有香气,瞢荚果长柱形。花期6--10月,果期12月一翌年1月。(见图2--10)

常见栽培变种有:白花夹竹桃,花白色、单瓣;重瓣夹竹桃,花红色重瓣;淡黄夹竹桃,花淡**、单瓣。

[习 性]

原产印度及伊朗,现广植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我国引种始于宋、元时代,各省区均有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忌水渍,耐一定程度空气干燥。适生于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土壤,微酸性、微碱土也能适应。夹竹桃对类尘及有毒气体有很强吸收能力。

[栽培技术]

繁殖:以扦插为主,也可播种、压条繁殖。

1.扦插:在春、夏季均可进行,插前将插穗基部浸入清水中7--10天,要换水数次,保持浸水新鲜,插后可提前生根,提高成活率;如全用水插,水温保持18—20~C,经常换水,尤易生BR> 2.压条:可在雨季进行,埋土压、筒取均可。

3.播种法:简单、便利、可行。可于春天进行,18~21℃发芽,成苗率较高。

管理:夹竹桃宜在春季进行移植,秋冬季须带土移栽。并且要修剪一部分枝叶,以利成活。注意在最初移植时,定植穴不宜渍水,以利早发新根。不论是地栽还是盆栽,都需以肥土植之,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北方盆栽11月移温室,越冬温度需在5℃以上,春季3月才可出室。日常管理在干旱时需勤浇水,冬季施肥1—2次。气温在15℃以上即可连续开花,还要注意疏枝去蘖,修剪整形。

夹竹桃病虫害少,但是通风不好的闷热天气引起蚧壳虫危害,故应注意通风。发现虫后及时用小刷刷掉收集处理。有时亦遭受蚜虫危害,蚜虫发生期,用40%乐果、氧化乐果等1000--1500倍液喷洒,并注意保护瓢虫、草岭等天敌昆虫。

[用 途]

夹竹桃适于水滨、庭隅、山麓及篱下植之,因其树性强健,故各地颇多栽植。孤植,小树群植,于西式庭园植之,尤觉调和。

夹竹桃的故乡在哪

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遍及南北城乡各地。夹竹桃喜欢充足的光照,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常绿直立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夹竹桃原名应为甲子桃,传说60年结一次果,因甲子桃果实极为少见,有的地方误称“夹竹桃”。但也有地方保留甲子桃的称呼。甲子桃果实长10-15cm,细长条状,应当属蒴果类。12-2月结果,河南有5-9月结果。

花桃红色 红色或白色,用扦插 压条繁殖。因为它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其名。它对粉尘 烟尘有较强的吸附力,因而被誉为“绿色吸尘器”。但是夹竹桃的叶 皮 根 花均有毒,人若误食,会中毒。

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

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叶及茎皮有剧毒,入药煎汤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强心利尿,定喘镇痛。试用于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等。并可以制杀虫剂,人畜误食可致命。本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全系栽培,多见于公园、厂矿、行道绿化。世界各地庭园常栽培作观赏植物。

谁有关于夹竹桃的资料?快考诉我把!!!!!

问题一:夹竹桃的故乡,别称分别是什么夹竹桃的故 夹竹桃的故乡在印度及伊朗 它被誉为“绿色吸尘器”

夹竹桃属夹竹桃科木本植物.品种有深红、粉红、纯白等诸色.夹竹桃又名柳叶桃,原产伊朗和印度.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差,较耐阴,怕干旱,宜土层深厚、肥沃的沙攘土.夹竹桃夏季盛开红、白色花朵,具有竹叶常绿和桃花娇艳的特点.

夹竹桃花 花像桃花,叶像竹叶,故得此名

问题二:《夹竹桃》的写作背景故事 《夹竹桃》原本是季先生所作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1959年,季羡林作为民间外交的使者,应邀参加缅甸研究会50周年研究大会,在异国他乡巧遇自小于故乡常见的夹竹桃,从而引起他无限思绪,激发了创作热情,写下这篇散文,并发表在1963年1月号的《人民文学》杂志上。散文的后半部分写缅甸的夹竹桃,写它的象征意义,这都是他的真实经验和感觉。而散文的前半部分,则是朝花夕拾,写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入选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中的内容正是散文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课文中,先生以平实淳朴的语言,描绘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也因此被宗璞称为“夹竹桃知己”。我每一次读这篇课文,每一次都会沉浸于文章的意境中,乃至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夹竹桃。我家住的小区里就有许多夹竹桃,以前我在小区里散步,总是熟视无睹。学习了季老的文章后,每一次散步时,我都会下意识地对它们多看两眼,同时脑海中回想起文中的句子,顿时会觉得亲切了许多。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在文章的开篇,作者运用转折复句,直接点题,定下了文章情感的基调:“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个人对夹竹桃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最值得留恋”,由此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问题三:夹竹桃什么时候开放? 夹竹桃(Nerium mdcum)又称柳叶桃,半年红。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因其花似桃,叶似竹,所以得名。花色绮丽,或粉红,犹如桃花,丰润而艳丽;或纯白,皓洁如雪,晶莹照人,自古以来为人们所欣赏。各地都有栽培,是一种夏、秋开花并能抗污染的优良花灌木。

(一)形态特征及品种

常绿大型灌木,植株高度可达4米~5米,树冠开展,枝直立而光滑,丛生,嫩枝具棱,分枝力强,多呈三杈式生长。叶披针形,常3~4叶轮生,枝条中、下部多对生,厚革质,中脉明显,全缘,具短柄,枝叶内均有少量乳汁。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漏斗状,5裂,瓣上有皱,裂片向右扭旋,粉红至深红色,多数为重瓣和半重瓣。花期长,自6月开始到10月,陆续有花。果长圆形、园艺品种甚多,常见者有白花夹竹桃、红花夹竹桃等。

(二)生态习性

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阿富汗,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力不强,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可以露地栽植,但在南京有时枝叶冻枯,小苗甚至冻死。在北方只能盆栽观赏,室内越冬。白花品种比红花品种耐寒力稍强。夹竹桃不耐水湿,要求选择高燥和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喜光好肥,也能适应较阴的环境,但蔽荫处栽植,花少色淡。抗空气污染的能力较强,对二氧化硫、氯气、烟尘等有毒气体的抵抗力很强,吸收能力也较强,因此是工矿和铁路站台绿化装饰的优良树种。萌蘖力强,树体受害后容易恢复。

(三)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分株和压条。扦插在春季和夏季都可进行。插条基部浸入清水10天左右,保持浸水新鲜,插后提前生根,成活率也高。具体做法是,春季剪取的1~2年生枝条,截成15厘米~20厘米的茎段,20根左右捆成一束,浸于清水中,入水深为茎段的1/3,每l~2天换同温度的水一次,温度控制在 20 C~25 C,待发现浸水部位发生不定根时即可扦插。扦插时应在插壤中用竹筷打洞,以免损伤不定根。由于夹竹桃老茎基部的萌蘖能力很强,常抽生出大量嫩枝,可充分利用这些枝条进行夏季嫩枝扦插。选用半木质化程度插条,保留顶部3片小叶,插于基质中,注意及时遮阳和水分管理,成活率也很高。压条繁殖时,先将压埋部分刻伤或作环割,埋入土中,2个月左右即可剪离母体,来年带土移栽。

(四)栽培技术

夹竹桃的适应性强,栽培管理比较容易,无论地栽或盆栽都比较粗放。在地栽的地方,移栽需在春季进行,移栽时应进行重剪。冬季注意保护。枝叶易遭蚧壳虫为害,需注意防治。

盆栽夹竹桃,除了要求排水良好外,还需肥力充足。春季萌发需进行整形修剪,对植株中的徒长枝和纤弱枝,可以从基部剪去,对内膛过密枝,也宜疏剪一部分,使枝条分布均匀,树形保持丰满。经1~2年,进行一次换盆,换盆应在修剪后进行。夏季是夹竹桃生长旺盛和开花时期,需水量大,每天除早晚各浇一次水外,如见盆土过干,应再增加一次喷水,以防嫩枝萎蔫和影响花朵寿命。9月以后要扣水,抑制植株继续生长,使枝条组织老熟,增加养分积累,以利安全越冬。越冬的温度需维持在 8 C~10 C,低于 0C,即要落叶。

夹竹桃系喜肥植物,盆栽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每月应追施一次肥料。

(五)观赏与应用

在夏季少花的季节,夹竹桃开花近4个月,是不可多得的夏季观花树种,可在建筑物左右、公园、绿地、路旁、池畔等地段种植,更适宜于工矿区和铁路沿线栽植作抗污染之用。

茎叶有毒,在修剪、扦插时需注意。

问题四:泰戈尔的故乡在哪里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他的散文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包括爱国)也是他的诗歌的内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是泰戈尔的诗。维尔弗德?欧文和威廉?勃特勒?叶芝被他的诗深受感动,在叶芝的鼓励下,泰戈尔亲自将他的《吉檀枷利》(意即“饥饿的石头”)译成英语,1913年他为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在印度独立运动的初期支持这个运动,但后来他与这个运动疏远了。为了 *** 1919年札连瓦拉园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的荣誉的人。

他反对英国在印度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反对这种“人为”的、完全服从的、死背书、不与大自然接触的学校。为此他在他的故乡建立了一个按他的设想设计的学校,这是维斯瓦-巴拉蒂大学的前身。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也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没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 《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 (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

问题五:有关夹竹桃的资料 夹竹桃(红花夹竹桃、柳叶桃) 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夹竹桃 学名:Nerium indicum Mill 别名:柳叶桃、半年红 科属:夹竹桃科 各地庭园常栽培作观赏植物。 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叶及茎皮有剧毒,入药煎汤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强心利尿,定喘镇痛。试用于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等。并可以制杀虫剂,人畜误食可致命。本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根及树皮含强心苷和酚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

夹竹桃(红花夹竹桃、柳叶桃、半年红),夹竹桃科。

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各地庭园常栽培作观赏植物。



谁有关于夹竹桃的资料?快考诉我把!!!!!

夹竹桃(红花夹竹桃、柳叶桃、半年红),夹竹桃科。

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各地庭园常栽培作观赏植物。

有关于夹竹桃的资料

夹竹桃,叶片如柳似竹,红花灼灼,胜似桃花,花冠粉红至深红或白色,有特殊香气,花期为6~10月,是有名的观赏花卉。广东、广西、福建、有抗烟雾、抗灰尘、抗毒物和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能力。夹竹桃的叶片,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氢、氯气等对人体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据测定,盆栽的夹竹桃,在距污染源40米处,仅受到轻度损害,170米处则基本无害,仍能正常开花,其叶片的含硫量比未污染的高7倍以上。夹竹桃即使全身落满了灰尘,仍能旺盛生长,被人们称为"环保卫士"。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夹竹桃叶含有夹竹桃甙、糖甙等多种物质,花含洋地黄甙、甙元、桃甙等成分。它们具有显着的强心利尿、发汗催吐和镇痛作用,效果与洋地黄相似,属于慢性强心甙类药物。临床报道夹竹桃的水煎液,试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效果。夹竹桃苦寒,有毒,可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经闭,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夹竹桃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夹竹桃是最毒的植物之一,包含了多种毒素,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它的毒性极高,曾有小量致命或差点致命的报告。当中最大量的毒素是强心甙类的欧夹竹桃甙及neriine。

强心甙类是自然的植物或动物毒素,对心脏同时有正面或毒性的影响。在夹竹桃的各个部份都可以找到这些毒素,在树液中浓度最高,在皮肤上可以造成痳痹。科学家相信夹竹桃内仍有很多未知的有害物质。另外,夹竹桃树皮上有rosagenin,可以造成像番木虌碱的影响。整棵植物包括其树液都带有毒性,其他的部份亦会有不良影响。

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些许或10-20块叶子就能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单一叶子就可以令婴孩丧命。对于动物而言,致死量低至每公斤体重05毫克。大部份的动物对于夹竹桃都有不良或死亡的反应。

夹竹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力不强,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可以露地栽植,但在南京有时枝叶冻枯,小苗甚至冻死。在北方只能盆栽观赏,室内越冬,白花品种比红花品种耐寒力稍强:夹竹桃不耐水湿,要求选择高燥和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喜光好肥,也能适应较阴的环境,但庇荫处栽植花少色淡。萌蘖力强,树体受害后容易恢复。

夹竹桃原产于印度、伊朗和尼泊尔,中国各省区有栽培,尤以中国南方为多,常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围栽培;长江以北栽培者须在温室越冬。野生于伊朗、印度、尼泊尔;现广植于世界热带地区。

夹竹桃(观赏植物)_百度百科

夹竹桃果实能吃吗

不能吃。 夹竹桃全株都有毒,包括其果实,若是食用了会中毒。

夹竹桃中含有夹竹桃甙,夹竹桃甙可以作用于心脏,从中提取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成分,对健康人来说,则具有反作用力,而且浓度较高,身体无法承受,剂量较大的可能猝死。

如果误食了夹竹桃果实要立马催吐,可以采取扣嗓子眼的方式紧急催吐,然后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远离夹竹桃,不采摘其花朵和果实,这样就不会出现夹竹桃中毒事件。

夹竹桃-全株有剧毒(夹竹桃对类尘埃及有毒气体有很强吸收能力),人畜误食有危险,故应避免在井边及饮水池附近种植。

夹竹桃的花香能使人昏睡、智力降低;茎叶皮、花果分泌的乳白色液体中,

均含有一种叫竹桃菌的剧毒物质,若接触过多容易诱发呼吸道、消化系统的癌症。但少量短期接触不会有太大问题。

夹竹桃叶子和花瓣的毒性不大,夹竹桃茎、根中渗出的乳白色液体毒性较大。这种乳白色液体中含多种强心甙,会让人或其他动物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率异常,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夹竹桃

夹竹桃是什么?

夹竹桃(学名:Nerium oleander),又名洋夹竹桃或欧洲夹竹桃,是龙胆目夹竹桃科夹竹桃属的唯一一种,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具观赏价值的中草药。因为茎部像竹,花朵像桃,因而为名。北非古城沃吕比利斯就是以洋夹竹桃的旧拉丁文名而取名的。

夹竹桃出产自摩洛哥及葡萄牙以东至地中海地区及亚洲南部至中国的云南。它们一般会生长在干涸的河床。它们可以生长至2-6米高,在直立的枝上向外展开。特征为叶轮生,蓇葖果呈圆柱状,种子很多,披褐色长毛。

叶子成对或三块一组,厚身及革质,呈深绿色,窄而呈尖枪状,长5-21厘米,阔25-5厘米,边缘平滑。花朵成束的在枝端长出,成聚伞花序,花期为4至9月,有白色、粉红色或**,直径25-5厘米,有一个五瓣的花冠。

它们一般会散发出甜香味。果实长而窄,有5-23厘米长,成熟时会爆开放出大量种子。以往有香味的夹竹桃被分类成不同的品种N odorum,但由于其特征并不稳定,故以不再使用这个分类。

扩展资料

毒性

夹竹桃属于最毒的植物之一,包含了多种毒素,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它的毒性极高,曾有小量致命或差点致命的报告。当中最大量的毒素是强心甙类的欧夹竹桃甙及neriine。强心甙类是自然的植物或动物毒素,对心脏同时有正面或毒性的影响。

在夹竹桃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找到这些毒素,在树液中浓度最高,在皮肤上可以造成痳痹。科学家相信夹竹桃内仍有很多未知的有害物质。另外,夹竹桃树皮上有rosagenin,可以造成像番木虌碱的影响。整棵植物包括其树液都带有毒性,其他的部分亦会有不良影响。

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些许10-20块叶子就能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单一叶子就可以令婴孩丧命。对于动物而言,致死量低至每公斤体重05毫克。大部分的动物对于夹竹桃都有不良或死亡的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夹竹桃

关于“关于夹竹桃的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693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