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有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和句子
-
端午日
殷尧藩
唐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即事
文天祥
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明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竞渡歌
张建封
唐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屈原塔
苏轼
宋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午日观竞渡
边贡
明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摸鱼儿·午日雨眺
纳兰性德
清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
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明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435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中秋节相关诗词有哪些
- 以雅结尾的诗句
- 古风悲伤的诗句
- 以波字开头的诗句
- 以临结尾的诗句
- 乘船游诗词 乘船在湖上泛舟的诗句有哪些
-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全
- 警世通言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诗句
- 带有春夏秋冬的诗句,个一句。
- 以邻字开头的诗句-以邻字开头的诗句七字
推荐赏析
- 关于七夕节的有名诗句
- 含有雁的古诗句-含有雁的古诗句并注明诗人和出处
- 含语字的诗句大全
- 含有春字的诗词-含有春字的诗词100首
- 含有无言的诗句
- 关于数字的诗句古诗大全
- 感恩老师的诗词-感恩老师的诗词句
- 含有的诗句大全-含有不的诗句大全
- 关于小草的古诗句-关于小草的古诗句有哪些
- 关于风的诗词-关于风的诗词歌赋
推荐汉语
- 「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形容健康的古诗词 关于健康的诗句10句
- 带端字的诗词-带端字的诗词有哪些
- 描写离别愁绪的古诗词
- 写清晨的诗句-写清晨的诗句歌曲
- 兰花的诗句有哪些-诗经兰花的诗句有哪些
- 苏轼诗词集大全
- 形容明月和的诗句
- 写冬的诗句有哪些-有关写冬的诗句有哪些
- 表达志向的古诗词有哪些
- 形容冬天早晨的句子诗词 形容女子美丽的诗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