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平仄规则(对联的平仄有哪些规律?)
-
对联平仄规则
网上有关“对联平仄规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对联的平仄有哪些规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也就是说,比如在一个七言对联之中,第一、三、五字可以用平声也可以用仄声,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该平必须平、该仄必须仄),不能任意使用。
二、平声、仄声: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可分为两大类:平声(平)与仄声(上、去、入)。
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平,二声为阳平,三声为上声,四声为去声。古入声字现已消失。
三、平仄“交错”,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如: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联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四、对联的平仄要求还有:上联的尾字用仄声,下联句尾字用平声。例如: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柳”是仄声,“风”是平声。
对联的平仄有哪些规律?
对联句中平仄规则:同一联句中,每两个或三个字就互换平仄。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
出律:当出句为标准韵律,对句也必须使用标准韵律。无论对句哪个位置的平仄发生错误,都是出律。
马蹄韵:也称 “马蹄格”,是汉语“仄顶仄,平顶平,”即“平平仄仄平平”这样平仄两两交替交替的。
七字对联平仄规则如下: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在对联里的关系以及规律
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包括:
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
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要求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对对联的方法: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大规律是平仄相谐。
(1)两联平仄相反:
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是上下联脚的平仄应相反,且上联仄,下联平,仄起平收;一个词组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
(2)句内平仄交替:好像是余德泉先生提出的“马蹄韵”。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像踏马蹄一样。
然后是具体的了。
①非复合句式
单字:仄==平
双字:仄仄==平平
三字: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字: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字: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六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②长联复合句式
四四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三五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句式上其实还有挺多的,但是更多的也不太了解了,毕竟这个不是专门学的,难免不全面,但大致规律就这样。
对联的平仄有哪些规律?
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包括:
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
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要求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对对联的方法: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对联平仄规则
对联平仄规则有上仄下平、平仄相对、不能失替和词性相同。
1、上仄下平
上联必须以仄声结尾,下联则收平声。这和律诗中中二联的规则一致。因为仄声收尾,就等于是个短暂停顿,而平声收尾,则是告诉读者这句话说完了。律诗都押平声韵,所以上句必需的仄尾,下句必须是平声韵。这是格律的要求,也是对仗的规则。
2、平仄相对
上联和下联的相应位置,平仄要相对。举个例子。上联是“山色攒文气”,平仄为“平仄平平仄”,那么下联“湖光澄读心”平仄为“平平仄仄平”,这里“读”是入声字,发仄音。而“攒”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uan二声”,是平音,是“聚集”的意思。
而“澄”也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deng四声”,是仄音,是“澄清”的意思。而首字“山”和格律诗平仄一样,可平可仄。所以“山色窜文气,湖光澄读心”是完全符合平仄格律的对联。
3、不能失替
这个是指在上联或者下联中,必须平仄相间,不能一路平下去,可以按照“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来写。这种联句,虽然上下相对,也符合上仄下平,但是这在格律诗中是“失替”,自然在对联中也不行。同样也不能出现孤平,三平尾,这些都是从格律诗规则直接过来的。
4、词性相同
就是上下联相对应位置的词性是要一致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这个是不能乱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还有就是上联和下联不能重字,但是在单联中可以,不过上联的重复字在哪里,下联对应的位子也要重复字,反正是必须相对。在“飞雪片片凝瑞,马蹄声声报春”中,上联“片片”,下联“声声”这样才对。
关于“对联平仄规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