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井冈山的革命故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井冈山的革命故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10    点击:  393 次

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网上有关“井冈山的革命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革命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其中有一个人起到了轴心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的话,可能毛主席、朱老总、彭老总都不会聚首井冈山。

这个重要的人物名为何长工。秋收起义的失利引发了毛主席新的思考,他将新的目标放在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构想上,而此时最理想的地点就是井冈山。

但当时的井冈山并非是无主之地,袁文才和王佐的两支武装力量占据着这里,他们并不了解毛主席,害怕毛主席登上井冈山之后就会吞并自己。

如果有这样的顾虑存在,毛主席登上井冈山无异于天方夜谈,于是毛主席派出何长工,让他承担了说服袁文才和王佐的艰巨任务。

这无异于虎口夺食,何长工孤身犯险却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他先是和王佐成为朋友,又合并了的王佐跟袁文才两支部队,等到毛主席抵达井冈山时,两人都心甘情愿的接受了毛主席的领导。

百度百科—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1928年11月,杨如轩、韦杵部随王均于江西剿共,汉鼎率余者赴津浦路北伐。又合原驻江西之第五路军九团一万两千人为总预备军,汉鼎为总指挥。次年十月,国民政府整编军队,为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唐淮源为副,辖韦杵之三十四旅,张友曾之三十五旅,周志群之三十六旅,驻江西吉安。随后蒋桂、蒋冯、蒋冯阎混战,汉鼎咸参与焉。继之,任湘、闽、赣三省剿共副总指挥,率三十四、三十六旅于汀州、上杭剿共。

廿一年(1932年)夏,汉鼎报请朱培德,欲以第七十团团长周体仁代张友曾之三十五旅长职。张遂阴使第六十九团团长肖希贤发难,于海州鼓动官兵示威,声讨汉鼎。朱培德乃承蒋公意旨,贬汉鼎为三十五旅旅长,以曾万钟代之;周体仁调军事参议院,以陈传文代之;肖希贤送日本留学。

初,金汉鼎知张友曾为蒋公耳目,如芒刺在背,故欲图之。因周体仁纯良,故以代之。肖希贤饶有战功,然嗜赌衰德,闻此嫉妒,乃生策变之心。孰料蒋公黄雀在后,此之谓海州事件。未几,蒋公以剿共不力调汉鼎为中央军事参议院高级参议员,军衔升一阶,为上将。

廿三年(1934年)年,任全国禁烟委员会主任,赴云、贵各省督察禁烟事宜。尝闲居昆明之翠湖,龙云甚警惕之。乃创办江华私立铸民中学,多延名宿,疏离政事,今江川一中之前身也。抗战间,曾为军事委员会军风纪巡察团主任,总第三、第四战区的军纪纠察。

朱云卿的龙源口战

龙源口大捷

1928年6月中旬,蒋介石调动湘赣两省10余万兵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会剿”。

为了打破两省敌人的“联合会剿”, *** 、朱德命令红军主力退出永新,集结到宁冈,同时命令红军三十一团佯攻湖南酃县,既迷惑江西之敌,又牵制湖南之敌。

赣敌杨池生第九师和湘敌杨如轩第二十七师共5个团占领永新后,听闻红军占领酃县,以为红军已出湖南,根据地必然空虚,即全面部署进攻计划。

与此同时, *** 、朱德、陈毅等在宁冈新城主持召开连以上干部和永新、宁冈地方党、武装负责人会议。

*** 分析了敌我双方情况,提出了歼灭敌人的主张。

他说:敌军兵力虽多,但多屡遭我军打击,士气低落,加之在炎热酷暑中长途行军,已疲惫不堪;我军以逸待劳,再则我方地形熟,又有当地武装和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克敌制胜...... *** 的意见得到了与会同志的赞同。

最后根据敌情部署了歼敌计划,确定由朱德、陈毅为前线总指挥。

新、老七溪岭相距十余华里,紧靠龙源口村,横亘在永新、宁冈两县之间。

山上树高林密,溪水湍急,山谷幽深,地势十分险要。

新、老七溪岭各有一条小路蜿蜒而上,两条小路上七里路下八里路,是永新通往宁冈的交通要道。

6月23日战斗打响,进攻新七溪岭的是杨池生的第九师二十六团。

敌人凭借优良的装备,由龙源口村疯狂地向望月亭扑来。

红军顽强地抗击敌军,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激战持续到中午。

这时敌人组织机枪火力网,不惜以巨大的伤亡抢占了望月亭红军阵地前沿有利地形,并在这险要地势上架起了机枪掩护大队敌军向前冲锋。

红军战士一时被敌人密集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

在这万分危急之时,朱德手提花机关枪赶来,立即组织密集火力向敌扫射,同时组织红军战士猛冲,终于夺回了有利地形。

老七溪岭方向,敌师杨如轩驱赶着他的1个团预先抢占了制高点百步墩。

红二十八团因路途较远,只得占领与百步墩一涧之隔的茅管坳。

敌俯我仰,地形对红军极为不利,在王尔琢团长和党代表何长工的指挥下,红军战士利用地形物向百步墩敌人发起强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夺取了百步墩,营长萧劲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这时埋伏在白口武功潭山上的红三十二团及永新赤卫大队在袁文才、刘作述等率领下,正以密集的火力攻打驻白口的敌前线指挥部。

受到突然袭击后杨如轩见势不妙,匆忙爬上马背,在警卫人员的护拥下往永新城方向逃跑。

由于失去指挥,老七溪岭的两个团的敌军立即全线崩溃。

红二十八团迅速从山头冲下,直抄龙潭口。

坚守在新七溪岭的红三十一团一营和二十九团在朱德和陈毅的指挥下,得知二十八团已得胜,随即全部向龙源口冲去。

这时预先埋伏在龙源口一带的永新千名赤卫队员和暴动队员也一齐参战。

敌人腹背受击,全线崩溃,军心完全瓦解,大部分投降或被俘,残敌向县城逃窜。

当溃敌逃到泮中四教村时,许多群众手执各种武器冲了出来,堵住了敌人的去路。

不少群众拿着钉耙见敌人就打,吓得敌人胆战心惊,束手被擒者很多。

主力红军在群众的配合下,一鼓作气,直逼永新城下,守城之敌见势不妙,匆忙弃城而逃。

红军又一次攻克了永新县城。

这次战役,击溃敌人3个团,缴获枪支800余支,杨如轩负伤逃跑,敌人死伤数百。

红军在地方武装及永新广大群众的有力配合下,胜利地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的联合“会剿”,取得了根据地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从而使井冈山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在永新至今还流传着赞颂“龙源口大捷”的民谣:

五月里来是端阳,

七溪岭下摆战场,

不费红军三分力,

打败江西两只羊(杨)。

1928年5月,朱云卿任红4军11师31团团长。其后,率部参加了草市坳战斗、新老七溪岭战斗和著名的龙源口大捷,屡建战功。

1928年6月中旬,赣敌调集杨池生第9师、杨如轩第27师共5个团的兵力从吉安进攻永新,向井冈山根据地发起了第四次“进剿”。进占永新后,杨池生即以杨如轩部1个团控制永新城及附近地区,以所部3个团分两路向宁冈进犯。6月22日两路敌军分别进至龙源口、白口,企图经新老七溪岭向新城进攻。红军决心以29团和31团1营控制新七溪岭,阻击来犯之敌;以28团向老七溪岭出击,迂回敌之侧后,求歼敌一部或大部,以粉碎敌人的“进剿”。

6月23日,当左路敌军1个团进至新七溪岭时,第29团已先敌占领制高点,与敌展开激战,由湘南农军编成的29团枪支甚少,多为梭镖,在优势敌军猛烈的攻击下,阵地逐步为敌攻破。这时,朱云卿率31团1营及时赶到,夺回丢失的部分阵地并连续打退敌军的多次攻击,守住了新七溪岭阵地。28团在军参谋长王尔琢指挥下,顽强作战,击溃老七溪岭之敌,直捣白口杨池生指挥部。这时,新七溪岭的朱云卿、胡少海部亦在朱德军长的直接指挥下乘胜追击。两路红军密切协同,将敌围歼于龙源口地区。此役,共歼敌1个团,击溃2个团,缴枪七八百支,打破了敌军的第四次“进剿”,使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边界军民曾作歌谣,讴歌这次胜利:“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两只羊指杨池生、杨如轩)。



关于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故事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 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 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927年10月, 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

在 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

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 。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

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3月下旬, 率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

在 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 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

根据 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 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

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

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

接着在宁冈召开了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 任书记。

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革命斗争时期井冈山发生过哪些战役

黄洋界保卫战。

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战斗。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是井冈山的险要哨口之一。

1928年8月底,敌人乘 率部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井冈山守山兵力空虚之际,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妄图乘虚而入,一举攻下黄洋界。

当时,我守山军民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敌人的进犯,取得了着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地保卫了井冈山战略基地,为红四军主力返回,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恢复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获悉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喜讯,诗兴骤起,欣然命笔,写下了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史诗《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红色革命故事

朱德的扁担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三个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说,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红军,要巩固,我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为公需要,储备足够的量是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您刚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回来,有五六实力,一山高路斗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挺漂亮,大家都真诚区朱德同志也跟战士奥特曼。一些人到山下,您刚到茅坪去挑梁,从井冈山到茅坪回来,有五六十里山高路斗路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漂亮大家都知道。据猪的同志也跟战士们1去挑粮。他穿着草鞋带着斗笠小气,两套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漂亮爬山,晚上还常常准验专业的研究生养肝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它那跟扁担长了起来,不要的通知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在藏他的扁担了。

关于“井冈山的革命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733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