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献寿的民间传说(最经典的祝寿词句)
-
麻姑献寿的民间传说
网上有关“麻姑献寿的民间传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最经典的祝寿词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麻姑是一位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姑娘。当时北方汉族和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因此,他们之间的交往也很多。麻姑的父亲叫麻秋,在一个集镇上替人养马。麻姑的母亲在一场战乱中被官兵抢去,再也没有回来。麻秋因为失去妻子,性情一直很坏。麻姑家长期与汉人做邻居,她从小就向汉人学了一手好针线活,等到年龄稍大一点儿了就常为有钱人家做针线活。
一天,麻姑在一户人家做好针线活,主人很满意,赏了一个大桃子给她。古时候,桃子在水果中是上品,麻姑舍不得吃,把桃子揣在怀里,想拿回家与父亲一起尝尝鲜。
麻姑路过街上,看见路边围着一圈人,就好奇地朝里面看。原来有一位身着黄衣衫的老婆婆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边上有几俱说:“老婆婆是饿的,如果吃点东西,也许会好的。”可是,大家只是说着,谁也没有拿出东西给老婆婆吃。那时兵荒马乱的,青壮年都拉去打仗,田地都荒芜了,粮食很珍贵。麻姑看不过去,就从怀里拿出那只桃子,蹲下身来扶起老婆婆,用桃子喂她。桃子又甜,汁水又多,老婆婆吃了很快缓过劲来。周围的人也都啧啧地称赞麻姑。这时老婆婆开口说:“孩子,谢谢你,能不能给我喝点粥汤?”“好呀,我就回去帮您煮去。”麻姑看见老婆婆能开口说话很高兴,她把老婆婆扶到洞街的屋檐下坐着,自己三步并做两步地朝家里走去。
麻姑回家就生火煮粥,父亲麻秋回到家,她把街上遇的情况告诉了父亲。没料到麻秋脸一沉地说道:“这种老家伙,饿死算了!你给她吃桃子,已经是她很大的福份了。我们家的粮食本来就不够,你竟敢自作主张煮粥给她,实在是不像话!”父亲不让麻姑为老婆婆送粥,并把她关进了后屋不许外出。
半夜里,麻姑仍惦念着街的黄衣衫老婆婆的安危,她听到前屋的父亲呼呼的酣睡声,就轻手轻脚地走出后屋,从锅里舀了一碗粥,快步来到街上,但街上除了狗吠声,哪儿还有老婆婆的踪影。麻姑很焦急,到处寻找老婆婆。月光下,只见原来老婆婆坐的地方,有颗桃核留在那里,就拾了起来。这时父亲麻秋醒来了,发现女儿不在家中,便找到街上,遇见麻姑,就气急败坏地连推带搡把麻姑拖回家,狠狠地打了一顿。
第二天晚上,昨天一夜没瞌眼的麻姑刚睡下,就看见穿黄衣衫的老婆婆朝自己笑盈盈地走来了。老婆婆抚摸着麻姑的头说:“孩子,谢谢你!亏你有一片善心。那桃子果然是好东西,我吃了已经足够益寿延年了,你放心吧。”说着转身要离开。
麻姑噙着眼泪,受了委曲似的把头埋在老婆婆的怀里哭了。老婆婆安慰她说:“好孩子,别难过,以后我们还有机会见面的。”说完就飘然而去了。麻姑在睡梦里哭醒了,细细品味着梦里的事情,觉得黄衣衫老婆婆很不一般。
早上起床,麻姑把自己藏好的桃核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年的时间就长成了一棵大桃树。奇怪的是,这棵桃树每年正月里开花,三月里就结出又大又红的桃子,每年三月引来了许多人来看热闹。阴历三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麻姑就用桃子接济附近一些贫困饥饿的老年人。更奇怪的是老年人吃了麻姑送的桃子都养得很好,不仅能几天不吃饭不觉得饿,而且原来身上的小毛小病也治好了。集镇上的老年人见麻姑这样善良能干,私下都说她是天仙下凡,每年三月送桃时就称她是“麻姑献寿”。
石勒扩充地盘,征服了北方许多地方,自己做了赵王。麻秋也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而被石勒封为征东将军,管辖包括自己原来住的这个集镇在内的一块地盘。麻秋衣锦还乡,大队人马前呼后扔,很威风,他所到之处,百姓们都纷纷给他让路。为了炫耀自己,他还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将军府。而她女儿麻姑却还和往常一样和邻里们相处在一起,一点样子没变。麻秋得知女儿情况很不满意,觉得丢了自己做大将军的面子。就派士兵砍倒了桃树,烧了原来的住房,硬逼着麻姑住进了将军府。
麻姑住在将军府,虽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做**,但不能和邻里们来往,所以心里一点儿也不愉快。一次,她实在感到烦闷,就由丫环陪着,走出府外散散心,看见集镇周围在大兴土木。许多民工在辛苦地劳动着,他们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他就问丫环是怎么回事。丫环回答说:“这是将军爷抓来的俘虏和拉来的劳工,集镇要筑城与外族人打仗。**你看,将军爷在那儿监工呢!” 顺着丫环指的方向,麻姑看见父亲正在用鞭子抽打每一个从他面前走过的劳工,嘴里不住地喊“快!快!”
麻姑看不下去,急忙走向前去劝说:“爹爹,让这些人也能喘口气吧。”订秋没想到女儿会到这儿来管他的事,两眼一瞪没好气地说:“去,去!女孩儿家懂什么!”说罢再也不理麻姑了。
麻姑看见民工伤病很多,非常同情他们的遭遇,常常瞒着父亲从将军府拿些药来给民工们医治,有时还为民工们缝补衣物。民工们知道她是麻秋的女儿,都不解地说:“将军爷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女儿?”麻姑得知民工们做夜班时间很长,一直要做到鸡叫才能休息,就再一次要求父亲多给民工一点休息时间,结果还是遭到父亲的训斥。麻姑明白要再去求父亲是无济于事的,就决定另想办法。
一天夜晚,四更天,麻姑就悄悄地起床了,来到鸡窝旁,轻轻地学公鸡叫:“喔,喔,喔——”鸡窝里的友鸡惊醒了,也昂着头,啼叫起来:“喔,喔,喔——”集镇上的其它雄鸡听见,都跟着啼叫起来。做夜班的民工们听见鸡叫,兴奋地大叫:“放工啦!”他们为能提早放工而高兴。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他们没想到公鸡早啼是麻姑帮的忙。
公鸡提早啼叫引起了麻秋的怀疑,因为每次鸡叫都是从将军府周围开始的。于是,他派人暗中监视麻姑,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怀疑。麻秋很恼火,一定要惩治女儿,就叫人先把麻姑锁进闺房内。
麻姑被锁在闺房,想逃出去,但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一扇窗户打开了,麻姑一看,竟是穿黄衣衫的老婆婆。老婆婆说:“孩子,我们又见面了,你和你父亲的缘份已尽,还是跟我走吧。”原来穿黄衣衫的老婆婆是梨山老母,上次她吃了麻姑的桃子是普通桃子,留下的却是仙桃核,让麻姑去接济贫困老人。她觉得麻姑是位善良的姑娘,所以这次来解救她,并带她去修道成仙。
麻秋回家,想狠狠地痛打女儿一顿,但打开闺门,怎么也找不到麻姑,只得狠狠地把锁门人打了一顿。从此,麻秋再也没见到过自己的女儿。不过,麻姑跟随梨山老母修道成仙后,每年三月,经常送桃给贫困的老人吃,不少人还遇见过她哩。
最经典的祝寿词句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心态。
第一句“道旁惜别折柳条”,意味着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但也不要过于执着和留恋。柳条是很容易生长的植物,折下来可以用来送别,寓意着送别容易,但要珍惜每一个当下。
第二句“花开花落牵心劳”,则是说人生如同花开花落,不可避免会有起伏和变化,但是不要让这些变化过于牵动自己的内心,需要学会用平常心对待。
第三句“佳运全赖心底宽”,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只有心胸开阔、心态平和,才能迎来更好的运力和机遇。
最后一句“又见麻姑献寿桃”,麻姑是道家信仰中的女神,每三百年献一次寿桃,象征着长寿、吉祥和美好。这句话则象征着与佳缘相遇、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人生中的心态和态度的重要性,需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但不要过于执着和留恋,需要用平常心对待人生中的起伏和变化,同时保持心胸开阔、心态平和,才能迎来更好的运力和机遇,最终实现美好的人生。
最经典的祝寿词句如下:
1、麻姑献寿,千里送桃。福多寿多,祝您老福如东海。松鹤同寿,寿比南山不老松,健康就是幸福。
2、愿献南山寿,年齐大衍经纶富。
3、乐享龄寿比南山松不老,欣逢盛世福如东海水长流。
4、祝老寿星生日快乐、福星高照。
5、今天我们欢聚在起为您老人家祝寿祈福,愿您永永远远开心快乐,晚年幸福。
6、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7、恭祝老寿星,福如东海,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欢乐远长。
8、明月一池莲,钓渭丝纶日月长。
9、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寿安康,万寿无疆,健康如意,福乐绵绵,笑口常开,益寿延年!
10、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麻姑献寿花钱是哪个朝代的
东汉
麻姑是中国传说中有名的女寿仙,《神仙传》里麻姑曾说她已经看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还说现在的蓬莱水也浅于旧时的一半,将来还会变成陆地。沧海变成一次桑田,不知要经过多少个千万万年。麻姑已经见过三次沧海变桑田,她该有多大寿命?虽说她长得象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可她的实际岁数是无法估算的,麻姑做个女寿星当之无愧, “麻姑”已成为中国传统长寿吉祥图案中重要的题材之一。
古代对于麻姑神话传说的记载并不多,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32引葛鸿《神仙传》中“王远”中记载有关麻姑的传说是其中一则。
东汉桓帝时,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远降临在江苏吴县一个名叫蔡经的人家里。蔡经的家人早就预备好丰盛的酒菜,迎接神仙的降临。当神仙起驾的时候,人们听到了天上人马、锣鼓喧腾的声音。王远到来了,只见此人中等的身材,头戴远游冠,身着朱衣,佩带五彩的绅带,背上挂着宝剑;乘坐在羽车上,由五彩飞龙拖着座车。
王远接见了蔡经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请仙女麻姑赴宴。使者传达了麻姑的意思后,不多久,天上又响起了喧腾的声音,麻姑下凡了。只见麻姑是个十七、八岁俏美的姑娘;头顶结了一个警,剩余的长发乌溜溜的垂到了腰际,穿着光彩夺目。仙女和王远寒暄完毕后,各人拿出了携带的食物,大多数是水果、干肉之类。麻姑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开群仙大会时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麻姑也—一地会过蔡家的女眷,忽然间叫住了蔡经的弟媳。她几天前才生下孩子,麻姑叫她拿出些米来,然后,把这些米洒在地面,结果,这些米竟变成了一粒粒丹砂。王远看到这情形,也把他从天庭带来的一升美酒,拌了一斗水后,邀请蔡家同饮。蔡经看到麻姑鸟爪一样的手指头,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用那爪来抓背搔痒,一定很舒服。想不到王远洞察了他的心思,大声地喝叱道:“麻姑是神仙,你竟然想用她的手爪搔背,大胆!”说完后,就把蔡经捆绑起来鞭打。大家目睹了蔡经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却没有看到施刑的人。王远说:“平常人是无福消受我的鞭答的。”宴偿完毕后,王远和麻姑升上了天庭。这时候,天上传出了和他们下凡时同样的仙乐。
(麻姑献寿王远)背篆符文--本人收藏
有关麻姑的传说二:②清褚人获《坚瓠秘集》卷三引,一统志:麻姑,麻秋之女也。秋为人猛悍,筑城严酷,督责工人,昼夜不止,惟鸡鸣乃息。姑有息民之心,乃假作鸡鸣,群鸡相效而啼,众工役得以休息。父知后,欲挞之,麻姑逃入山中,竟得仙而去。按麻秋,五代后赵胡人,仕石虎为征东将军,其女当为另一麻姑。民间传说中的麻姑故事是源于第二种而有所引申变化,谓麻姑逃入山中后,其父大怒,放火烧山欲置麻姑于死地。正巧王母路经此地,急忙降下大雨,将火熄灭。王母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对麻姑爱民之心大加赞赏,收下麻姑作为弟子并带她去南方的一座山中修炼,这座山就是南城县西边的麻姑山。麻姑山中有十三泓清泉,麻姑就用此泉之水酿造灵芝酒。十三年酒乃成,麻姑也修道成仙,正好王母三月初三过寿辰,麻姑就带着灵芝酒前往瑶台为王母祝寿。王母大喜,封麻姑为虚寂冲应真人。
(麻姑献寿王母娘娘)背篆符文-----本泉品为江苏苏泉老师藏品
本特利常说的麻姑那是什么意思
本特利所说的麻姑是一位少数民族姑娘,关于她有两种传说。一是中国神话人物,东汉时应召降临蔡经家,能掷米成珠。相传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以备蟠桃会上为西王母祝寿。故旧时为妇女祝寿多绘麻姑像以赠,称“麻姑献寿”。二是传说中的女仙,唐颜师古《急就篇》有“盱眙北山有女仙之庙”,唐《冥报记》作麻姑山,五代《十国春秋》有麻姑降蔡经家以橘核二颗赠经并命其急投之,经从命后回首,则已化为双橘树之记载。
麻姑什么意思
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中国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中国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扩展资料
民间传说
相传秦始皇有个女儿叫麻姑,非常善良,经常劝诫秦始皇要施行仁政。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为了让老百姓多干活少吃饭,做了一只铁公鸡。铁公鸡做的非常逼真,秦始皇让人把铁公鸡放到山顶,跟百姓说,以后公鸡叫了就收工吃饭休息。
铁公鸡当然不会叫了,百姓就得没日没夜的干活,还没有饭吃,第一天还好大家咬咬牙就过去了,第二天的时候就有不少累饿而死,到了第三天死的人就更多了。
麻姑知道了这个事,就偷偷的跑到山顶,学公鸡叫,监工听到公鸡叫,就让百姓们收工吃饭休息。秦始皇听说铁公鸡叫了还很高兴,他觉得自己是真龙天子,他让铁公鸡叫,铁公鸡就叫,刚好证明了这一点。
麻姑每天都偷偷的到山顶学鸡叫,这样平安的过了3个月,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麻姑到山顶学鸡叫的事让一个随从发现了,随从向秦始皇高了密。
秦始皇听了火冒三丈,立即派人把麻姑抓来审问。麻姑不但承认了,还继续劝秦始皇,自古以来官逼民反,您把百姓逼到绝路他们只能造反,就算他们不造反,如果百姓都饿死了,累死了,也没人给您修长城了。秦始皇正在气头上,命人把麻姑烧死。
官兵们把麻姑绑在柱子上,在她身边架满柴火,刚一点火,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官兵都赶忙跑开避雨。而麻姑却乘莲花座,腾空而去,原来麻姑升天做了福寿之神。
众人都以为麻姑死了,秦始皇也后悔了,麻姑是他的亲生女儿,另外麻姑说的也在理。秦始皇命人把高密的随从抓起来杀了,然后把铁公鸡搬走,让百姓按正常时间劳作。
麻姑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成千上万的百姓的性命,麻姑死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七月十五,百姓们便在这一天用瓢盆盛满水向麻姑死去的地方泼洒,来纪念麻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姑献寿 (传说故事)
关于“麻姑献寿的民间传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