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_本纪卷五译文
-
查阅典籍:《北齐书》——「北齐书·本纪卷五」原文
废帝高殷,字正道,文宣帝的长子,母亲是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当时六岁。天性聪明。开始学反语,在“迹”字下注云自反。当时侍奉的人不理解其中的缘故,太子说:“迹字,足字旁边一个亦字就是‘迹,字,难道不是自反吗?”常常在北宫宴饮,单单令河间王不要进入。身边的人间其中的缘故,太子说:“世宗遇到贼寇的地方,河间王又为什么应该在遣襄。”文宣帝常说太子得到汉人的禀性,不像我,打算废掉他,立太原王。开始时下韶书令国子博士李宝鼎作他的老师,李寰鼎死后,又下诏书令国子博士邢喧为他讲学。太子虽然年轻,但是温和宽宏爽朗乐观,有帝王的风度,贯通儒经学业,了解当时的政事,有很好的名声。天保七年冬天,文宣帝召集朝廷大臣中有学问的人以及礼学官在宫中宴饮聚会,要他们用经书的意义相互论辩,亲自去听。太子手笔并用提出问题,在座的人没有不感叹称赞的。天保九年,文宣帝在晋阳,太子代管国事,召集各儒生讲授《孝经)。命令杨撞传达意旨,对国子助教许散愁说:“先生活在世上靠什么自谋生计?”回答说:“我从年轻时以来,不上姣美男童的床,不进入少女的房间,衷心信奉图书典籍,不知衰老将要到来。平生的胸怀抱负,就像这样罢了。”太子说:“颜子缩进屋子号称贞节,柳下惠用身体相温而不乱,都不如这位老翁白了头也没娶妻啊。”于是赏赐绢帛一百匹。后来文宣帝登上金凤台,召来太子要他亲手杀死囚犯。太子悲伤有为难的神色,几次也砍不断囚犯的头。文宣帝发怒,亲手用马鞭撞了太子三下,从此胆怯心跳说话口吃,精神时常昏乱不安。
天保十年十月,文宣帝驾崩。癸卯,太子在晋阳宣德殿登上帝位,大赦,朝廷内外百官普遍加级,失去官职爵位的,让他们恢复资格品级。庚戌,尊封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下韶书九州的军人在七十岁以上的授给板职,武官年龄在六十岁以上以及衰老疲病不能服役的,全都放回免役。土木修建金钢铁各种制作,一律停止。
十一月乙卯,任命右丞相、咸阳王斛律金为左丞相,任命录尚书事、常山王高演为太傅,任命司徒、长广王高湛为太尉,任命司空段韶为司徒,任命平阳王高淹为司空,高阳王高浞为尚书左仆射,河间王高孝琬为司州牧,侍中燕子献为右仆射。戊午,分别命令使者巡视检查四方,征求执政的得失,观察民间习俗,访问人民的疾苦。
十二月戊戌,改封上党王高绍仁为渔阳王,庐昼旺高绍义为范阳王,长乐王高绍廉为胧玺王。遣一年,是周国武成元年。
干明元年庚辰,春正月癸丑初一,改换年号。己未,下诏书放宽徭役赋税。癸亥,高阳王高浞薨。这一月,皇帝从晋阳到达京城。二月己亥,任命太傅、常山王高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任命太尉、长广王高湛为大司马、并省绿尚书事,任命尚书左仆射、平秦王高归彦为司空,趟郡王高数为尚书左仆射。下韶书令各元氏良家人口发配宫中以及赐给人为奴的,一同释放免罪。甲辰,皇帝到芳林园,亲自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死罪以下的减轻罪罚和免除罪罚各有差别。
乙巳,太师、常山王高演伪造诏书杀了尚书令杨惜、尚书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散骑常侍郑子默。戊申,任命常山王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任命大司马、长广王高湛为太傅、京畿大都督,任命司徒段韶为大将军,任命前司空、平阳王直迤为太尉,任命司空、平秦王高归彦为司徒,堑球王直邀为尚书令。又任命高丽王的世子产荡为使持节、领束夷校尉、辽东郡公、产卢王。当月,王继被速垦打败芦蓝自己退到塑蛆。
三月甲寅,下诏书军队和国家的事务都要申报到晋阳,禀告大丞相常山王谋划。壬申,封文襄帝的第二个儿子高孝珩为广宁王,第三个儿子高长恭为兰陵王。
夏四月癸亥,下诏书河南、定、冀、趟、瀛、沧、南胶、光、青九州,过去因蝗灾和水灾,庄稼损失很大,派遣使者分路安抚救济。当月,周明帝崩。
五月壬子,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刘洪徽为尚书右仆射。
秋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下令废帝为济南王,让他食邑一郡,由大丞相、常山王高演继承帝位。当天,济南王住到别的宫殿。皇建二年九月,死在晋阳,年纪十七岁。
皇帝聪明早熟,宽容厚道仁爱机智,天保年间素有很好的名声。等到继承帝位,杨情、燕子献、宋钦道等人共同辅佐。常山王属地接近都城名望很高,朝廷内外都害怕并服从他,加上文宣帝刚刚去世时,太后本来就想立他为帝,所以杨情等人都怀有猜忌。常山王忧愁,于是告诉太后杀掉他的党羽,当时平秦王高归彦也参预了谋划。皇建二年秋天,天象预告变异,高归彦担心有后患,一再禀告孝昭,要济南王承担罪过。于是派遣高归彦快马赶到晋阳宫杀了他。济南王死后,孝昭患病,看见文宣显灵作怪。孝昭十分厌恶,镇邪的办法用尽了也没有用处。济南王死了三十天后孝昭驾崩。大宁二年,下葬在武宁的西北,谧号称闵悼王。当初文宣帝命令邢邵给皇帝起名字,名殷字正道,文宣帝于是责怪说:“殷家是弟弟即位,‘正’字是一止,我死后儿子得不到啊。”邢邵恐惧,请求改名字。文宣帝不答应说:“天意啊。”于是对孝昭帝说:“帝位夺祇管夺,小心不要杀了他。”
废帝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帝之长子也,母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 年六岁。性敏慧。初学反语,于“迹”字下注云自反。时侍者未达其故,太子曰: “迹字足傍亦为迹,岂非自反耶?”常宴北宫,独令河间王勿入。左右问其故,太 子曰:“世宗遇贼处,河间王复何宜在此。”文宣每言太子得汉家性质,不似我, 欲废之,立太原王。初诏国子博士李宝鼎傅之,宝鼎卒,复诏国子博士邢峙侍讲。 太子虽富于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度,贯综经业,省览时政,甚有美名。七 年冬,文宣召朝臣文学者及礼学官于宫宴会,令以经义相质,亲自临听。太子手笔 措问,在坐莫不叹美。九年,文宣在晋阳,太子监国,集诸儒讲《孝经》。令杨愔 传旨,谓国子助教许散愁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资?”对曰:“散愁自少以来,不 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老之将至。平生素怀,若斯而已。” 太子曰:“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乃赉绢百匹。 后文宣登金凤台,召太子使手刃囚。太子恻然有难色,再三不断其首。文宣怒,亲 以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复昏扰。
十年十月,文宣崩。癸卯,太子即帝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内外百官普加泛 级,亡官失爵,听复资品。庚戌,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诏九州军 人七十已上授以板职,武官年六十已上及癃病不堪驱使者,并皆放免。土木营造金 铜铁诸杂作工,一切停罢。十一月乙卯,以右丞相、咸阳王斛律金为左丞相,以录 尚书事、常山王演为太傅,以司徒、长广王湛为太尉,以司空段韶为司徒,以平阳 王淹为司空,高阳王湜为尚书左仆射,河间王孝琬为司州牧,侍中燕子献为右仆射。 戊午,分命使者巡省四方,求政得失,省察风俗,问人疾苦。十二月戊戌,改封上 党王绍仁为渔阳王,广阳王绍义为范阳王,长乐王绍廉为陇西王。是岁,周武成元 年。
乾明元年庚辰,春正月癸丑朔,改元。己末,诏宽徭赋。癸亥,高阳王湜薨。 是月,车驾至自晋阳。二月己亥,以太傅、常山王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以太尉、 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射、平秦王归彦为司空,赵郡王睿 为尚书左仆射。诏诸元良口配没宫内及赐人者,并放免。甲辰,帝幸芳林园,亲录 囚徒,死罪以下降免各有差。乙巳,太师、常山王演矫诏诛尚书令杨愔、尚书右仆 射燕子献、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散骑常侍郑子默。戊申,以常山 王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以大司马、长广王湛为太傅、京畿大都 督,以司徒段韶为大将军,以前司空、平阳王淹为太尉,以司空、平秦王归彦为司 徒,彭城王浟为尚书令。又以高丽王世子汤为使持节、领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 丽王。是月,王琳为陈所败,萧庄自拔至和州。三月甲寅,诏军国事皆申晋阳,禀 大丞相常山王规算。壬申,封文襄第二字孝珩为广宁王,第三子长恭为兰陵王。夏 四月癸亥,诏河南、定、冀、赵、瀛、沧、南胶、光、青九州,往因螽水,颇伤时 稼,遣使分途赡恤。是月,周明帝崩。五月壬子,以开府仪同三司刘洪徽为尚书右 仆射。秋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令废帝为济南王,令食一郡,以大丞相、常山王演入 纂大统。是日,王居别宫。皇建二年九月,殂于晋阳,年十七。
帝聪慧夙成,宽厚仁智,天保间雅有令名。及承大位,杨愔、燕子献、宋钦道 等同辅。以常山王地亲望重,内外畏服,加以文宣初崩之日,太后本欲立之,故愔 等并怀猜忌。常山王忧怅,乃白太后诛其党,时平秦王归彦亦预谋焉。皇建二年秋, 天文告变,归彦虑有后害,仍白孝昭,以王当咎。乃遣归彦驰驿至晋阳宫杀之。王 薨后,孝昭不豫,见文宣为祟。孝昭深恶之,厌胜术备设而无益也。薨三旬而孝昭 崩。大宁二年,葬于武宁之西北,谥闵悼王。初,文宣命邢邵制帝名殷,字正道, 帝从而尤之曰:“殷家弟及,‘正’字一止,吾身后儿不得也。”邵惧,请改焉。 文宣不许曰:“天也。”因谓孝昭帝曰:“夺但夺,慎勿杀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wenzhang/17553.html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
热门名句
-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 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
-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